一种改进的核辐射式粉尘质量流量计光电信号转换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核辐射式粉尘质量流量计光电信号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X射线、γ射线、β射线等射线,因此很多情况都需要进行核辐射检测,比如环境实验室、环境污染调查、生物学、放射化学、进出口商检、核照加工等,因此需要能方便携带使用的核辐射检测仪,虽然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能够方便携带的核辐射检测仪,但这种核辐射检测仪中存在高频微弱信号,对该高频微弱信号的处理存在处理不稳定、频率范围不稳定等问题。尤其在噪声信号较高,频率较高时处理容易出现振荡现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核辐射式粉尘质量流量计光电信号转换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憾。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改进的核辐射式粉尘质量流量计光电信号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降压模块、升压模块、显示单元、计数管、集成电路板、光电倍增管和警报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为单片机,所述降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单片机的输入端和升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计数管的输入端连接,计数管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显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警报单元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显示单元为一个安装在所述核辐射检测信号处理设备的壳体上的液晶显示屏,所述集成电路板上设置有三极管放大电路,所述三极管放大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12V电源之间连接有第一、二电阻,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一、二电阻之间连接有第三电阻,在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地之间连接有第四电阻,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光电倍增管的输出端相连,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12V电源间连接有第五电阻,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地之间并联有第六电阻和第一电容,第二三极管经由第二电容输出信号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12V电源之间连接有第七电阻,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和地间连接有第八电阻,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经由第三电容输出信号到甄别电路。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结构简单,方便携带,无论要对何处进行检测都能方便操作,不仅携带方便,而且适应大部分情况,适应性很广。在集成电路板上增加了以三极管为中心的初级宽频放大电路,具有工作频率较稳定,频率范围较宽,低失真,高信噪比,低成本等特点,可以稳定地工作在高频区而不产生振荡。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核辐射检测信号处理设备的整体结构图。
[0008]图2是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0010]现有的核辐射密度计包括探测器和放射源两部分,其测量原理是:是利用γ射线和物质相互作用原理,γ射线与物质原子的外围电子进行碰撞而散射,散射后的γ射线方向改变,能量减小,就是通常的康普顿散射效应。物质密度越大,康普顿散射的几率也就越大。矿浆浓度的检测是基于矿浆对γ射线的吸收作用,即一束γ射线穿过流动的矿浆时,一部分射线因和矿浆中的原子发生相互作用而被吸收,吸收的多少和矿浆的密度有关。而另一部分透射射线经探测器内的闪烁检测组件和光电倍增管把γ射线光子转换成一定幅度的电脉冲信号,再送到处理器内进行数据处理并显示出来。
[0011]本实施例的核辐射检测信号处理设备包括控制单元、降压模块、升压模块、显示单元、计数管、集成电路板、光电倍增管和警报单元,控制单元为单片机,降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单片机的输入端和升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与计数管的输入端连接,计数管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显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警报单元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显示单元为一个安装在核辐射检测信号处理设备的壳体上的液晶显示屏,集成电路板上设置有三极管放大电路,三极管放大电路由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组成,还包括连接在+12V电源和第一三极管Ql基极间的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连接在第一三极管Ql集电极和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连接点之间的第三电阻R3,第一三极管Ql发射极和地之间连接第四电阻R4,第一三极管Ql发射极连接光电倍增管的输出,第一三极管Ql集电极输出信号到第二三极管Q2基极;第二三极管Q2发射极~+12V电源间连接有第五电阻R5,第二三极管Q2集电极和地之间并接有第五电阻R6、第一电容Cl,第二三极管Q2经由第二电容C2输出信号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和12V电源之间连接有第七电阻R7,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和地间连接有第八电阻R8,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第九电阻R9,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地之间连接有第i^一电阻R11,第三三极管Q3集电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基极;第四三极管Q4集电极和12V电源间连接有第十电阻R10,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和地之间连接有第十二电阻R12,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经由第三电容C3输出信号到核辐射检测信号处理设备的其他外围电路,其他外围电路可以是甄别电路和/或分频器电路。由于增加了以三极管为中心的初级宽频放大电路,具有工作频率较稳定,频率范围较宽,低失真,高信噪比,低成本等特点,可以稳定地工作在高频区而不产生振荡,集成电路板与甄别电路和/分频器电路之间的配合更加协调。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甄别电路和分频器电路是公知的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无需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从现有技术中获取甄别电路和分频器电路的结构并将其实现。
[0012]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改进的核辐射式粉尘质量流量计光电信号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降压模块、升压模块、显示单元、计数管、集成电路板、光电倍增管和警报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为单片机,所述降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单片机的输入端和升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计数管的输入端连接,计数管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显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警报单元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显示单元为一个安装在所述核辐射检测信号处理设备的壳体上的液晶显示屏,所述集成电路板上设置有三极管放大电路,所述三极管放大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12V电源之间连接有第一、二电阻,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一、二电阻之间连接有第三电阻,在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地之间连接有第四电阻,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光电倍增管的输出端相连,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12V电源间连接有第五电阻,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地之间并联有第六电阻和第一电容,第二三极管经由第二电容输出信号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12V电源之间连接有第七电阻,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和地间连接有第八电阻,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经由第三电容输出信号到甄别电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核辐射式粉尘质量流量计光电信号转换装置,包括旋风分离器和样品采集器,旋风分离器的圆锥形腔体侧壁设置有若干个弧形空腔,弧形空腔中部连接有压缩空气管,弧形空腔与圆锥形腔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隔板,弧形空腔与圆锥形腔体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的底面朝向弧形空腔的端部倾斜设置,第二隔板的顶面与弧形空腔的接缝处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隔板的顶面上还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凹槽相连通的导流槽;样品采集器的过滤钢网呈锥形设置,过滤钢网的中心设置有球形容纳腔,过滤钢网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环,支撑环外侧与样本采集器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体。本实用新型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减少了采集结构中粉尘的残留量。
【IPC分类】G01F1/78
【公开号】CN204649251
【申请号】CN201520279417
【发明人】蒋汉中, 张超
【申请人】南京必福斯核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