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拥塞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拥塞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于提高资源利用率。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获取终端发送的路线规划请求,所述路线规划请求包含起始地点和目的地点;根据所述路线规划请求生成至少一条规划路线;获取每条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信息,所述拥塞信息用于指示拥塞程度;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对所述拥塞信息进行比对处理,生成比对结果;所述比对结果用于指示拥塞程度的状态变化;将所述比对结果反馈给所述终端。
【专利说明】
一种拥塞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拥塞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子导航地图,即数字地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地图。电子导航地图是一套用于在GPS设备上导航的软件。主要是用于路径的规划和导航功能上的实现。电子导航地图从组成形式上看,由道路、背景、注记和信息点(Point of Interest,POI)组成,当然还可以有很多的特色内容,比如3D路口实景放大图和三维建筑物等,都可以算做电子导航地图的特色部分。从功能表现上来看,电子导航地图需要有定位显示、索引、路径计算和引导的功能。
[0003]电子导航地图已经全面进入人们的生活。在使用导航的过程中,用户打开对应的APP后,可以通过搜索功能或者在导航地图上标记的形式选择起始地以及目的地,点击开始导航,电子导航地图根据用户的选择,为用户智能规划路径(一般同时显示3条路径)。其中,每一条路径都会显示路程总长度、所需时间、红绿灯个数和拥堵路段长度等信息。到达拥堵路段时,还会具体显示预计通过时间。
[0004]然而,终端在显示预计通过时间等信息时,并不能及时给用户反馈该拥堵路段上的拥塞状态变化情况,而终端在显示上述预计通过时间的过程中仍旧在消耗电量,并占用着网络资源,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拥塞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0006]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拥塞信息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0007]获取终端发送的路线规划请求,所述路线规划请求包含起始地点和目的地点;
[0008]根据所述路线规划请求生成至少一条规划路线;
[0009]获取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信息,所述拥塞信息用于指示拥塞程度;
[0010]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对所述拥塞信息进行比对处理,生成比对结果;所述比对结果用于指示拥塞程度的状态变化;
[0011 ]将所述比对结果反馈给所述终端。
[0012]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拥塞信息的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0013]处理单元,用于获取终端发送的路线规划请求,所述路线规划请求包含起始地点和目的地点;
[0014]根据所述路线规划请求生成至少一条规划路线;
[0015]获取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信息,所述拥塞信息用于指示拥塞程度;
[0016]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对所述拥塞信息进行比对处理,生成比对结果;所述比对结果用于指示拥塞程度的状态变化;
[0017]收发单元,用于将所述比对结果反馈给所述终端。
[0018]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对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信息进行比对处理,生成用于指示拥塞程度的状态变化的比对结果,并将所述比对结果反馈给终端;终端在显示预计通过时间等信息的同时能够获取拥堵路段上拥塞程度的状态变化情况,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拥塞信息的处理系统的一个组织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服务器的一个组织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拥塞信息的处理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0022]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拥塞程度的状态变化的一个示意图;
[0023]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拥塞程度的状态变化的另一示意图;
[0024]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拥塞程度的状态变化的另一示意图;
[0025]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拥塞程度的状态变化的另一示意图;
[0026]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拥塞程度的状态变化的另一示意图;
[0027]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拥塞程度的状态变化的另一示意图;
[0028]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拥塞信息的处理装置的一个组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0]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31]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拥塞信息的处理系统架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终端和服务器。服务器指一个管理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计算机软件,通常分为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程序服务器。运行以上软件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也被称为服务器。服务器需要响应终端发送的服务请求,并进行处理,因此一般来说服务器应具备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服务器包括硬件层,其中,硬件层可包括多种硬件,例如处理器(如CPU)和内存、存储设备(可以包括硬盘和/或内存),还可以包括网卡等设备。其中,网卡是工作在物理层的网络组件,是局域网中连接计算机和传输介质的接口,不仅能实现与局域网传输介质之间的物理连接和电信号匹配,还涉及帧的发送与接收、帧的封装与拆封、介质访问控制、数据的编码与解码以及数据缓存的功能等。终端通常是指那些与集中式主机系统(例如IBM大型计算机)相连的“哑”用户设备。终端从用户接收键盘输入,并且将这些输入发送给主机系统。主机系统处理这个用户的键盘输入和命令,然后输出返回并显示在这个终端的屏幕上。该终端可以为包括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0S(Point of Sales,销售终端)和车载电脑等任意终端设备。
[0032]图1中的服务器侧可以通过图2中的服务器200实现,该服务器200的组织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处理器202和存储器204,还可以包括总线208和通信接口 206。
[0033]其中,处理器202、存储器204和通信接口 206可以通过总线208实现彼此之间的通信连接,也可以通过无线传输等其他手段实现通信。
[0034]存储器204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英文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access memory,缩写:RAM);存储器204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_only memory,缩写:ROM),快闪存储器(英文:flash memory),硬盘(英文:hard disk 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英文:solid state drive,缩写:SSD);存储器204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在通过软件来实现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用于实现本申请图3提供的拥塞信息的处理方法中服务器侧执行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204中,并由处理器202来执行。
[0035]服务器200通过通信接口 206与云端服务器通信。
[0036]处理器202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
[0037]该处理器202获取终端发送的路线规划请求,其中,所述路线规划请求包含起始地点和目的地点;该处理器202根据所述路线规划请求生成至少一条规划路线;该处理器202获取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信息,其中,所述拥塞信息用于指示拥塞程度;该处理器202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对所述拥塞信息进行比对处理,生成用于指示拥塞程度的状态变化的比对结果,并将所述比对结果反馈给所述终端;终端在显示预计通过时间等信息的同时能够获取拥堵路段上拥塞程度的状态变化情况,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0038]可选的,该处理器202获取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信息,可包括:
[0039]该处理器202获取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在第一时刻的第一拥塞长度和在第二时刻的第二拥塞长度,其中,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0040]该处理器202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对所述拥塞信息进行比对处理,可包括:
[0041]该处理器202比较所述第一拥塞长度和所述第二拥塞长度的大小,生成拥塞长度变化的比对结果。
[0042]可选的,当所述第一拥塞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拥塞长度时,所述比对结果为拥塞程度加重;
[0043]当所述第一时刻的拥塞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时刻的拥塞长度时,所述比对结果为拥塞程度缓解。
[0044]可选的,该处理器202还可以包括:
[0045]该处理器202记录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开始时间和当前拥塞长度;根据所述拥塞开始时间计算所述拥塞路段的拥塞持续时间;并将所述当前拥塞长度和所述拥塞持续时间反馈给所述终端。
[0046]可选的,该处理器202还可以包括:
[0047]该处理器202根据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信息生成拥塞报告,并将所述拥塞报告发送给所述终端;其中,所述拥塞报告用于指示拥塞事件的拥塞原因。
[0048]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拥塞信息的处理方法,图1中的服务器侧以及图2中的服务器200运行时执行该方法,其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
[0049]402、获取终端发送的路线规划请求,所述路线规划请求包含起始地点和目的地点。
[0050]例如,用户使用终端并运行电子导航APP,在该电子导航APP的界面中可以选择起始地点和目的地点,该起始地点或目的地点可以是该用户通过该终端的GPS功能定位到的具体位置,也可以是该用户通过触摸或点击界面中显示的地图,进行标记的任意位置。起始地点或目的地点的选取还可以通过电子导航APP中的搜索功能输入或者查找到的具体位置,此处对该起始地点或目的地点的选取方式不作限定。在选定好起始地点和目的地点并确认后,该终端向服务器发送以该起始地点和目的地点为基准的路线规划请求。
[0051 ] 404、根据所述路线规划请求生成至少一条规划路线。
[0052]步骤402中,终端向服务器发送以该起始地点和目的地点为基准的路线规划请求后,该服务器根据该路线规划请求生成至少一条规划路线,该服务器可以根据用户的偏好设置(例如避免拥堵、不走高速和少收费等)为用户智能推荐规划路线(条数不限,一般优选为三条推荐规划路线)。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推荐的规划路线中确定最终的路线。
[0053]406、获取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信息,所述拥塞信息用于指示拥塞程度。
[0054]步骤404中,服务器根据所述路线规划请求生成了至少一条规划路线,该服务器会提取规划路线中的拥塞路段的拥塞信息,如果不拥塞,则不提取。该拥塞信息用于指示拥塞路段中的拥塞程度;譬如,该拥塞信息可以是拥塞路段的拥塞长度或者拥塞路段的车辆密度(如拥塞路段中的拥塞车辆的数量)。其中,该第一规划路线可以是步骤404中的一条或者多条,如果是多条,则分别获取每条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对应的的拥塞信息。
[0055]可选的,在获取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信息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0056]记录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开始时间和当前拥塞长度;
[0057]根据所述拥塞开始时间计算所述拥塞路段的拥塞持续时间;
[0058]将所述当前拥塞长度和所述拥塞持续时间反馈给所述终端。
[0059]需要说明的是,当服务器根据所述路线规划请求生成至少一条规划路线后,对于规划路线中的拥塞路段,服务器记录该拥塞路段的拥塞开始时间和当前拥塞路段中的拥塞长度(例如拥塞500米);该服务器根据所述拥塞开始时间计算所述拥塞路段的拥塞持续时间(如在拥塞开始时计时,在拥塞未解除时持续计时,该拥塞持续时间可以到拥塞解除后终止)。该服务器将所述当前拥塞长度和所述拥塞持续时间反馈给所述终端。具体可通过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方式反馈给终端,终端将所述当前拥塞长度和所述拥塞持续时间显示到电子导航APP的界面中。如果服务器生成了多条规划路线,则分别获取每条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对应的拥塞开始时间和当前拥塞长度,最后将每条规划路线的当前拥塞长度和拥塞持续时间反馈给所述终端。
[0060]可选的,在获取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信息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0061]根据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信息生成拥塞报告,所述拥塞报告用于指示拥塞事件的拥塞原因;
[0062]将所述拥塞报告发送给所述终端。
[0063]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可以从交通系统平台(例如交通系统广播其他交通服务平台)获取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信息。也可以通过收集其他用户设备上传的该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信息(例如,用户A在第一规划路线中发现某路段拥堵,通过编辑文档或图片上传拥塞现场至服务器平台)。该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信息生成拥塞报告,该拥塞报告用于指示拥塞事件的拥塞原因(例如,拥塞原因为事故发生、修路封闭或临时限行等)。
[0064]408、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对所述拥塞信息进行比对处理,生成比对结果。所述比对结果用于指示拥塞程度的状态变化。
[0065]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可以通过对比一定时间间隔(例如每半分钟)该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信息生成比对结果。所述比对结果用于指示拥塞程度的状态变化,因此,可以通过该比对结果来判断拥塞正处于哪个阶段(例如拥堵越来越严重或没有变化或正在缓解中)。
[0066]可选的,步骤406中获取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信息,可包括:
[0067]获取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在第一时刻的第一拥塞长度和在第二时刻的第二拥塞长度,其中,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0068]步骤408中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对所述拥塞信息进行比对处理,可包括:
[0069]比较所述第一拥塞长度和所述第二拥塞长度的大小,生成拥塞长度变化的比对结果O
[0070]可选的,当所述第一拥塞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拥塞长度时,所述比对结果为拥塞程度加重;
[0071]当所述第一时刻的拥塞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时刻的拥塞长度时,所述比对结果为拥塞程度缓解。
[0072]例如,如图4所示,在第一时刻(例如时刻11)规划路线A(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为a?b区间(例如a?b区间实际长度为500米),服务器获取规划路线A中拥塞路段在tl时亥IJ的第一拥塞长度(a?b区间500米)。如图5所示,在tl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例如时刻t2)规划路线A(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为a?c区间(例如a?c区间实际长度为800米),服务器获取规划路线A中拥塞路段在t2时刻的第一拥塞长度(a?c区间800米)。该服务器比较所述第一拥塞长度(a?b区间500米)和所述第二拥塞长度(a?c区间800米)的大小,生成拥塞长度变化的比对结果。例如,图5所示中第一拥塞长度(a?b区间500米)小于第二拥塞长度(a?c区间800米),则表示堵车范围在扩大,拥塞程度越来越严重。又例如,如图6所示,在第一时刻(例如时刻tl)规划路线A(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为d?e区间(例如d?e区间实际长度为500米),服务器获取规划路线A中拥塞路段在tl时刻的第一拥塞长度(d?e区间500米)。如图7所示,在tl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例如时刻t2)规划路线A(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为d?f区间(例如d?f区间实际长度为300米),服务器获取规划路线A中拥塞路段在t2时刻的第一拥塞长度(d?f区间300米)。该服务器比较所述第一拥塞长度(d?e区间500米)和所述第二拥塞长度(d?f区间300米)的大小,生成拥塞长度变化的比对结果。例如,图7所示中第一拥塞长度(d?e区间500米)大于第二拥塞长度(d?f区间300米),则表示堵车范围在缩小,拥塞程度在缓解。
[0073]其中,服务器对所述拥塞信息进行比对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如11时刻与t2时刻的时间间隔为15秒或者30秒等。
[0074]410、将所述比对结果反馈给所述终端。
[0075]服务器将用于指示拥塞程度的状态变化的比对结果反馈给终端,终端可以将该比对结果显示在用户界面中以告知用户。例如,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方式反馈给终端。例如,如图8所示,在该终端的电子导航APP用户界面中显示出规划路线A在t2时刻的拥塞路段a?c区间的信息:如拥塞状态越来越严重,拥塞持续时间为30分钟,拥塞长度为2.3公里,拥塞原因为交通事故;图8中通过相反的箭头更形象的表示出了拥塞范围在扩大。又例如,如图9所示,在该终端的电子导航APP用户界面中显示出规划路线A在t2时刻的拥塞路段d?f区间的信息:如拥塞状态在缓解中,拥塞持续时间为20分钟,拥塞长度为1.3公里,拥塞原因为道路施工。图9中通过相向的箭头更形象的表示出了拥塞范围在缩小。用户通过该界面显示的信息,可以及时了解拥塞路段上的拥塞状态变化情况,从而选择合理的规划路线出行。
[0076]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对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信息进行比对处理,生成用于指示拥塞程度的状态变化的比对结果,并将所述比对结果反馈给终端;终端在显示预计通过时间等信息的同时能够获取拥堵路段上拥塞程度的状态变化情况,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0077]下面以一具体应用场景对本申请提供的拥塞信息的处理方法加以说明。
[0078]用户运行手机上安装的电子导航APP,在该电子导航APP的界面中可以选择起始地点和目的地点,确认提交后,服务器根据用户提交的起始地点和目的地点为用户智能推荐多条规划路线,例如路线A、路线B和路线C,且分别对路线A、路线B和路线C的预计用时、路程总长和各路线中的拥塞路段的拥塞长度进行统计计算,将计算得到的结果显示到该APP的用户界面上,以告知用户。同时服务器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例如每30秒)分别对路线A、路线B和路线C中拥塞路段的拥塞长度进行统计。假设,在9点30分时,分别对路线A、路线B和路线C中拥塞路段的拥塞长度进行统计的结果为500米、600米和500米。在9点30分30秒时,分别对路线A、路线B和路线C中拥塞路段的拥塞长度进行统计的结果为500米、700米和400米,从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路线A中拥堵路段在30秒内拥塞长度没有发生变化,拥塞程度无明显变化;路线B中拥堵路段在30秒内拥塞长度由600米变为700米,拥塞程度加重;路线C中拥堵路段在30秒内拥塞长度由500米变为400米,拥塞程度缓解。另一方面,服务器还可以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例如每30秒)分别对路线A、路线B和路线C中拥塞路段的车辆密度进行统计也能达到同等的效果。例如,在9点30分时,分别对路线A、路线B和路线C中拥塞路段的车辆数量进行统计的结果为20辆、30辆和50辆。在9点30分30秒时,分别对路线A、路线B和路线C中拥塞路段的车辆数量进行统计的结果为20辆、50辆和40辆,从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路线A中拥堵路段在30秒内车辆数量没有发生变化,拥塞程度无明显变化;路线B中拥堵路段在30秒内车辆数量由30辆变为50辆,拥塞程度加重;路线C中拥堵路段在30秒内车辆数量由50辆变为40辆,拥塞程度缓解。其中,用户在切换路线A、路线B和路线C的同时,拥塞程度的状态变化也将显示在各路线对应的信息界面上;或者用户可以通过设定的交互操作(例如长按拥塞路段)查看拥塞的详细信息。以上,用户可以及时了解各路线上的拥塞状态的变化情况,从而选择合理的规划路线出行。
[0079]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拥塞信息的处理装置600,该拥塞信息的处理装置600可以通过图2所示的服务器200实现,还可以通过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1n-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缩写:ASIC)实现,或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programmable logicdevice,缩写:PLD)实现。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complex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缩写:CPLD),FPGA,通用阵列逻辑(英文:generic arraylogic,缩写:GAL)或其任意组合。该拥塞信息的处理装置600用于实现图3所示的拥塞信息的处理方法中服务器侧执行的方法。通过软件实现图3所示的拥塞信息的处理方法时,该拥塞信息的处理装置600也可以为软件模块。
[0080]拥塞信息的处理装置600的组织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包括:处理单元602和收发单元604。
[0081 ] 处理单元602工作时,执行如下步骤:
[0082]获取终端发送的路线规划请求,所述路线规划请求包含起始地点和目的地点;
[0083]根据所述路线规划请求生成至少一条规划路线;
[0084]获取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信息,所述拥塞信息用于指示拥塞程度;
[0085]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对所述拥塞信息进行比对处理,生成比对结果;所述比对结果用于指示拥塞程度的状态变化。
[0086]收发单元604工作时,执行如下步骤:
[0087]将所述比对结果反馈给所述终端。
[0088]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单元602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对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信息进行比对处理,生成用于指示拥塞程度的状态变化的比对结果,收发单元604将所述比对结果反馈给终端;终端在显示预计通过时间等信息的同时能够获取拥堵路段上拥塞程度的状态变化情况,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0089]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602获取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信息,可包括:获取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在第一时刻的第一拥塞长度和在第二时刻的第二拥塞长度,其中,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0090]所述处理单元602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对所述拥塞信息进行比对处理,可包括:比较所述第一拥塞长度和所述第二拥塞长度的大小,生成拥塞长度变化的比对结果。
[0091]可选的,当所述第一拥塞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拥塞长度时,所述比对结果为拥塞程度加重;
[0092]当所述第一时刻的拥塞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时刻的拥塞长度时,所述比对结果为拥塞程度缓解。
[0093]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602还执行如下步骤:
[0094]记录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开始时间和当前拥塞长度;
[0095]根据所述拥塞开始时间计算所述拥塞路段的拥塞持续时间。
[0096]所述收发单元604还执行如下步骤:
[0097]将所述当前拥塞长度和所述拥塞持续时间反馈给所述终端。
[0098]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602还执行如下步骤:
[0099]根据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信息生成拥塞报告,所述拥塞报告用于指示拥塞事件的拥塞原因。
[0100]所述收发单元604还执行如下步骤:
[0101 ]将所述拥塞报告发送给所述终端。
[0102]上述装置的相关描述可以对应参阅方法实施例部分的相关描述和效果进行理解,本处不做过多赘述。
[0103]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0104]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0105]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0106]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0107]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0108]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拥塞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终端发送的路线规划请求,所述路线规划请求包含起始地点和目的地点; 根据所述路线规划请求生成至少一条规划路线; 获取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信息,所述拥塞信息用于指示拥塞程度; 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对所述拥塞信息进行比对处理,生成比对结果;所述比对结果用于指示拥塞程度的状态变化; 将所述比对结果反馈给所述终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信息,包括: 获取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在第一时刻的第一拥塞长度和在第二时刻的第二拥塞长度,其中,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所述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对所述拥塞信息进行比对处理,包括: 比较所述第一拥塞长度和所述第二拥塞长度的大小,生成拥塞长度变化的比对结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拥塞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拥塞长度时,所述比对结果为拥塞程度加重; 当所述第一时刻的拥塞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时刻的拥塞长度时,所述比对结果为拥塞程度缓解。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开始时间和当前拥塞长度; 根据所述拥塞开始时间计算所述拥塞路段的拥塞持续时间; 将所述当前拥塞长度和所述拥塞持续时间反馈给所述终端。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信息生成拥塞报告,所述拥塞报告用于指示拥塞事件的拥塞原因; 将所述拥塞报告发送给所述终端。6.一种拥塞信息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获取终端发送的路线规划请求,所述路线规划请求包含起始地点和目的地点; 根据所述路线规划请求生成至少一条规划路线; 获取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信息,所述拥塞信息用于指示拥塞程度; 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对所述拥塞信息进行比对处理,生成比对结果;所述比对结果用于指示拥塞程度的状态变化; 收发单元,用于将所述比对结果反馈给所述终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信息,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在第一时刻的第一拥塞长度和在第二时刻的第二拥塞长度,其中,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对所述拥塞信息进行比对处理,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比较所述第一拥塞长度和所述第二拥塞长度的大小,生成拥塞长度变化的比对结果。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拥塞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拥塞长度时,所述比对结果为拥塞程度加重; 当所述第一时刻的拥塞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时刻的拥塞长度时,所述比对结果为拥塞程度缓解。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记录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开始时间和当前拥塞长度; 根据所述拥塞开始时间计算所述拥塞路段的拥塞持续时间;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当前拥塞长度和所述拥塞持续时间反馈给所述终端。10.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中拥塞路段的拥塞信息生成拥塞报告,所述拥塞报告用于指示拥塞事件的拥塞原因;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将所述拥塞报告发送给所述终端。
【文档编号】G01C21/36GK106052709SQ201610324042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6日
【发明人】樊邵婷
【申请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