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爆炸系统压力标定用标准物质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8527015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爆炸系统压力标定用标准物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火炸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类热爆炸压力测量系统标定用炸药标准物 质,用于各类热爆炸测量装置压力体系的标定。
【背景技术】
[0002] 热爆炸压力测量系统用于测定火炸药等含能材料发生自加速分解、燃烧和爆炸时 的临界压力,确定其耐高压性能及热爆炸的规律,也有助于研宄火炸药的热爆炸过程机制, 因此该系统的压力体系必须具有较高的精确性。随着现代热爆炸临界温度测试技术的发 展,对热爆炸系统的测试精确度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标定热爆炸环境压力用炸药标准物质 的研宄一直是国内外该领域研宄的重点。如何实现压力体系的高精确性,在热爆炸临界压 力测量系统使用之前,需要采用一类对压力反应敏感的炸药做标准物质对其进行标定,才 能保证临界压力测量的准确性。通常使用的标定方法是采用在特定压力区间准确发生反应 的炸药作为标准物质,对热爆炸临界压力测量系统进行压力标定。目前国内外对热爆炸温 度测量系统标定用炸药标准物质的研宄较少,国内外还未出现统一的标准物质。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现存的缺陷或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热爆炸压力测量系 统标定用炸药标准物质,稳定可靠、使用方便,用于保证热爆炸系统环境压力的准确测量。
[0004]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构思:选取一种在一定的内压范围内, 不同加压速率下均能在某一特定压力区间准确响应的火药AP;低于该特定压力区间时,保 持稳定。为了改善标准物质药柱的成型性,应加入少量聚四氟乙烯,该粘结剂对AP的热爆 炸临界压力没有显著影响。
[0005] 高氯酸铵(AP)的热爆炸临界压力范围为1. 27~1. 30MPa,满足热爆炸临界压力 测量系统的内压控制范围:〇~1.50MPa;AP与聚四氟乙烯(含量低于5% )混合后,热爆 炸临界压力范围仍保持在〇? 90~1. 30MPa,满足热爆炸压力测量系统的压力控制范围:0~ 1. 50MPa〇
[0006] 本发明由高氯酸铵和聚四氟乙烯组成,其质量百分组成如下:94~98% AP、2~ 6%聚四氟乙烯,其中高氯酸铵粒度为5 ym,聚四氟乙烯数均分子量为3~20万。
[0007]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质量百分组成如下:96%AP、4%聚四氟乙烯。
[0008] 本发明优点:与现有技术空白对比,本发明的压力敏感度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中高氯酸按粒度为5 ym, 聚四氟乙烯数均分子量为3~20万,均为市场购买商品。但本发明不受下列实施例的限制。 炸药的爆速试验按GJB772A-1997方法702. 1进行评价;加压速率分别在0. 5°C /min、2°C / min下实现。
[0010] 实施例1
[0011] 本实施例参照如下质量百分组成实施:95% AP、5%聚四氟乙烯。
[0012] 本实例的制备:将5g聚四氟乙烯加入50ml乙酸乙酯中搅拌得到悬浮液,待用。将 95gAP加入悬浮液中混合,然后在60°C~65°C下搅拌、抽真空20min,降至40°C~45°C,将 半干浆料过8目铜筛,出料。得到钝感包覆后的火药颗粒,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颗粒 常温干燥8h,出料,得到本发明的标准物质药。
[0013] 实施例2
[0014] 本实施例参照如下质量百分组成实施:97%AP、3%聚四氟乙烯。
[0015]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
[0016] 实施例3
[0017] 本实施例参照如下质量百分组成实施:98%AP、2%聚四氟乙烯。
[0018]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
[0019] 实施例4
[0020] 本实施例参照如下质量百分组成实施:96%AP、4%聚四氟乙烯。本实施例的制备 方法参照实施例1。
[0021] 性能测试结果:
[0022] 表1 AP基压装药的性能数据
【主权项】
1. 一种热爆炸压力测量系统标定用炸药标准物质,其特征在于质量百分组成如下: 94~98%高氯酸铵、2~6%聚四氟乙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物质,其特征在于质量百分组成如下:96%高氯酸铵、 4%聚四氟乙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氯酸铵粒度为5 y 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数均分子量为3~20 万。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爆炸压力测量系统标定用炸药标准物质,是为了解决热爆炸压力测量系统没有统一的对照标样的问题,本发明由高氯酸铵、聚四氟乙烯组成,稳定性好,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通过测量标准物质药的热爆炸临界压力,确定了几种标准物质的配方。
【IPC分类】G01N25-54
【公开号】CN104849312
【申请号】CN201510308808
【发明人】王晓峰, 封雪松, 冯晓军, 田轩, 徐洪涛, 赵娟, 冯博
【申请人】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6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