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恒温检测电路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002719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恒温检测电路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恒温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至第四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电位器、电容、温度传感器、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双向可控硅、电热丝、变压器、运算放大器和时基集成芯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温传感器检测温度,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运算放大器第一输入端电压高于第二输入端电压,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于是时基集成芯片触发端呈低电平,其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使第二发光二极管发光指示,同时触发双向可控硅导通,使电热丝通电,加热升温,反之停止加热,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专利说明】
一种电子恒温检测电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恒温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子恒温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0002]电子恒温电热套是工矿企业、医院、学校、科研院所、农业、环保等部门实验室常用的电加热器具,现有技术中,用于小型场合的电子恒温,大多温度控制不够精准,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子恒温检测电路。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电阻至第四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电位器、电容、温度传感器、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双向可控娃、电热丝、变压器、运算放大器和时基集成芯片,所述第一电阻为100 Ω、所述第二电阻为400 Ω、所述第三电阻为500 Ω、所述第四电阻为2kQ、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均为型号IN4001的二极管、所述电位器为1kQ、所述电容为300uf、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敏电阻、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均为0.5W发光二极管、所述双向可控硅型号为MCR100-6/0.8A/400V、所述电热丝为500W、所述变压器为12V变压器、所述运算放大器型号为UA741、所述时基集成芯片型号为NE5 5 5,所述变压器的输入侧的一端与交流电源的一端和所述电热丝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输入侧的另一端与交流电源的一端、所述变压器输出侧的抽头、所述电容的第一端、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负极、所述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一引脚、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输出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变压器输出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极、所述时基集成芯片的第四第八引脚连接,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二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时基集成芯片的第六和第二引脚连接,所述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三引脚同时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二端与所述电热丝的第二端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7]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子恒温检测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温传感器检测温度,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运算放大器第一输入端电压高于第二输入端电压,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于是时基集成芯片触发端呈低电平,其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使第二发光二极管发光指示,同时触发双向可控硅导通,使电热丝通电,加热升温,反之停止加热,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电阻Rl至第四电阻R4、第一二极管Dl、第二二极管D2、电位器RP、电容C、温度传感器RT、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双向可控硅SCR、电热丝RZ、变压器T、运算放大器ICl和时基集成芯片IC2,第一电阻Rl为100 Ω、第二电阻R2为400Ω、第三电阻R3为500Ω、第四电阻R4为2kQ、第一二极管Dl和第二二极管D2均为型号IN4001的二极管、电位器RP为1kQ、电容C为300uf、温度传感器RT为热敏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均为0.5W发光二极管、双向可控硅SCR型号为MCR100-6/0.8A/400V、电热丝RZ为500W、变压器T为12V变压器、运算放大器ICl型号为UA741、时基集成芯片IC2型号为NE555,变压器T的输入侧的一端与交流电源AC的一端和电热丝RZ的一端连接,变压器T输入侧的另一端与交流电源AC的一端、变压器T输出侧的抽头、电容C的第一端、温度传感器RT的第一端、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负极、运算放大器ICl的负极、时基集成芯片IC2的第一引脚、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和双向可控硅SCR的第一端连接,变压器T输出侧的第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l的正极连接,变压器T输出侧的第二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l的负极同时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电容C的第二端、电位器RP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运算放大器ICl的正极、时基集成芯片IC2的第四第八引脚连接,电位器RP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Rl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l的第二端同时与温度传感器RT的第二端和运算放大器ICl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同时与运算放大器ICl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正极连接,运算放大器ICl的输出端同时与时基集成芯片IC2的第六和第二引脚连接,时基集成芯片IC2的第三引脚同时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和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与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双向可控硅SCR的控制端连接,双向可控硅SCR的第二端与电热丝RZ的第二端连接。
[0011]运算放大器ICl作为放大比较器,时基集成芯片IC2作为触发器,双向可控硅SCR用作电热丝RZ的电子开关,温度传感器RT作为传感器控制温度,用电位器RP调节控制恒温点,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兼作稳压管,提供约1.8V基准电压,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作加热升温的指示灯。
[0012]温度传感器RT在低温下阻值很大,在高温下阻值很小。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运算放大器第一输入端电压高于第二输入端电压,输出端输出低电平(要求小于3/0.。于是时基集成芯片触发端(第二引脚)呈低电平,其输出端(第三引脚)输出高电平,使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指示,同时触发双向可控硅SCR导通,使电热丝RZ通电,加热升温。当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值时,运算放大器第一输入端电压低于第二输入端电压,输出端输出高电平(要求大于6V),于是时基集成芯片第三引脚输出翻转为低电平,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熄灭,双向可控硅SCR截止,电热丝RZ断电,停止加热。
[001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电子恒温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阻至第四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电位器、电容、温度传感器、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双向可控硅、电热丝、变压器、运算放大器和时基集成芯片,所述第一电阻为100 Ω、所述第二电阻为400 Ω、所述第三电阻为500Ω、所述第四电阻为2kQ、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均为型号IN4001的二极管、所述电位器为10kQ、所述电容为300uf、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敏电阻、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均为0.5W发光二极管、所述双向可控娃型号为MCR100-6/0.8A/400V、所述电热丝为500W、所述变压器为12V变压器、所述运算放大器型号为UA741、所述时基集成芯片型号为NE555,所述变压器的输入侧的一端与交流电源的一端和所述电热丝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输入侧的另一端与交流电源的一端、所述变压器输出侧的抽头、所述电容的第一端、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负极、所述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一引脚、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输出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变压器输出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极、所述时基集成芯片的第四第八引脚连接,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二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时基集成芯片的第六和第二引脚连接,所述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三引脚同时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二端与所述电热丝的第二端连接。
【文档编号】G01K7/22GK205719327SQ201620699013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7月4日
【发明人】刘苏扬
【申请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