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流体粘度的外筒及粘度计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6076953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测量流体粘度的外筒及粘度计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测量流体粘度的外筒,涉及流体粘度的测量【技术领域】,能够解决无法对外筒内部流体进行观察的技术问题。该外筒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或者该外筒的筒身设有至少一个观察孔,能够透过观察孔观察外筒内部液位情况。该外筒能够实时监测其内部物料状况,有效防止物料过多或过少情况的发生。
【专利说明】测量流体粘度的外筒及粘度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粘度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流体粘度的外筒及应用此外筒的粘度计。

【背景技术】
[0002]旋转式粘度计适用于工矿企业和研宄部门在实验室精密测量各种牛顿型流体的绝对黏度和非牛顿流体的流变特性,可用于油漆、树脂、化纤、矿物油、润滑油、化妆品、糖浆、泥浆等部门。旋转式粘度计主要包括:底座、电机箱、测量头,测量内筒,测量外筒组成。用于高温、强腐蚀环境下的旋转式粘度计为具有更好的耐温、耐腐蚀性,且测量泥浆时由于其它材质易磨损,影响使用寿命,故选用的粘度计测量内筒和测量外筒均为金属材质,测量时内筒需由被测物料完全浸没才能够保证监测精度。而在使用现有的旋转式粘度计时,测量内筒插入测量外筒中,外筒与固定支架连接,通过外筒上部空间对里边的液位进行观察,所以,当被测物料加入外筒中时,无法准确观察物料液位情况,例如:将内筒插入外筒后无法观察内筒是否由被测物料完全浸没,而当物料过多时,将内筒插入外筒后会导致多余物料从外筒上部溢出,从而影响监测精度、增加重复工作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流体粘度的外筒,能够解决无法对外筒内部液位情况进行观察的技术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测量流体粘度的外筒,所述外筒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或/和所述外筒的筒身设有至少一个观察孔,能够透过所述观察孔观察所述外筒内部液位情况。
[0006]进一步的,所述观察孔为周向均匀布置在所述筒身上的通孔,所述通孔下边缘距离所述筒身上边沿的高度为1.5-3cm?
[0007]优选的,所述通孔上固设有透明或半透明的孔壁。
[0008]进一步的,或者,所述观察孔为周向均匀布置在所述筒身上的通孔,所述通孔设在所述筒身下边沿以上2/5?4/5的区间内,且所述通孔固设有透明或半透明的孔壁。
[0009]优选的,所述孔壁上设有能够显示所述外筒内部液位高度的刻度。
[0010]进一步的,或者,在所述透明或半透明材质的所述筒身上设有能够显示所述外筒内部液位高度的刻度。
[0011 ]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的筒口处设有外螺纹或内螺纹。
[0012]进一步的,或者,所述外筒的筒口处固设圆环状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设有外螺纹或内螺纹。
[0013]优选的,所述筒身与所述连接体焊接在一起。
[00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量流体粘度的外筒,将外筒采用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可以直接观察外筒内部的液位情况;或者,在外筒上设置观察孔,则透过此观察孔也可以直接观察外筒内部液位的情况。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量流体粘度的外筒,能够实时监测其内部物料状况,有效防止物料过多或过少情况的发生。
[00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测量流体粘度的粘度计,包括固定支架、内筒和上述外筒,所述内筒置于所述外筒内,所述外筒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00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量流体粘度的粘度计具有上述测量流体粘度的外筒相同的有益效果,故在此不再赘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外筒主视图;
[0018]图2为图1中外筒的侧视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外筒主视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外筒主视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筒身,2、观察孔,3、连接体,4、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实用新型的中心思想是,将测量流体粘度的外筒采用透明或半透明材质,或/和在外筒上设置观察孔,从而能够直接、且实时监测外筒内部物料状况。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测量流体粘度的外筒及粘度计进行详细描述。
[0025]实施例一
[0026]本实施例是一种测量流体粘度的外筒,如图1和图2所示,外筒的筒身I上设有至少一个观察孔2,例如,设置两个位置相对且对称的观察孔2,能够透过此观察孔2观察外筒内部被测物料的液位情况。
[0027]本实施例中,可以将观察孔2设为通孔,且周向均匀布置在筒身I上。该通孔可以无任何透明或半透明遮挡物进行遮挡,此时,如果该通孔下边缘距离筒身I上边沿高度太大时,即此通孔的下边缘距离筒身I下边沿较近时,则当被测物料完全浸没内筒时,被测物料容易从该通孔溢出;如果该通孔下边缘距离筒身I上边沿高度太小时,即此通孔的下边缘距离筒身I的上边沿太近时,则工作人员不容易对外筒内的被测物料状态进行观察,故将通孔的下边缘距离筒身I上边沿的高度设置为1.5-3cm,使通孔下边缘高出被测物料液位的较适宜位置处。
[0028]在测量流体粘度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被测物料从观察孔2流出或溅出外筒,可以在观察孔2上固设有透明或半透明的孔壁,孔壁的设置可以避免被测物料流到外筒之外。
[0029]为了固定外筒,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外筒的筒口处固设圆环状连接体3,并在连接体3上设置外螺纹(或内螺纹),其中,筒身I与连接体3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或其他方式。
[0030]当然,也可以直接在外筒的筒口处设有外螺纹(或内螺纹),同样可以将其固定在粘度计的相应元件上。
[0031]由此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测量流体粘度的外筒,能够实时监测其内部物料状况,有效防止物料过多或过少情况的发生,并且能够避免加料过少未完全浸没转子导致的测量不准确,避免加料过多导致物料在安装转子过程中溢出而增加不必要的重复工作等问题,以保证物料液位监测的准确性。
[0032]实施例二
[0033]本实施例也是一种测量流体粘度的外筒,如图3所示,观察孔2也为通孔,且周向均匀的布置在外筒的筒身I上,且通孔设在筒身I下边沿以上2/5?4/5筒身高度的区间内,且通孔固设有透明或半透明的孔壁,如此设置,不仅可以避免被测物料流到外筒之外,还可以保证被测物料的液位位于通孔的所在区间内,以便于工作人员对被测物料状态进行实时观察。
[0034]为了能够精确实时地监测外筒内被测物料的液位高度,可以在孔壁上设有能够显示外筒内部液位高度的刻度4,如图3所示。
[0035]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外筒的筒口处设置外螺纹(或内螺纹);或者,在外筒的筒口处固接(例如,焊接等)圆环状连接体3,并在圆环状连接体3上设置外螺纹(或内螺纹)。
[0036]本实施例中的外筒除了具有上述实施例一的外筒相同的有益效果外,还能精确实时监测外筒内部的被测物料液位高度。
[0037]实施例三
[0038]本实施例是另一种测量流体粘度的外筒,此外筒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且外筒上设有能够显示外筒内部液位高度的刻度,如图4所示。
[0039]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外筒的筒口处设置外螺纹(或内螺纹);或者,在外筒的筒口处固接(例如,焊接等)圆环状连接体3,并在圆环状连接体3上设置外螺纹(或内螺纹)。
[0040]本实施例中的外筒除了具有上述实施例二的外筒相同的有益效果之外,由于其观察角度为360°,故还具有观察视角范围广及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精确的优点。
[0041]实施例四
[0042]本实施例是一种测量流体粘度的粘度计,包括固定支架、内筒和上述实施例一、二或三中的外筒,内筒置于外筒内,外筒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架上。
[0043]本实施例提供的测量流体粘度的粘度计具有上述实施例中的测量流体粘度的外筒相同的有益效果,故在此不再赘述。
[004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测量流体粘度的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或/和所述外筒的筒身设有至少一个观察孔,能够透过所述观察孔观察所述外筒内部液位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孔为周向均匀布置在所述筒身上的通孔,所述通孔下边缘距离所述筒身上边沿的高度为1.5-3cm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孔上固设有透明或半透明的孔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孔为周向均匀布置在所述筒身上的通孔,所述通孔设在所述筒身下边沿以上2/5?4/5的区间内,且所述通孔固设有透明或半透明的孔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壁上设有能够显示所述外筒内部液位高度的刻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筒,其特征在于,在透明或半透明材质的所述筒身上设有能够显示所述外筒内部液位高度的刻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筒口处设有外螺纹或内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筒口处固设圆环状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设有外螺纹或内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与所述连接体焊接在一起。
10.—种测量流体粘度的粘度计,包括固定支架和内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外筒,所述内筒置于所述外筒内,所述外筒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文档编号】G01N11/14GK204228570SQ201420696108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9日
【发明者】高志远, 程乐明, 牛春芳, 曹雅琴, 宋成才 申请人: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