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车身静刚度实验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白车身实验领域,公开了一种白车身静刚度实验装置,包括粘贴在白车身底部的钢珠、位移传感器及顶帽,所述顶帽包括第一顶帽板和第二顶帽板,所述第一顶帽板固定在位移传感器的顶端,所述第二顶帽板的顶端开设有钢珠固定槽,钢珠可放置在所述钢珠固定槽中,所述钢珠与所述钢珠固定槽的内壁抵接;并且,所述第二顶帽板与所述第一顶帽板可滑动地卡接,滑动方向与所述钢珠受力运动方向相同;实验中,钢珠受力运动后,会作用于第二顶帽板,使得第二顶帽板在第一顶帽板上滑动,避免钢珠与顶帽脱离,从而可保证实验的有效进行,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专利说明】一种白车身静刚度实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白车身实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车身静刚度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汽车NVH(Noise Vibrat1n Harshness)性能研究中,涉及到一种白车身静刚度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白车身下端粘贴有钢珠P,所述钢珠P与位移传感器2'的顶帽3'抵接,将此装置布置在车身及车门、车窗风窗处,车身两端通过电机加载,测得各处所述位移传感器2'的变化,位移变化结合力的变化,从而得到实验白车身的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但这种装置存在一定的弊端,两端电机在加载的过程中,白车身下端的所述钢珠r和所述顶帽3'会发生相对位移,位移较大时,会导致两者脱离,使得扭转刚度实验结束,所测得的数据无效或是不准确的。
[000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设计合理的方案,解决实验中,钢珠与位移传感器顶帽脱离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车身静刚度实验装置,以避免度实验中,钢珠与位移传感器顶帽脱离,造成实验不准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白车身静刚度实验装置,包括粘贴在白车身底部的钢珠、位移传感器及顶帽,所述顶帽包括第一顶帽板和第二顶帽板,所述第一顶帽板固定在位移传感器的顶端,所述第二顶帽板与所述第一顶帽板可滑动地卡接,且滑动方向与所述钢珠受力运动方向相同;所述第二顶帽板的顶端开设有钢珠固定槽,所述钢珠与所述钢珠固定槽的内壁抵接。
[0007]优选地,所述钢珠固定槽在所述钢珠运动方向的直径大于所述钢珠的直径。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顶帽板的一侧开设有滑槽,且所述滑槽中可滑动地卡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顶帽板固定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顶帽板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且所述滑槽中分别可滑动地卡接有滑块,两侧的所述滑块分别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顶帽板固定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顶帽板的顶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可滑动地卡接有滑块,且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顶帽板固定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滑块与所述滑动杆之间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顶帽板之间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钢珠固定槽为矩形槽。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白车身静刚度实验装置,包括粘贴在白车身底部的钢珠、位移传感器及顶帽,所述顶帽包括第一顶帽板和第二顶帽板,所述第一顶帽板固定在位移传感器的顶端,所述第二顶帽板的顶端开设有钢珠固定槽,钢珠可放置在所述钢珠固定槽中,所述钢珠与所述钢珠固定槽的内壁抵接;并且,所述第二顶帽板与所述第一顶帽板可滑动地卡接,滑动方向与所述钢珠受力运动方向相同;实验中,钢珠受力运动后,会作用于第二顶帽板,使得第二顶帽板在第一顶帽板上滑动,避免钢珠与顶帽脱离,从而可保证实验的有效进行,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并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0016]图1为现有技术中白车身静刚度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白车身静刚度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白车身静刚度实验装置的主视图。
[0019]上述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0]I'-钢珠,2'-位移传感器,3'-顶帽;
[0021]1-钢珠,2-位移传感器,3-顶帽,4-滑块,5-滑动杆;
[0022]31-第一顶帽板,32-第二顶帽板;31a_滑槽,32a-钢珠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集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地详细介绍。
[0024]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白车身静刚度实验装置,包括粘贴在白车身底部的钢珠1、位移传感器2及顶帽3,所述顶帽3包括第一顶帽板31和第二顶帽板32,所述第一顶帽板31固定在位移传感器2上,所述第二顶帽板32的顶端开设有钢珠固定槽32a,用于放置所述钢珠1,所述钢珠I与所述钢珠固定槽32a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顶帽板32与所述第一顶帽板31可滑动地卡接,且滑动方向与所述钢珠I受力运动方向相同。实验时,钢珠I受力运动,会作用于第二顶帽板32,使得第二顶帽板32在第一顶帽板31上滑动,保证钢珠I能够运动,且不会脱离顶帽3,从而满足白车身静刚度实验的要求,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0025]在本实施例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设置所述钢珠固定槽32a在所述钢珠I运动方向的直径大于所述钢珠I的直径,在钢珠I运动位移较小时,其只在所述钢珠固定槽32a中运动,所述第二顶帽板32不会滑动;而当钢珠运动位移较大时,钢珠I与所述第二顶帽板32作用使其滑动;如此设置,可减少所述第二顶帽板32相对于所述第一顶帽板31的滑动距离,方便滑动卡接结构的设计。
[0026]进一步地,所述钢珠固定槽32a优选为矩形槽结构,可有效对所述钢珠I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其滑出,且加工简单。
[0027]在本实施例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二顶帽板32与所述第一顶帽板31滑动卡接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0028]实施方式一:在所述第一顶帽板31的一侧开设滑槽31a,所述滑槽31a中卡接有滑块4,并且所述滑块4可在所述滑槽31a中滑动,所述滑块4上连接有滑动杆5,滑动杆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顶帽板32固定连接,通过所述滑槽31a、所述滑块4和所述滑动杆5的配合,带动和限制第二顶帽板32的滑动。
[0029]实施方式二:在所述第一顶帽板31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滑槽31a,且所述滑槽31a中分别可滑动地卡接有滑块4,两侧的所述滑块4分别连接滑动杆5,所述滑动杆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顶帽板32固定连接,相比于实施方式一,此种方式具备更好的稳定性。
[0030]实施方式三:所述第一顶帽板31的顶端开设有滑槽31a,所述滑槽31a中可滑动地卡接有滑块4,且所述滑块4直接与所述第二顶帽板32固定连接,通过所述滑槽31a和所述滑块4的配合,带动和限制所述第二顶帽板32的滑动。
[0031]为了方便装配,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块4与所述滑动杆5之间或所述滑块4与所述第二顶帽板32之间均可采用可拆卸式固定连接,装配时,先将所述滑块4安装在所述滑槽31a中,再将所述滑块4与所述滑动杆5或所述第二顶帽板32固定连接。
[0032]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白车身静刚度实验装置,包括粘贴在白车身底部的钢珠(I)、位移传感器(2)及顶帽(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帽(3)包括第一顶帽板(31)和第二顶帽板(32),所述第一顶帽板(31)固定在位移传感器(2)的顶端,所述第二顶帽板(32)与所述第一顶帽板(31)可滑动地卡接,且滑动方向与所述钢珠(I)受力运动方向相同;所述第二顶帽板(32)的顶端开设有钢珠固定槽(32a),所述钢珠(I)与所述钢珠固定槽(32a)的内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车身静刚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珠固定槽(32a)在所述钢珠(I)运动方向的直径大于所述钢珠(I)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车身静刚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帽板(31)的一侧开设有滑槽(31a),且所述滑槽(31a)中可滑动地卡接有滑块(4),所述滑块(4)与滑动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顶帽板(3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车身静刚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帽板(31)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1a),且所述滑槽(31a)中分别可滑动地卡接有滑块(4),两侧的所述滑块(4)分别连接有滑动杆(5),所述滑动杆(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顶帽板(3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车身静刚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帽板(31)的顶端开设有滑槽(31a),所述滑槽(31a)中可滑动地卡接有滑块(4),且所述滑块(4)与所述第二顶帽板(3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白车身静刚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与所述滑动杆(5)之间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白车身静刚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与所述第二顶帽板(32)之间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白车身静刚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珠固定槽(32a)为矩形槽。
【文档编号】G01M17/007GK204085902SQ201420639607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9日
【发明者】王宁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