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悬架耐久试验用车轮夹具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6071925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汽车后悬架耐久试验用车轮夹具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悬架耐久试验用车轮夹具,包括用于连接振动输入装置的振动输入连接块、用于连接后轮毂总成的后轮毂连接块、用于连接振动输入连接块和后轮毂连接块的倾斜连接块,在后轮毂连接块的前方形成后轮毂总成及后悬架安装空间,后轮毂连接块偏离振动输入连接块中心线的距离L1等于车轮轮胎宽度的一半,后轮毂总成轴让位孔距离振动输入连接块左端面的距离L2等于车轮轮胎半径。通过该车轮夹具,并结合振动输入装置,向后悬架传导车辆道路试验时所受到的振动,从而模拟道路试验,以考察后悬架的耐久强度及寿命,具有耗时短、成本低、节省人力等特点。
【专利说明】汽车后悬架耐久试验用车轮夹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试验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后悬架疲劳耐久试验的车轮夹具。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汽车在进行后悬架耐久试验时,通常采用实车在试验场进行4万公里各种路面的道路耐久试验,试验完成后再对后悬架进行探伤分析,检查是否存在裂纹,以检测其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0003]该方式存在的主要缺陷是:道路试验耗时长、费用高、投入人力资源多。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进行改进,拟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后悬架耐久试验的车轮夹具,借助该夹具在试验室便能进行汽车后悬架的耐久试验,不需要在各种路面进行实车试验,耗时短、成本低,且节省人力。
[0005]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后悬架耐久试验用车轮夹具,包括用于连接振动输入装置的振动输入连接块、用于连接后轮毂总成的后轮毂连接块、用于连接所述振动输入连接块和后轮毂连接块的倾斜连接块,三者固连成一个整体,所述后轮毂连接块垂直于振动输入连接块,且后轮毂连接块偏离振动输入连接块中心线,从而在后轮毂连接块的前方形成后轮毂总成及后悬架安装空间,所述后轮毂连接块偏离振动输入连接块中心线的距离LI等于车轮轮胎宽度的一半,所述振动输入连接块上设置有振动输入装置安装孔,且振动输入装置安装孔环绕着振动输入连接块中心线呈圆周均布,后轮毂连接块上设置有后轮毂总成轴让位孔和后轮毂总成安装孔,所述后轮毂总成轴让位孔距离振动输入连接块左端面的距离L2等于车轮轮胎半径,所述后轮毂总成安装孔环绕着后轮毂总成轴让位孔呈圆周均布。
[0006]该车轮夹具用于连接振动输入装置与后轮毂总成,后轮毂总成与后悬架相连,振动输入装置(如MTS作动器)作为力、位移和振动的输入,通过车轮夹具传导到后悬架,通过长时间、高频率的加载,达到缩短试验时间,并验证产品质量的作用。其中,振动输入连接块与振动输入装置的连接处模拟为车轮着地面,振动输入连接块的中心线即为振动输入装置的中心,也是车轮轮胎着地面中心。倾斜连接块用于连接振动输入连接块和后轮毂连接块,后轮毂连接块偏离振动输入连接块中心线的距离LI等于车轮轮胎宽度的一半,其作用在于在为后轮毂总成及后悬架提供安装空间,并保证振动输入装置的施力中心与车轮轮胎的中心重合。后轮毂总成与车轮夹具安装后,车轮夹具可随后轮毂总成中心旋转,后轮毂总成轴让位孔(即轮毂中心)距离振动输入连接块左端面的距离L2等于车轮轮胎半径,以保证振动输入装置的施力点到后轮毂总成中心的距离等于车轮轮胎半径。这样的结构及尺寸限定,保证试验状态能真正模拟整车在路面行驶时后悬架的受力情况,试验结构更真实、更准确,经过几万次的振动,以测量后悬架的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振动输入连接块、后轮毂连接块和倾斜连接块均为板状结构,三者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后轮毂连接块、倾斜连接块的后方均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采用板状结构,节约成本,增设纵横交错的加强筋,用于提高整个夹具的强度,能承受较大的力和振动,用于加强夹具的耐久性能,并提高实验安全性。
[0008]进一步,所述后轮毂连接块后方的右部设置有两块上下间隔布置的悬挂板,每块悬挂板上各设置有一个横向悬挂孔,且两块悬挂板的横向悬挂孔同轴设置,所述后轮毂连接块的右部还设置有一个垂直于后轮毂连接块的纵向悬挂孔。由于整个车轮夹具的重量较大,由两人共同安装相对轻松,但若由一人进行安装时,借助横向悬挂孔或者纵向悬挂孔先将夹具悬挂起来后,再进行安装则非常省力,横向悬挂孔和纵向悬挂孔择一使用,使用横向悬挂孔时,纵向悬挂孔闲置,使用纵向悬挂孔时,横向悬挂孔闲置。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车轮夹具,并结合振动输入装置,向后悬架传导车辆道路试验时所受到的振动,从而模拟道路试验,以考察后悬架的耐久强度及寿命,具有耗时短、成本低、节省人力等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2]图3是图1的左视图。
[001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5]结合图1-图3所不,一种汽车后悬架耐久试验用车轮夹具,主要由振动输入连接块1、后轮毂连接块2和倾斜连接块3三部分组成。结合图4所示,振动输入连接块I用于连接振动输入装置7 (如MTS作动器),后轮毂连接块2用于连接后轮毂总成8,倾斜连接块3用于连接振动输入连接块I和后轮毂连接块2,振动输入连接块1、后轮毂连接块2和倾斜连接块3三者固连成一个整体。
[0016]后轮毂连接块2垂直于振动输入连接块I,但后轮毂连接块2偏离振动输入连接块I中心线,从而在后轮毂连接块2的前方形成后轮毂总成及后悬架安装空间A,用于布置后轮毂总成8及后悬架4。后轮毂连接块2偏离振动输入连接块I中心线的距离LI等于车轮轮胎宽度的一半,振动输入连接块I上设置有振动输入装置安装孔Ia用于安装固定振动输入装置7。振动输入装置安装孔Ia共四个,环绕着振动输入连接块I中心线呈圆周均布,但不限于四个,根据具体的振动输入装置7确定。
[0017]后轮毂连接块2上设置有后轮毂总成轴让位孔2a用于为后轮毂总成轴让位让位,避免产生干涉。后轮毂连接块2上还设置有后轮毂总成安装孔2b用于安装固定后轮毂总成8。后轮毂总成轴让位孔2a距离振动输入连接块I左端面的距离L2等于车轮轮胎半径。后轮毂总成安装孔2b共五个,环绕着后轮毂总成轴让位孔2a呈圆周均布,但不限于四个,根据具体情况设置。
[0018]最好是,振动输入连接块1、后轮毂连接块2和倾斜连接块3均为板状结构,材质为工具钢,三者通过焊接固定。为提高板状结构的强度,后轮毂连接块2、倾斜连接块3的后方均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5。
[0019]为方便安装,后轮毂连接块2后方的右部设置有两块上下间隔布置的悬挂板6,每块悬挂板6上各设置有一个横向悬挂孔B,且两块悬挂板6的横向悬挂孔B同轴设置。后轮毂连接块2的右部还设置有一个垂直于后轮毂连接块2的纵向悬挂孔C。借助横向悬挂孔B或者纵向悬挂孔C均能将车轮夹具悬挂起来后,特别适合一人安装时使用,方便省力。
[0020]该车轮夹具用于连接振动输入装置7与后轮毂总成8,后轮毂总成8与后悬架4相连,振动输入装置(如MTS作动器)作为力、位移和振动的输入,通过车轮夹具传导到后悬架4。振动输入连接块I与振动输入装置7的连接处模拟为车轮着地面,振动输入连接块I的中心线即为振动输入装置7的中心,也是车轮轮胎着地面中心。其中,设计的关键在于:
(I)后轮毂连接块2偏离振动输入连接块I中心线的距离LI等于车轮轮胎宽度的一半,以保证振动输入装置7的施力中心与车轮轮胎的中心重合;(2)后轮毂总成轴让位孔2a(即轮毂总成的中心)距离振动输入连接块I左端面的距离L2等于车轮轮胎半径,以保证振动输入装置7的施力点到后轮毂总成8中心的距离等于车轮轮胎半径。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后悬架耐久试验用车轮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振动输入装置的振动输入连接块(I)、用于连接后轮毂总成的后轮毂连接块(2)、用于连接所述振动输入连接块(I)和后轮毂连接块(2)的倾斜连接块(3),三者固连成一个整体,所述后轮毂连接块(2)垂直于振动输入连接块(I),且后轮毂连接块(2)偏离振动输入连接块(I)中心线,从而在后轮毂连接块(2)的前方形成后轮毂总成及后悬架安装空间(A),所述后轮毂连接块(2)偏离振动输入连接块(I)中心线的距离LI等于车轮轮胎宽度的一半,所述振动输入连接块(I)上设置有振动输入装置安装孔(Ia),且振动输入装置安装孔(Ia)环绕着振动输入连接块(I)中心线呈圆周均布,后轮毂连接块(2)上设置有后轮毂总成轴让位孔(2a)和后轮毂总成安装孔(2b),所述后轮毂总成轴让位孔(2a)距离振动输入连接块(I)左端面的距离L2等于车轮轮胎半径,所述后轮毂总成安装孔(2b)环绕着后轮毂总成轴让位孔(2a)呈圆周均布。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悬架耐久试验用车轮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输入连接块(I)、后轮毂连接块(2)和倾斜连接块(3)均为板状结构,三者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后轮毂连接块(2)、倾斜连接块(3)的后方均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5)。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悬架耐久试验用车轮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毂连接块(2)后方的右部设置有两块上下间隔布置的悬挂板¢),每块悬挂板(6)上各设置有一个横向悬挂孔(B),且两块悬挂板(6)的横向悬挂孔(B)同轴设置,所述后轮毂连接块(2)的右部还设置有一个垂直于后轮毂连接块(2)的纵向悬挂孔(C)。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悬架耐久试验用车轮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输入装置安装孔(Ia)共四个,后轮毂总成安装孔(2b)共五个。
【文档编号】G01M17/04GK204154513SQ201420577320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0日
【发明者】杨青, 袁谅, 王亮 申请人: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