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其包括支撑架和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一划线销和第二划线销,所述第一套筒套设于副车架的第一安装管柱,所述第二套筒套设于所述副车架的第二安装管柱;所述第一划线销与所述第一套筒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安装管柱和与其同侧的第一安装孔的距离,所述第二划线销与所述第二套筒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安装管柱和与其同侧的第二安装孔的距离,所述第一划线销与所述第二划线销的距离等于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距离。这样,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能够提高副车架安装孔的位置测量精度和检测效率,降低了车身返修率,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
一种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车身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如检具、三坐标测量机、机器人在线检测设备的开发和运用,使得汽车车身制造尺寸的100 %检测成为现实。车身尺寸精度水平是体现白车身制造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车身关键孔位的精度对整车的性能及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0003]副车架连接在车架的底部承担着整车的全部重量,副车架是影响整车性能的一个关键部件。副车架分为前副车架及后副车架,前副车架四个安装孔在发动机舱总成上,后副车架四个安装孔在后地板总成上。副车架安装孔为车身关键孔位。孔位的相对位置精度对副车架的安装精度影响较大,所以对副车架安装孔的精度检测装置有很高的要求。
[0004]目前多利用总成专用检具测量副车架安装孔位置,或者在白车身下线后运送至三坐标测量室,通过三坐标测量机打点测量确认副车架安装孔位精度。但是,使用总成专用检具测量只能测量孔位的绝对位置精度,无法确认四个组孔的相对位置精度;而使用三坐标检测为抽检,无法确认每一台下线车辆的精度状态;对白车身整车进行检测时如确认精度不满足要求,车身需要返修,工作量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0005]因此,开发一种用于副车架安装孔的专用检测装置,以提高副车架安装孔的位置测量精度和检测效率,降低车身返修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其能够提高副车架安装孔的位置测量精度和检测效率,降低车身返修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一划线销和第二划线销,所述第一套筒套设于副车架的第一安装管柱,所述第二套筒套设于所述副车架的第二安装管柱;所述第一划线销与所述第一套筒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安装管柱和与其同侧的第一安装孔的距离,所述第二划线销与所述第二套筒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安装管柱和与其同侧的第二安装孔的距离,所述第一划线销与所述第二划线销的距离等于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距离。
[0008]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上还安装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套筒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安装于所述支撑架,所述第二套筒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安装于所述支撑架。
[0009]优选地,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一转接块和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二转接块,所述第一套筒通过所述第一转接块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套筒通过所述第二转接块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板。
[0010]优选地,还包括第三转接块和第四转接块,所述第一划线销通过所述第三转接块安装于所述支撑架,所述第二划线销通过所述第四转接块安装于所述支撑架。
[0011]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底层框架和安装于所述底层框架上方的上层框架,所述上层框架与所述底层框架之间具有预定的竖直距离,且所述第一套筒、所述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划线销和所述第二划线销均安装于所述上层框架。
[0012]优选地,所述上层框架与水平面呈20°?40°的倾斜角度。
[0013]优选地,所述底层框架底部安装有框架连接块。
[0014]优选地,所述底层框架与所述上层框架之间设置有连接管梁。
[0015]优选地,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三个基准块。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一划线销和第二划线销,所述第一套筒套设于副车架的第一安装管柱,所述第二套筒套设于所述副车架的第二安装管柱;所述第一划线销与所述第一套筒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安装管柱和与其同侧的第一安装孔的距离,所述第二划线销与所述第二套筒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安装管柱和与其同侧的第二安装孔的距离,所述第一划线销与所述第二划线销的距离等于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距离。
[0017]在使用过程中,发动机舱总成焊接完成后,将第一套筒套设于第一安装管柱,第二套筒套设于第二安装管柱,以便将副车架安装过孔检测装置通过两套管分别与两发动机舱纵梁上的两个副车架安装管柱的配合进行定位;同时第一划线销、第二划线销、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上的四个定位面与板件表面贴合进行辅助定位,而后人工操作两个划线销在副车架安装孔所在零件表面划线,完成后取下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即可通过测量划线圆与安装孔的中心偏离度确认孔位相对位置精度。这样,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能够提高副车架安装孔的位置测量精度和检测效率,降低了车身返修率,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8]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中,其支撑架包括底层框架和安装于底层框架上方的上层框架,所述上层框架与所述底层框架之间具有预定的竖直距离,且所述第一套筒、所述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划线销和所述第二划线销均安装于所述上层框架;此时,支撑架可以选择为碳纤维材料,重量较轻,设计为两层结构能够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整体重量仅为7公斤,降低了检测过程中的劳动强度。
[0019]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中,其上层框架与水平面呈20°?40°的倾斜角度,以便与车架的倾斜度相匹配,从而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和便利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轴测图;
[0022]图2为图1所示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1-第一套筒12-第二套筒21-第一划线销22-第二划线销31-第一连接板32-第二连接板41-第一转接块42-第二转接块43-第三转接块44-第四转接块51-底层框架52-上层框架6-基准块7-框架连接块8-连接管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其能够提高副车架安装孔的位置测量精度和检测效率,降低车身返修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002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7]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轴测图;图2为图1所示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0028]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第一套筒11、第二套筒12、第一划线销21和第二划线销22,所述第一套筒11套设于副车架的第一安装管柱,所述第二套筒12套设于所述副车架的第二安装管柱;所述第一划线销21与所述第一套筒11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安装管柱和与其同侧的第一安装孔的距离,所述第二划线销22与所述第二套筒12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安装管柱和与其同侧的第二安装孔的距离,所述第一划线销21与所述第二划线销22的距离等于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距离。
[0029]在使用过程中,发动机舱总成焊接完成后,将第一套筒11套设于第一安装管柱,第二套筒12套设于第二安装管柱,以便将副车架暗转过孔检测装置通过两套管与两分别与发动机舱纵梁上的两个副车架安装管柱的配合进行定位;同时第一划线销21、第二划线销22、第一套筒11和第二套筒12上的四个定位面与板件表面贴合进行辅助定位,而后人工操作两个划线销在副车架安装孔所在零件表面划线,完成后取下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即可通过测量划线圆与安装孔的中心偏离度确认孔位相对位置精度。这样,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能够提高副车架安装孔的位置测量精度和检测效率,降低了车身返修率,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0030]为了提高两套筒的安装可靠性,所述支撑架上还安装有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所述第一套筒1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31安装于所述支撑架,所述第二套筒1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32安装于所述支撑架。显然地,两套筒也不局限于通过连接板的形式安装于支撑架,也可以直接固定于支撑架上。
[0031]具体地,上述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于支撑架。显然地,两连接板也可以通过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其他固定连接方式安装于支撑架,例如焊接或者卡接等。
[0032]为了避免与安装管柱发生干涉,需要将两套筒伸出支撑架平面外,这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1的第一转接块41和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板32的第二转接块42,所述第一套筒11通过所述第一转接块41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1,所述第二套筒12通过所述第二转接块42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板32。
[0033]基于相同的目的,上述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三转接块43和第四转接块44,所述第一划线销21通过所述第三转接块43安装于所述支撑架,所述第二划线销22通过所述第四转接块44安装于所述支撑架。
[0034]进一步地,上述支撑架包括底层框架51和安装于底层框架51上方的上层框架52,所述上层框架52与所述底层框架51之间具有预定的竖直距离,两者之间通过多根连接管梁8连接,且所述第一套筒11、所述第二套筒12、所述第一划线销21和所述第二划线销22均安装于所述上层框架52 ;此时,支撑架可以选择为碳纤维材料,重量较轻,设计为两层结构能够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整体重量仅为7公斤,降低了检测过程中的劳动强度。
[0035]上述底层框架可以为框架式结构,且为了提高连接性能,可在其底部安装框架连接块7。
[0036]从理论上来讲,支撑架也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形式,也可以为平板式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副车架安装孔位置的检测即可。
[0037]更进一步地,上述上层框架52与水平面呈20°?40°的倾斜角度,以便与车架的倾斜度相匹配,从而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和便利性。显然地,上述倾斜角度应根据实际车型中车架的倾斜度确定,两者相匹配即可。
[0038]为了实现该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的自身精度检测,还可以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三个基准块6,该三个基准块6能够方便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在三坐标系统中的精度检测,从而保证了其工作精度。
[0039]需要指出的是,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为了区分相同名称的不同结构,仅是为了描述方便,不表示某种顺序,更不应理解为任何限定。
[0040]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和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第一套筒(11)、第二套筒(12)、第一划线销(21)和第二划线销(22),所述第一套筒(11)套设于副车架的第一安装管柱,所述第二套筒(12)套设于所述副车架的第二安装管柱;所述第一划线销(21)与所述第一套筒(11)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安装管柱和与其同侧的第一安装孔的距离,所述第二划线销(22)与所述第二套筒(12)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安装管柱和与其同侧的第二安装孔的距离,所述第一划线销(21)与所述第二划线销(22)的距离等于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还安装有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所述第一套筒(1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31)安装于所述支撑架,所述第二套筒(1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32)安装于所述支撑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1)的第一转接块(41)和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板(32)的第二转接块(42),所述第一套筒(11)通过所述第一转接块(41)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1),所述第二套筒(12)通过所述第二转接块(42)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板(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转接块(43)和第四转接块(44),所述第一划线销(21)通过所述第三转接块(43)安装于所述支撑架,所述第二划线销(22)通过所述第四转接块(44)安装于所述支撑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底层框架(51)和安装于所述底层框架(51)上方的上层框架(52),所述上层框架(52)与所述底层框架(51)之间具有预定的竖直距离,且所述第一套筒(11)、所述第二套筒(12)、所述第一划线销(21)和所述第二划线销(22)均安装于所述上层框架(5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框架(52)与水平面呈20°?40°的倾斜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框架(51)底部安装有框架连接块(7)。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框架与所述上层框架(52)之间设置有连接管梁(8)。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副车架安装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三个基准块(6)。
【文档编号】G01B5/00GK203981061SQ201420343927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4日
【发明者】杜坤, 吴卫枫, 马涛, 王兰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