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高压放电小型环境模拟试验箱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5984719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早期高压放电小型环境模拟试验箱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放电环境模拟试验箱,尤其是涉及一种早期高压放电小型环境模拟试验箱。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电网总规模已居于世界前列,任何电力设备故障如果得不到预防和及时解决都将可能引起灾难性的后果。所有电网事故中,高压设备和输电线的放电事故后果危害最为严重。调查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导致我国电网大面积停电的首要原因是污闪放电事故,占全部电网大面积停电原因的60%以上。例如在2001年初,辽宁、河南、河北及京津唐地区同时发生了大面积污闪事故,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高压放电一般分为电晕、爬电、闪络(污闪)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由轻到重逐渐演变。电晕放电属于高压设备早期放电,它会使空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臭氧及氧化氮等腐蚀电力设备[3],这反过来又会加剧设备的放电程度,甚至会造成绝缘击穿和线路严重毁损,严重时将导致电网瘫痪。如果能够对电晕放电进行准确检测并采取适当措施,就可以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所以电晕放电检测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揭示电晕放电的物理特征和规律,为电晕放电检测提供理论依据,电晕放电过程中的特征参量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电晕放电过程中会辐射日盲紫外光,而日盲紫外辐射检测又具有两个突出的优点:I)即使在白天也可以避开太阳光的干扰,具有误检率极低的特点;2)紫外辐射强度检测电晕放电具有非接触性,安全性极高。而实验室中电晕电流时/频域特征和电晕电流的有效值(或平均值)检测相对方便,因此紫外辐射强度特征和电晕电流特征一直是电晕放电研究学术界最为关注的两个物理量。电晕放电过程中的紫外辐射强度和电晕电流容易受到大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然而,野外的温度和湿度又不受人为控制,因此在野外研究电晕放电特征受温湿度的影响很难做到。为了实现温、湿度的简便控制,方便研究电晕放电特征受温湿度的影响规律,需要一个专门的温湿度环境模拟箱。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较小的早期高压放电小型环境模拟试验箱。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早期高压放电小型环境模拟试验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箱体和金属箱盖,所述的金属箱盖设置在所述的金属箱体上,所述的金属箱体内设置有隔热板,所述的隔热板外表面贴有铝箔层,所述的铝箔层表面涂有黑漆层,所述的金属箱盖的中间设置有电极悬挂通孔,所述的金属箱体的一侧面中间设置有紫外探头安装孔,所述的另一侧面中间设置有紫外成像观察孔,所述的金属箱体内放置有电加热器和超声加湿器。所述的金属箱体的底板上设置有金属承重板,所述的电加热器和超声加湿器放在所述的金属承重板上。所述的金属箱体下设置有承重滚轮,所述的金属箱盖上设置有把手。所述的金属箱体的底板上设置有低压导线孔。所述的金属箱体的底板上嵌设有绝缘板,所述的绝缘板靠近金属箱体的一侧面,所述的绝缘板上设置有高压导线通孔。所述的高压导线通孔为三个。所述的电加热器为两个,两个电加热器分布在金属箱体的一条对角线上且相对设置,两个超声加湿器分布在金属箱体的另一个对角线上相对设置。所述的紫外探头安装孔为一个直径为40-60mm的圆形孔,所述的紫外成像观察孔为一个直径在40-80mm的圆形孔,所述的低压导线孔为一个直径为30_60mm的圆形孔。所述的绝缘板的直径为100mm-200mm,所述的高压导线通孔的直径为5_10mm。所述的电加热器的功率为600-1200W,所述的超声加湿器的加湿速率为50-100ml/ 小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温、湿度控制方便,成本低廉。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早期高压放电小型环境模拟试验箱,包括金属箱体I和金属箱盖5,金属箱盖5设置在金属箱体I上,金属箱体I内设置有隔热板2,所述的金属箱体I由不锈钢板或者镀锌板构成,隔热板2由聚苯乙烯、或玻璃棉等隔热材料平板构成。金属箱盖5由不锈钢板或者镀锌板构成。隔热板2外表面贴有铝箔层3,铝箔层3表面涂有黑漆层,金属箱盖5的中间设置有电极悬挂通孔6,金属箱体I的一侧面中间设置有紫外探头安装孔8,另一侧面中间设置有紫外成像观察孔9,金属箱体I内放置有电加热器13和超声加湿器14。金属箱体I的底板上设置有金属承重板4,金属承重板4由铝板、不锈钢板、或者镀锌板构成。电加热器13和超声加湿器14上放在金属承重板4上。金属箱体I下设置有承重滚轮12,承重滚轮12为固定在金属箱体底部下面的四个带支撑腿的滚轮,金属箱盖5上设置有把手7。金属箱体I的底板上设置有低压导线孔10。金属箱体I的底板上嵌设有绝缘板11,绝缘板11靠近金属箱体I的一侧面,绝缘板11上设置有高压导线通孔。高压导线通孔为三个。电加热器13为两个,两个电加热器13分布在金属箱体I的一条对角线上且相对设置,两个超声加湿器14分布在金属箱体I的另一个对角线上且相对设置,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箱体内部加温和加湿的均匀性。紫外探头安装孔8为一个直径为40-60mm的圆形孔,紫外成像观察孔9为一个直径在40-80mm的圆形孔,低压导线孔10为一个直径为30_60mm的圆形孔。绝缘板11的直径为100mm-200mm,高压导线通孔的直径为5_10mm。电加热器13的功率为600-1200W,超声加湿器14的加湿速率为50-100ml/小时。在金属箱体I的内侧用胶黏贴上隔热板2,隔热板2外侧再贴上铝箔层3,金属铝箔层3 —方面使得在金属箱体I内壁形成均压金属壳;另一方面它的表面漆成黑色是为了减少电晕源辐射的紫外光在铝箔层上的反射,减少对紫外探测的干扰。承重金属板4搁放在箱体底部,是为了克服隔热板较软承重能力弱的缺陷,这样就可以在承重金属板4上搁放高压发生器、搁放固定放电电极的工装夹具、电加热器13和超声加湿器14。金属箱盖5下表面也用胶黏贴上隔热板2、隔热板2外侧再贴上铝箔层3,这就构成了箱体的上盖板。在上盖板上钻穿一个电极悬挂通孔6,用于悬挂放电电极对中的一级。工作时将金属杆或者环氧棒穿过电极悬挂通孔6,然后在箱体内部悬挂一个电极,而箱体外部则可以将金属杆或者环氧棒的用螺纹或者卡簧固定。把手7方便抬起和搬移箱体上盖板。紫外探头安装孔8完全贯穿箱体,位于箱体侧立面的中央位置,工作时可将紫外探头穿过安装孔8,伸到箱体内部,便于电晕放电的紫外光强测量。紫外成像观察孔9便于在箱体外用紫外成像仪观察电晕放电的发展。低压导线孔10用于将箱体内的220V以下的加热器导线、加湿器导线、以及各种控制用的导线和信号线。绝缘材料板11镶嵌在箱体底部位置,中间开有三个通孔是为了数千伏以上的高压供电回路导线,以及接地线从外到内穿过箱体,而绝缘材料板7本身具有隔绝高压的作用,这样避免了箱体高压漏电的危险。承重滚轮12便于通过滚动的方式移动箱体。
权利要求1.早期高压放电小型环境模拟试验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箱体和金属箱盖,所述的金属箱盖设置在所述的金属箱体上,所述的金属箱体内设置有隔热板,所述的隔热板外侧贴有铝箔层,所述的铝箔层表面涂有黑漆层,所述的金属箱盖的中间设置有电极悬挂通孔,所述的金属箱体的一侧面中间设置有紫外探头安装孔,所述的另一侧面中间设置有紫外成像观察孔,所述的金属箱体内放置有电加热器和超声加湿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早期高压放电小型环境模拟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箱体的底板上设置有金属承重板,所述的电加热器和超声加湿器放在所述的金属承重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早期高压放电小型环境模拟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箱体下设置有承重滚轮,所述的金属箱盖上设置有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早期高压放电小型环境模拟试验箱,其特征在于金属箱体的底板上设置有低压导线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早期高压放电小型环境模拟试验箱,其特征在于金属箱体的底板上嵌设有绝缘板,所述的绝缘板靠近金属箱体的一侧面,所述的绝缘板上设置有高压导线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早期高压放电小型环境模拟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导线通孔为三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早期高压放电小型环境模拟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加热器为两个,两个电加热器分布在金属箱体的一条对角线上且相对设置,两个超声加湿器分布在金属箱体的另一个对角线上且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早期高压放电小型环境模拟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外探头安装孔为一个直径为40-60mm的圆形孔,所述的紫外成像观察孔为一个直径在40-80mm的圆形孔,所述的低压导线孔为一个直径为30_60mm的圆形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早期高压放电小型环境模拟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板的直径为100mm-200mm,所述的高压导线通孔的直径为5_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早期高压放电小型环境模拟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加热器的功率为600-1200W,所述的超声加湿器的加湿速率为50-100ml/小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早期高压放电小型环境模拟试验箱,包括金属箱体和金属箱盖,金属箱盖设置在金属箱体上,金属箱体内设置有隔热板,隔热板外表面贴有铝箔层,铝箔层表面涂有黑漆层,金属箱盖的中间设置有电极悬挂通孔,金属箱体的一侧面中间设置有紫外探头安装孔,另一侧面中间设置有紫外成像观察孔,金属箱体内放置有电加热器和超声加湿器,优点是电晕放电过程中的紫外辐射强度和电晕电流不受到大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为了实现温、湿度的简便控制,方便研究电晕放电特征受温湿度的影响规律。
文档编号G01R31/12GK202975243SQ20122059494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2日
发明者吴礼刚, 袁永刚, 林学斌, 李向阳, 张永平 申请人:宁波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