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试剂预封装比色杯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验分析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比色杯结构。
背景技术:
国内外现有的常规技术方案,通常是试剂与比色杯分开放置,原因是试剂需要冷藏,保证不变质,一般会存放在专用试剂瓶内,设计有专用试剂制冷仓。比色杯可以是一次性塑料杯或永久性玻璃杯,工作时使用专用吸样针将冷藏试剂吸出,再吐到比色杯中,和样本反应,通过光学系统检测其变化而测定其含量或成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
1、分置试剂和比色杯,需要用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懂得操作设备的原理、方法、以及定标、质控、参数设置等专业知识;
2、操作流程复杂,出测试结果时间周期长;
3、对于全自动的设备,分置结构导致成本增加,体积庞大,设备复杂,可靠性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能够简化操作流程及降低用户技术门槛的试剂预封装比色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试剂预封装比色杯,其包括顶部设有开口的第一试剂仓、顶部及底部均设有开口的第二试剂仓、密封件以及盖体;密封件与第二试剂仓底部的开口过盈配合,且密封件与第二试剂仓底部的开口密封;第二试剂仓安装在第一试剂仓内侧的上部,且第二试剂仓的外壁与第一试剂仓的内壁密封连接;盖体盖装在第二试剂仓顶部的开口上,且盖体的内侧壁与第一试剂仓的外壁密封连接;第一试剂仓下部的侧面和/或底面设有光学面。作为优选的结构,第二试剂仓的外壁上设有密封凸台,所述密封凸台沿第二试剂仓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密封凸台的外缘与第一试剂仓的内壁抵接。密封凸台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密封凸台沿第二试剂仓的长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排列分布。密封凸台的纵截面呈三角形形状。作为优选的结构,该试剂预封装比色杯还包括立柱;盖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级密封凸缘、第二级密封凸缘,第一级密封凸缘、第二级密封凸缘均沿盖体的径向方向向内延伸,第一级密封凸缘位于第二级密封凸缘的下方;第一级密封凸缘的外缘与第一试剂仓的外壁抵接,第二级密封凸缘的外缘放置在第一试剂仓顶部的顶缘上;立柱的固定端与密封件的顶部固定连接,立柱位于第二试剂仓内且沿第二试剂仓的长度方向设置;盖体的内顶
3壁向下延伸有下压凸台,下压凸台的位置与立柱的位置相对应,且下压凸台的底面与立柱的顶面相接触;第二级密封凸缘与盖体内顶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密封件的顶部与第二试剂仓底部之间的距离。作为优选的结构,该试剂预封装比色杯还包括立柱;盖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级密封凸缘、第二级密封凸缘,第一级密封凸缘、第二级密封凸缘均沿盖体的径向方向向内延伸,第一级密封凸缘位于第二级密封凸缘的下方;第一级密封凸缘的外缘与第一试剂仓的外壁抵接,第二级密封凸缘的外缘放置在第一试剂仓顶部的顶缘上;立柱的固定端与密封件的顶部固定连接,立柱的自由端与盖体内顶壁相接触,立柱位于第二试剂仓内且沿第二试剂仓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级密封凸缘与盖体内顶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密封件的顶部与第二试剂仓底部之间的距离。作为优选的结构,盖体的内顶壁向下延伸有密封凸块,密封凸块与第二试剂仓顶部的开口密封连接。盖体的内侧壁上设有密封凸缘,密封凸缘沿盖体的径向方向向内延伸, 密封凸缘的外缘与第一试剂仓的外壁抵接。作为优选的结构,盖体的外壁连接一防脱落环带,所述防脱落环带套接在第一试剂仓上部的外壁上。作为优选的结构,第一试剂仓下部设有光学保护面,光学保护面上开设有通光槽, 通光槽的位置与光学面相对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将Rl试剂及R2试剂按照测试需要的参数以一定的比例分别预先封装在比色杯的第一试剂仓、第二试剂仓内,并根据Rl试剂及R2试剂的比例参数制作出具有相应信息的条形码,并把该条形码贴在比色杯的外部,使用时,用户可先通过扫描比色杯上条形码读入厂家事先测定好的定标参数,然后仅需在第二试剂仓内加入样本后,用盖体或移液器推开密封件即可进行测试,从而达到简化用户操作流程和专业技能,提高测试速度的目的。
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试剂预封装比色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试剂预封装比色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试剂预封装比色杯的第二试剂仓与密封件连接的结构示意
图4为图I的A-A线剂视图5为图4的A区放大示意图6为图4的B区放大示意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试剂预封装比色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试剂预封装比色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试剂预封装比色杯的第二试剂仓与密封件连接的结构示意
图10为图7的B-B线剖视图11为图10的C区放大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试剂预封装比色杯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实施例一
如图I至图6所示,一种试剂预封装比色杯,其包括顶部设有开口的第一试剂仓I、顶部及底部均设有开口的第二试剂仓2、密封件4、立柱401以及盖体3。密封件4与第二试剂仓2底部的开口过盈配合,且密封件4与第二试剂仓2底部的开口密封,即密封件4中部可设有一凸起,凸起的周缘上设有一圈或多圈弹性凸块,密封件4就如同塞子一样塞到第二试剂仓2底部的开口上,弹性凸块受压变形,具有向外挤开第二试剂仓2底部开口内壁的趋势,从而实现过盈配合及密封。第二试剂仓2安装在第一试剂仓I内侧的上部,且第二试剂仓2的外壁与第一试剂仓I的内壁密封连接。具体的,第二试剂仓2的外壁上设有密封凸台204,所述密封凸台 204沿第二试剂仓2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密封凸台204的外缘与第一试剂仓I的内壁抵接。密封凸台204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密封凸台204沿第二试剂仓2的长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排列分布。密封凸台204的纵截面呈三角形形状。盖体3盖装在第二试剂仓2顶部的开口上,且盖体3的内侧壁与第一试剂仓I的外壁密封连接。具体的,盖体3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级密封凸缘304、第二级密封凸缘303, 第一级密封凸缘304、第二级密封凸缘303均沿盖体3的径向方向向内延伸,第一级密封凸缘304位于第二级密封凸缘303的下方;第一级密封凸缘304的外缘与第一试剂仓I的外壁抵接,第二级密封凸缘303的外缘放置在第一试剂仓I顶部的顶缘上;立柱401的固定端与密封件4的顶部固定连接,立柱401位于第二试剂仓2内且沿第二试剂仓2的长度方向设置;盖体3的内顶壁向下延伸有下压凸台302,下压凸台302的位置与立柱401的位置相对应,且下压凸台302的底面与立柱401的顶面相接触;第二级密封凸缘303与盖体3内顶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密封件4的顶部与第二试剂仓2底部之间的距离。立柱401的数量可为两根。第一试剂仓I下部的侧面和底面设有光学面102。为了防止用户意外用手或其他物体碰触到光学面造成污染或划伤,影响测试效果,第一试剂仓I下部设有光学保护面 101,光学保护面101上开设有通光槽103,通光槽103的位置与光学面102相对应。为了防止打开盖体3时,盖体3从第一试剂仓I上滑落,盖体3的外壁连接一防脱落环带301,所述防脱落环带301套接在第一试剂仓I上部的外壁上。本实施例的盖体3可由硬质材料制作而成,可与防脱落环带301 —起直接开模而成。第一试剂仓I下部容器可制作成内凹形状,光学保护面101就可与外部成一平面,不影响外观。密封件4可为方形结构。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把Rl试剂加到第一试剂仓I内,把密封件4安装在第二试剂仓2底部的开口上,把R2 试剂加到第二试剂仓2内,盖上盖体3,使第一级密封凸缘304与第一试剂仓I的外壁抵接,而第二级密封凸缘303则放置在第一试剂仓I的顶部位置,并把防脱落环带301套接在第一试剂仓I的外壁上。将Rl试剂与R2试剂的比例参数以及预先测定好的定标参数,制作出具有相应信息的条形码,并把该条形码贴在比色杯的外部。使用时,用户可先通过扫描条形码读入预先测定好的定标参数,然后把盖体3打开,把样本加进第二试剂仓2内,盖上盖体3,用力下压,盖体3的下压凸台302推动立柱401 往下运动,最后使密封件4从第二试剂仓2底部的开口上脱落,样本及R2试剂进入到第一试剂仓I内,与Rl试剂反应,即可完成测试。整个测试过程,用户只需加入样本即可完成测试,从而达到简化用户操作流程和专业技能,提高测试速度的目的。实施例二
如图7至图11所示,一种试剂预封装比色杯,其包括顶部设有开口的第一试剂仓5、顶部及底部均设有开口的第二试剂仓7、密封件8以及盖体6。密封件8与第二试剂仓7底部的开口过盈配合,且密封件8与第二试剂仓7底部的开口密封。第二试剂仓7安装在第一试剂仓5内侧的上部,且第二试剂仓7的外壁与第一试剂仓5的内壁密封连接。具体的,第二试剂仓7的外壁上设有密封凸台701,所述密封凸台 701沿第二试剂仓7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密封凸台701的外缘与第一试剂仓5的内壁抵接。密封凸台70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密封凸台701沿第二试剂仓5的长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排列分布。密封凸台701的纵截面呈三角形形状。盖体6盖装在第二试剂仓7顶部的开口上,且盖体6的内侧壁与第一试剂仓5的外壁密封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盖体6可由硅胶材料制作而成,盖体6的内顶壁向下延伸有密封凸块602,密封凸块602与第二试剂仓7顶部的开口密封连接,即密封凸块602的直径可略大于第二试剂仓7顶部的开口的直径,从而使密封凸块602像塞子一样塞住第二试剂仓7顶部的开口,从而实现密封连接。盖体6的内侧壁上设有密封凸缘603,密封凸缘 603沿盖体6的径向方向向内延伸,密封凸缘603的外缘与第一试剂仓5的外壁抵接。第一试剂仓I下部的侧面和底面设有光学面503。为了防止用户意外用手或其他物体碰触到光学面造成污染或划伤,影响测试效果,第一试剂仓5下部设有光学保护面 501,光学保护面501上开设有通光槽502,通光槽502的位置与光学面503相对应。为了防止打开盖体6时,盖体6从第一试剂仓5上滑落,盖体6的外壁连接一防脱落环带601,所述防脱落环带601套接在第一试剂仓I上部的外壁上。本实施例的盖体6与防脱落环带601是分开模具成型的。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用户使用时,打开盖体6 加入样本后,需要用移液器的枪头将密封件8推开。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盖体与立柱之间的连接关系,详述如下盖体3A无需再设有下压凸台,立柱401A的固定端与密封件4的顶部固定连接,立柱401A的自由端与盖体3A内顶壁相接触;第二级密封凸缘与盖体3A内顶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密封件4 的顶部与第二试剂仓2底部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直接利用盖体3A的内顶壁下压立柱401A即可使密封件4从第二试剂仓2底部的开口上脱落。
此外,上述实施例的光学面可以仅设于第一试剂仓的底面或侧面。从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实现了医疗检验分析仪器如各种全自动、半自动或即时诊断设备的生化分析仪、免疫分析仪等设备上试剂预先封装在比色杯上,从而简化了操作、降低了用户技术门槛。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试剂预封装比色杯,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设有开口的第一试剂仓、顶部及底部均设有开口的第二试剂仓、密封件以及盖体;密封件与第二试剂仓底部的开口过盈配合, 且密封件与第二试剂仓底部的开口密封;第二试剂仓安装在第一试剂仓内侧的上部,且第二试剂仓的外壁与第一试剂仓的内壁密封连接;盖体盖装在第二试剂仓顶部的开口上,且盖体的内侧壁与第一试剂仓的外壁密封连接;第一试剂仓下部的侧面和/或底面设有光学面。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试剂预封装比色杯,其特征在于,第二试剂仓的外壁上设有密封凸台,所述密封凸台沿第二试剂仓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密封凸台的外缘与第一试剂仓的内壁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剂预封装比色杯,其特征在于,密封凸台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密封凸台沿第二试剂仓的长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排列分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剂预封装比色杯,其特征在于,密封凸台的纵截面呈三角形形状。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试剂预封装比色杯,其特征在于,该试剂预封装比色杯还包括立柱;盖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级密封凸缘、第二级密封凸缘,第一级密封凸缘、第二级密封凸缘均沿盖体的径向方向向内延伸,第一级密封凸缘位于第二级密封凸缘的下方;第一级密封凸缘的外缘与第一试剂仓的外壁抵接,第二级密封凸缘的外缘放置在第一试剂仓顶部的顶缘上;立柱的固定端与密封件的顶部固定连接,立柱位于第二试剂仓内且沿第二试剂仓的长度方向设置;盖体的内顶壁向下延伸有下压凸台,下压凸台的位置与立柱的位置相对应,且下压凸台的底面与立柱的顶面相接触;第二级密封凸缘与盖体内顶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密封件的顶部与第二试剂仓底部之间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试剂预封装比色杯,其特征在于,该试剂预封装比色杯还包括立柱;盖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级密封凸缘、第二级密封凸缘,第一级密封凸缘、第二级密封凸缘均沿盖体的径向方向向内延伸,第一级密封凸缘位于第二级密封凸缘的下方;第一级密封凸缘的外缘与第一试剂仓的外壁抵接,第二级密封凸缘的外缘放置在第一试剂仓顶部的顶缘上;立柱的固定端与密封件的顶部固定连接,立柱的自由端与盖体内顶壁相接触, 立柱位于第二试剂仓内且沿第二试剂仓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级密封凸缘与盖体内顶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密封件的顶部与第二试剂仓底部之间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试剂预封装比色杯,其特征在于,盖体的内顶壁向下延伸有密封凸块,密封凸块与第二试剂仓顶部的开口密封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试剂预封装比色杯,其特征在于,盖体的内侧壁上设有密封凸缘,密封凸缘沿盖体的径向方向向内延伸,密封凸缘的外缘与第一试剂仓的外壁抵接。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试剂预封装比色杯,其特征在于,盖体的外壁连接一防脱落环带,所述防脱落环带套接在第一试剂仓上部的外壁上。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试剂预封装比色杯,其特征在于,第一试剂仓下部设有光学保护面,光学保护面上开设有通光槽,通光槽的位置与光学面相对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剂预封装比色杯,其包括顶部设有开口的第一试剂仓、顶部及底部均设有开口的第二试剂仓、密封件以及盖体;密封件与第二试剂仓底部的开口过盈配合,且密封件与第二试剂仓底部的开口密封;第二试剂仓安装在第一试剂仓内侧的上部,且第二试剂仓的外壁与第一试剂仓的内壁密封连接;盖体盖装在第二试剂仓顶部的开口上,且盖体的内侧壁与第一试剂仓的外壁密封连接;第一试剂仓下部的侧面和/或底面设有光学面。本发明具有简化用户操作流程和专业技能,提高测试速度的特点。
文档编号G01N21/03GK102590094SQ20121004791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8日
发明者何毅 申请人:何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