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地表综合信息处理解释方法

文档序号:6005003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近地表综合信息处理解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震资料处理领域,是一种利用地震测井获取近地表综合信息处理解释方法。
现有技术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受近地表各种因素影响,震源的激发和检波器的接收条件的不同,对地震记录会产生较大影响。现有的基于地震测井的近地表处理解释方法流程过于简单,主要通过测井时间曲线计算近地表的速度信息,对于震源激发条件的分析、表层能量吸收衰减的分析等重要技术没有进行研究。常规的地震测井处理解释浪费了测井资料中大量的有用信息。随着勘探的深入,地震数据处理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常规的地震测井资料处理解释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在地震波传播过程中,影响能量传播和衰减的因素很多。研究表明,近地表对地震资料的传播影响要比深层影响更大。利用地震测井获取的近地表资料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最直接最准确的信息。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产中对激发条件(深度)分析和表层能量吸收衰减等技术的需求,充分利用现有地震测井资料中的丰富信息,提出一种利用地震测井资料求取近地表综合信息处理解释方法。本发明的包括了常规地震测井处理的速度求取, 也包含了根据地震测井资料判断合理激发井深以及计算近地表衰减等功能。地震测井由于自身优势,采集的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要高于大炮资料。由于其观测系统参数准确,通过分析检波器接收到的直达波到达时距曲线就可以获得其中包含的速度和深度信息。炸药震源在不同深度位置激发所得到的资料有较大差别,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激发位置岩性所决定的。通过分析同一口测井不同深度位置激发所得到得记录,可以分析得到适合激发的岩性位置,即合适的激发深度。通过对工区内多个位置的测井资料进行分析,可以通过三维插值的算法获取整个工区内合理的激发深度分布。利用分析结果就可以指导后期的大炮记录炸药埋置深度。本发明是基于上述技术分析和研究后,针对采集到得数据进行地震测井综合处理解释而提出的如下技术方案
1)载入地震微测井原始SE⑶数据。2)含有XY坐标的炮点位置数据。3)利用XY坐标信息,将地震微测井位置和炮点位置进行匹配,确定地震微测井在整个工区内的准确位置。4)通过浏览地震微测井资料的显示记录,利用鼠标交互在记录上点取每口微测井的合理激发深度。5 )拾取地震微测井数据的初至波。6)利用微测井数据的初至波时距曲线计算地表岩层的速度和厚度。
3
7)利用计算获取的地表岩层速度厚度信息结合地震微测井数据计算表层能量衰减。8)利用分析获得的合理激发井深和地表岩层速度厚度信息进行三维插值,完成整个工区地表综合信息的求取。本发明通过以上具体的步骤处理,达到对整个地区的近地表综合信息的处理解释。利用地震测井信噪比高的优势来进行地表能量衰减要比大炮资料直接计算更加准确。 通过对表层速度和厚度的计算为进行地表能量吸收补偿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另外,通过测井资料提取子波进行大炮记录的反褶积运算对实际生产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地震测井进行近地表信息调查较常规的小折射和大炮记录调查结果更加稳定可靠,并且有着其他技术不具备的优势。其具体优势和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技术效果的可靠性。测井资料信噪比高,干扰源清楚,采集参数准确可靠,因此通过地震测井进行近地表调查获取的表层速度厚度信息,求取的子波,计算的表层衰减Q值稳定可靠,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第二、技术成本较低。常规的确定合理激发井深的方法是通过在地表不通位置以不同的井深激发震源,对不同井深采集的大炮记录资料进行能量、频谱、信噪比和分辨率等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各个位置在何种深度激发获取的资料最符合要求。这种方式成本较高,另外,由于无法对地表每个位置进行试验,所获取的合理激发井深不具有通用性,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合理激发井深的确定成本较低。在地表典型区域选择井位,进行分析后通过三维插值算法可以将获取的计算结果应用到整个工区,实际试验证明,这种计算法方法效果较好。第三、获取的信息丰富。测井数据中包含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而常规的测井数据分析主要通过初至计算表层速度和厚度信息。本发明在完成速度厚度信息获取的同时,可以获取理想的时变子波以及表层吸收衰减系数Q值。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将资料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程度。第四、先进的时频域吸收衰减补偿技术。目前的吸收衰减补偿大多使用先计算Q 值,然后利用Q值进行反褶积或波场延拓。而由于噪音等各种条件的影响,计算的Q值一般不稳定,最终的补偿效果不理想。本发明使用时频域吸收补偿技术,一步法完成吸收的补偿,具有效果稳定可靠的优点,并且在补偿过程中输出Q值,利用该时变Q值进行大炮记录的吸收衰减补偿效果理想。


图1基于地震测井数据的近地表调查工作流程图2原始实际地震测井剖面合理激发条件确定示意图,其中图2A为不合理激发位置图,图2B为合理激发位置图3同一井位置不同深度激发得到的实际记录图; 图4测井资料获取的工区不同深度对应速度分布情况图5利用调查获取的近地表速度厚度信息求取静校正量前后的对比剖面图,其中图5A是静校正前剖面图,图5B静校正后剖面图; 图6近地表补偿处理前后地震数据的频谱对比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该发明的详细技术操作简图如上图1所示。该发明主要完成一下四个功能1、合理激发井深确定;2、近地表速度厚度调查;3、提取时变子波进行大炮记录反褶积; 4、分析近地表吸收衰减系数。为了完成以上功能,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在测区典型位置进行不同深度地震测井数据采集和导入; 设计测区内大炮记录炮点位置文件导入;
进行测井和炮点位置的匹配,为三维工区插值做准备; 自动拾取初至波;
根据拾取的初至和观测系统信息,分析每口井对应位置的表层速度和厚度信息; 根据每口井的分析结果进行三维插值,完成测区每个炮点位置的近地表结构分析; 对每口井不同深度采集的测井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频谱分析,自动确认每口井对应位置合理激发井深;
根据每口井的分析结果进行三维插值,完成测区每个炮点位置的合理激发井深分析; 对每口不同深度采集的测井数据进行子波分析,提取每口井不同深度对应的合理子
波;
根据每口井的分析结果进行三维插值,完成测区每个炮点位置的时变子波分析; 对每口不同深度采集的测井数据进行时频域(S域)吸收衰减分析,在对测井数据进行时频域补偿的同时提取时变Q值;
根据每口井的分析结果进行三维插值,完成测区每个炮点位置的时变Q值分析; 对计算的合理的结果进行输出,检查不合理结果进行重新分析。下面以胜利油田实际资料处理过程为例,说明实际应用效果。图2A图波形畸变严重,炸药该给底层进行爆破获得的资料效果不佳;在图2B所示深度位置可以看到记录的波形规则,可以将对应深度视为合理的激发深度。通过对很多炮集录进行分析,就可以较好的确定整个工区内的个各炮点合理激发深度。在图2中可以看到初至位置有很多红色标记,这些标记是系统通过自动拾取技术自动拾取的。利用这些初至时间,可以计算出地表的速度和深度信息。图3同一井位置不同深度激发得到的实际记录。图4测井资料获取的工区不同深度对应速度分布情况。图5为利用地表调查信息静校正前后资料结果对比,可以看出静校正后资料有明显改善。图6为调查近地表信息后对大炮资料进行能量补偿后获得的频谱对比。通过前面的处理实例可以看到,通过基于地震测井数据的近地表信息处理解释很好的解决了近地表速度、炮点合理激发井深和近地表能量补偿等生产中一些很重要的问题。
权利要求
1. 一种近地表综合信息处理解释方法,其特征在于1)载入地震微测井原始SE⑶数据;2)含有XY坐标的炮点位置数据;3)利用XY坐标信息,将地震微测井位置和炮点位置进行匹配,确定地震微测井在整个工区内的准确位置;4)通过浏览地震微测井资料的显示记录,利用鼠标交互在记录上点取每口微测井的合理激发深度;5)拾取地震微测井数据的初至波;6)利用微测井数据的初至波时距曲线计算地表岩层的速度和厚度;7)利用计算获取的地表岩层速度厚度信息结合地震微测井数据计算表层能量衰减;8)利用分析获得的合理激发井深和地表岩层速度厚度信息进行三维插值,完成整个工区地表综合信息的求取。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利用地震测井资料求取近地表综合信息处理解释方法。包括载入地震微测井原始SEGD数据和炮点位置数据;将地震微测井位置和炮点位置进行匹配,确定地震微测井在整个工区内的位置;通过浏览地震微测井资料的记录,点取每口微测井的合理激发深度;拾取地震微测井数据的初至波;利用微测井数据的初至波时距曲线计算地表岩层的速度和厚度;利用计算获取的地表岩层速度厚度信息结合地震微测井数据计算表层能量衰减;利用分析获得的合理激发井深和地表岩层速度厚度信息进行三维插值,完成整个工区地表综合信息的求取。本发明的包括了常规地震测井处理的速度求取,也包含了根据地震测井资料判断合理激发井深以及计算近地表衰减等功能。
文档编号G01V1/36GK102176054SQ20111004039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8日
发明者尚新民, 揭景荣, 李强, 潘树林, 赵胜天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