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水顶张式立管涡激振动与疲劳分析的方法

文档序号:6154220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深水顶张式立管涡激振动与疲劳分析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水立管设计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深水顶张式立管 涡激振动与疲劳分析的方法。
背景技术
VIV是圆柱体在定常流作用下的一种奇特振动现象,具体地说 VIV是涡旋脱落引起的一种圆柱体振动现象,是圆柱体尾流处的交替
涡旋泄放引起的振动。对于刚性圆柱体和柔性不太大的圆柱体(一般 的工程结构),其垂直于流速方向(横流向)的振幅远远大于平行于 流速方向(顺流向)的振幅,而振动频率为流速方向振动频率的二分
之一。因此,在现有的VIV研究中, 一般忽略顺流向振动,而只研究 横流向振动。VIV的数学模型和涡激升力模型仅有横流向的模型,如 式1所示的Iwan尾流振子模型<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formula>式l中A为结构横流向位移模态参数;^为尾流流体的模态参数。
再如式2所示的锁定区涡激升力模型<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formula> 式2中G为升力系数;P为流体密度;D为圆柱体直径;f/为o,=-
流速;化为Strouhal频率, £> ,其中St为斯特罗哈数
(Strouhal誦ber); t为时间。
VIV是深水立管设计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我国的深水开发刚刚 起步,尚没有深水立管的设计分析软件,目前均采用国外的同类型软 件进行设计分析,如0rcaflex和Shear7等。0rcaflex是目前被海 洋工程界普遍接受的深水立管分析软件之一,它的VIV分析模块采用 了尾流振子模型,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结果有较大的误差,所以,目 前主要用于立管的波浪响应分析,而VIV分析通常采用Shear7。 Shear7是深水立管VIV分析的专业软件,它采用工程实测数据修正 计算参数,因此,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结果比较吻合,普遍为工程界 所接受。Shear7采用的是频域分析方法。即将立管的时域运动方 程式3利用坐标变换式4转化为式5的模态(振型)坐标方程,式3
如下-
d/2 d, (3)
式3中m为立管单位长度的质量;y(z力为立管的横流向弯曲位
移,其中,Z为立管轴向坐标;c为结构阻尼系数;EI和T分别为立
管截面抗弯刚度和有效张力。 式4如下式4中i;(》为立管第r阶振型;^W为立管第r阶振型的坐标。
(5)
式5中M,为立管第r阶模态质量,M' = fC(z>"^; ^为立管 第r阶模态阻尼,C^i^"X"Odz; ^为立管第r阶模态刚度, i^f4,丫dz+fzf,丫dz ; P々)为第r阶模态力,
、 乂 、 Ll^ 乂
然后采用随机振动的谱分析方法求解式5的方程式,即采用付立 叶变换将时域的力函数转换为频域的谱函数,从而求得立管的响应 谱。因此,Shear7的计算结果是以响应的平均值和均方差表示的, 不能给出响应时程,因而不能给出立管响应的最大值。
上述两个软件的方法是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种VIV分析方法, 它们都没有考虑立管的顺流向振动问题。完全基于传统的圆柱体VIV 理论和分析方法,而深水立管由于柔性较大,其VIV为高阶(〉10阶) 多模态(5 20个模态)振动(一般圆柱体的VIV为1 3阶模态振 动),发明人的研究表明,对于长细比较大的深水立管,其顺流向振 动幅度已达到横流向的50% (深水立管的VIV顺流向振幅与横流向振 幅之比大于50%),由于其振动频率高于横流向一倍,因此,顺流向 振动引起的疲劳损伤与横流向相当。此种情况下,深水立管VIV分析应考虑顺流向振动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但现有技术给出的分析方案明 显无法满足这一需要。
深水顶张式立管是由两个或三个钢管组成的管中管结构,如图1
所示,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油管(图l.a)、内套管(图l.b)、外套管 (图l.c)。目前的分析软件均采用弯曲刚度等效的单层管模型,使 得应力计算与实际结构不符。按弯曲刚度等效得到较大的等效管内 径,因此,轴向应力偏大。由于外层套管仅承受外压,因此,按等效 管计算的环向应力和径向应力偏小。
综上所述,现有的深水顶张式立管的VIV分析存在以下缺点
1、 没有考虑顺流向振动响应,因此,位移响应和应力响应均 较小,计算结果偏于不安全。
2、 尾流振子模型计算的横流向响应误差较大,主要是由于尾 流振子模型将尾流处的流体看作是与固体具有相同性质(具有固定形 状)的物体做相同模态的振动,并与结构相互作用。
3、 涡激升力模型没有考虑流固耦合效应,因此,只适用于锁 定区的VIV分析。
4、 涡激升力的频率采用Strouhal频率,而在锁定区,涡旋泄 放频率不符合Strouhal频率计算式。因此,涡激升力用于锁定区的 VIV分析,其频率与实际的涡旋泄放频率不同,造成计算结果的不准 确。
5、 由于立管的外套管应力最大,因此,立管设计主要是外套 管应力校核。而现有软件均采用弯曲刚度等效的单层管模型,造成轴向的内壁弯曲应力计算值偏小(内径偏差)、张力应力计算值偏大(截 面积偏差),环向应力计算值偏小(壁厚偏差),径向应力计算值偏大 (受力情况与实际不符)。
6、 不能计算油管和内套管应力,因而无法校核油管和内套管 的强度和疲劳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水顶 张式立管涡激振动与疲劳分析的方法,采用实际的管中管模型,同时 考虑顺流向振动和横流向振动,提高了应力计算的准确度。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深水顶张式立管涡激振动与疲劳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l,获取流场数据;
步骤2,将流场数据代入立管振动方程式6和7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formula>
(6)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formula>(7)
中;
步骤3,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式6、 7,计算结果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应力时程;
步骤4,根据所述计算结果采用雨流计数法统计出一段时间内, 某个幅值的应力循环次数"i ,将",代入疲劳损伤计算公式8
D = 5>^ (8) 中,计算出疲劳损伤。
本发明所述的深水顶张式立管涡激振动与疲劳分析的方法,采用 实际的管中管模型,同时考虑顺流向振动和横流向振动,提高了应力 计算的准确度。


本发明有如下附图
图l.a油管实际受力状态示意图
图l.b内套管实际受力状态示意图
图l.c外套管实际受力状态示意图 图2等效管模型受力状态示意图 图3雨流计数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1、 在深水立管的VIV分析中,考虑顺流向振动,从而使分析模型和结果与实际工程问题更吻合。
2、 改进现有涡激升力模型,考虑流固耦合效应对涡激升力的 影响,改善VIV分析精度。
3、 改进现有涡旋泄放频率的计算模型,使其不仅适用于锁定 区,也适用于非锁定区。
4、 采用时域分析方法,直观地分析立管VIV的最大振幅及其 应力和疲劳损伤。
5、 采用立管的实际结构(管中管)计算应力,使得应力的计 算符合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则应力状态更符合实际工程结构实际的 应力状态。可以计算油管和内套管的应力,从而可以对油管和内套管 进行应力校核。
根据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水顶张式立管涡激振动与疲 劳分析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l,获取流场数据;
步骤2,将流场数据代入立管振动方程式6和7
(附化。)"^ + (c + c。)"^T"
+ — r ^£^2 =丄CD - *, /)]2 cos 2化7
、 。;&2 、 " &
+一 =丄Qpi)[t/②-啦o]2咖一
(6)
(7)
中;
步骤3,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式6、 7,计算结果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应力时程;
步骤4,根据所述计算结果采用雨流计数法统计出一段时间内, 某个幅值的应力循环次数"i ,将",代入疲劳损伤计算公式8
(8)
中,计算出疲劳损伤。
分析深水顶张式立管涡激振动与疲劳需要流场数据(流场数据包 括流速及其沿水深的变化和不同流速发生概率,代入式6、 7的右 端项中字母 〃的位置和W:计算式"=2"["(z)^^)]&中 〃的位置),
如流速及其沿水深的分布。流速沿水深的变化体现在公式6、 7的右 端项,即^^D["(z)-:^,/)]2cosw;,及其W = 2"["(z)^(")]汾中,流速
f/(z)中的z即为水深坐标。
不同流速发生的概率是不体现在公式中的,是计算疲劳损伤的依 据。结构的疲劳分析是通过计算一段时间内(通常为一年)各种荷载 引起的疲劳损伤来判断结构的疲劳强度,对于立管等海洋结构物,一 般是计算一年时间内的疲劳损伤,其倒数就是疲劳寿命。而一年内, 海流的流速是不断变化的,通过观测,人们可以得到不同流速发生的 时段,统计后就得到了一年内,每个流速发生的总时段(小时数), 除以一年的时段(小时数)就得到了该流速的发生概率。这些数据是 立管设计时的已知数据,输入后,程序在计算某个流速的疲劳损伤时, 将计算结果乘以该流速的发生概率,就得到了一年内该流速引起的疲劳损伤,将所有流速引起的疲劳损伤累加起来,就是立管一年的疲劳 损伤。
这些数据是油田开发时就己经通过海洋环境监测获得的,以便作 为立管设计的依据,并提供给设计人员。
将流场数据代入涡激升力模型和立管振动方程中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1</formula>(6)
(7)
上式中仅右端(涡激升力,即公式的右端项 |ciAD[C/(-)-;t(V)]2C0S—)的涡激升力与这些数据有关,即公式中的
流速一项。流速沿水深的变化体现在公式6、 7的右端项 会C,[C/(z) —Jt(z力fc。s2fi)》和会CiAD[t/(z)-啦0]2cosc^中,而流速的
发生概率是在上述方程计算结束后,计算疲劳寿命时需要的数据,具 体过程前面已经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计算过程是解微分方程,采用有限元数值解来求解顺流向和横流 向两个动力方程。
计算结果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应力时程。式6、 7是以公 知的计算公式为基础,本发明没有改变公式的基本结构,只是加入了 一些修正参数,如瓜、G。下面以式7为例给出推导过程
令y②W) (a)其中r(Z)为单元插值函数,^U)为结点位移函数。代入式7得
(W + /Wa ) + (C + C。 )
1 2 (b)
+." (z)w) _ r. rxz)《0)=s [[/<>)—i(z, cos (b)式两端同时乘以r(z)并沿单元积分
(w + w。 ) I + (c + c。 ) {IW(物(O

(c)
=丄C^pDcos o>〖["O) - jt(z,Of & 2 力
(c) 式可表示为M《(/) + Q(/) + i^(/)-F(0 (d) 其中M = (w + w。)〖7(z)y(z>fe
=丄CiyoD cos w》〖["(z) - ;t(z, 0]2必 2 力
(d) 式的求解可采用Newmark-P法,这是一个公知的方法。(d) 式的计算结果为立管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将位移计算结果代入(a) 式即可得到立管的位移响应。然后根据梁弯曲的应力计算公式
必2 2
计算出立管横截面的最大弯曲应力。
然后根据应力计算结果采用雨流计数法(雨流计数法是公知的方 法,它需要应力时程(如图3所示)数据),统计出一段时间内(图3为 100秒),某个幅值的应力循环次数/ ,,这是雨流计数法的计算结果, 再代入疲劳损伤计算公式(公知的公式)
12计算出疲劳损伤。式8中M为第i个应力循环幅值对应的材料疲劳
破坏的循环次数,由材料的S-N曲线査得。材料的S-N曲线给出的是 材料的疲劳应力与循环次数的关系,是传统的疲劳分析工具和方法, 俗称为S-N曲线法。 '
本发明所述的深水顶张式立管涡激振动与疲劳分析的方法,采用 了式6和式7所示的同时考虑顺流向振动和流固耦合的VIV分析模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3</formula>式6、 7中x(W)和y""分别为顺流向和横流向振动响应函数; Z为立管轴向坐标;t为时间;X"0、 ^z,0、 z和t四个参数为非 输入参数,是程序计算的参数和坐标系统;m和c分别为立管单位长 度的质量和结构阻尼系数,立管单位长度的质量是根据结构设计计算 得到的,结构阻尼系数是经验系数,对于一定的材料,其值有一个取 值范围,根据经验确定;附。和c。分别为附加质量系数和附加阻尼系数, 附加质量系数和附加阻尼系数可由公知的Morison公式的相应参数 计算得到;EI和T分别为立管截面抗弯刚度和有效张力,EI和T可由结构设计得到;C。和&分别为拖曳力系数和升力系数,Q和Q为 经验系数,可由相应的图表査得;P为流体密度,有表可査;"为流 速,设计的基础数据,由油田的开发商提供;i为立管顺流向振动速 度,由式6计算得到,因此,式6、 7的求解顺序是先解6式,再解
7式;化'表示考虑流固耦合的涡旋泄放频率,《=2丰(,啦丰,
S,为斯特罗哈数,Z 为立管外径。
由上述可见,式6、 7所示的模型考虑了流固耦合效应对涡激升
力和涡旋泄放频率的影响。
本发明给出的上述分析模型与现有分析模型的区别在于
1 、通过附加质量系数m。和附加阻尼系数c。来考虑流固耦合效应;
2、 通过采用流体与立管的相对速度(式6和式7右端项的 [t/(z)-;t(W)])来考虑流固耦合对涡激升力和涡旋泄放频率的影响, 这与现有的涡激升力模型lc,pZX/2cos^不同,现有的涡激升力模 型中采用的是流体的绝对速度 〃和Strouhal频率化=^^;
3、 采用式6来计算顺流向的VIV。
本发明的应力计算与现有软件的计算方法有较大的区别,现有软 件按等效管模型计算立管的应力,与立管的实际受力状态和应力状态 不符。因为立管的最内层管是油管,内套管与油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是 气举线(采集天然气),而外套管是隔水管,它与内套关之间的环形 空间是常压空气。因此,油管和套管的受力是不同的,如图1所示, 油管受内压A (原油压力)、外压A (天然气压力)作用,内套管仅受内压A (天然气压力)作用,而外套管仅受外压A (海水压力)作 用。而等效管模型则采用式8的弯曲刚度等效
式8中,^;为等效管模型截面抗弯刚度;^'"为油管截面抗弯
刚度;M"为内套管截面抗弯刚度;^。"为外套管截面抗弯刚度。等 效管模型将三根管等效为一根管,计算应力时按照一根管同时受内压 (原油压力)和外压(海水压力)作用计算,参见图2。应力计算不 仅与外力有关,也与立管的壁厚有关。而等效管模型的壁厚和受力状 态都与管中管不同,因此,计算出的应力与管中管不同,从而与实际 工程不符。
本发明与现有软件计算方法不同之处在于
1、 现有软件没有系数瓜和ca,本发明通过附加质量系数(式7 中的瓜)和附加阻尼系数(式7中的Ca)考虑了横流向的流固耦合效 应。流固耦合问题通常包含在流体荷载中,而VIV的横向振动是垂直 于流动方向的振动,因此,其荷载中并不包括横向的流固耦合效应。 本发明考虑到这个问题,在振动方程中增加了由于流固耦合而产生的 附加质量和附加阻尼,从而解决了 VIV横流向的流固耦合问题。
2、 传统的VIV分析方法和软件仅采用式7计算横流向振动,而 本发明增加了式6计算顺流向振动。
3、 本发明的涡激升力模型通过采用流体与立管的相对速度考虑 了流固耦合效应,即式6、 7右端项的[t/(z)-;t(z力];
4、 本发明的涡激升力模型采用了考虑流固耦合的涡旋泄放频率,即采用流体与立管的相对速度计算式6、 7右端项的涡旋泄放频率
=^£^^,表示涡旋泄放频率,它就是涡激升力的频率。 D
结构振动响应的大小不仅与结构的固有频率有关,也与外荷载的频率
(扰力频率)有关,因此,《;对于立管的涡激振动响应是非常重要的 参数,也是本发明的主要特点之一。原来的表达式为化=^,称
为斯特罗哈(Strouhal)频率。两个表达式的区别在于本发明的表 达式中包含了立管振动的速度i(W),它是一个与水深和时间有关的 参数,即式6中的方程变量。从而把原表达式的流体绝对速度"改为 流体与结构的相对速度[W"-i(W)],即流固耦合效应。表达式中的 分是斯特罗哈数(Strouhal number),是一个经验系数,在103<Re〈105 范围(Re为雷诺数),取0.2。表达式中的D为立管直径,是结构设计 时确定的,在本发明中作为已知数输入。
5、本发明采用外套管的实际内外径计算弯曲应力,采用三根管 的截面积之和计算张力引起的应力,而现有软件采用弯曲刚度等效的 单层管模型计算弯曲应力和张力应力。张力引起的应力等于立管的有
—工
效张力除以立管的截面积,即CT = 7。由于立管的有效张力是施加 在三根管上的,因此,上式的A应为三根管的截面积之和。
立管轴向应力是由立管的有效张力和弯矩以及立管的截面几何 性质决定的,而按照弯曲刚度等效得到的等效管内径大于按截面积等 效的等效管内径。因此,等效管的截面积小于三根管的实际截面积。 从而使张力引起的应力计算结果偏大,而等效管内径小于外套管内
16径,因此,内壁弯曲应力的计算结果远小于外套管的内壁弯曲应力, 用于校核外套管应力是偏于不安全的。
6、 本发明采用外套管内、外径和实际受力状态(仅受外压)计 算径向应力和环向应力,而现有软件则采用等效管的内外径和与实际 不符的受力状态(同时承受内、外压)计算径向和环向应力。
7、 本发明采用内套管内、外径和实际受力状态(仅受内压)计 算内套管的应力,而现有软件不能计算内套管应力。
8、 本发明采用油管内、外径和实际受力状态(受内、外压)计 算油管的应力,而现有软件不能计算油管应力。
立管是由油管和套管组成的,根据套管是单层套管或双层套管, 立管又分为单屏立管(单层套管)和双屏立管(双层套管)。国外现 有软件只能计算外套管的应力而不能计算内套管和油管应力,因此, 不能校核内套管和油管的强度与疲劳寿命。本发明增加了油管和内套 管的应力计算。
本发明与现有VIV分析软件相比具有下述优点-
1、 增加了 VIV顺流向振动分析计算,比现有软件仅计算横流向 VIV更加符合深水立管的运动和受力状态。
2、 采用立管实际结构的几何参数和受力状态计算立管的各应力 分量,比现有软件采用等效管的几何参数和受力状态(与实际结构不 符)计算出的应力更准确。
3、 本发明不仅可以计算外套管的强度和疲劳损伤,而且可以计算油管和内套管的强度和疲劳损伤,弥补了现有软件不能计算油管和 内套管应力和疲劳损伤的不足。
4、 在VIV运动方程中增加了附加质量系数和附加阻尼系数,考 虑了流固耦合效应对立管VIV的影响,使VIV分析更加符合工程实际。
5、 将涡激升力中的流体速度项改为流体与立管的相对速度,从 而考虑了流固耦合效应对涡激升力的影响。
6、 将Strouhal频率中的流体速度项改为流体与立管的相对速 度,从而考虑了流固耦合效应对涡旋泄放频率的影响,使涡旋泄放频 率与实验结果吻合得更好。
权利要求
1.一种深水顶张式立管涡激振动与疲劳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为步骤1,获取流场数据;步骤2,将流场数据代入立管振动方程式6<maths id="math0001" num="0001" ><math><![CDATA[ <mrow><mrow> <mo>(</mo> <mi>m</mi> <mo>+</mo> <msub><mi>m</mi><mi>a</mi> </msub> <mo>)</mo></mrow><mfrac> <mrow><msup> <mo>&PartialD;</mo> <mn>2</mn></msup><mi>x</mi><mrow> <mo>(</mo> <mi>z</mi> <mo>,</mo> <mi>t</mi> <mo>)</mo></mrow> </mrow> <msup><mrow> <mo>&PartialD;</mo> <mi>t</mi></mrow><mn>2</mn> </msup></mfrac><mo>+</mo><mrow> <mo>(</mo> <mi>c</mi> <mo>+</mo> <msub><mi>c</mi><mi>a</mi> </msub> <mo>)</mo></mrow><mfrac> <mrow><mo>&PartialD;</mo><mi>x</mi><mrow> <mo>(</mo> <mi>z</mi> <mo>,</mo> <mi>t</mi> <mo>)</mo></mrow> </mrow> <mrow><mo>&PartialD;</mo><mi>t</mi> </mrow></mfrac> </mrow>]]></math></maths><maths id="math0002" num="0002" ><math><![CDATA[ <mrow><mo>+</mo><mi>EI</mi><mfrac> <mrow><msup> <mo>&PartialD;</mo> <mn>4</mn></msup><mi>x</mi><mrow> <mo>(</mo> <mi>z</mi> <mo>,</mo> <mi>t</mi> <mo>)</mo></mrow> </mrow> <mrow><mo>&PartialD;</mo><msup> <mi>z</mi> <mn>4</mn></msup> </mrow></mfrac><mo>-</mo><mi>T</mi><mfrac> <mrow><msup> <mo>&PartialD;</mo> <mn>2</mn></msup><mi>x</mi><mrow> <mo>(</mo> <mi>z</mi> <mo>,</mo> <mi>t</mi> <mo>)</mo></mrow> </mrow> <mrow><mo>&PartialD;</mo><msup> <mi>z</mi> <mn>2</mn></msup> </mrow></mfrac><mo>=</mo><mfrac> <mn>1</mn> <mn>2</mn></mfrac><msub> <mi>C</mi> <mi>D</mi></msub><mi>&rho;D</mi><msup> <mrow><mo>[</mo><mi>U</mi><mrow> <mo>(</mo> <mi>z</mi> <mo>)</mo></mrow><mo>-</mo><mover> <mi>x</mi> <mo>&CenterDot;</mo></mover><mrow> <mo>(</mo> <mi>z</mi> <mo>,</mo> <mi>t</mi> <mo>)</mo></mrow><mo>]</mo> </mrow> <mn>2</mn></msup><mi>cos</mi><mn>2</mn><msubsup> <mi>&omega;</mi> <mi>s</mi> <mo>&prime;</mo></msubsup><mi>t</mi> </mrow>]]></math></maths>和7<maths id="math0003" num="0003" ><math><![CDATA[ <mrow><mrow> <mo>(</mo> <mi>m</mi> <mo>+</mo> <msub><mi>m</mi><mi>a</mi> </msub> <mo>)</mo></mrow><mfrac> <mrow><msup> <mo>&PartialD;</mo> <mn>2</mn></msup><mi>y</mi><mrow> <mo>(</mo> <mi>z</mi> <mo>,</mo> <mi>t</mi> <mo>)</mo></mrow> </mrow> <mrow><mo>&PartialD;</mo><msup> <mi>t</mi> <mn>2</mn></msup> </mrow></mfrac><mo>+</mo><mrow> <mo>(</mo> <mi>c</mi> <mo>+</mo> <msub><mi>c</mi><mi>a</mi> </msub> <mo>)</mo></mrow><mfrac> <mrow><mo>&PartialD;</mo><mi>y</mi><mrow> <mo>(</mo> <mi>z</mi> <mo>,</mo> <mi>t</mi> <mo>)</mo></mrow> </mrow> <mrow><mo>&PartialD;</mo><mi>t</mi> </mrow></mfrac> </mrow>]]></math></maths><maths id="math0004" num="0004" ><math><![CDATA[ <mrow><mo>+</mo><mi>EI</mi><mfrac> <mrow><msup> <mo>&PartialD;</mo> <mn>4</mn></msup><mi>y</mi><mrow> <mo>(</mo> <mi>z</mi> <mo>,</mo> <mi>t</mi> <mo>)</mo></mrow> </mrow> <mrow><mo>&PartialD;</mo><msup> <mi>z</mi> <mn>4</mn></msup> </mrow></mfrac><mo>-</mo><mi>T</mi><mfrac> <mrow><msup> <mo>&PartialD;</mo> <mn>2</mn></msup><mi>y</mi><mrow> <mo>(</mo> <mi>z</mi> <mo>,</mo> <mi>t</mi> <mo>)</mo></mrow> </mrow> <mrow><mo>&PartialD;</mo><msup> <mi>z</mi> <mn>2</mn></msup> </mrow></mfrac><mo>=</mo><mfrac> <mn>1</mn> <mn>2</mn></mfrac><msub> <mi>C</mi> <mi>L</mi></msub><mi>&rho;D</mi><msup> <mrow><mo>[</mo><mi>U</mi><mrow> <mo>(</mo> <mi>z</mi> <mo>)</mo></mrow><mo>-</mo><mover> <mi>x</mi> <mo>&CenterDot;</mo></mover><mrow> <mo>(</mo> <mi>z</mi> <mo>,</mo> <mi>t</mi> <mo>)</mo></mrow><mo>]</mo> </mrow> <mn>2</mn></msup><mi>cos</mi><msubsup> <mi>&omega;</mi> <mi>s</mi> <mo>&prime;</mo></msubsup><mi>t</mi> </mrow>]]></math></maths>中;步骤3,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式6、7,计算结果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应力时程;步骤4,根据所述计算结果采用雨流计数法统计出一段时间内,某个幅值的应力循环次数ni,将ni代入疲劳损伤计算公式8<maths id="math0005" num="0005" ><math><![CDATA[ <mrow><mi>D</mi><mo>=</mo><munder> <mi>&Sigma;</mi> <mi>i</mi></munder><mfrac> <msub><mi>n</mi><mi>i</mi> </msub> <msub><mi>N</mi><mi>i</mi> </msub></mfrac> </mrow>]]></math></maths>中,计算出疲劳损伤。
全文摘要
一种深水顶张式立管涡激振动与疲劳分析的方法,涉及深水立管设计领域,其具体步骤为步骤1,获取流场数据;步骤2,将流场数据代入立管振动方程式6和7中;步骤3,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式6、7,计算结果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应力时程;步骤4,根据所述计算结果采用雨流计数法统计出一段时间内,某个幅值的应力循环次数n<sub>i</sub>,将n<sub>i</sub>代入疲劳损伤计算公式8中,计算出疲劳损伤。本发明所述的深水顶张式立管涡激振动与疲劳分析的方法,采用实际的管中管模型,同时考虑顺流向振动和横流向振动,提高了应力计算的准确度。
文档编号G01M13/00GK101539477SQ20091013658
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8日
发明者上官丽红, 于卫红, 唐世振, 黄维平 申请人:中国海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