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热湿处理实验的进出料机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食品或烟草行业进行热湿处理实验的辅 助机构,特别是进出料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食品和烟草行业,常常涉及物料的热湿处理实验,即考察 在一定的热湿处理气氛中物料的干燥或回潮特性。现有的实验装置 中,首先设定热湿气氛温度、湿度、风速等处理条件,待热湿处理气 氛达到实验设定要求且稳定一段时间后,再将装有一定物料的料盘人 工置入反应舱中。当达到实验所需反应时间后,将料盘从反应舱中取 出,进行取样分析。
现有的实验装置中物料的进出料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1) 现有的实验装置中,当反应舱中的热湿气氛条件达到设定要求 后,必须人工打开反应舱门才能将装有物料的料盘置入指定位置。在 打开舱门进料的过程中,外界环境空气的大量进入时常会造成热湿气 氛温度、湿度、风量等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造成较大的实验误差。
(2) 现有的实验装置中,当达到实验所需的反应时间后,必须打开 反应舱门才能将装有物料的料盘取出。在打开舱门出料的过程中,外 界环境空气的大量进入会造成处理气氛发生一定的波动,而当需要热 湿气氛达到与上次实验相同的处理条件时,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调 整,进而使过程实验的连续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3)现有的实验装置中,人工打开反应舱门进料取料方式无法避免
人与处理热湿空气的直接接触,极易造成灼伤、烫伤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缺点,提供了一种提供用于热湿处理实验 的进出料机构,利用该机构可避免原有人工打开反应舱门进出料过程 中,外界环境空气与处理热湿气氛的直接接触,提高热湿处理气氛的 稳定性,减小实验误差,保证实验过程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热湿 处理实验的进出料机构,其包括缓冲舱、隔热板和推杆,所述缓冲舱 与反应舱相通,所述隔热板设置在缓冲舱的前端,所述隔热板与缓冲 舱上下壁之间为推拉结构,通过隔热板的推进拉出将反应舱与缓冲舱 隔开或连通,在缓冲舱与隔热板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推杆从缓冲舱 内穿过,在料盘上设有抓手,在所述推杆的前端设有与料盘上抓手相 配合的抓手,在推杆的后端设有手柄,所述手柄位于缓冲舱外,在所 述缓冲舱上设有舱门。
所述用于热湿处理实验的进出料机构,在缓冲舱的上下壁上对应 设置有沟槽滑道,所述隔热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对应设置在上下壁的沟 槽滑道内。
所述用于热湿处理实验的进出料机构,在所述隔热板上设有挡 板,在所述缓冲舱内设有与挡板配合限制隔热板完全抽出的挡块,在 隔热板上设有把手。
所述用于热湿处理实验的进出料机构,所述密封件为耐高温密封圈,所述耐高温密封圈设置在缓冲舱前部两侧与隔热板接触处的缓冲 舱壁上。
所述用于热湿处理实验的进出料机构,所述设置在料盘上的抓手 和推杆上配合的抓手均为弧形。
所述用于热湿处理实验的进出料机构,所述缓冲舱舱门与缓冲舱 的一侧上下铰接,在该缓冲舱舱门上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由于增加了缓冲舱,并在反应舱与缓冲舱间设置隔热 板,当实验开始或结束后,将隔热板拉出或推进,并通过设置在推杆 上的弧形抓手与料盘侧面上的抓手相扣,将料盘准确置入反应舱或取 出至缓冲舱,从而避免了人工打开反应舱门进料取料过程中,外界环 境空气与热湿处理气氛的直接接触,提高了实验过程中处理气氛的稳 定性,减小了实验误差,保证了实验过程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热湿处理实验的进出料机构,其
包括缓冲舱2、隔热板5和推杆3,缓冲舱2与反应舱1相通,隔热 板5设置在缓冲舱2的前端,在缓冲舱前部两侧与隔热板5接触的舱 壁上设有耐高温的密封垫(图1中未标出)进行密封,隔热板5与缓冲 舱2上下壁之间为推拉结构,在缓冲舱2的上下壁上对应设置有沟槽 滑道11,隔热板5的上下两端分别对应设置在上下壁的沟槽滑道11 内。通过将隔热板5推进拉出将反应舱1与缓冲舱2隔开或连通,在隔热板5上设有挡板12,在缓冲舱2内设有与挡板12配合以限制隔 热板5完全抽出的挡块13,由于挡板12与挡块13的限位,避免隔 热板5被完全拉出,在隔热板5上设有把手14,便于隔热板5的推 进拉出。
推杆3从缓冲舱2内穿过,在料盘6上设有弧形抓手4,在推杆 3的前端设有与料盘6抓手相配合的弧形抓手8,在推杆3的后端设 有圆形手柄9,手柄9位于缓冲舱2外,在缓冲舱2上设有舱门7。 舱门与7缓冲舱2的一侧上下铰接,在舱门7上设有把手15,在反 应舱1的前端设有挡板10,以保证料盘6送达指定位置。
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1、 关闭进出料缓冲区舱门7,并将隔热板5推入,使反应舱1与进 出料缓冲区2隔离,同时设定实验所需热湿处理气氛温度、湿度、风 速等条件。
2、 当热湿处理气氛达到设定要求且稳定一段时间后,打开进出料缓 冲区舱门,将装有物料的料盘6置入,同时将料盘6上的弧型抓手4 与进出料推杆上的弧形抓手8相扣。
3、 关闭进出料缓冲区舱门,将隔热板拉出,同时通过进出料推杆3 将装有物料的料盘6置入反应舱指定位置。
4、 逆时针转动进出料推杆上的圆形手柄90度,使其与料盘6上的弧 手抓手分离,并将进出料推杆拉出至进出料缓冲区,同时将隔热板再 次推入。
5、 当达到实验所需的反应时间后,将隔热板再次拉出,并将进出料推杆推入至反应舱料盘6所在位置处,同时顺时针转动推杆上的圆形
手柄90度,使进出料推杆上的弧形抓手与料盘6上的弧手抓手相扣。
6、 将料盘6拉至进出料缓冲区,同时将隔热板再次推入。
7、 打开进出料缓冲区舱门7,取出料盘6,进行取样分析。
本实用新型使实验过程中热湿处理气氛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减小 了实验误差,保证了实验过程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 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 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热湿处理实验的进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缓冲舱、隔热板和推杆,所述缓冲舱与反应舱相通,所述隔热板设置在缓冲舱的前端,所述隔热板与缓冲舱上下壁之间为推拉结构,通过隔热板的推进拉出将反应舱与缓冲舱隔开或连通,在缓冲舱与隔热板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推杆从缓冲舱内穿过,在料盘上设有抓手,在所述推杆的前端设有与料盘上抓手相配合的抓手,在推杆的后端设有手柄,所述手柄位于缓冲舱外,在所述缓冲舱上设有舱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热湿处理实验的进出料机构,其特 征在于在缓冲舱的上下壁上对应设置有沟槽滑道,所述隔热板的上 下两端分别对应设置在上下壁的沟槽滑道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热湿处理实验的进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热板上设有挡板,在所述缓冲舱内设有与挡板配合 以限制隔热板完全抽出的挡块,在隔热板上设有把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热湿处理实验的进出料机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耐高温密封圈,所述耐高温密封圈设置在缓冲 舱前部两侧与隔热板接触处的缓冲舱壁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热湿处理实验的进出料机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设置在料盘上的抓手和推杆上配合的抓手均为弧形。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热湿处理实验的进出料机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缓冲舱舱门与缓冲舱的一侧上下铰接,在该缓冲舱舱门 上设有把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热湿处理实验的进出料机构,其特 征在于在反应舱内的前端设有挡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热湿处理实验的进出料机构,其包括缓冲舱、隔热板和推杆,所述缓冲舱与反应舱相通,所述隔热板设置在缓冲舱的前端,所述隔热板与缓冲舱上下壁之间为推拉结构,通过隔热板的推进拉出将反应舱与缓冲舱隔开或连通,在缓冲舱与隔热板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推杆从缓冲舱内穿过,在料盘上设有抓手,在所述推杆的前端设有与料盘上抓手相配合的抓手,在推杆的后端设有手柄,所述手柄位于缓冲舱外,在所述缓冲舱上设有舱门。利用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人工打开反应舱门进料取料过程中,外界环境空气与热湿处理气氛的直接接触,提高了实验过程中处理气氛的稳定性,减小了实验误差,保证了实验过程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文档编号G01N1/28GK201293741SQ20082013690
公开日2009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6日
发明者兰志勇, 周跃飞, 强 曾, 李清华, 林志平, 罗志雪, 骆永昌 申请人: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