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台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5837114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台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与瓦斯突出试验装置,具体地说,涉及用于进行不同煤 层倾角、不同地应力、不同瓦斯压力下的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研究,同时研 究声发射信号在突出过程中的传播规律及衰减特征的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台o背景技术在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研究方面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是综合作用假说,它 认为煤与瓦斯突出是由应力、瓦斯压力和煤的力学性质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到 目前为止,地应力、瓦斯压力和煤的力学性质在突出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也尚未明确。前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就进行了一维突出模拟实验,试验表明只有在 很大瓦斯压力梯度下(每一厘米瓦斯压力下降几个兆帕)煤才有可能被破碎和抛 出。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学者氏平增之在实验室进行瓦斯抛射煤粒试验,利 用C02的结晶冰、松香、水泥、煤粒制作了多孔介质模型模拟突出,试验在多 孔介质孔隙瓦斯压力下引起材料的破碎和抛出,最后发展为类似苏联的综合考 虑地层应力和瓦斯压力的突出模拟试验。与苏联的突出模拟试验相比,日本模 拟装置的优点在于模型中有一段模拟围岩的水泥段,能进行"掘进"等作业; 其缺点是用冰、水泥或松香等这些无瓦斯吸附能力的材料做模型,不论其物化 性质或力学性质都与煤相差甚远。不能算是真正的模拟,只能算作是"复制"。在国内,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煤炭科学研究院抚顺分院王佑安教授首先 开展了煤与瓦斯突出一维模拟试验研究,现场采集煤样,实验室成型,模拟W、V类突出危险煤,得出了一维条件下突出强度同垂直应力、瓦斯压力之间的定 量关系。1996年,中科院力学所孟祥跃等人开发了既能改变地应力又能改变瓦 斯压力的二维煤与瓦斯突出实验装置。2000年中国矿业大学郭立稳、俞启香、 蒋承林通过煤与瓦斯突出装置研究了突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认为在煤与瓦斯 突出过程中,煤体温度的升高是由地应力破碎煤体使弹性能释放造成的,而温度 降低则是由于瓦斯气体解吸和膨胀造成的,其变化是先升高后降低并连续变化 的。2002年焦作工学院牛国庆、颜爱华、刘明举等也设计了煤与瓦斯突出装置, 用来考察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研究结果认为在煤与瓦斯突出过程 中,瓦斯的膨胀做功过程并非绝热过程,而是一个接近于等温过程的多变过程。 2004年焦作工学院蔡成功等又按照相似理论设计了三维煤与瓦斯突出模拟实验 装置,实验模拟了不同煤型强度、三向应力、瓦斯压力条件下的煤与瓦斯突出 过程,得出了突出强度同瓦斯压力、煤型强度、三向应力、瓦斯压力关系数学模 型,分析认为,应力和煤的力学性质是决定突出强度的主要因素。蔡成功等在原有 实验装置上进行改进,又按相似理论设计了三维煤与瓦斯突出模拟实验装置。 该实验装置用来进行模拟突出的煤样模型尺寸的长、宽、高为225mm X 225mm X137mm。应力施加系统为TYS-500型岩石应力试验机。垂直轴压直接由试验 机轴向系统施加。侧向应力为围压,用专用的侧向液压油缸施加,液压油由试 验机侧压系统供液。在突出模拟时用标准精密压力表和试验机计量系统共同计 量施加的压力。煤样成型后,连续脱气48h,然后充气吸附48h以上。当应力、 瓦斯压力无变化,即装置无漏气、卸载时,采用机械方式突然打开突出口,使 其发生突出完成实验。为安全起见,充气介质采用co2。然而,原有煤与瓦斯突出实验装置,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煤与瓦斯突出 机理的研究进展,但或多或少的存在以下缺点以上几个实验装置所采用的模型尺寸较小,所用气体介质为C02或N2,并且所有的模型均是水平的,而现实情况,井下为水平倾角的煤层相对较少,不能完全模拟现场实际含瓦斯煤层,尤其是顶底板石门揭煤突出情况所遇到的煤层都是倾斜的;并且,装置突出口 的打开方式也均为手动,打开速度较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与瓦斯突出的 时间和强度,与真实井下煤与瓦斯突出存在差别;除此之外,以上所有的实验 装置所施加的应力也都是均匀的,没有模拟出采面由于采矿活动造成的局部应 力集中,而应力集中往往又是造成突出的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台,模拟煤与瓦斯的突 出过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台, 在反力框架内安装有四排呈矩形分布的千斤顶,其中上排千斤顶的顶杆朝下, 并与上压块连接,下排千斤顶的顶杆朝上,并与下支撑块连接,所述上压块与 下支撑块之间夹持有试压盒,该试压盒的开口端向前,由端盖密封,试压盒的 左端与左排千斤顶的顶杆相抵接,在所述试压盒的右侧面开有突出口,该突出 口可由快速释放机构的侧封板密封,在侧封板与右排千斤顶的顶杆之间设有门 支撑,该门支撑可以将所述侧封板顶紧在所述突出口上;在所述试压盒的顶面开有施压口,该施压口内相配合地装有压板,压板与上压块相抵接,在压板上 开设的出气孔中安装快速气接头,所述试压盒的底面开有充气孔,该充气孔中也装有快速气接头;在所述该试压盒的前、后方各设有封板,该封板固定在所 述反力框架上。本发明通过多组液压千斤顶向煤样轴向施压,通过充气口向煤样内充瓦斯, 可模拟井下采煤工作面造成突出的应力集中带,从而达到模拟煤与瓦斯的突出现象;并且,装置突出口通过快速释放机构实施机械化自动控制,高速打开突 出口,使其突出端突然泄压,避免了采用手动打开突出口由于速度慢而对突出 能量的影响,更真实地模拟了现场突出。该模拟试验台通过配置高速摄像机, 可以实现突出全过程的可视化,并可通过高速摄像机全程录像分析突出过程中 的突出能量衰减程度及声发射传播衰减机理随突出时间的变化关系,而且,通 过在试压盒内安装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声发射探头,可以测定突出过程 中的瓦斯压力、煤样的温度以及声发射信号的传播规律及衰减特征。作为优选,上述反力框架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支架,其中右支架上安 装电机,该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机的输入轴连接,减速机的输出轴与右转轴的 一端连接,右转轴的另一端固定于反力框架的右侧面,并且右转轴通过轴承支 承在右轴承座上;所述左支架上安装有左轴承座,该左轴承座通过轴承支承左 转轴,左转轴与反力框架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通过在该试验台上增加转动传动 装置,使得反力框架能进行360。旋转,这样,可以在水平位置进行装样,实验 开始时,旋转到竖直位置,方便试验操作。作为优选,上述反力框架的右侧面安装有半圆形调节圈,该调节圈的两端 及中部各设有一个第一螺孔,所述右支架上设有轴端挡圈,该轴端挡圈的上端 设有第二螺孔,该第二螺孔通过螺栓与其中的一个第一螺孔连接。当安装试样 时,打开电机,反力框架旋转到水平位置,此时将螺栓拧入第二螺孔和第一螺 孔内,使得反力框架一直保持在水平位置;当安装完成开始试验时,把螺栓拧 出,调整反力框架到竖直位置,再将螺栓拧入第二螺孔和第一螺孔内,开始试 验,有利于方便调节反力框架的位置。作为优选,上述快速释放机构由对称设置在反力框架前、后方的气缸支座、 气缸和侧封板组成,.其中两个气缸固定在各自的气缸支座上,两气缸的伸缩杆相对伸出,各气缸的伸縮杆上均连接有一块侧封板。这样,将快速释放机构也 安装在反力框架上,实现了整个试验装置的一体化。作为优选,上述上排千斤顶中每个千斤顶配备一个上压块,所述试压盒上 端的压板与对应上排千斤顶的顶杆之间通过上压块相抵接。将每个千斤顶各连 接一台油泵,这样,可以控制每个千斤顶施加在上压块上的压力,当只对一个 千斤顶施加很强的压力时,可以模拟井下采煤工作面造成突出的应力集中带, 达到真实模拟井下采煤工作面造成突出的应力集中带。作为优选,上述压板的底面及试压盒的内底壁上均设有凹槽,各凹槽内安 装泡沫金属,其中,位于试压盒内底壁的凹槽的底部设有网状分布的刻槽,所 述充气孔的内端口位于该刻槽内,所述出气孔的内端口位于所述压板底面的凹 槽内。这样,充气口没有直接与煤样接触,而是通过利用泡沫金属的透气性, 实现"面充气"而不再是以往的"点充气",更加逼真地实现了实际煤层瓦斯 源,而且,出气孔同样没有直接与煤样接触,通过泡沬金属防止煤粉进入气管。作为优选,上述试压盒的轴心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锐角a,a为O。 45° 。, 这样本发明可以模拟不同倾角煤层的条件下,煤与瓦斯的突出过程。作为优选,上述突出口为圆形,在相同的轴向应力及瓦斯强度下,圆形突 出口更有利于煤样产生突出。作为优选,由于煤样的重量达几吨重,而且其他部件的重量也较大,为了 安装的方便,在上述反力框架的上方设有单轨电动葫芦。 有益效果(1)本发明轴向应力通过多组液压千斤顶完成,可单独控制每个液压千斤 顶的压力,从而可模拟井下采煤工作面造成突出的应力集中带,更加真实的模拟井下采煤工作面造成突出的应力集中带。(2)煤样模型尺寸相比以前国内的装置较大,且模拟了不同倾角煤层在不 同地应力、不同瓦斯压力下的煤与瓦斯突出,真实再现了石门揭煤时的突出情 况。(3 )装置突出口通过快速释放机构实施机械化自动控制,高速打开突出口 , 使其突出端突然泄压,避免了采用手动打开突出口由于速度慢而对突出能量的 影响,更真实地模拟了现场突出。(4)通过给本发明配置高速摄像机,可实现突出全过程的可视化,并可通 过高速摄像机全程录像分析突出过程中的突出能量衰减程度及声发射传播衰减 机理随突出时间的变化关系;而且,通过在试压盒内安装压力传感器、温度传 感器及声发射探头,可以测定突出过程中的瓦斯压力、瓦斯流量、煤样的温度 以及声发射信号的传播规律及衰减特征等参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试压盒30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向视图;图6为图4的B-B旋转向视图;图7为图4的俯视图;图8为图4的C-C向视图;图9为图8的D-D向视图;图10为图8中I处的放大视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试压盒30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3试压盒30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4试压盒30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快速释放机构其中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的左视图;图16为图14的俯视图。以上各图中l一左支架、2 —右支架、3 —减速机机座、4一电机、5 —减速机、8 —右轴 承座、9一右转轴、IO—调节圈、ll一左转轴、12 —左轴承座、14一上横梁、15 _下横梁、16 —左立柱、17 —右立柱、18 —千斤顶、19一上压块、20_下支撑 块、21 —封板、22 —侧梁、23 —门支撑、24 —轴端挡圈、25 —单轨电动葫芦、 26 —反力框架、27 —第一螺孔、28 —第三密封圈、29 —快速气接头、30 —试压 盒、31—突出口、 32 —端盖、33 —第一密封圈、34—凹槽、35 —刻槽、36_泡 沫金属、37 —第二密封圈、38 —第二螺孔、39 —压板、40 —气缸、41一气缸支 座、42—侧封板、43 —支撑杆、44一支撑梁、45 —连接头、46_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加以说明 实施例1如图l、图2及图3所示,为本发明之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台,试验台主 要由反力框架26、试压盒30、快速释放机构及千斤顶18组成。反力框架26由左立柱16、右立柱17及安装在该左立柱16、右立柱17上、 下端的上横梁14和下横梁15组成,反力框架26的内侧四周各安装有一排千斤 顶18,每个千斤顶18都连接有一个油泵,这样可以通过调节油泵来控制每个千斤顶18的压力,也可以设定程序,通过计算机来控制每个千斤顶18的压力。 其中,上排千斤顶18的顶杆朝下,上排千斤顶18中每个千斤顶的前端各与一 个上压块19连接,下排千斤顶18的顶杆朝上,下排千斤顶18中每个千斤顶的 前端也各与一个下支撑块20连接,所述上压块19与下支撑块20之间夹持有试 压盒30,该试压盒30的左端与左排千斤顶18的顶杆相抵接,在所述试压盒30 的右侧面开有圆形突出口 31,该突出口 31可由快速释放机构的侧封板42密封, 在侧封板42与右排千斤顶18的顶杆之间设有门支撑23,该门支撑23可以将所 述侧封板42顶紧在所述突出口 31上。如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及图10,所示,试压盒30为钢板焊 接而成的盒体,试压盒30的前端开口,并经螺钉安装有端盖32,端盖32与试 压盒30之间安装有第三密封圈28,在本实施例中,试压盒30为平行四边形, 该试压盒30的轴心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 ,在所述试压盒30的顶面开有施 压口,该施压口内相配合地装有压板39,该压板39与施压口之间安装有第二密 封圈37,压板39与上压块19相抵接,在压板39上开设有5个出气孔,每个出 气孔中均安装有快速气接头29,所述试压盒30的底面开有充气孔,该充气孔中 也装有快速气接头29,在将本发明用于实验研究时,将所述充气孔上的快速气 接头29经气管与甲烷气瓶相连,用于向试压盒30内充瓦斯,所述出气孔上的 快速气接头29经气管与安装在反力框架26外的压力传感器和流量计相连,通 过压力传感器测定瓦斯压力的大小,通过流量计测定瓦斯流量的大小。如图6、图8及图9所示,在所述压板39的底面及试压盒30的内底壁上均 设有凹槽34,各凹槽34内安装泡沫金属36,其中,位于试压盒30内底壁的凹 槽34的底部设有网状分布的刻槽35,所述充气孔的内端口位于该刻槽35内, 所述出气孔的内端口位于所述压板39底面的凹槽34内。这样,充气口没有直接与煤样接触,而是通过利用泡沬金属的透气性,实现"面充气"而不再是以 往的"点充气",更加逼真地实现了实际煤层瓦斯源,而且,出气孔同样没有直 接与煤样接触,通过泡沫金属防止煤粉进入气管。如图1所示,在所述该试压盒30的前、后方各设有三块封板21,该封板 21固定在所述反力框架26上,前、后的封板21外侧各安装有侧梁22,通过封 板21和侧梁22来防止试压盒30在前后方向的变性。这样,将试压盒30的四 周固定,只是试压盒30上端的压板39可以移动,通过上侧面千斤顶18来对煤 样进行施压,而且,上侧面上安装有多个上压块19,每个上压块19对应一个千 斤顶18,而每个千斤顶18施加的压力可以单独调节,这样可以模拟井下采煤工 作面造成突出的应力集中带,达到真实模拟井下采煤工作面造成突出的应力集 中带。如图l、图2图3、图13、图14及图15所示,在上横梁14和下横梁15的 前后侧安装有支撑梁44,该支撑梁44的两端经垫块46安装在上横梁14和下横 梁15上,两支撑梁44上分别安装有两支撑杆43,支撑杆43上各安装有气缸支 座41,两气缸支座41上分别安装有气缸40,两气缸40的伸縮杆相对伸出,各 气缸40的伸縮杆上经连接头45均连接有一块侧封板42,两侧封板42位于所述 突出口31的右侧,当所述气缸40的伸缩杆伸出时,两侧封板42对接,将所述 突出口 31封住,为了确保两侧封板42将突出口 31密封住,两侧封板42与试 压盒30右端面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圈33。然后,通过门支撑23将两侧封板42 顶紧。当试压盒30内的瓦斯压力和煤样的轴向应力达到要求时,气缸40伸缩 杆收縮,带动侧封板42分开,这样迅速打开突出口31。在反力框架26的前方 安装高速摄像机,通过高速摄像机记录整个突出过程,然后,分析突出强度、 突出距离、突出煤粒度、突出时间和突出能量衰减度。如图l、图2及图3所示,为了方便实验操作,在反力框架26上增加转动 传动装置,所述反力框架26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支架,其中右支架2上设 有与该右支架2连为一体的减速机机座3,减速机机座3上安装有减速机5,该 减速机5的输入轴与电机4的输出轴相连,电机4的外壳安装在减速机5的外 壳上,减速机5的输出轴经联轴器与右转轴9的一端连接,右转轴9的另一端 固定于反力框架26的右侧面,并且右转轴9通过轴承支承在右轴承座8上;所 述左支架1上安装有左轴承座12,该左轴承座12通过轴承支承左转轴11,左 转轴11与反力框架2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反力框架26的右侧面安装有半 圆形调节圈10,该调节圈10的两端及中部各设有一个第一螺孔27,所述右支 架2上设有轴端挡圈24,该轴端挡圈24的上端设有第二螺孔38,该第二螺孔 38通过螺栓与其中的一个第一螺孔27连接。反力框架26在电机4的带动下能 进行360°旋转,当所述反力框架26转动到水平和垂直角度时,该第二螺孔38 均与所述第一螺孔27对齐,当安装试样时,打开电机4,反力框架26旋转到水 平位置,此时将螺栓拧入第二螺孔38和第一螺孔27内,使得反力框架26—直 保持在水平位置;当试验时,把螺栓拧出,调整反力框架26到竖直位置,再将 螺栓拧入第二螺孔38和第一螺孔27内。如图l所示,所述反力框架26的上方设有单轨电动葫芦25,通过单轨电动 葫芦25来安装煤样以及封板21、侧梁22。利用本发明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实验时,将事先压制成型的煤样装在试压盒 30内,煤样内埋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与安装在反力框架26外的计算机 相连,通过温度传感器测定在突出过程中的温度,煤样的外壁安装有声发射探 头,声发射探头经导线与16CHs SAMOS System声发射测试系统相连,煤样 成型后,将声发射测试系统传感器安装在固定位置,并与计算机信号采集系统连接好,用来进行测试声发射信号在突出过程中的传播规律及衰减特征。 试验步骤(1) 成型。将从现场突出煤层所取煤样用粉碎机粉碎后,通过振动筛筛选成煤粒尺寸为lmm以下的20目、40目、60目、80目、100目粒度大小不等 的5种煤粉,在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根据预先设定好的配料方案将筛 分好的煤粉调制均匀,依据工业分析中所含水分多少加入适当的水分,通过机 械翻转机构将整体框架旋转直水平角度,直接利用液压千斤顶对要成型的煤样 施加载荷,根据预先设定好的成型压力在试验台上分次成型。煤样成型后,将 声发射测试系统传感器安装在固定位置,并与计算机信号采集系统连接好,用 来进行测试声发射信号在突出过程中的传播规律及衰减特征。(2) 脱气。煤样成型后,此时保持液压千斤顶压力稳定在预定的压力程度, 检査实验容器气密性,用真空泵进行脱气,脱气时间根据成型煤样强度而定, 但至少脱气24h,以保证良好的脱气效果。(3) 充气。脱气后,维持液压千斤顶轴向压力不变,将高压高纯99.9%甲 烷钢瓶与试压盒30充气管道连接妥当,并保证绝对的气密性,调节压力传感器, 使充气瓦斯压力稳定到预定值,由模型底部的充气孔开始向突出装置中的成型煤 样充瓦斯,充气36 48h,使煤样瓦斯充分吸附平衡。(4) 突出。此时突出模拟装置中的煤样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含"瓦斯"的煤 层,突然打开利用快速释放机构进行临时密封的突出口,此时由于瓦斯压力和 围压模拟地应力的作用,使储存在试压盒30中的能量从突出口突然释放而完成 煤与瓦斯的突出,并同时利用高速摄像机进行突出全过程摄像。若突出装置内的成型煤样在当时的条件下力量较大,就会形成大型突出;若 突出装置内的成型煤样在当时的条件下力量较小,就会出现小型突出或压出、倾出现象;若突出装置内的成型煤样在当时的条件下无突出危险,成型煤样稳定不 动或有极少量煤体垮落。(5)测定参数。所要测定的突出参数有煤样成型压力、突出时的千斤顶 压力、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瓦斯流量、突出强度、突出距离、突出煤粒度、 突出时间、突出能量衰减度及声发射信号等。实施例2试验台的结构与实施例l相同,不同的是试压盒30,如图11所示,试压盒 30的轴心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相应更换上压块19和下支撑块20,可以模 拟水平倾角煤层下的煤与瓦斯突出过程。实施例3试验台的结构与实施例l相同,不同的是试压盒30,如图12所示,试压盒 30的轴心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 ,相应更换上压块19和下支撑块20,可以 模拟30°倾角煤层下的煤与瓦斯突出过程。实施例4试验台的结构与实施例l相同,不同的是试压盒30,如图12所示,试压盒 30的轴心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为了减小试压盒30的高度,将试压盒30 的下端切平。相应更换上压块19和下支撑块20,可以模拟45。倾角煤层下的 煤与瓦斯突出过程。这样,本发明可以模拟了不同倾角煤层在不同地应力、不同瓦斯压力下的 煤与瓦斯突出,真实再现了石门揭煤时的突出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在反力框架(26)内安装有四排呈矩形分布的千斤顶(18),其中上排千斤顶(18)的顶杆朝下,并与上压块(19)连接,下排千斤顶(18)的顶杆朝上,并与下支撑块(20)连接,所述上压块(19)与下支撑块(20)之间夹持有试压盒(30),该试压盒(30)的开口端向前,由端盖(32)密封,试压盒(30)的左端与左排千斤顶(18)的顶杆相抵接,在所述试压盒(30)的右侧面开有突出口(31),该突出口(31)可由快速释放机构的侧封板(42)密封,在侧封板(42)与右排千斤顶(18)的顶杆之间设有门支撑(23),该门支撑(23)可以将所述侧封板(42)顶紧在所述突出口(31)上;在所述试压盒(30)的顶面开有施压口,该施压口内相配合地装有压板(39),压板(39)与上压块(19)相抵接,在压板(39)上开设的出气孔中安装快速气接头(29),所述试压盒(30)的底面开有充气孔,该充气孔中也装有快速气接头(29);在所述该试压盒(30)的前、后方各设有封板(21),该封板(21)固定在所述反力框架(26)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反 力框架(26)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支架,其中右支架(2)上安装电机(4) 该电机(4)的输出轴与减速机(5)的输入轴连接,减速机(5)的输出轴与右 转轴(9)的一端连接,右转轴(9)的另一端固定于反力框架(26)的右侧面, 并且右转轴(9)通过轴承支承在右轴承座(8)上;所述左支架(1)上安装有 左轴承座(12),该左轴承座(12)通过轴承支承左转轴(11),左转轴(11) 与反力框架(2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反 力框架(26)的右侧面安装有半圆形调节圈(10),该调节圈(10)的两端及中 部各设有一个第一螺孔(27),所述右支架(2)上设有轴端挡圈(24),该轴端挡圈(24)的上端设有第二螺孔(38),该第二螺孔(38)通过螺栓与其中的一 个第一螺孔(27)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释放机构由对称设置在反力框架(26)前、后方的气缸支座(41)、气 缸(40)和侧封板(42)组成,其中两个气缸(40)固定在各自的气缸支座(41) 上,两气缸(40)的伸缩杆相对伸出,各气缸(40)的伸縮杆上均连接有一块 侧封板(42)。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 排千斤顶(18)中每个千斤顶配备一个上压块(19),所述试压盒(30)上端的 压板(39)与对应上排千斤顶(18)的顶杆之间通过上压块(19)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压板(39)的底面及试压盒(30)的内底壁上均设有凹槽(34),各凹槽(34) 内安装泡沫金属(36),其中,位于试压盒(30)内底壁的凹槽(34)的底部设 有网状分布的刻槽(35),所述充气孔的内端口位于该刻槽(35)内,所述出气 孔的内端口位于所述压板(39)底面的凹槽(34)内。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试 压盒(30)的轴心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锐角a, ci为0。 ~45° 。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突 出口 (31)为圆形。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反 力框架(26)的上方设有单轨电动葫卢(25)。
全文摘要
一种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台,用于进行不同煤层倾角、不同地应力、不同瓦斯压力下的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研究,同时研究声发射信号在突出过程中的传播规律及衰减特征,本发明通过多组液压千斤顶向煤样轴向施压,通过充气口向煤样内充瓦斯,可模拟井下采煤工作面造成突出的应力集中带,从而达到模拟煤与瓦斯的突出现象;并且,装置突出口通过快速释放机构实施机械化自动控制,高速打开突出口,使其突出端突然泄压,避免了采用手动打开突出口由于速度慢而对突出能量的影响,更真实地模拟了现场突出。
文档编号G01N33/00GK101226183SQ20081006927
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2日
发明者尹光志, 李树春, 王登科, 王维忠, 江 许, 赵洪宝, 陶云奇, 魏作安, 鲜学福 申请人:重庆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