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带防泄容器的u形管测压计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测量装置,具体讲是一种U形管测压计。
背景技术:
当人们需要知道管道或容器里的流体(液体或气体)的压力时,都要用到压力测量装置,U形管测压计就是常用到的一种用于测量气体压力(包括负压和差压,有时也用于测量低压力的液体)的测压计。该测压计是利用其内工作液柱重量与被测压力相平衡,从而用液柱高度来表示被测压力数值的一种测压仪表。与其他压力测量装置相比较,U形管测压计有结构简单、原理误差小(准确度较高)、成本低廉等优点;它的测量范围也可以通过更换U形管中的不同密度的液体来调节。除在生产上被广泛应用外,尤其在实验室里,更是经常地用到U形管测压计,也经常用更换U形管中的工作液体来适应不同的测量范围。在测量正压或负压时,除U形管测压计的测压端是与待测其压力的气体所在的管道或容器无泄漏状态地联通以外,该U形管测压计的另一端是与大气联通的(本说明书把这一端称为“呼吸端”)。问题是,在测量正压的压力时,当预先估计的最高压力值偏小、或存在着冲击压力时,U形管中的液体就会从呼吸端溢出—这种现象在实验室里更是经常发生。这对于U形管中装水的情况来讲,问题还不大,人们做下清洁就完事。而对于U形管中装有水银的情况来讲,情况就有些不妙了。因为,水银泄地后是无孔不入的,回收起来十分困难,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有的实验室一年要浪费掉数公斤水银)。更严重的是,水银是有毒的物质,当渗进地缝或其他孔、缝中的水银蒸发后,将严重地威胁到操作人员的健康、乃至生命,同时对环境也会造成极大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测量正压时,防止从U形管测压计的呼吸端溢出的流体任意四溢、并能对溢出的流体完全回收。
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采用一种带防泄容器的U形管测压计,该测压计当然在是其内装有工作液体、用于测量压力的U形管,该U形管有测压端和呼吸端(一般充有一半高度的工作液体,即标尺的零位)。该测压端同样与待测其压力的流体(如背景技术中所说,该流体是气体或是低压情况下的液体)所在的管道或容器无泄漏状态地联通。其改进之处是,其中的呼吸端连接有一个与大气联通的防泄容器,该呼吸端的端口在该防泄容器内。也就是说,本方案U形管测压计的呼吸端不是直接与大气联通的,而是直接与一个防泄容器联通,再通过该防泄容器与大气联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清楚,让防泄容器与大气联通,即可以是就利用该容器的容器口;也可以是在堵住容器口的情况下,在容器塞上或近容器口处开出一个呼吸口,或者在该容器口处另装一根让其内部与大气联通的呼吸管。
方案披露出来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就能够清楚地看出,当发生U形管中的液体从其呼吸端溢出的情况后,该溢出的液体不会发生任意四溢的问题,而只能留在防溢容器内。显然,该防溢容器同时也是收集、回收的装置。这对于U形管中充有水银的情况来讲,就绝不会发生背景技术中所说浪费水银和危害操作人员身体健康和对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了。另外,对于U形管中所装的是其他液体(如酒精等)的情况,也同样有节约经费和减小对环境污染的有益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又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再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5-图4中的A向视图(仅画出防泄瓶瓶口3的轮廓)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带防泄容器的U形管测压计,该测压计是其内装有工作液体2、用于测量压力的U形管1,该U形管1有测压端11和呼吸端12。该测压端11与待测其压力的流体所在的管道6或容器无泄漏状态地联通,与所有U形管测压计的联通的方式相同,该测压端11是通过连接软管(通常为优质橡胶管)一直延伸到并连接在了待测其压力所在的管道6或容器上的;该呼吸端12连接有一个与大气联通的防泄容器3,该呼吸端12的端口12′在该防泄容器3内。显然,该呼吸端的端口12′可以是该呼吸端12本身延长进防泄容器3内的端口;也可以是该呼吸端12通过连接软管与其一端的端口在防泄容器3内的一根延伸管123联通而形成的延伸了的呼吸端端口12′(该延伸管123在防泄容器3外的一端就是通过连接软管与U形管呼吸端12联通的一端)。后一方式或结构在制作和安装方面均比较方便,在以下各例中均采用后者。
上一自然段是以下各例的总述,在以下各例中与本总述相同的内容不赘述。
实施例1(参考图1)本例是在总述部分基础上的一种具体实例,相同部分不赘述。本例的延伸管123与防泄容器3是固联为一整体的,(延伸进)防泄容器3内的该呼吸端12端口12′指向防泄容器3的底部。让该防泄容器3与大气联通的是安装在该防泄容器3容器口处的呼吸管4。具体一点讲是,该防泄容器3上部有一个容器口,呼吸管4是穿插过在该容器口的一个容器塞5而安装在该防泄容器3上的,该呼吸管4的一端在防泄容器3外、一端在防泄容器3内(显然,出于某种需要,同样可以把该呼吸管4与该防泄容器3固联为一整体、而不用该容器塞)。
从实现设计目的角度来讲,以上披露已经足够了。但为了不致使防泄容器3做得过大(浪费材料)、同时液体2从该呼吸端口12′过快地泄出后又不至于再顺着防泄容器3的呼吸管4飞溅出去。作为对本例的改进,再设置一个既可以对所述呼吸过程“扰流”,又能防止液体2顺着呼吸管4飞溅出去的结构。具体结构是,该呼吸管4是以竖直状态穿插过在该容器口的容器塞5而安装在该防泄容器3上部的,该呼吸管4在防泄容器3内的端口段有其夹角为90°的折弯。显然,该90°值并非“数学”概念、而是工程概念,实际折弯时最好是小于90°。
显然,当防泄容器3中盛装的液体2有一定的量之后,可以用任何方式、手段或工具把它们从防泄容器3中取出。为了取出它们更加方便,作为对本例进一步改进,在防泄容器3上设置一个由塞子311塞住其管口的排液管31。需取出防泄容器3中盛装的液体2时,解开延伸管123外端与连接软管之间的连接并移开该防泄容器3,拔下塞住排液管31管口的塞子311,向外倾倒其内的液体2即可。
实施例2(参考图2)本例是在总述部分基础上的另一种具体实例、同时又是相对于实施例1的改进(或者说是一种具体结构的变化),故与总述部分和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不赘述。不同的方面是本例的延伸管123与防泄容器3是分开制造的两个器件。本例防泄容器3的容器口处塞的容器塞5有两个通孔,一个通孔让延伸管123穿过,另一个让该防泄容器3的呼吸管4穿过。通常,该防泄容器3和延伸管123均与U形管一样,其制成材料为玻璃。当把防泄容器3和延伸管123分开为两个器件制造后,就减少了把它们烧制在一起的麻烦,成品率也能大大提高。
实施例3(参考图3)本例是在总述部分基础上的又一种具体实例、同时又是相对于实施例2的变化,故与总述部分和实施例2相同的部分不赘述。不同的方面是本例的防泄容器3没有设置排液管。当需取出防泄容器3中盛装的液体2时,先拔出防泄容器3的容器塞5并移开该防泄容器3,然后,倾斜该防泄容器3让其内的液体2从容器口倒出。
显然,本例与实施例2相比较,更适用于防泄容器3内的液体2的表面张力小、接收该液体2的容器有足够大的容器口的场合。
实施例4(参考图4、5)本例是在总述部分基础上的再一种具体实例、同时又是相对于实施例3的变化,故与总述部分和实施例3相同的部分不赘述。不同的方面是本例的防泄容器3没有安置以上各例中均有的呼吸管—相应的,其容器塞5也只有一个让U形管1的呼吸端12穿过的通孔。而在该防泄容器3的容器口边沿有一个导流凹槽33。该导流凹槽33深度和长度,以容器塞5堵塞防泄容器3的容器口后,仍能形成所需的呼吸通道为度。
显然,以上各例中为防泄容器3所设置的呼吸管4或呼吸通道的目的,均是为了防止液体2再从防泄容器3的容器口溅出。如果防泄容器3足够大、或者有把握认为液体2从U形管1的呼吸端口12′泄出的速度不很大,则如方案中所说,“让防泄容器3与大气联通,可以是就利用该容器的容器口”。
权利要求1.一种带防泄容器的U形管测压计,该测压计是其内装有工作液体(2)、用于测量压力的U形管(1),该U形管(1)有测压端(11)和呼吸端(12),该测压端(11)与待测其压力的流体所在的管道(6)或容器无泄漏状态地联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端(12)连接有一个与大气联通的防泄容器(3),该呼吸端(12)的端口(12′)在该防泄容器(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防泄容器的U形管测压计,其特征是,所述呼吸端(12)的端口(12′)是指向所述防泄容器(3)的底部的;让该防泄容器(3)与大气联通的是安装在该防泄容器(3)上部的呼吸管(4),该呼吸管(4)的一端在防泄容器(3)外、一端在防泄容器(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防泄容器的U形管测压计,其特征是,所述防泄容器(3)上部有一个容器口,所述呼吸管(4)是以竖直状态穿插过在该容器口的一个容器塞(5)而安装在该防泄容器(3)上部的,该呼吸管(4)在防泄容器(3)内的端口段有其夹角为90°的折弯。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带防泄容器的U形管测压计,其特征是,所述防泄容器(3)有由塞子(311)塞住其管口的排液管(31)。
专利摘要一种带防泄容器的U形管测压计。该测压计有充有工作液体(水银、酒精等)用于测量压力的U形管,该U形管有测压端和呼吸端。该测压端与其待测压力的流体所在的管道或容器无泄漏状态地联通;该呼吸端连接有一个与大气联通的防泄容器,该呼吸端的端口在该防泄容器内。当发生U形管中的液体从其呼吸端溢出的情况后,该溢出的液体不会发生任意四溢的问题,而只能留在防溢容器内。同时,该防溢容器同时也是收集、回收的装置。这对于U形管中充有水银的情况来讲,不会发生浪费水银、环境污染和危害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的问题了。另外,对于U形管中所充的是其他液体的情况,也同样有节约经费和减小对环境污染的有益效果。
文档编号G01L19/00GK2809615SQ20052000961
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3日
发明者周玉礼, 郑洁 申请人:重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