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素自动化学分析仪化学反应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5914780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元素自动化学分析仪化学反应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分析领域中化学分析仪的化学反应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以比尔定律为原理的化学成份分析仪中的化学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以比尔定律为原理的化学成份分析仪,它的化学反应装置,包括有气泵、试剂瓶、计量器、限位器、分液装置、反应器、比色皿、清洗供水装置及放液装置。该化学反应装置在分液、加液时较为准确,而且清洗也较方便,但它所包括的计量器、限位器、分液装置、反应器在结构上均存在一些不足。概括的说,上述化学反应装置存在的不足为(1)、计量器中的输液管通过电磁阀与试剂瓶相接,由电磁阀控制进入计量器中的试剂量,其结构复杂,且电磁阀容易出现封闭不严而造成的漏气的现象。(2)、限位器是通过一对触针接触到酸性溶液后,通过酸性溶液的导电性使与一对触针相接的继电器通电,进而由继电器将控制计量器加液的电磁阀断电关闭,使试剂瓶中的试剂停止向计量器内输入。该限位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触针会被腐蚀,由此而造成导电不良,或者,在酸性溶液的酸度降低时,也会有导电不良的现象,导电不良会导致控制失灵。(3)、分液装置中,分液漏斗和定量器间通过电磁阀相接,结构较复杂。(4)、反应器和比色皿为分开的二部分,结构复杂,成本高,分析时间较长,可靠性偏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元素自动化学分析仪化学反应装置,该化学反应装置可靠性高,反应时间短,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对现有化学分析仪化学反应装置中的计量器、限位器、分液装置、反应器加以改进,具体采用以下方案多元素自动化学分析仪化学反应装置,包括有气泵、试剂瓶、计量器、限位器、分液装置、反应器、清洗供水装置及放液装置,分液装置包括有一分液器和一定量器,反应器、试剂瓶、计量器均为二个以上的一组,分液装置的定量器及清洗装置的清洗瓶与各反应器相通,试剂瓶与计量器一一对应相通,一试剂瓶与限位器限位器相通,各计量器分别与所对应的反应器相通,气泵通过各电磁阀与试剂瓶、计量器、定量器及清洗瓶相接,放液装置的放液阀与反应器相接。
计量器包括有管体、输液管、进气管、排液管,输液管自管体的底部通入其内腔,进气管、排液管自管体的上部通入其内腔,进气管与输液管对准并间隔开、且前者的内径大于后者,进气管中设有一空心的与之间隙配合的浮子,在进气管上开有二个通孔,通孔至输液管上端的距离大于浮子的高度,在进气管及管体的外侧接有与二者连通的接管,在接管上设有单向阀,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从管体至进气管。
限位器包括有一上部敞口的瓶体、瓶塞、空心的浮子及进液管,进液管接在瓶体的底部与其内腔相通,瓶塞封堵在瓶体的口部,浮子位于瓶体内,浮子上端穿过瓶塞中部的通孔伸出瓶体外与一盖板连接,盖板的上端面上设有二个相接的触点,盖板的上方设有一对分别与二触点对准的电极。
分液装置的分液器包括有一分液漏斗,分液漏斗的颈部穿有一段与其内腔相通的分液管,在分液漏斗的出口处接有一截止阀式水嘴,分液装置的定量器有一具有顶壁的杯体,在杯体的顶壁上设有二根以上与其内腔相通的接管,在杯体的侧壁上接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加液管和进气管。
反应器有一具有顶壁的杯体,在杯体的顶壁上设有二根以上与其内腔相通的输液管及一排气管,一清洗管自杯体的侧壁伸于其内,清洗管位于杯体内的的部分为环形管,在该环形管的底侧均布有通孔,一排液管自杯体的侧壁处伸入至杯体的底部。
由上述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中,对于计量器,当计量器的管体内加足试剂时,浮子会上浮到进气管中,然后,在进气管进气的初始阶段,浮子在进气管内向下移动,计量器内的试剂通过输液管向试剂瓶中返回,当浮子移动至与输液管抵靠时,将输液管的管口封住,管体内所存试剂即为反应所需的剂量,在此后,管体内所存试剂则由排液管排向反应器。本计量器通过浮子控制向反应器输送试剂的剂量,简化了计量器的结构,且控制准确。对于限位器,当其瓶体内的试剂量达到所要求的量后,通过浮子的上升,使盖板上端面的二个相接的触点与电极接触,使二电极相接,因此二电极的相接只与试剂液面的高度有关,与试剂的导电性是否良好无关,这样就可通过瓶体内的试剂量来控制电极的通断,控制可靠准确。对于分液装置,分液漏斗通过截止阀式水嘴与定量器相接,简化了结构和控制方式,而且,在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样液时,多余的样液会从分液管排出,使所加样液定量准确。对于反应器,它的结构使得它集反应器和比色皿为一体,这样即简化了结构,又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各部分工作性能可靠,反应时间短,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图2本实用新型计量器的一实施例结构图;图3图2的I部放大图;图4本实用新型限位器的一实施例结构图;图5本实用新型分液装置中分液器的一实施例结构图;图6本实用新型分液装置中定量器的一实施例结构图;图7图6的左视图;图8图6的俯视图;图9本实用新型反应器的一实施例结构图;图10图9的左视图;图11图9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气泵1、试剂瓶2、计量器4、限位器3、分液装置、反应器7、清洗供水装置及放液装置。分液装置包括有一分液器6和一定量器5。清洗供水装置包括有储水瓶10和清洗瓶8,二者间通过单向阀9相接,放液装置包括有废水瓶11、真空泵41及各放液阀F1~F7。反应器7、计量器4均七个一组,试剂瓶2为八个一组,定量器5及清洗瓶8与各反应器7相通,试剂瓶2与计量器4一一对应相通,另外一试剂瓶2与限位器3相通,各计量器4分别与所对应的反应器7相通,气泵1通过电磁阀F9与各试剂瓶2相接、通过电磁阀F10、F11、F13与各计量器4相接、通过电磁阀F8与清洗瓶8相接、通过电磁阀F12与定量器5相接、通过电磁阀F14与各反应器7相接。各反应器7的排液管分别与放液阀F1~F7相接,各放液阀F1~F7所接的排液管伸入废水瓶11中,真空泵41与废水瓶11相接。本实用新型中除计量器、限位器、分液装置、反应器外,其他部件均与现有分析仪中的相同。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也与现有分析仪中的相同向分液器6中加入样液,样液进入到定量器5中,通过气泵1的加压,将定量器5内的样液准确的分配到各反应器7中,同时,试剂瓶2中的试剂通过计量器4也加入到反应器中,在反应器7中形成有色样液,然后通过分析仪中应用比尔定律的比色装置对反应器7中有色样液比色,即可得出被测元素的含量。分析完成后,在气泵1的加压下,储水瓶10内的清洗液经单向阀9和清洗瓶8进入反应器7内,对其内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启动真空泵41,打开各放液阀F1~F7,将反应器7内清洗后的废液排至废水瓶11中。
本实用新型的计量器、限位器、分液装置、反应器的结构如下参见图2,计量器4包括有管体14、输液管12、进气管17、排液管13,输液管12自管体14的底部通入其内腔,进气管17、排液管13自管体14的上部通入其内腔,进气管17与输液管12对准并间隔开、且前者的内径大于后者,进气管17中设有一空心的与之间隙配合的浮子19,浮子19的材料为塑料王。进气管17上开有二个通孔18,通孔18至输液管12上端的距离大于浮子19的高度。进气管17及管体14的外侧接有与二者连通的接管15,在接管15上设有单向阀16,单向阀16的导通方向为从管体14至进气管17。
由图2并结合图1可见,试剂从输液管12中加入管体14时,单向阀16打开,浮子19随试剂液面的上升而上浮到进气管17中,试剂加完后,进气管17进气,单向阀16关闭,在进气的初始阶段,浮子19在进气管17内向下移动,管体14内的试剂通过输液管12向试剂瓶2中返回,当浮子19移动至与输液管12抵靠时,将输液管12的管口封住,管体14内所存试剂恰好为反应器7所需的剂量,随后,通过进气管17不断的进气,气流经过通孔18进入管体14内,将试剂从排液管13压入至反应器7中。本计量器通过浮子19控制向反应器输送试剂的剂量,简化了计量器的结构,且控制准确。
参见图3,单向阀16包括管状阀体16a和阀芯16c,阀体16a内设有凸起16b和环形挡圈16d。
参见图4,限位器3包括有一上部敞口的瓶体21、瓶塞27、空心的浮子22及进液管20,进液管20接在瓶体21的底部与瓶体21内腔相通,瓶塞27封堵在瓶体21的口部,浮子22位于瓶体21内,浮子22上端穿过瓶塞27中部的通孔27′伸出瓶体21外与一盖板26连接,浮子22的材质为塑料。盖板26的上端面上设有二个相接的触点25,二触点25由导线24连接,盖板26的上方设有一对分别与二触点25对准的电极23。电极23固定在支杆28上,支杆28固定地插在瓶塞27上并伸入瓶体21中。
由图4并结合图1可见,当瓶体21内的试剂量达到所要求的量后,通过浮子22的上升,使盖板26上端面的二个相接的触点25与电极23接触,二电极23接通,使与一对电极23相接的一继电器通电,进而由继电器使气泵1与试剂瓶2间的电磁阀F9断电关闭,试剂瓶2即停止向计量器4输送试剂。因此电极23的接通只与瓶体21内试剂液面的高度有关,与试剂的导电性是否良好无关,这样就可通过瓶体21内的试剂量来控制电极的通断,控制可靠准确。另外,通过电极23接通,由继电器使电磁阀F9断电的控制方式为现有技术,故图1中未示意出继电器极其控制电路。
参见图5,分液装置的分液器6包括有一分液漏斗30,分液漏斗30的颈部穿有一段与其内腔相通的分液管29,在分液漏斗29的出口处接有一截止阀式水嘴31。在向分液漏斗30中加入样液时,多余的样液会从分液管29排出,使所加样液定量准确。
参见图6、图7、图8,分液装置的定量器5有一具有顶壁的杯体34,在杯体34的顶壁上设有二根以上与其内腔相通的接管32,在杯体34的侧壁上接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加液管33和进气管35。定量器5的杯体34底部有一凹坑34′。杯体34上的接管32中有一根用于插装排液管,排液管插在杯体34中伸至凹坑34′中,在定量器5内的样液向反应器中输入完成后,由排液管将残留杯体34中的余液排出。杯体34上的其他各接管32用于插装与反应器接通的输液管。
结合图5,图6,在使用时,定量器5的加液管33与分液器6的截止阀式水嘴31的出口相接。
参见图9、图10、图11,反应器7有一具有顶壁的杯体39,在杯体39的顶壁上设有二根以上与其内腔相通的输液管36及一排气管37,一清洗管38自杯体39的侧壁伸于其内,清洗管38位于杯体39内的的部分为环形管,在该环形管的底侧上均布有通孔38′,通孔38′向杯体39的内壁倾斜,一排液管40自杯体39的侧壁处伸入至杯体39的底部。另外,反应器7的杯体39的底部有一凹坑39′,排液管40伸至凹坑39′内。结合图1,输液管36用于与定量器5接通,清洗管38用于与清洗瓶8接通,排液管40用于与放液阀相接。比色完成后,清洗反应器7时,进入清洗管38中的清洗液通过其上的通孔38′可喷淋到杯体39的内壁上,实施对杯体39的清洗,清洗完成后,通过排液管40将清洗后的废液排出。
权利要求1.多元素自动化学分析仪化学反应装置,包括有气泵、试剂瓶、计量器、限位器、分液装置、反应器、清洗供水装置及放液装置,分液装置包括有一分液器和一定量器,反应器、试剂瓶、计量器均为二个以上的一组,分液装置的定量器及清洗装置的清洗瓶与各反应器相通,试剂瓶与计量器一一对应相通,一试剂瓶与限位器相通,各计量器分别与所对应的反应器相通,气泵通过各电磁阀与试剂瓶、计量器、定量器、反应器及清洗瓶相接,放液装置的放液阀与反应器相接,其特征在于a、计量器包括有管体(14)、输液管(12)、进气管(17)、排液管(13),输液管(12)自管体(14)的底部通入其内腔,进气管(17)、排液管(13)自管体(14)的上部通入其内腔,进气管(17)与输液管(12)对准并间隔开、且前者的内径大于后者,进气管(17)中设有一空心的与之间隙配合的浮子(19),在进气管(17)上开有二个通孔(18),通孔(18)至输液管(12)上端的距离大于浮子(19)的高度,在进气管(17)及管体(14)的外侧接有与二者连通的接管(15),在接管(15)上设有单向阀(16),单向阀(16)的导通方向为从管体(14)至进气管(17);b、限位器包括有一上部敞口的瓶体(21)、瓶塞(27)、空心的浮子(22)及进液管(20),进液管(20)接在瓶体(21)的底部与其内腔相通,瓶塞(27)封堵在瓶体(21)的口部,浮子(22)位于瓶体(21)内,浮子(22)上端穿过瓶塞(27)中部的通孔(27′)伸出瓶体(21)外与一盖板(26)连接,盖板(26)的上端面上设有二个相接的触点(25),盖板(26)的上方设有一对分别与二触点(25)对准的电极(23);c、分液装置的分液器包括有一分液漏斗(30),分液漏斗(30)的颈部穿有一段与其内腔相通的分液管(29),在分液漏斗(30)的出口处接有一截止阀式水嘴(31),分液装置的定量器有一具有顶壁的杯体(34),在杯体(34)的顶壁上设有二根以上与其内腔相通的接管(32),在杯体(34)的侧壁上接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加液管(33)和进气管(35);d、反应器有一具有顶壁的杯体(39),在杯体(39)的顶壁上设有二根以上与其内腔相通的输液管(36)及一排气管(37),一清洗管(38)自杯体(39)的侧部伸于其内,清洗管(38)位于杯体(39)内的部分为环形管,在该环形管的底侧均布有通孔(38′),一排液管(40)自杯体(39)的侧部伸入至杯体(39)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分析仪化学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定量器的杯体(34)底部有一凹坑(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分析仪化学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器的杯体(39)的底部有一凹坑(39′),排液管(40)伸至凹坑(39′)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元素自动化学分析仪化学反应装置,计量器的管体上接有输液管、进气管、排液管,输液管,进气管与输液管相对且间隔,进气管中设有一浮子;限位器的瓶体口部装有瓶塞、底部有进液管通入,位于瓶体内的浮子上端伸出瓶体外与设有二触点的盖板连接,盖板的上方设有一对与二触点对准的电极;分液装置的分液漏斗颈部穿有分液管、出口处接有截止阀式水嘴,定量器的杯体顶壁上设有接管、侧壁上接有加液管和进气管;反应器的杯体上设有输液管及一排气管,一前端为环形且底侧布有通孔的清洗管伸于其内,排液管自杯体的侧壁处伸入至杯体的底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可靠,反应时间短,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G01N21/75GK2655230SQ20032010728
公开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0日
发明者陈玉昆 申请人:陈玉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