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罐和泵的连接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罐和栗的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能够使栗入口标高以下部分液体通过栗排出罐体外的箱罐和栗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罐体排出口与卧式栗入口间连接管道采用同一水平高度布置(含偏心异径管调整高度的布置),使得在栗入口高度与罐底间的垂直距离较高时,栗入口管道高度以下的罐内液体不能通过栗排出,同时罐体内剩余的液体不能被输送系统利用,一旦罐体需要排空时,只能通过罐底的排放口排出至相应的地坑内,在坑内保留或通过栗排出。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使栗入口标高以下部分液体通过栗排出罐体外的箱罐和栗的连接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箱罐和栗的连接装置,包括:
[0005]箱罐,其排出管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阀门的一端,所述第一阀门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一弯形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二阀门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阀门连接,所述第二阀门的另一端连接管道并将管道延伸至地沟或地坑;
[0006]栗,其入口和出口分别连接第一异型管的一端和第二异型管的一端,所述第一异型管的另一端通过膨胀节与所述弯形管道的另一端连接;
[0007]所述箱罐的排出管口低于所述栗的入口的高度布置。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弯形管道的两端各设一个弯头。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弯头的夹角为l-α,其中,α ^ 90°。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够使栗入口标高以下部分液体通过栗排出罐体外,增加了罐体内的实际利用容积,同时减少排至地坑的液体容积量。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箱罐和栗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箱罐;21、第一阀门;22、第二阀门;3、膨胀节;41、第一异型管;42、第二异型管;5栗。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箱罐和栗的连接装置,包括箱罐1、栗5和连接附件。
[0014]箱罐1的排出管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阀门21的一端,第一阀门21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一弯形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二阀门22的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一阀门21连接,第二阀门22的另一端连接管道并将管道延伸至地沟或地坑。栗5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连接第一异型管41的一端和第二异型管42的一端,第一异型管41的另一端通过膨胀节3与弯形管道的另一端连接。箱罐1的排出管口低于栗5的入口的高度布置。
[0015]其中,弯形管道的两端各设一个弯头,带弯头的夹角为l-α,其中,α ^ 90°。
[0016]具体使用时:栗运行时,在栗入口高度与罐底间的垂直距离较高时,栗入口管道高度以下的罐内液体能通过栗排出,罐体内剩余的液体能被输送系统利用,增加了罐体的有效使用液体容积,减少排至地坑的液体容积量。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箱罐和栗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罐(1),其排出管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阀门(21)的一端,所述第一阀门(21)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一弯形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二阀门(22)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阀门(21)连接,所述第二阀门(22)的另一端连接管道并将管道延伸至地沟或地坑; 栗(5),其入口和出口分别连接第一异型管(41)的一端和第二异型管(42)的一端,所述第一异型管(41)的另一端通过膨胀节(3)与所述弯形管道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箱罐(1)的排出管口低于所述栗(5)的入口的高度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形管道的两端各设一个弯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的夹角为l-α,其中,α 刍 9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罐和泵的连接装置,包括:箱罐,其排出管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阀门的一端,所述第一阀门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一弯形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二阀门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阀门连接,所述第二阀门的另一端连接管道并将管道延伸至地沟或地坑;泵,其入口和出口分别连接第一异型管的一端和第二异型管的一端,所述第一异型管的另一端通过膨胀节与所述弯形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箱罐的排出管口低于所述泵的入口的高度布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够使泵入口标高以下部分液体通过泵排出罐体外,增加了罐体内的实际利用容积,同时减少排至地坑的液体容积量。
【IPC分类】B67C9/00
【公开号】CN205099339
【申请号】CN201520499279
【发明人】陈慧雁
【申请人】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