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双气室压力平衡型储气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调容量的储气罐,具体地说,是城镇燃气及工业气体的双气室压力平衡型储气装置。
储气设备广泛用于城镇燃气供应及工业生产之中,目前采用最多的是湿式储气罐,其次为干式储气罐。
湿式储气罐主要由水槽及钟罩组成,钟罩随气体的充入或排出而升降,水槽中注水保证储气密封。湿式罐的特点是易于加工制造及安装,生产操作及管理简便,运行可靠,密封性较好,但其基础荷载大,基础费用较大,在寒冷地区需考虑水槽的防冻问题。设备腐蚀较严重,防腐维护费用较高。并且储气压力较低,压力随塔节升降变化。
干式储气罐主要由筒体,沿筒内壁移动的活塞、底板及顶板组成。气体在活塞以下储存,活塞随气体储量的变化而升降。干式罐密封的方式有三种。其中曼型罐活塞外围设有油环,通过循环加入的油液密封;可隆型罐活塞周边安装密封圈压紧筒壁并注入润滑油脂保持密封;维金斯罐在筒壁下端与活塞周边用柔性的密封帘布连接来保证密封,密封帘随活塞升降而张开或卷起。干式罐的优点是储气压力较高而且稳定,自重较轻,地基易处理,占地面积小,储存气体干燥,设备不易腐蚀,使用寿命长。但干式罐造价很高,由于罐体庞大,活塞上下移动要求安装精度高,制造工艺较复杂,施工难度大,故其应用受到限制。
专利文献中尚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相关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单、造价低、设备不易腐蚀的双气室压力平衡型储气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括使用时受内压的、带进气、出气管的刚性外壳,外壳上还可根据工艺需要设置放散管,排液管、观察窗、天窗、走梯、外人孔、平台等;外壳内设有使用时受内外压的、由不透气材料制成的,柔性的内囊,内囊内的空间和内囊与外壳形成的空间即外室互不连通,内囊上设有内进气管和内出气管。为方便安装和降低对材质的要求,内囊最好下端密封安装在外壳底板环上。
本实用新型由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无特殊安装精度要求,对外壳刚度要求较低,自重轻地基易处理,易加工制造及安装,储存气体干燥,设备不易腐蚀,储气压力稳定,生产操作管理简便;内囊内外压力差较小,不易损坏,也易修补,成本低于干式罐和湿式罐,动力消耗费用少,经济效益高。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由钢或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外筒1,底板2,顶板3组成外壳,它和由不透气的柔性薄膜或橡胶及网索制成的内囊4外侧面空间形成结构上封闭的外室19,内囊4下端密封安装在底环8上,其内侧面与底板2,底环8之间形成结构上封闭的内室,外室19上设有外进气管10,外出气管15,放散管5,外排液管17,天窗6,罐顶平台7,观察窗9,外人孔14及走梯18,内囊4上设有内进气管11,内出气管16,内人孔13及内排液管12;本实施例根据工艺特点可选择外室作工艺储存室,则内囊内室充进平衡气,也可以内室储存工艺气,则外室充进平衡气。以外室储存工艺气体时,内室用风机送入与外室压力相平衡的空气(或氮气、烟道气等),当内囊充满平衡气体呈饱满状态时,外室空间很小,工艺气体有效储存量为零,工艺气体进入外室后,内囊处于皱缩状态并排出与新增工艺气储量几乎相等的平衡气体,外室容积增大并与容积缩小的内室形成新的压力平衡状态,当平衡气体几乎排尽时,内囊形成折叠平伏状态,外室工艺气储存量达到最大,以内室作工艺气储存室时,外室则充入平衡气,该情况内囊的工作状态相反,即内囊呈饱满状态时,工艺的储存量最大,内囊为平伏状态时,工艺气有效储存量为零。
如材料强度许可,内囊4上可不加网索。
整个装置可置于由混凝土筑成的地基上。工艺需要时外进气管10和出气管15可合并为一根管线,内进气管11与出气管16也可合并为一根管线。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容量的储气装置,它包括使用时受内压的、带进气、出气管的刚性外壳,其特征在于外壳内设有使用时受内外压的、由不透气材料制成的、柔性的内囊(4),内囊(4)内的空间和内囊(4)与外壳(1)形成的空间即外室(19)互不连通,内囊(4)上设有内进气管(11)和内出气管(16)。
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可调容量的储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囊(4)下端密封安装在外壳(1)底板(2)的底板环(8)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可调容量的储气罐,具体地说,是城镇燃气及工业气体的双气室压力平衡型储气装置。它包括带进气、出气管的刚性外壳,外壳内设有由不透气材料制成的,柔性的内囊,内囊内的空间和内囊与外壳形成的空间即外室互不连通,内囊上设有内进气管和内出气管。本实用新型由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自重轻地基易处理,易加工制造及安装,设备不易腐蚀,储气压力稳定,生产操作管理简便,经济效益高。
文档编号F17C1/00GK2260947SQ96235010
公开日1997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3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3日
发明者叶澄国 申请人:叶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