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径钢制管道应急挤压截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97375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大口径钢制管道应急挤压截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口径钢制管道应急挤压截流装置,其包括:底座,其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对吊环,每对吊环在底座上均呈左右布局;下压头,设置在底座上,下压头具有横截面为上小下大的锥台状的下压口,下压头的两端设置有竖向螺孔;立柱,其底部螺纹连接至竖向螺孔中;上压头,其滑动设置于立柱上,上压头具有横截面为下小上大的锥台状的上压口;对位机构,包括设置在上压头的侧面中部的对位板,且下端向下延伸出上压头;两组悬升机构,分别设置于底座的前后两侧,每组悬升机构均包括设置顶升单元和连接在顶升单元左、右两侧与相应吊环之间的左、右拉带。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截流装置通过各结构的特殊设计,可适用于大口径钢制管道的抢修。
【专利说明】
大口径钢制管道应急挤压截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制管道抢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口径钢制管道应急挤压截流装置,尤其适用于大口径(DN500以上)输油(气)管道发生破裂泄漏事故时的抢修,可对钢制管道进行挤压截流、截止、压扁作业。
【背景技术】
[0002]管道输送是目前石油输送的主要方式,它具有运输量大、便于管理、能耗少和密闭安全等优点。野外埋地敷设的钢制管道由于距离长,山地、陡坡、河流等障碍地段多,地质情况复杂。当遭到自然灾害、第三方破坏、断裂等较大泄漏事故时,如不及时进行抢修,将会造成大量油流外泄,甚至引发着火、爆炸、重大环境污染等次生灾害。由于受到集结时间、路程和地形条件等限制,大型抢修装备难以在短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并完成抢修换管和封堵作业。
[0003]针对上述问题,人们研发了专门针对钢制管道泄漏抢修用的应急挤压截流装置,其原理是利用液压力或手动机械力将钢制管道压扁,进而对输油管段进行截流和堵漏。如中国专利号201010550449.7公开的快速装拆式钢制管道挤压截流装置(利用液压力),以及中国专利号201520247363.5公开的手动操作的钢制管道挤压截流装置(利用手动机械力)。然而,上述专利中所设计的截流装置最大的使用缺陷是只能对口径小的钢制管道抢修,无法对大口径钢制管道(尤其是直径在500mm以上的钢制管道)进行抢修,原因如下:
[0004]其一、刀口小。上述专利中,不管是受驱动机构驱动的动刀口,还是位于底座上的定刀口,刀口截面呈弧状,因此在对钢制管道进行挤压时基本上是线接触,一旦管道口径增大,这种刀口挤压起来显然很费劲,因而不适用。
[0005]其二、缺少抬升定刀口的悬升机构。之所以需要让定刀口抬起,是为了让定刀口与管道的下部接触,如果在动刀口动作时,定刀口未与管道下部接触,就会增大动刀口向下的挤压行程,影响抢修效率,而且还会由于管道下部没有挤压支点导致管道的折弯现象发生。因此使用截流装置时,在将定刀口等组件安放到管道下方后,一般都需要将定刀口抬起,以使其与管道下部接触,给管道一个下挤压支点。上述专利所设计的截流装置由于是专门针对小口径钢制管道抢修用的,因此体积不大,重量轻,定刀口结构简单,在对小口径钢制管道抢修时,通常仅需要人工抬起即可。然而,一旦待抢修的钢制管道口径增大,占据空间便会增大,抢修人员在将定刀口放入到管道下方后,并不容易将定刀口自下而上抬起。更何况,定刀口是固定在底座上的,操作时还得连同底座一起抬起。进一步的是,待抢修的钢制管道口径增大,必然要加长刀口,而且还需要对刀口进行重新设计,加上底座的加宽,因此在重量上会增加,此时人工抬起的抢修方式就显得更不切合实际。
[0006]其三、缺少校正抢修管道是否位于刀口中部的对位机构。上述专利的截流装置在对小口径的钢制管道进行抢修时,被压管还能在肉眼观测下很好的保证处于动刀口的中部,然后与定刀口配合完成管道截流。而当管道的口径逐渐增大时,却不能快速判断被压管是否处于动刀口中部,这就无法保证对管道的挤压效果。
[0007]除此之外,上述专利所设计的截流装置由于专门针对小口径钢制管道抢修,体积不大,在完成管道堵截时,通常直接将整个装置保留在管道上,直到故障排除恢复正常后才可以进行拆除,可见还存在拆卸不灵活,使用不方便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8]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口径钢制管道应急挤压截流装置,该截流装置通过对上、下压头的压口改进设计,并增设了对位机构和悬升机构,使得尤其适用于对大口径钢制管道进行抢修。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0]—种大口径钢制管道应急挤压截流装置,其包括:
[0011]底座,其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对吊环,每对吊环在底座上均呈左右布局;
[0012]下压头,其设置在底座上,并位于前后两侧的吊环之间,所述下压头具有向上的下压口,所述下压口的横截面为上小下大的锥台状,所述下压头的两端设置有竖向螺孔;
[0013]立柱,其底部螺纹连接至下压头的竖向螺孔中;
[0014]上压头,其滑动设置于立柱上,所述上压头具有向下的上压口,所述上压口的横截面为下小上大的锥台状,上压口与下压口正相对,并在上压口与下压口之间形成有放置待抢修管道的空间;
[0015]对位机构,其包括设置在上压头侧面中部的对位板,所述对位板下端向下延伸出上压头,且下端部设置成与待抢修管道外表面相配合的弧形支撑面;以及
[0016]两组悬升机构,其分别设置于底座的前后两侧,每组悬升机构均包括设置在待抢修管道上部的顶升单元和连接在顶升单元左、右两侧的左、右拉带,左拉带的另一端连接在位于底座左边的吊环上,右拉带的另一端连接在位于底座右边的吊环上。
[00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实用新型所述截流装置是专门针对直径在500mm以上的钢制管道抢修用设计的,其不仅对传统截流装置的刀口进行了设计,改为锥台压口,使得上下压头在与钢制管道接触时改“线接触”为“面接触”,能承受更大的作用力,还增加了对位机构和悬升机构,通过对位机构将上压头能够被定位在抢修管道的中部,由此保证对抢修管道的挤压效果;通过悬升机构使下压头能够被抬起进而让下压口与抢修管道保持接触,给抢修管道一个下部挤压支点,由此保证对抢修管道的挤压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截流装置组装完成时的正面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截流装置组装完成时的侧面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截流装置组装悬升机构的正面示意图;
[0022]图4为图3的侧面不意图;
[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截流装置组装底座和下压头的正面示意图;
[0024]图6为图5的侧面示意图;
[0025]图7为图6中下压头的I部放大图;
[0026]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截流装置的上压头正面示意图;
[0027]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截流装置的上压头侧面示意图;
[0028]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截流装置挤压钢制管道时的正面示意图;
[0029]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截流装置挤压钢制管道时的侧面示意图;
[0030]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截流装置完成挤压时在管道上的最终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0032]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2、7、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口径钢制管道应急挤压截流装置,其包括:
[0033]底座10,其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对吊环11,每对吊环11在底座10上均呈左右布局;
[0034]下压头20,其设置在底座10上,并位于前后两侧的吊环11之间,所述下压头20具有向上的下压口 21,所述下压口 21的横截面为上小下大的锥台状(见图7),所述下压头20的两端设置有竖向螺孔22;
[0035]立柱30,其底部螺纹连接至下压头20的竖向螺孔22中;
[0036]上压头40,其滑动设置于立柱30上,所述上压头40具有向下的上压口 41,所述上压口 41的横截面为下小上大的锥台状(见图9),上压口 41与下压口 21正相对,并在上压口 41与下压口 21之间形成有放置待抢修管道A的空间;
[0037]对位机构50,其包括设置在上压头40侧面中部的对位板51,所述对位板51下端向下延伸出上压头40,且下端部设置成与待抢修管道A外表面相配合的弧形支撑面(见图1);
[0038]以及,两组悬升机构60,其分别设置于底座10的前后两侧,每组悬升机构60均包括设置在待抢修管道A上部的顶升单元61和连接在顶升单元61左、右两侧的左、右拉带62、63,左拉带62的另一端连接在位于底座10左边的吊环11上,右拉带63的另一端连接在位于底座10右边的吊环11上。
[0039]对于上述总体方案而言,待抢修管道A放置于上压头40的上压口 41和下压头20的下压口 21之间。本实用新型首先对上压头40的上压口 41和下压头20的下压口 21进行重新设计,将上压头40的上压口 41横截面设置为下小上大的锥台状(见图9),下压头20的下压口 21横截面设置为上小下大的锥台状(见图7),利用压头的锥台状压口来对待抢修管道A进行挤压,因此相对于传统的弧形刀口而言,作用面更大,能够承受的作用力更大,对于大口径钢制管道的抢修显得尤其重要。
[0040]其次,本实用新型所述截流装置在上压头40安装的过程中,通过对位机构50将上压口 41定位在待抢修管道A的中部,具体定位方式则是利用对位机构50的对位板51实现。因对位板51的下端部设置成与待抢修管道A外表面相配合的弧形支撑面,且是向下延伸出上压头40的,因此在上压头40组件动作前,对位板51的下端可卡设于待抢修管道A上端的外表面,就可通过本身位于上压头40侧面中部的对位板51将被压的待抢修管道A定位在上压头40中部位置,有效保证对被压管道的挤压效果。比较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所述对位板51设置有两块,且分别通过紧固件52相对设置于上压头40的两侧中部,如图2所示。即在上压头40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块对位板51,以提高定位效果。由于不同口径的的钢制管道,被压时的弧度存在不同,对位板51的下端弧面有可能仅仅适用于其中一种口径的钢制管道,因此可通过增加调节板来充当对位板51的角色,以适应不同口径的钢制管道。调节板的下端部具有与对位板51下端部弧度不同的弧形支撑面。调节板是可以拆卸的,因此可更换不同弧度的调节板。
[0041]再次,本实用新型所述截流装置在将下压头20放置于待抢修管道A下部之后,利用底座10上的吊环11,以及新增的两组悬升机构60将下压头20抬起,以使下压头20的下压口21能够与待抢修管道A下部接触,进而给待抢修管道A—个挤压支点,保证截流装置的抢修效率。这种通过悬升机构60提升下压头20的方式,显然比人工抬起的方式更加方便,而且在面临大口径管道的抢修时压口的加长、底座10的加宽以及装置的加重基础上就显得尤其重要。这里所述悬升机构60主要包括有顶升单元61和被顶升单元61驱使而作上下直线移动的拉带,其中顶升单元61在下面会做详细的介绍。
[0042]最后,所述立柱30下端螺纹连接至下压头20,上端与上压头40滑动连接,因此在管道抢修完毕后,可以将立柱30从下压头20和下压头20中抽出,然后将上、下压头20通过紧固螺栓70连接即可将管道保留在截流状态。而不需要再将整个装置保留在管道上,直到故障排除恢复正常后才进行拆除。可见这种设计方式拆卸更加方便,使用更加灵活。
[0043]为了使底座10在悬升机构60的作用下能够平稳地竖向被抬起,所述底座10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两对间隔开的吊环11;其中,所述悬升机构60中,连接在顶升单元61左、右两侧的左、右拉带62、63各设置有两根,并且使两根左拉带62分别连接至位于底座10左边的两个吊环11上,两根右拉带63分别连接至位于底座10右边的两个吊环11上,参照图1-2。即每组悬升机构60均有分布在左、右两侧的两根拉带,两根拉带分别连接同侧的两个吊环11,由此可让悬升机构60与底座10之间有更多的施力点,有效保证底座10前后侧能够在两组悬升机构60作用下平稳地同步提升。
[0044]本实用新型中,更进一步的实施细节是,如图3-4所示,所述顶升单元61包括:基座611,其底部设置有弧面朝下的弧形块612,所述弧面与待抢修管道A上端的外表面相配合;手摇式千斤顶613,其上设置有连接件614,所述连接件614沿手摇式千斤顶613镜像对称,并在手摇式千斤顶613的左右两侧设有两个半圆挂口 615,所述连接件614受手摇式千斤顶613的驱动而作上下直线移动;其中,手摇式千斤顶613通过基座611设置在待抢修管道A上部,两根左拉带62的一端通过一个左锁环62a挂接于手摇式千斤顶613左侧的半圆挂口 615上,两根右拉带63的一端通过一个右锁环63a挂接于手摇式千斤顶613右侧的半圆挂口 615上。
[0045]其中,所述基座611的设置可以让手摇式千斤顶613在待抢修管道A上的支撑点更加稳定,尤其是基座611底部设置的弧面与待抢修管道A上端的外表面相配合的弧形块612。手摇式千斤顶613是一种机械式的千斤顶(也叫手摇挎顶),手摇式千斤顶613和千斤顶作用相同,是用来顶升重物的,不过它的动力是手摇力。所述连接件614沿手摇式千斤顶613镜像对称(也就是具有两个相对称的半圆挂口 615,两个半圆挂口 615分别位于手摇式千斤顶613的左右两侧)通过该设置方式来有效保证手摇式千斤顶613在使用时,连接件614两侧通过拉带施加给底座10的力是相同的,以此使下压头20随着底座10的上升进行平稳的上移。从图3还可以看到,两个半圆挂口615是由连接件614的两个端部向上翘起而形成的,可方便拉带的连接。
[0046]上述提到左拉带62和右拉带63的一端通过锁环与连接件614进行挂接,而两根左拉带62的另一端以及两根右拉带63的另一端均设置有锁扣64,并通过锁扣64抠接至对应的吊环11上,如图3所示。换句话说,所述拉带一端设置锁环,一端设置锁扣64,两端分别与连接件614和吊环11的连接均属于便捷式连接,再加上两根左拉带62共用一个左锁环62a,两根右拉带63也共用一个右锁环63a,这可以大大加快悬升机构60的安装速度和拆卸效率。
[0047]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实施方案,参照图5-7,所述下压头20包括:底板23,其通过紧固螺栓24固定于底座10上;和下挤压板25,其固定于底板23上侧面并与底板23等长,下挤压板25与底板23—起形成的横截面呈倒T字形,下挤压板25的顶部设置下压口 21,下挤压板2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下连接部26,下连接部26上开设所述竖向螺孔22,且下连接部26下端与底板23固定。该下压头20的上述结构是本案发明人针对大口径钢制管道抢修用进行专门设计的。其中,底板23用于实现下压头20和底座10之间的固定,下挤压板25实现下压头20与待抢修管道A之间的挤压,加上下压口 21的锥台设计,更加符合对大口径管道的抢修。下连接部26的设计是为开设竖向螺孔22,因此立柱30底部连接在下压头20的下连接部26上,而且该连接属于可拆除的螺纹连接,在完成截流后还可很方便地将立柱30从其中旋拧出,不必再保留在管道上。进一步的是,在下压头的底板23与下挤压板25之间还设置有多个加强筋块27,以提高整个下压头的承压强度。
[0048]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实施方案,参照图8-9,所述上压头40包括:顶板42,其两端分别设置有上连接部43,上连接部43上设置有竖向穿孔44,顶板42与两个上连接部43一起构成工字形本体;和上挤压板45,其固定于顶板42下侧面并与顶板42等长,上挤压板45与顶板42—起形成的横截面呈T字形,上挤压板45的底部设置上压口41;其中,所述上压头40的两个上连接部43与下压头20的两个下连接部26正相对,使得立柱30上部可穿设于竖向穿孔44中,底部可螺纹连接至竖向螺孔22(如图1-2所示)。该上压头40的上述结构是本案发明人针对大口径钢制管道抢修用进行专门设计的。其中,顶板42用于实现上压头40与横梁的固定,并承受液压油缸的驱动力(下面详述介绍),上挤压板45实现上压头40与待抢修管道A之间的挤压,加上上压口 41的锥台设计,更加符合对大口径管道的抢修。而上连接部43位于顶板42两端,是为开设供立柱30穿过的竖向穿孔44,因此立柱30上端是滑动连接在上压头40的上连接部43上,此时竖向穿孔44也可以称为导向孔。其中,立柱30上可以设置轴套32(见图1或图10),以让立柱30在竖向穿孔44中的滑动连接更加顺利。进一步的是,在上压头的顶板42与上挤压板45之间还设置有多个加强筋块48,以提高整个上压头的承压强度。
[0049]结合本案发明人对下压头20和上压头40的上述设计,在具体使用时使上压头40的两个上连接部43与下压头20的两个下连接部26正相对,以及上压头40的上压口 41与下压头20的下压口 21正相对,并通过立柱30完成二者的组装,而在完成截流后可将立柱30等组件拆除,并通过紧固螺栓70将上压头40和下压头20进行固定连接,因此保留在抢修管道上的可仅只有上压头40、下压头20,以及连接二者的紧固螺栓70,如图12所示。
[0050]本实用新型所述截流装置中,所述立柱30设置有四根(结合图1-2),相应的,在上压头40的两个上连接部43上各设置有供立柱30穿入的两个竖向穿孔44,下压头20的两个下连接部26上各设置有供立柱30螺纹连接的两个竖向螺孔22,竖向穿孔44与竖向螺孔22正对。可见,本装置上、下压头20采用四立柱连接,以满足事故现场快速装拆需要。而且,上压头40的上连接部43上,以及下压头20的下连接部26上,除了为立柱30开设有相应的孔以外,还各自增设了一个螺孔(即每个上连接部43、每个下连接部26上都有三个孔),以实现当截流装置完成截流后,能够让上、下压头20可被更多的紧固螺栓24进行更加稳固的连接,从而保证截流效果。
[0051 ]如图8所示并结合图10-11,对于上压头40,所述顶板42的中心还开设有盲孔47;所述截流装置还包括:液压油缸80,其包括活塞杆81,所述活塞杆81插入所述盲孔47中,以驱使上压头40沿立柱30朝向下压头20运动。这里,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液压油缸80时,是将液压油缸80连接到双级超高压大流量机动栗站,以此提高堵截效率。
[0052]同时,所述大口径钢制管道应急挤压截流装置优选的是还包括:横梁90,其通过紧固螺母91固定于立柱30上端,并位于上压头40上方,所述横梁90与上压头40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其中,所述液压油缸80设置在横梁90上,且其活塞杆81可穿过横梁90。参见图1,横梁90与上压头40采用紧固件92连接,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将上压头40往下动作时,需要将该紧固件92拆除。而事先采用紧固件92将横梁90与上压头40连接,可让其构成一个整体的上模块,这样就可以不用在事故现场临时组装,从而加快截流效率。
[0053]由于本实用新型截流装置主要针对大口径钢制管道抢修设计,体积较大,为了便于对横梁90和立柱30等进行吊装以及稳住液压油缸80,因此,所述液压油缸80和立柱30的顶部均设置有吊环螺钉82、31,所述横梁90的顶部设置有吊环93,如图10所示。
[0054]基于本实用新型截流装置的上述结构设计,接下来结合附图1-12对本实用新型所述大口径钢制管道应急挤压截流装置的使用作出以下说明:
[0055]Stepl、组装底座10和下压头20
[0056]在事发现场选好作业点,并使管道暴露出来,且地面至管道A最低点距离为445?500mm左右,首先将底座10、吊环11(可为吊环螺钉)、下压头20通过紧固螺栓24集成好的装置底座部分放置于管道A的下方。如图5-6所示。
[0057]Step2、安装悬升机构60
[0058]利用管道A上方作为悬挂机构的支撑点,将拉带锁扣64挂住装置底座部分的吊环11上,启动悬挂机构的手摇式千斤顶613,并同步提升装置底座部分离开地面,使下压头204的下压口 21接触到管道A外圆下方位置为止。如图3-4所示。
[0059]Step3、安装立柱 30
[0060]利用吊装机分别将装有旋转吊环螺钉31的四根立柱30吊装于下压头20的相应竖向螺孔22中,并用扳手拧紧到位。
[0061 ] Step4、安装上压头40、横梁90和液压油缸80
[0062]采用起吊设备将上压头40、横梁90、液压油缸80通过紧固件92、94集成好的装置横梁部分(注意缸的活塞杆81应处于回缩状态)装入立柱30的上部(利用横梁90上的两吊环93),并用紧固螺母91将其紧固,注意将其中集成用的紧固件92拆除,并注意利用对位板51尽量使被压管道A处于压头中部。如图1 -2所示。
[0063]Step5、挤压
[0064]采用起吊设备利用液压油缸80尾部上的吊环螺钉82辅助稳住整个装置,随后将机动液压栗站100出油、回油快速接口与液压油缸80通过液压软管(应排掉软管中的气体)对接,打开操控系统便可实施挤压截堵的管道A挤压作业,一边挤压一边拆除悬挂机构。当管道A被挤压到位时,利用紧固螺栓70(六角头螺栓)将其上、下压头紧固方可停止机动液压栗站100的工作(只需堵截一点或需堵截两点的第二点的工作步骤),如图10-11所示。
[0065]Step6、拆卸与完成堵截
[0066]在挤压截堵到位时,利用紧固螺栓70将其上、下压头紧固方可反向操作机动液压栗站的工作(如图10所示),即回收液压油缸80的活塞杆81,依次拆除除上压头40、下压头20及紧固件70外的所有零部件,并增加四颗紧固件70将上、下压头紧固在被截堵的管道A上,如图12所示。注意保存好被拆除的紧固件,以便第二点堵截时装配集成相关部件时使用(需堵截两点时的第一点的工作步骤)。
[0067]总的说来,本实用新型所述截流装置可利用液压力在短时间内将钢制管道压扁,有效起到截流和堵漏作用,使经济损失和次生危害减到最小,而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0068]①本装置采用零部件搭建模块化结构,可事先集成为上、下两部分置于集成箱内待用(即底座装置底座部分和装置横梁部分);
[0069]②本装置上、下部分采用四立柱连接,以满足事故现场快速装拆需要;
[0070]③本装置的液压源采用双级超高压大流量机动栗站,堵截效率高;
[0071]④本装置截堵完工后,最终只有本装置的上、下压头及相应紧固件保持在被截堵的管道上,其余部分均可拆除再利用。
[0072]本实用新型所述截流装置具备的技术参数主要包括:①液压缸最大工作压力:63MPa ;②最大挤压压力:1470kN ;③被挤压钢管直径:DN500mm?DN750mm ;④被挤压钢管壁厚:< 10mm(11.91mm);⑤被挤压钢管材料:X60(X65)等屈服极限<475MPa(495MPa);⑥总质量:3000kg(不含机动液压栗站)。
[007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大口径钢制管道应急挤压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其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对吊环,每对吊环在底座上均呈左右布局; 下压头,其设置在底座上,并位于前后两侧的吊环之间,所述下压头具有向上的下压口,所述下压口的横截面为上小下大的锥台状,所述下压头的两端设置有竖向螺孔; 立柱,其底部螺纹连接至下压头的竖向螺孔中; 上压头,其滑动设置于立柱上,所述上压头具有向下的上压口,所述上压口的横截面为下小上大的锥台状,上压口与下压口正相对,并在上压口与下压口之间形成有放置待抢修管道的空间; 对位机构,其包括设置在上压头侧面中部的对位板,所述对位板下端向下延伸出上压头,且下端部设置成与待抢修管道外表面相配合的弧形支撑面;以及 两组悬升机构,其分别设置于底座的前后两侧,每组悬升机构均包括设置在待抢修管道上部的顶升单元和连接在顶升单元左、右两侧的左、右拉带,左拉带的另一端连接在位于底座左边的吊环上,右拉带的另一端连接在位于底座右边的吊环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口径钢制管道应急挤压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两对间隔开的吊环;其中,所述悬升机构中, 连接在顶升单元左、右两侧的左、右拉带各设置有两根,并且使两根左拉带分别连接至位于底座左边的两个吊环上,两根右拉带分别连接至位于底座右边的两个吊环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口径钢制管道应急挤压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单元包括: 基座,其底部设置有弧面朝下的弧形块,所述弧面与待抢修管道上端的外表面相配合; 手摇式千斤顶,其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沿手摇式千斤顶镜像对称,并在手摇式千斤顶的左右两侧设有两个半圆挂口,所述连接件受手摇式千斤顶的驱动而作上下直线移动;其中,手摇式千斤顶通过基座设置在待抢修管道上部,两根左拉带的一端通过一个左锁环挂接于手摇式千斤顶左侧的半圆挂口上,两根右拉带的一端通过一个右锁环挂接于手摇式千斤顶右侧的半圆挂口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口径钢制管道应急挤压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左拉带的另一端以及两根右拉带的另一端均设置有锁扣,并通过锁扣抠接至对应的吊环上。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大口径钢制管道应急挤压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头包括: 底板,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于底座上;和 下挤压板,其固定于底板上侧面并与底板等长,下挤压板与底板一起形成的横截面呈倒T字形,下挤压板的顶部设置下压口,下挤压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下连接部,下连接部上开设所述竖向螺孔,且下连接部下端与底板固定。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口径钢制管道应急挤压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头包括: 顶板,其两端分别设置有上连接部,上连接部上设置有竖向穿孔,顶板与两个上连接部一起构成工字形本体;和 上挤压板,其固定于顶板下侧面并与顶板等长,上挤压板与顶板一起形成的横截面呈T字形,上挤压板的底部设置上压口;其中, 所述上压头的两个上连接部与下压头的两个下连接部正相对,使得立柱上部可穿设于竖向穿孔中,底部可螺纹连接至竖向螺孔。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口径钢制管道应急挤压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中心开设有盲孔; 所述截流装置还包括: 液压油缸,其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插入所述盲孔中,以驱使上压头沿立柱朝向下压头运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口径钢制管道应急挤压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横梁,其通过紧固螺母固定于立柱上端,并位于上压头上方,所述横梁与上压头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其中,所述液压油缸设置在横梁上,且其活塞杆可穿过横梁。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口径钢制管道应急挤压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缸和立柱的顶部均设置有吊环螺钉,所述横梁的顶部设置有吊环。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口径钢制管道应急挤压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板设置有两块,且分别通过紧固件相对设置于上压头的两侧中部。
【文档编号】F16L55/168GK205479959SQ201620153609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9日
【发明人】祁志江, 焦光伟, 陈雪华, 陈明, 王庆, 常向东, 李洪河, 邓松圣, 曾庆丰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