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共振双减震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三轮摩托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共振双减震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的三轮摩托车前减震器大多为弹簧式,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现有的吸震弹簧为了避免弹簧的断裂,从而使用变螺距的弹簧,变螺距的弹簧在压缩时易出现弹簧的弯曲变形,且弹簧特性线为有折点的折现,在弹簧密圈和疏圈的过渡处也易出现弹簧的弯曲现象。现有一些三轮摩托车在减震立柱上套用不同螺距的弹簧,弹簧与弹簧之间设置一隔板从而将上下两弹簧分隔开以消除以前使用弹簧出现的缺陷。隔板在使用时,并不能防止上下弹簧在隔板上的扭转,且降低了弹簧的刚度,从而降低了减震效果。
[0003]现有的减震器与支架之间的连接长度短,减震立柱的外径小,整个车体行驶过程中容易产生共振,影响摩托车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且抗冲击能力差,易弯曲变形产生安全事故。
[0004]显然,现有技术用于三轮摩托车前减震器存在着弹簧易于变形扭转,弹簧刚度低,不舒适,抗冲击能力差,整车易共振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三轮摩托车前减震器存在的弹簧易于变形扭转,弹簧刚度低,不舒适,抗冲击能力差,整车易共振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共振双减震器。
[0006]本实用新型防共振双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柱、支撑块、两个减震立柱和两个副减震立柱;所述导向柱固定在支撑块的中部,两个减震立柱分别设置在支撑块的两端,两个副减震立柱分别设置于两个减震立柱的后侧;所述副减震立柱的顶端和减震立柱的顶端连接,副减震立柱的底端与减震立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立柱包括阻尼套筒、连杆、上弹簧、下弹簧和转换垫板;所述上弹簧、下弹簧和转换垫板套于连杆和阻尼套筒上,转换垫板设置于上弹簧和下弹簧之间;在减震立柱上,上弹簧的上部和下弹簧的下部设置有弹簧座。
[0007]进一步,所述转换垫板的中部设置有减震立柱穿过的通孔;所述转换垫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与上弹簧和下弹簧的端部相互嵌合并相互配合的弧形凹槽。
[0008]进一步,所述转换垫板上表面凹槽的端部和下表面凹槽的端部相对设置。
[0009]进一步,所述转换垫板为圆柱形,所述凹槽分别设置于转换垫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边缘。
[0010]进一步,所述通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套筒。
[0011]进一步,所述减震立柱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减震器的安装块。
[0012]进一步,所述副减震立柱与减震立柱的结构相同。
[0013]进一步,所述副减震立柱的减震弹簧的螺径小于减震立柱上弹簧和下弹簧的螺径。
[0014]进一步,所述上弹簧和下弹簧的螺径不同。
[0015]进一步,所述减震立柱通过螺栓与支撑块连接。
[0016]本实用新型的防共振双减震器刚柔并济,弹簧不易变形扭转,乘车舒适,抗冲击能力强,整车不易共振,且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0017]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8]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9]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0020]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换垫板的立体图;
[0021]附图5为转换垫板与减震立柱相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
【发明内容】
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0023]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换垫板的立体图;附图5为转换垫板与减震立柱相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导向柱;2、支撑块;3、减震立柱;4、副减震立柱;5、阻尼套筒;6、连杆;7、上弹簧;8、下弹簧;9、转换垫板;10、弹簧座;11、通孔;12、凹槽;13、套筒;14、安装块;15、减震弹簧;16、螺栓。
[0024]如附图1、2、3所示,防共振双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柱1、支撑块2、两个减震立柱3和两个副减震立柱4;所述导向柱I固定在支撑块2的中部,两个减震立柱3分别设置在支撑块2的两端,两个副减震立柱4分别设置于两个减震立柱3的后侧;所述副减震立柱4的顶端和减震立柱3的顶端连接,副减震立柱4的底端与减震立柱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立柱3包括阻尼套筒5、连杆6、上弹簧7、下弹簧8和转换垫板9;所述上弹簧7、下弹簧8和转换垫板9套于连杆6和阻尼套筒5上,转换垫板9设置于上弹簧7和下弹簧8之间;在减震立柱3上,上弹簧7的上部和下弹簧8的下部设置有弹簧座10。
[0025]减震立柱3上的弹簧有一定的响应频率,尤其是前轮过凹坑后会形成连续较长的上下运动,用另一副减震立柱4上的弹簧加以干扰;在减震立柱3上的弹簧往复运动时,能够消除整车的共振。
[0026]如附图4、5所示,所述转换垫板9的中部设置有减震立柱3穿过的通孔11;所述转换垫板9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与上弹簧7和下弹簧8的端部相互嵌合并相互配合的弧形凹槽12。所述转换垫板9上表面凹槽12的端部和下表面凹槽12的端部相对设置。所述转换垫板9为圆柱形,所述凹槽12分别设置于转换垫板9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边缘。所述通孔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套筒13。
[0027]使用时,分别将上弹簧7和下弹簧8的端部嵌合在相对的凹槽12内,且上弹簧7、下弹簧8和转换垫板9均套于减震立柱3上即可。一般弹簧,柔性大一点其吸震好一点,但车辆需要一定的刚度支撑,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转换垫板9防止了相邻弹簧的扭转,增加了刚性,增加了减震效果。
[0028]如附图1、3所示,所述减震立柱3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减震器的安装块14。所述副减震立柱4与减震立柱3的结构相同。所述副减震立柱4的减震弹簧15的螺径小于减震立柱3上弹簧7和下弹簧8的螺径。所述上弹簧7和下弹簧8的螺径不同。所述减震立柱3通过螺栓16与支撑块2连接。通过设置不同螺径的弹簧,有助于降低弹簧的损坏程度。副减震立柱4的减震弹簧15因力矩分配等原因加之外观、成本等原因,故而一般都较主簧小。
[0029]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块安装在前车轮的主轴上即可。本实用新型的防共振双减震器刚柔并济,弹簧不易变形扭转,乘车舒适,抗冲击能力强,整车不易共振,且美观大方。
【主权项】
1.防共振双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柱(1)、支撑块(2)、两个减震立柱(3)和两个副减震立柱(4);所述导向柱(I)固定在支撑块(2)的中部,两个减震立柱(3)分别设置在支撑块(2)的两端,两个副减震立柱(4)分别设置于两个减震立柱(3)的后侧;所述副减震立柱(4 )的顶端和减震立柱(3 )的顶端连接,副减震立柱(4 )的底端与减震立柱(3 )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立柱(3)包括阻尼套筒(5)、连杆(6)、上弹簧(7)、下弹簧(8)和转换垫板(9);所述上弹簧(7)、下弹簧(8)和转换垫板(9)套于连杆(6)和阻尼套筒(5)上,转换垫板(9)设置于上弹簧(7)和下弹簧(8)之间;在减震立柱(3)上,上弹簧(7)的上部和下弹簧(8)的下部设置有弹簧座(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共振双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垫板(9)的中部设置有减震立柱(3)穿过的通孔(11);所述转换垫板(9)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与上弹簧(7)和下弹簧(8)的端部相互嵌合并相互配合的弧形凹槽(1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共振双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垫板(9)上表面凹槽(12)的端部和下表面凹槽(12)的端部相对设置。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共振双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垫板(9)为圆柱形,所述凹槽(12)分别设置于转换垫板(9)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边缘。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共振双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套筒(1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共振双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立柱(3)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减震器的安装块(14)。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共振双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减震立柱(4)与减震立柱(3)的结构相同。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共振双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副减震立柱(4)的减震弹簧(15)的螺径小于减震立柱(3)上弹簧(7)和下弹簧(8)的螺径。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共振双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弹簧(7)和下弹簧(8)的螺径不同。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共振双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立柱(3)通过螺栓(16)与支撑块(2)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共振双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柱、支撑块、两个减震立柱和两个副减震立柱;所述导向柱固定在支撑块的中部,两个减震立柱分别设置在支撑块的两端,两个副减震立柱分别设置于两个减震立柱的后侧;所述副减震立柱的顶端和减震立柱的顶端连接,副减震立柱的底端与减震立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立柱包括阻尼套筒、连杆、上弹簧、下弹簧和转换垫板;所述上弹簧、下弹簧和转换垫板套于连杆和阻尼套筒上,转换垫板设置于上弹簧和下弹簧之间;在减震立柱上,上弹簧的上部和下弹簧的下部设置有弹簧座。本实用新型的防共振双减震器刚柔并济,弹簧不易变形扭转,乘车舒适,抗冲击能力强,整车不易共振,且美观大方。
【IPC分类】F16F13/00
【公开号】CN205207528
【申请号】CN201521037929
【发明人】王保军
【申请人】重庆黄河摩托车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