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侧向导流管的旋流三通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型材,尤其是一种三通。
【背景技术】
[0002]屋面排水管道和建筑物内排水管道既要求具有快速而强大的排水能力,又要求不产生过高的排水噪音。排水噪音主要是由于水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与上升的气流冲撞形成的。气流阻滞还会影响水流速度。现有各类旋流管材和管件的设计都是为了使水流贴着管壁流动,在有限的管道空间中将下降的水流和管道中的气流最大程度的分开。为了避免过快的水流在下降过程中因为瞬时形成柱塞流对管道产生水锤冲击,管道设计中专门隔一定距离设置破旋管件,使快速下降的柱塞流在破旋管件中中止。在有横管的位置需要设置三通,当横管中水流到三通位置时,横向流动的水流会与竖直方向的水流相遇,形成水舌冲击产生噪音,影响水流速度。现在的设计是在三通位置设一向下的直管,直管的下缘在横管的下部,使横管的水流和竖管的水流分开。由于这段向下的直管正好挡在横管的管口,造成该部分空间狭窄,只能通过扩大口径来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带侧向导流管的旋流三通。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带侧向导流管的旋流三通,包括侧向导引管、横向导流管、导流漏斗,侧向导引管、横向导流管、导流漏斗分别采用一体式设计,三通结构,胶粘连接;侧向导引管下部偏离横向导流管入口的导引管,横向导流管入口处有一个空腔;导流漏斗上均匀分布着导流翼板。
[0005]所述的导流翼板呈圆弧状。
[0006]所述的侧向导引管的下口正对着导流漏斗上的导流翼板。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够在有限的管道空间中实现最大的流通能力,同时最大程度的降低水流产生的噪音。整个管件的组件少,组装简便,使用安全可
A+-.与巨O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I为侧向导引管,2为横向导流管,3为导流漏斗,4为导流翼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0011]带侧向导流管的旋流三通,包括侧向导引管1、横向导流管2、导流漏斗3,侧向导引管1、横向导流管2、导流漏斗3分别采用一体式设计,三通结构,胶粘连接。
[0012]侧向导引管I下部偏离横向导流管2入口的导引管,可以将向下流动的水流向偏离横向导流管2入口的方向引导,避免水舌现象产生过大的噪音,避免扰流造成水流不畅。
[0013]横向导流管2入口处有一个空腔,可以避免横向导流管2中的异物堵塞。
[0014]导流漏斗3上均匀分布着导流翼板4,所述的导流翼板4呈圆弧状,可以有效的避免水流中杂物被挂住,堵塞管道。
[0015]所述的侧向导引管I的下口正对着导流漏斗3上的导流翼板4。当旋转的水流离开侧向导引管I时会破坏掉旋转流的状态,这时水流会继续在导流翼板4的作用下重新形成旋转流,进入管道中,保证水流保持旋转流快速的流动,避免出现气塞和水柱现象。
[0016]从横向导流管2流进旋流管件中的水流,会在管件腔中向下流动,经过导流翼板4时,逐渐形成旋转流,进入管道中。
[0017]当竖管和横管中都有水流时,由于侧向导引管I的作用,将竖向水流和横向水流分别导引进入导流漏斗3中,在导流翼板4的作用下汇成旋转流,流入管道中。
[0018]当管道中水流量很大形成水柱流时,会出现下方管道中气体排放不畅的情况。这时,侧向导引管I就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横向导流管2使水柱流被释放,通过导流翼板4重新形成旋转流,可以有效的避免在下一段管道中继续出现水柱流的情况。
【主权项】
1.带侧向导流管的旋流三通,包括侧向导引管、横向导流管、导流漏斗,其特征在于:侧向导引管、横向导流管、导流漏斗分别采用一体式设计,三通结构,胶粘连接;侧向导引管下部偏离横向导流管入口的导引管,横向导流管入口处有一个空腔;导流漏斗上均匀分布着导流翼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侧向导流管的旋流三通,其特征在于:导流翼板呈圆弧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侧向导流管的旋流三通,其特征在于:侧向导引管的下口正对着导流漏斗上的导流翼板。
【专利摘要】带侧向导流管的旋流三通,包括侧向导引管、横向导流管、导流漏斗,侧向导引管、横向导流管、导流漏斗分别采用一体式设计,三通结构,胶粘连接;侧向导引管下部偏离横向导流管入口的导引管,横向导流管入口处有一个空腔;导流漏斗上均匀分布着导流翼板,优点是:能够在有限的管道空间中实现最大的流通能力,同时最大程度的降低水流产生的噪音,整个管件的组件少,组装简便,使用安全可靠。
【IPC分类】F16L55/24, F16L41/02, F16L55/033
【公开号】CN204756255
【申请号】CN201520381029
【发明人】印振同, 胡宗义, 王天金
【申请人】山东陆宇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