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吸附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真空吸附装置。本发明的真空吸附装置包括:吸附部件,通过形成在内部的真空室而真空吸附于被吸附面上;调节部件,与吸附部件结合,以形成真空室,其中,吸附部件包括:第一硬质部,与调节部件结合,其位置能够通过调节部件上升;变形部,可改变形状,且一端部结合于第一硬质部的端部;第二硬质部,位于第一硬质部的外侧,并结合于变形部的另一端部,以支撑变形部。
【专利说明】
真空吸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吸附装置。更加具体地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的真空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真空吸附装置是指可以通过生成在装置内部的真空而附着于其它物体上的装置。这种真空吸附装置的主要用途是无需利用钉子或粘合剂等就能使某物件附着于玻璃或瓷砖等上。
[0003]图1至图2是例示出现有的真空吸附装置的剖视图,图1例示出吸附板10平整地紧贴于被吸附面s上的状态,图2例示出通过吸附板10上升而在与被吸附面s之间形成真空室c的状态。
[0004]参照图1至图2,现有的真空吸附装置由以下部分构成:软质的吸附板10,紧贴于被吸附面s上;硬质的按压盖20,压缩吸附板10的上表面边缘部,并且在中心部相隔指定间距G地覆盖吸附板10;拉杆30,设置于所述吸附板10的上表面中央,贯穿按压盖20;旋转器40,与拉杆30进行螺纹结合,通过旋转,向上牵引提升拉杆30。
[0005]—旦在被吸附面s上紧贴吸附板10后,向下加压按压盖20,并旋转旋转器40,则与旋转器40进行螺纹结合的拉杆30上升,并且在与被吸附面s之间形成超低压状态的真空室C。由于如此形成的真空室c的真空吸附力,真空吸附装置吸附于被吸附面s上。
[0006]现有的真空吸附装置由以下部分形成:软质的吸附板10,由收缩以及松弛自由的橡胶材料形成;硬质的按压盖20;拉杆30;以及硬质的旋转器40,与拉杆30进行螺纹结合。尤其是由于软质的吸附板10与硬质的拉杆30的材料不同,在分别制作以后,需要将它们再次结合,因而发生制造成本高、制造时间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7]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被提出的,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可以节省制造成本以及时间的真空吸附装置。
[0009]本发明的其它多个目的将通过以下描述的实施例变得更加清楚。
[0010]技术方案
[0011]依照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真空吸附装置包括:吸附部件,通过形成在内部的真空室而真空吸附于被吸附面上;调节部件,与吸附部件结合,以形成真空室,其中,吸附部件包括:第一硬质部,与调节部件结合,其位置能够通过调节部件上升;变形部,可改变形状,且一端部结合于第一硬质部的端部;第二硬质部,位于第一硬质部的外侧,并结合于变形部的另一端部,以支撑变形部。
[0012]依照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真空吸附装置可以具备一个以上的如下特征。例如,在第一硬质部上突出形成有调节凸起,调节部件可以与调节凸起形成螺纹结合或销钉结合,或者可以使用相同材料并通过注射成型等而形成为一体。
[0013]变形部的厚度可以小于第一硬质部或第二硬质部,从而能够变形。
[0014]第一硬质部、变形部以及第二硬质部可以使用相同材料并通过注射成型而形成为一体。
[0015]在吸附部件的端部可以涂布凝胶或结合密封垫。
[0016]变形部可以通过旋转点与第二硬质部结合,第一硬质部的高度可以低于旋转点的高度。
[0017]变形部可以与第一硬质部相连接,并且呈曲线状。
[0018]依照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真空吸附装置包括:盖,具备密封垫凸部;密封垫,分别与密封垫凸部以及被吸附面接触;吸附部,具备用于对位于密封垫凸部上的密封垫进行加压的加压端部,通过形成在与被吸附面之间的真空室而真空吸附于被吸附面上;加压部,使吸附部上升,从而形成真空室。
[0019]依照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真空吸附装置可以具备一个以上的如下特征。例如,吸附部可以朝着上方以及外侧方向对密封垫进行加压。
[0020]有益效果
[0021]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可以节省制造成本以及时间的真空吸附装置。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例示出现有的真空吸附装置的剖视图,其例示出吸附板紧贴于被吸附面上的状态。
[0023]图2是例示出现有的真空吸附装置的剖视图,其例示出吸附板从被吸附面隔开的状态。
[0024]图3是例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的立体图。
[0025 ]图4是在图3中例示出的真空吸附装置的俯视图。
[0026]图5是沿图3中AA线的真空吸附装置的剖视图。
[0027]图6是例示出通过图5中的第一硬质部上升而形成真空腔室的状态的剖视图。
[0028]图7以及图8是例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的剖视图。
[0029]图9以及图10是例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的剖视图。
[0030]图11是例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的剖视图。
[0031]图12是例示出在图11中所示的真空吸附装置的吸附部的立体图。
[0032]图13是例示出在图11中所示的真空吸附装置的盖的剖视图。
[0033]图14是例示出在图11中所示的真空吸附装置的密封垫的剖视图。
[0034]图15是例示出在图11的状态下通过吸附部上升而形成真空室的状态的剖视图。
[0035]图16是例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本发明可以作出多种变换,并且可以具有多个实施例,拟在附图中示出多个特定实施例并且在详细的说明中进行详述。但是,应当理解为,本发明并非限定于特定的实施方式,而是包括本发明的思想以及技术范围所包含的所有变换、等同物或替代物。在说明本发明时,相关的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被判断为有可能混淆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037]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说明特定的实施例而使用,其意图并不是用于限定本发明。记载为单数时,如果不是明显地有别于所要说明的意图,则包含复数的情况。在本申请中应当理解为,所使用的“包含”或“具有”等术语旨在指定存在说明书中所记载的特征、数量、步骤、动作、结构要素、部件或其组合的情况,并不是要事先排除一个以上的其他特征或数量、步骤、动作、结构要素、部件或者其组合的存在或附加可能性。
[0038]第一、第二等术语可以用于说明各种结构要素,但是所述结构要素并非限定于所述术语。所述术语仅用于将一个结构要素与其他结构要素相区别。
[0039]下面,参照多个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多个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并且在参照【附图说明】时,与附图标记无关,对于相同或对应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对其的重复说明。
[0040]下面,参照图3至图6,对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100进行说明。
[0041]图3是例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100的立体图,图4是在图3中例示出的真空吸附装置100的俯视图。而且,图5是沿图3中AA线的真空吸附装置100的剖视图,图6是例示出由于图5中的第一硬质部122上升而形成真空室c的状态的剖视图。
[0042]参照图3至图6,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100包括:吸附部件120,通过形成在内部的真空室c而真空吸附于被吸附面s上;调节部件160,与吸附部件120结合,以形成真空室C。调节部件160通过旋转向上牵引吸附部件120的第一硬质部122,因而扩大吸附部件120的内部空间,并形成超低压的真空室C,从而吸附部件120紧贴在被吸附面s上。
[0043]如上所述,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100由吸附部件120以及调节凸起124两部分构成,因而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尤其是吸附部件120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形成为一体,因此可以达到能够节省制造成本以及时间的效果。
[0044]吸附部件120通过其内部的真空室c所形成的真空吸附力来真空吸附于被吸附面s上。吸附部件120包括:圆形的第一硬质部122,位于中央;环(ring)状的变形部130,形成于第一硬质部122的周围;环状的第二硬质部140,形成于变形部130的周围;以及密封垫150,结合于第二硬质部140的下端部。
[0045]虽然例示出本实施例涉及的吸附部件120呈圆形,但是吸附部件可以具有椭圆形或多边形等形状。本发明并非限定于吸附部件120的形状。
[0046]第一硬质部122、变形部130以及第二硬质部140可以均由相同的材料形成为一体。例如,吸附部件120可以由聚丙烯树脂通过注射成型而形成为一体。只是,第一硬质部122以及第二硬质部140的厚度可以大于变形部130。例如,第一硬质部122以及第二硬质部140的厚度约为3_,相同材料的变形部130的厚度约为0.1?0.7_。
[0047]当然,第一硬质部122以及第二硬质部140也可以形成为相对较薄。尤其是较薄地形成第二硬质部140以后,利用结合于吸附部件120上部的诸如覆盖物(未图示)的其它部件,能够维持其位置和形状。另外,也可以相对较薄地形成第一硬质部122。
[0048]第一硬质部122以及第二硬质部140具有不会因外力而轻易发生变形的特性。因此,即使调节部件160旋转,第一硬质部122以及第二硬质部140的形状几乎没有变形。只是,第一硬质部122与调节部件160结合,通过调节部件160的旋转而上升,或者通过变形部130的复原力而下降。
[0049]第一硬质部122位于吸附部件120的中央,呈圆盘状。而且,第一硬质部122的周围结合有可变形的变形部130,因此第一硬质部122能够上升或下降。第一硬质部122通过调节部件160的旋转而上升,并且通过第一硬质部122的上升而在吸附部件120内部形成真空室c,从而生成真空吸附力。而且,第一硬质部122通过变形部130的复原力而下降。
[0050]在第一硬质部122的中央形成有调节凸起124。调节凸起124具有一定的长度,在其周围形成有螺纹126。在调节凸起124上螺纹结合有调节部件160。调节部件160通过自身旋转而沿着调节凸起124的长度方向上升或下降,并使第一硬质部122直接上升,或者除去向上牵引的力量,从而可以使其下降。
[0051]变形部130发挥连接第一硬质部122以及第二硬质部140的作用。变形部130由与第一硬质部122以及第二硬质部140相同的材料形成为一体,但是由于其厚度薄,形状相对自由地因外力而变形。因此,只要通过调节部件160的旋转而对第一硬质部122施加上升或下降的力量,则变形部130的形状变形,从而能够使第一硬质部122上升或下降。
[0052]虽然例示出变形部130呈使第一硬质部122以及第二硬质部140相连接的直线状,但是根据第一硬质部122以及第二硬质部140的形状以及相对位置,当然,可以对其形状进行各种变形。
[0053]在变形部130与第二硬质部140的连接部分上形成有转动槽132。为了使变形部130与第二硬质部140的连接部分变薄而形成转动槽132。通过转动槽132,变形部130可以相对于第二硬质部140自由地进行旋转以及/或变形。
[0054]变形部130除了呈直线状以外,还可以呈曲线状。即,变形部130整体呈曲线状(例如,V字形、U字形、S字形等)或者其一部分呈曲线状。
[0055]第二硬质部140形成于吸附部件120的最外廓,呈环状。第二硬质部140与第一硬质部122相同,具有其形状不会因外力而轻易变形的特性。因此,在通过调节部件160的旋转而使第一硬质部122上升的过程中,第二硬质部140发挥支撑第一硬质部122以及调节部件160的作用。
[0056]虽然例示出在本实施例涉及的吸附部件120中第二硬质部140倾斜配置,但是第二硬质部140可以垂直配置。另外,虽然例示出第二硬质部140呈直线状,但是也可以呈曲线等各种形状是理所当然的。
[0057]如图5至图6所示,相当于第二硬质部140与变形部件130的连接端部的加压端部144向上突出,并与调节部件160相接。第二硬质部140在外力作用下不变形或其形状几乎不变,因此在第一硬质部122的上升过程中调节部件160始终与加压端部144相接。
[0058]在第二硬质部140的下端部形成有密封垫插入槽(无附图标记)。而且,在密封垫插入槽内插入有密封垫150。密封垫150紧贴于被吸附面s上,以免空气流入到吸附部件120的内部空间。
[0059]密封垫150可以由诸如粘合性凝胶(gel)、尿烷、硅酮、橡胶或软质聚氯乙烯(PVC)等材料形成,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密封垫150的材料。而且,密封垫150可以由粘合性弹性体或粘合性聚氨酯形成,因此可以通过进一步增强吸附部件120与被吸附面s之间的气密性来提高吸附持久力。
[0060]密封垫150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结合于第二硬质部140的下端部。例如,密封垫150可以熔焊或插入于第二硬质部140的下端部,也可以通过双重注射成型而形成为一体。
[0061]调节部件160通过旋转而向上牵引吸附部件120的第一硬质部122,扩大吸附部件120内部的体积,从而可以形成真空室C。另外,调节部件160维持通过固定第一硬质部122的位置而形成的真空室c,从而可以维持真空吸附力。
[0062]调节部件160呈长方形板状,形成于其中央的贯穿孔(无附图标记)与第一硬质部122的调节凸起124进行螺纹结合。因此,调节部件160通过旋转而在调节凸起124的长度方向上沿着上下方向移动。
[0063]如图5至图6所示,调节部件160与第二硬质部140的加压端部144相接。因此,在图5的状态下使调节部件160向一方向旋转时,则调节部件160不会沿着上下方向移动,而形成有调节凸起124的第一硬质部122得以上升。这样,当第一硬质部122上升时,调节部件160的高度不会因其旋转而变更。
[0064]在第二硬质部140的密封垫150紧贴于被吸附面s上而封闭吸附部件120的内部的状态下,第一硬质部122通过调节部件160的旋转而上升至如图6所示状态时,则形成真空室c,并生成真空吸附力。因此,真空吸附装置100紧贴于被吸附面s上。
[0065]本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100例示出调节部件160与调节凸起124相互螺纹结合,第一硬质部122通过调节部件160的旋转而上升。但是,为了使第一硬质部122升降,本发明可以采用多种结构是理所当然的。例如,还可以采用杠杆结构,使调节凸起124(此时,在调节凸起的周围上没有形成螺纹126)利用杠杆原理来上升。
[0066]而且,一旦第一硬质部122通过调节部件160的反向旋转而下降,则解除真空室c内部的超低压状态,从而可以易于从被吸附面s脱离真空吸附装置100。
[0067]下面,参照图5至图6,对于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100的使用进行说明。作为参考,图5例示出第一硬质部122没有上升的状态,图6例示出第一硬质部122通过调节部件160的旋转上升并形成真空室c的状态。
[0068]参照图5,当第一硬质部122没有上升时,第一硬质部122的下表面与接触面s之间的间距为最小间距h,调节部件160的下表面与第一硬质部122的上表面之间的间距为最大间距a。
[0069]当然,在图5的状态下,第一硬质部122的下表面还可以与被吸附面s相接。
[0070]一旦相对于被吸附面s向下加压吸附部件120,则吸附部件120内部空间被密封垫150所密闭,吸附部件120通过密封垫150的摩擦力而无法相对于被吸附面s进行旋转。在此状态下,一旦旋转调节部件160,则与调节部件160螺纹结合的调节凸起124上升,并且向上牵引第一硬质部122。因此,如图6所示,第一硬质部122的下表面与接触面s之间的间距变成h(>h),调节部件160的下表面与第一硬质部122上表面之间的间距变成a(〈a)。
[0071]在吸附部件120的内部空间被密闭的状态下,一旦第一硬质部122通过调节部件160的旋转而上升,则吸附部件120的内部空间扩大,并形成真空室C。通过真空室c而产生真空吸附力,由此真空吸附装置100紧贴于被吸附面s上。而且,通过改变调节部件160的旋转程度,可以调节真空吸附力。
[0072]即使第一硬质部122上升或下降,第二硬质部140也不会变形。因此,相当于第二硬质部140端部的加压端部144始终具有一定的高度。调节部件160的下表面被加压端部144所支撑,从而具有一定的高度,并且形成在调节部件160中央的贯穿孔(无附图标记)也与调节凸起124的周围结合,因而调节部件160可以利用摩擦力来维持图6的状态。
[0073]为了从被吸附面s分离真空吸附装置100,一旦沿着与附着时的相反方向旋转调节部件160,则第一硬质部122通过变形部130的恢复力而下降,并解除真空室C。因此,除去基于真空室c的真空吸附力时,可以从被吸附面s易于分离真空吸附装置100。
[0074]下面,参照图7以及图8,对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200进行说明。
[0075]图7以及图8是分别例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200的剖视图,图7例示出第一硬质部222上升以前的状态,图8例示出第一硬质部222已经上升的状态。
[0076]参照图7以及图8,本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200具备:第一硬质部222,位于中央;第二硬质部240,用于形成边缘;变形部230,使第一硬质部222以及第二硬质部240彼此连接。而且,在第一硬质部222的中央向上突出形成有调节凸起224。另外,在第二硬质部240的下部具备密封垫250。
[0077]在调节凸起224上可以结合有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100的调节部件160。当然,本发明不会被使第一硬质部222上升的单元所限制,第一硬质部222可以通过杠杆原理来上升。
[0078]变形部230从第二硬质部240的内侧延长,与位于中央的第一硬质部222的端部连接。变形部230通常可以通过塑料注射成型等来与第一硬质部222以及第二硬质部240形成为一体。变形部230并非材料本身伸长,而是通过外力而改变其形状。只是,变形部的厚度可以小于第一硬质部222以及第二硬质部240,以使其形状易于变形。
[0079]参照图7,当不施加外力时,变形部230呈曲线状。此时,第一硬质部222的下表面距离被吸附面s隔开h的高度,其相当于比旋转点232更低的位置,所述旋转点232相当于变形部230与第二硬质部240的连接点。
[0080]当在图7的状态下第一硬质部222上升时,第一硬质部222以及第二硬质部240不变形,而变形部230可以变形并且能够使第一硬质部222上升(参照图8)。通过变形部230的变形,第一硬质部222距离被吸附面s隔开h(>h),因而在与被吸附面s之间形成真空室C。
[0081]在图8的状态下除去外力时,通过变形部230的恢复力变形为如图7所示的原状,因此第一硬质部222下降,并达到图7的状态。
[0082]虽然例示出在第一硬质部222上升以前第一硬质部222的下表面低于旋转点232,但是这仅为例示,本发明并非限定于第一硬质部222的初始位置。因此,第一硬质部在上升以前可以高于旋转点232。
[0083]虽然例示出上升的第一硬质部222略高于旋转点232,但是这是例示,本发明并非限定于第一硬质部222的上升位置。因此,上升的第一硬质部的高度可以低于或等于旋转点232。
[0084]下面,参照图9以及图10,对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300进行说明。
[0085]图9以及图10是分别例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300的剖视图,图9例示出第一硬质部322上升以前的状态,图10例示出第一硬质部322已经上升的状
??τ O
[0086]参照图9以及图10,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300具备第一硬质部322、变形部330、第二硬质部340以及密封垫350,这与第二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200的第一硬质部222、变形部230、第二硬质部240以及密封垫250相同或相似,因而省略具体说明。只是,本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300的变形部330的特征在于,在不施加外力时,呈直线状。
[0087]参照图9,在不施加外力时,变形部330呈未变形的直线状。此时,当沿着垂直方向施加外力时,如图10所示,变形部330变形为曲线状,并且可以使第一硬质部322上升。第一硬质部322相对于被吸附面s由高度h上升到高度h(>h),因而在与被吸附面s之间形成真空室Co
[0088]在所述第二实施例以及第三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200、300中,安装或附着于第二硬质部240、340下部的密封垫250、350可以以橡胶材料或凝胶类型涂布,或通过双重注射成型方式形成为一体。另外,第二硬质部240、340的厚度大于或等于变形部230、330的厚度,但是并非限定于此。
[0089]下面,参照图11至图15,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400进行说明。
[0090]图11是例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400的剖视图。而且,图12是例示出在图11中所示的真空吸附装置400的吸附部470的立体图,图13是例示出在图11中所示的真空吸附装置400的盖410的剖视图,图14是例示出在图11中所示的真空吸附装置400的密封垫440的剖视图。另外,图15是例示出在图11的状态下通过吸附部470上升而形成真空室c的状态的剖视图。
[0091]第四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400包括:盖410,用于形成外体,其内部具备密封垫凸部415;密封垫440,位于密封垫凸部415上,与被吸附面s接触;吸附部470,具备用于对位于密封垫凸部415上的密封垫440进行加压的加压端部472,通过形成于内部的真空室C,真空吸附于被吸附面s上;加压部460,与吸附部470结合,使吸附部470上升,从而形成真空室Co
[0092]第四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400的特征在于,通过吸附部的呈加压凸起状的加压端部472,朝着上方向以及外侧方向对位于密封垫凸部415上的密封垫440进行加压,从而不易从形成于密封垫凸部415上的密封垫槽416脱离。因此,本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400无需为了在密封垫槽416结合密封垫440而涂布凝胶后,放置一定时间,以便养护,或者利用粘合剂在密封垫凸部416结合密封垫440。因此,本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400可以节省制造成本以及单价。
[0093]另外,由加压端部472、变形区间474、硬质区间476以及紧固凸起478构成的吸附部470可以由相同材料形成为一体。例如,吸附部470可以通过利用了塑料树脂的注射成型而形成为一体。由于这种吸附部470的结构,本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400可以节省制造成本以及单价。
[0094]盖410形成真空吸附装置400的外体,呈圆顶(dome)状。盖410的内部具备密封垫440以及吸附部470,在其外侧具备加压部460以及钩414。盖410具备密封垫槽416、内部空间430以及贯穿孔432。
[0095]密封垫凸部415沿着盖410的内部周围形成,在被吸附面s上高于盖端部422。密封垫440的水平外侧面448以及垂直外侧面450与密封垫凸部415相接。而且,在密封垫凸部415的一侧向下突出有内侧凸起418,通过这种内侧凸起418,在密封垫凸部415上形成有密封垫槽 416。
[0096]密封垫槽416是沿着盖410的周围形成的槽,由上表面424、外侧面426以及内侧面428构成。内侧面428通过内侧凸起418而形成。相对于被吸附面S,内侧凸起418的下端部可以高于盖端部422。
[0097]当然,内侧凸起418的下端部的高度可以低于或等于盖端部422,此时在盖端部422上可以结合有与被吸附面s相接的密封垫440。另外,密封垫槽416可以不具备内侧凸起418。
[0098]如图4所示,密封垫槽416的上表面424、外侧面426、内侧面428、以及盖端部422均与密封垫440相接。
[0099]在密封垫槽416内除了密封垫440以外还可以一同插入吸附部470的加压端部472。当吸附部470为了形成真空室c而上升时,朝着上方向以及外侧方向对密封垫440进行加压,因而密封垫440不会轻易从密封垫槽416脱离。
[0100]在盖410的内部具备内部空间430。吸附部470的变形区间474、硬质区间476以及紧固凸起478位于内部空间430内。参照图15,变形区间474、硬质区间476以及紧固凸起478向上上升,以使真空吸附装置400真空吸附于被吸附面s上,而内部空间430提供可供这种吸附部470上升的空间。
[0101]在盖410的外面412中央形成有贯穿孔432。吸附部470的紧固凸起478通过贯穿孔432向盖410的外部突出。向盖410的外部突出的紧固凸起478与加压部460进行螺纹结合。紧固凸起478不受贯穿孔432的干涉,可以上升或下降。
[0102]虽然例示出第四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400的盖410呈圆顶状,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盖的形状。因此,本发明涉及的盖可以呈诸如四边形或椭圆形等多种形状。
[0103]吸附部470通过加压部460而上升,并且在与被吸附面s之间形成真空室C。除了吸附部470以外,还有盖410、密封垫440以及加压部460通过真空室c真空吸附于被吸附面上。吸附部470自其外侧起具备加压端部472、变形区间474、硬质区间476以及紧固凸起478。
[0104]吸附部470的加压端部472、变形区间474、硬质区间476以及紧固凸起478可以通过塑料注射成型而形成为一体。
[0105]加压端部472相当于形成在吸附部470周围的加压凸起,厚度大于变形区间474。加压端部472插入于盖410的密封垫槽416内,始终与密封垫440的上表面424以及内侧面428相接。如图11所示,由于吸附部470始终维持与加压部460的结合状态,因此加压端部472不会从密封垫槽416脱离,而是始终位于其内部。因此,密封垫440也不会从密封垫槽416脱离,而是始终位于其内部。
[0106]并且,如图15所示,当真空吸附装置400真空吸附于被吸附面s上时,加压端部472因吸附部470的上升而朝上方向加压密封垫440的上表面424,并且朝外侧方向加压内侧面428。由于加压端部472对于这种密封垫140的加压,当发生真空吸附时,密封垫440会更加牢固地结合于盖410上。
[0107]加压端部472的内侧周围面被内侧凸起418阻挡。因此,即使紧固凸起478以及硬质区间476通过加压部460的旋转而上升,加压端部472也始终位于密封垫槽416的内部。另外,加压端部472被内侧凸起418阻挡,从而仅使吸附部470的变形区间474、硬质区间476以及结合凸起478通过加压部460的旋转而上升。
[0108]插入于密封垫槽416内的加压端部472通过对密封垫440弹性加压,可以使密封垫440进行弹性变形。
[0109]变形区间474薄于吸附部470的其它部分,相当于易变形部分。变形区间474的一端部与加压端部472相连接,另一端部与硬质区间476相连接。通过加压部460的旋转,紧固凸起478上升为如图15所示,这可以通过变形区间474的变形来实现。
[0110]硬质区间476相当于即使在基于加压部460的上升力的作用下也不变形或几乎不变形的部分,与变形区间474相比较厚。在硬质区间476的上面中央向上突出有紧固凸起478。如图11所示,在没有形成真空室时,硬质区间476与被吸附面s之间的间距相当于t。而且,当吸附部470上升至与被吸附面s之间的间距为t’(H)时,在与被吸附面s之间形成真空室Co
[0111]硬质区间476可以由诸如塑料或金属等的硬质材料形成。另外,硬质区间476与加压部460可以通过销钉固定或一体式制作等多种结构来相连接。
[0112]紧固凸起478从硬质区间476向上突出,从而其一部分通过贯穿孔432向盖410的外部突出。在向盖410的外部突出的紧固凸起478上螺纹结合有加压部460。紧固凸起478呈圆柱状,在其周围面上形成有螺纹。形成于紧固凸起478的周围的螺纹与形成于加压部460的内侧的螺纹462进行螺纹结合。
[0113]虽然本实施例示出吸附部470呈圆形,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吸附部的形状。因此,本发明涉及的吸附部可以呈诸如四边形或椭圆形等的多种形状是理所当然的。
[0114]加压部460位于盖410的上部,通过与紧固凸起478的螺纹结合,可使吸附部470上升或下降。当吸附部470上升时,在吸附部470与被吸附面s之间形成能够真空吸附的真空室
Co
[0115]由于加压部460置于盖410的上表面,因此即使旋转,其自身高度也不变更,并且使紧固凸起478上升或下降。即,一旦加压部460向一方向旋转,则包含与加压部460螺纹结合的紧固凸起478的吸附部470上升,由此在吸附部470与被吸附面s之间形成真空室C。而且,一旦加压部460向另一方向旋转,则包含紧固凸起478的吸附部470下降,由此除去真空室C,从而解除真空吸附状态。
[0116]虽然第四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400例示出吸附部470通过加压部460与紧固凸起478的螺纹结合而上升来形成真空室C,但是只要能够使吸附部470上升,本发明就可以采用任何结构是理所当然的。例如,吸附部470可以通过具有杠杆(lever)结构的加压部或具有装配合体结构的加压部来上升或下降。另外,加压部并非是第四实施例所示的盖状,可以具有棒(bar)状等多种形状。
[0117]当吸附部470通过加压部460的反向旋转而下降时,一旦流入到真空室c内的空气从被吸附面s与吸附部470之间泄露,则能够易于从被吸附面s脱离真空吸附装置400。
[0118]密封垫440相当于与盖410的下端部结合后与被吸附面s接触的部分。在被吸附面s与吸附部470的下表面之间的空气流入被密封垫440所阻断,从而可以形成真空室C。
[0119]密封垫440可以由凝胶(gel)、硅酮、尿烷、PVC等多种材料形成。密封垫440具备与被吸附面s相接的接触面442、水平内侧面444、垂直内侧面446、水平外侧面448以及垂直外侧面450。
[0120]虽然例示出本实施例涉及的密封垫440呈环(ring)状,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密封垫440的形状。因此,本发明涉及的密封垫可以根据盖410或吸附部470的形状或者密封垫槽416的形状而具有相对多样的形状是理所当然的。
[0121]接触面442附着于盖端部422上后,与被吸附面s相接。
[0122]如图11所示,水平内侧面444以及垂直内侧面446与吸附部470的加压端部472相接。吸附部470通过加压部460的旋转而上升,从而使密封垫440的水平内侧面444被加压端部472向上加压,垂直内侧面446被加压端部472向外侧方向加压。因此,密封垫440通过加压端部472不会从密封垫槽416脱离,并且始终位于其内部。
[0123]水平外侧面448以及垂直外侧面450形成密封垫440的外侧面,与密封垫槽416的内面接触。虽然水平外侧面448以及垂直外侧面450可以通过粘合剂粘合固定于密封垫槽416的内部,但是通过并非粘合剂的加压端部472,可以始终位于密封垫槽416的内部并且不脱离从密封垫槽416。
[0124]密封垫440可以由一种材料形成,但是也可以由具有不同硬度的两种材料形成。例如,使密封垫440插入于密封垫槽416内的部分和与被吸附面s接触的部分的硬度不同,从而可以通过不同种类的接合或嵌件成型等来制作。而且,可以对密封垫440中的与被吸附面s接触的部分涂布诸如硅酮或尿烷等的粘合性材料。
[0125]下面,参照图16,对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500进行说明。
[0126]图16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500的剖视图。
[0127]参考图16,包括:盖510,具备密封垫凸部515;密封垫540,分别与密封垫凸部515以及被吸附面s接触;硬质的吸附部570,具备用于对位于密封垫凸部515上的密封垫540进行加压的加压端部572;加压部560,使吸附部570上升。本实施例涉及的真空吸附装置500的特征在于,加压端部572对密封垫540加压,使其收缩,从而使吸附部570上升,进而在与被吸附面s之间形成真空室C。
[0128]吸附部570可以由硬质的材料形成,当通过加压部560的旋转而上升时,不发生或几乎不发生变形。这种硬质的吸附部570与加压部560的旋转联动而上升,并且其加压端部572对密封垫540向上加压,从而可以使密封垫540收缩。加压端部572可以通过密封垫540的收缩而上升,由此在与被吸附面s之间形成真空室C。
[0129]虽然上面参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就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上的本发明的思想以及领域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多种修改以及变更。
【主权项】
1.一种真空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附部件,通过形成在内部的真空室而真空吸附于被吸附面上; 调节部件,与所述吸附部件结合,以形成所述真空室, 其中,所述吸附部件包括: 第一硬质部,与所述调节部件结合,其位置能够通过所述调节部件上升; 变形部,可改变形状,且一端部结合于所述第一硬质部的端部; 第二硬质部,位于所述第一硬质部的外侧,并结合于所述变形部的另一端部,以支撑所述变形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硬质部上突出形成有调节凸起, 所述调节部件与所述调节凸起形成螺纹结合或销钉结合,或者通过注射成型而形成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硬质部或第二硬质部,从而能够变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硬质部、所述变形部以及所述第二硬质部使用相同材料并通过注射成型而形成为一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附部件的端部结合有密封垫或涂布有凝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部通过旋转点与所述第二硬质部结合,所述第一硬质部的高度可以低于所述旋转点的高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部与所述第一硬质部相连接,并呈曲线状。8.一种真空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具备密封垫凸部; 密封垫,分别与所述密封垫凸部以及被吸附面接触; 吸附部,具备用于对位于所述密封垫凸部上的所述密封垫进行加压的加压端部,通过与被吸附面之间形成的真空室而真空吸附于被吸附面上;以及加压部,使所述吸附部上升,从而形成所述真空室。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部朝着上方以及外侧方向对所述密封垫进行加压。
【文档编号】F16B47/00GK105899822SQ201580004173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月8日
【发明人】具弘植
【申请人】具弘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