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互联悬架用阻尼减振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508569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互联悬架用阻尼减振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液压互联悬架用阻尼减振器,包括储液缸,储液缸内部设有活塞缸,活塞缸顶端设有顶阀总成,底端设有底阀总成,通过顶阀总成、活塞、底阀总成和活塞缸将阻尼减振器内的空腔划分为上端盖与顶阀总成之间的补液腔;顶阀总成与活塞之间的上腔;活塞与底阀总成之间的下腔;与底阀总成下部连通的活塞缸与储液缸之间的储液腔;上端盖上设有连接油管的上螺纹孔,上螺纹孔与补液腔连通,储液缸上设有连接油管的下螺纹孔,下螺纹孔与储液腔连通,顶阀总成和底阀总成中分别设有节流孔,储液腔中充有预定压力的压缩气体,起蓄能器作用,本发明综合双作用液压缸、节流阀和蓄能器的作用于一体,结构紧凑,便于直接应用于传统悬架结构中。
【专利说明】
一种液压互联悬架用阻尼减振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阻尼减振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压互联悬架用阻尼减振器。
【背景技术】
[0002]液压互联悬架系统代替传统悬架系统,可以在不降低汽车乘坐舒适性的同时,提高车辆的可操作性能。特别是在重型商用车上,采用合适的液压互联悬架系统结构,具有良好的抗侧倾和抗俯仰性能,从而增强行车安全,减少事故发生。
[0003]目前的液压互联悬架系统由安装在车轴与车身之间的液压缸、节流阀、连接液压缸的油管和蓄能器组成,系统结构复杂,需要对整个车辆悬架系统重新设计,并占据大量的车底空间,影响了液压互联悬架在汽车中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互联悬架用阻尼减振器,综合双作用液压缸、节流阀和蓄能器的作用于一体,结构紧凑。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种液压互联悬架用阻尼减振器,包括储液缸8,其特征在于:储液缸8上部与上端盖2连接固定,并密封,储液缸8内部设有活塞缸4,活塞缸4顶端设有顶阀总成16,并密封,活塞缸4底端设有底阀总成12,并密封,顶阀总成16、活塞缸4和底阀总成12连接成的整体通过上端盖2和储液缸8夹紧固定,在底阀总成12的中心孔处安装有导向套7,导向套7通过弹性挡圈限位固定,并密封,活塞杆9的上端通过滑动密封配合从储液缸8、导向套7中伸入活塞缸4内,活塞杆9顶端通过锁紧螺母15和活塞6连接,活塞杆9和活塞6之间密封,活塞6与活塞缸4间设有导向密封组件5形成滑动密封配合,上端盖2的上部和上连接头I连接,活塞杆9的下端和下连接头10连接,通过顶阀总成16、活塞6、底阀总成12和活塞缸4将阻尼减振器内的空腔划分为上端盖2与顶阀总成16之间的补液腔17;顶阀总成16与活塞6之间的上腔3;活塞6与底阀总成12之间的下腔13;与底阀总成12下部连通的活塞缸4与储液缸8之间的储液腔14;上端盖2上设有连接油管的上螺纹孔18,上螺纹孔18与补液腔17连通,储液缸8上设有连接油管的下螺纹孔11,下螺纹孔11与储液腔14连通。
[0007]所述的顶阀总成16和底阀总成12中分别设有节流孔,当阻尼减振器处于伸张行程,活塞6向下运动,下腔13内的油液通过底阀总成12中的节流孔流入储液腔14中,并通过下螺纹孔11连接的油管流出,补液腔17内的油液通过顶阀总成16中的节流孔补充流入上腔3中;当阻尼减振器处于压缩行程,活塞6向上运动,上腔3内的油液通过顶阀总成16中的节流孔流入补液腔17中,储液腔14内的油液通过底阀总成12中的节流孔补充流入下腔13中,和下螺纹孔11连接的油管给储液腔14补充油液。
[0008]所述的储液腔14中充有预定压力的压缩气体,起蓄能器作用,通过调节预定的压力,改变阻尼减振器的性能。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综合双作用液压缸、节流阀和蓄能器的作用于一体,结构紧凑,便于直接应用于传统悬架结构中。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是本发明应用在汽车反向互联悬架系统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3]如图1所示,一种液压互联悬架用阻尼减振器,包括储液缸8,其特征在于:储液缸8上部与上端盖2连接固定,并密封,储液缸8内部设有活塞缸4,活塞缸4顶端设有顶阀总成16,并密封,活塞缸4底端设有底阀总成12,并密封,顶阀总成16、活塞缸4和底阀总成12连接成的整体通过上端盖2和储液缸8夹紧固定,在底阀总成12的中心孔处安装有导向套7,导向套7通过弹性挡圈限位固定,并密封,活塞杆9的上端通过滑动密封配合从储液缸8、导向套7中伸入活塞缸4内,活塞杆9顶端通过锁紧螺母15和活塞6连接,活塞杆9和活塞6之间密封,活塞6与活塞缸4间设有导向密封组件5形成滑动密封配合,上端盖2的上部和上连接头I连接,活塞杆9的下端和下连接头10连接,通过顶阀总成16、活塞6、底阀总成12和活塞缸4将阻尼减振器内的空腔划分为上端盖2与顶阀总成16之间的补液腔17;顶阀总成16与活塞6之间的上腔3;活塞6与底阀总成12之间的下腔13;与底阀总成12下部连通的活塞缸4与储液缸8之间的储液腔14;上端盖2上设有连接油管的上螺纹孔18,上螺纹孔18与补液腔17连通,储液缸8上设有连接油管的下螺纹孔11,下螺纹孔11与储液腔14连通。
[0014]所述的顶阀总成16和底阀总成12中分别设有节流孔,当阻尼减振器处于伸张行程,活塞6向下运动,下腔13内的油液通过底阀总成12中的节流孔流入储液腔14中,并通过下螺纹孔11连接的油管流出,补液腔17内的油液通过顶阀总成16中的节流孔补充流入上腔3中;当阻尼减振器处于压缩行程,活塞6向上运动,上腔3内的油液通过顶阀总成16中的节流孔流入补液腔17中,储液腔14内的油液通过底阀总成12中的节流孔补充流入下腔13中,和下螺纹孔11连接的油管给储液腔14补充油液。
[0015]所述的储液腔14中充有预定压力的压缩气体,起蓄能器作用,通过调节预定的压力,改变阻尼减振器的性能,当储液腔14内快速流入油液,使得储液腔14内的油液压力升高,油液压缩气体,将油液中的压力转化为气体内能;当储液腔14内的油液通过底阀总成12或者下螺纹孔11连接的油管流出,使得储液腔14内的压力降低,储液腔14中的油液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加快流出,释放能量。
[0016]如图2所示,以四轮汽车的反向液压互联悬架系统为例,说明本发明液压互联悬架用阻尼减振器在汽车抗侧倾模式下的工作原理为:
[0017]在汽车四个车轮上通过上连接头I和下连接头9分别安装本发明的液压互联悬架用阻尼减振器,并按照图2所示方式通过连接在上螺纹孔18和下螺纹孔11的管路连接成反向互联悬架系统,第一顶阀总成16a和第一底阀总成12a起到节流阀作用。当汽车左转向时,左侧阻尼减振器压缩,活塞向上运动,右侧阻尼减振器伸张,活塞向下运动,左侧阻尼减振器第一储液腔14a中的油液对左侧第一下腔13a和右侧第二上腔3b补充油液;同时左侧第一上腔3a和右侧第二下腔13b压力升高,油液压入右侧阻尼减振器第二储液腔14b,第二储液腔14b中的压缩气体受压后压力增大,抵抗左侧阻尼减振器活塞继续向上运动,从而产生抗侧倾力矩,达到减小汽车侧倾角的目的。
【主权项】
1.一种液压互联悬架用阻尼减振器,包括储液缸(8),其特征在于:储液缸(8)上部与上端盖(2)连接固定,并密封,储液缸(8)内部设有活塞缸(4),活塞缸(4)顶端设有顶阀总成(16 ),并密封,活塞缸(4)底端设有底阀总成(12),并密封,顶阀总成(16)、活塞缸(4)和底阀总成(12)连接成的整体通过上端盖(2)和储液缸8夹紧固定,在底阀总成(12)的中心孔处安装有导向套(7),导向套(7)通过弹性挡圈限位固定,并密封,活塞杆(9)的上端通过滑动密封配合从储液缸(8)、导向套(7)中伸入活塞缸(4)内,活塞杆(9)顶端通过锁紧螺母(15)和活塞(6)连接,活塞杆(9)和活塞⑹之间密封,活塞(6)与活塞缸⑷间设有导向密封组件(5)形成滑动密封配合,上端盖(2)的上部和上连接头(I)连接,活塞杆(9)的下端和下连接头(10)连接,通过顶阀总成(16)、活塞(6)、底阀总成(12)和活塞缸(4)将阻尼减振器内的空腔划分为上端盖(2)与顶阀总成(16)之间的补液腔(17);顶阀总成(16)与活塞(6)之间的上腔(3);活塞(6)与底阀总成(12)之间的下腔(13);与底阀总成(12)下部连通的活塞缸(4)与储液缸(8)之间的储液腔(14);上端盖(2)上设有连接油管的上螺纹孔(18),上螺纹孔(18)与补液腔(17)连通,储液缸(8)上设有连接油管的下螺纹孔(11),下螺纹孔(11)与储液腔(1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互联悬架用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阀总成(16)和底阀总成(12)中分别设有节流孔,当阻尼减振器处于伸张行程,活塞(6)向下运动,下腔(13)内的油液通过底阀总成(12)中的节流孔流入储液腔(14)中,并通过下螺纹孔(11)连接的油管流出,补液腔(17)内的油液通过顶阀总成(16)中的节流孔补充流入上腔(3)中;当阻尼减振器处于压缩行程,活塞(6)向上运动,上腔(3)内的油液通过顶阀总成(16)中的节流孔流入补液腔(17)中,储液腔(14)内的油液通过底阀总成(12)中的节流孔补充流入下腔(13)中,和下螺纹孔(11)连接的油管给储液腔(14)补充油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互联悬架用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腔(14)中充有预定压力的压缩气体,起蓄能器作用,通过调节预定的压力,改变阻尼减振器的性能。
【文档编号】F16F9/19GK105864344SQ201610284883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9日
【发明人】李靖祥, 熊志强, 赵升吨, 张艺超, 张大伟
【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