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吸附转换开关阀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属于制氧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耗电少、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的变压吸附转换开关阀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制氧机的变压吸附转换开关阀门主要使用PSA变压吸附原理,以分子筛为吸附分解,以空气为原料制取富氧,其缺点是结构复杂、体积大、噪音大、电能耗大。
[0003]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小型制氧机,但大部份通过电控一组24V电磁阀来控制气流门开/关,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电控可靠性差、推动行程短、进气量少。也有采用旋转阀的,虽然启动是不需要有预压,但只适合用在流量比较小的制氧机,流量大的制氧系统气密性不好,容易漏气,从而导致制氧效能不高,市场应用上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吸附转换开关阀门,以微型先导阀作开/关,以少量的气体在密闭空间内形成冲气/放气现像,带动活塞套件作传动机构,实现整个推动过程/返回过程,具有使用电压少、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的优点。
[0005]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压吸附转换开关阀门包括:双筒压缩上盖以及置于所述双筒压缩上盖内的双连动气道,以及与所述双筒压缩上盖内的双连动气道连接且位于所述双筒压缩上盖之下的双筒气动装置。
[0006]进一步,所述双连动气道包括左右2个连动气道,每个连动气道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弹簧、密封垫、活动杆、O型圈、活动顶件、活动片;所述活动杆为上宽下窄的中空筒件,中部设有外凸缘;所述弹簧与所述双筒压缩上盖顶部接触,套在所述活动杆上部,抵于所述活动杆的外凸缘的上表面;所述弹簧底部与所述活动杆横向接触面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活动杆下部插入所述活动顶件;所述活动杆与活动顶件间设有O型圈;所述活动顶件下设活动片。
[0007]进一步,所述左右2个连动气道的活动片为一体件。
[0008]进一步,所述密封垫与活动杆的连接方式为内坑箍紧。
[0009]进一步,所述密封垫采用娃或橡胶材质。
[0010]进一步,所述活动杆采用塑料材质。
[0011]进一步,所述双筒气动装置包括:具有双筒结构的活塞件主件及设于所述活塞件主件下面的2只先导阀;所述活塞件主件的双筒结构内各套设有依次相接的活塞、活塞套件;所述活塞与所述双连动气道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活塞与活塞套件的连接方式为内坑箍紧。
[0013]进一步,所述活塞采用硅或橡胶材质。
[0014]进一步,所述活塞套件采用塑料材质。
[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以微型先导阀作开/关,以少量的气体在密闭空间内形成冲气/放气现像,带动活塞套件作传动机构,实现整个推动过程/返回过程,因此具有使用电压少、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吸附转换开关阀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吸附转换开关阀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吸附转换开关阀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吸附转换开关阀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吸附转换开关阀门包括:双筒压缩上盖I以及置于所述双筒压缩上盖内的双连动气道,以及与所述双筒压缩上盖内的双连动气道连接且位于所述双筒压缩上盖之下的双筒气动装置。
[0021]其中,双连动气道包括左右2个连动气道,每个连动气道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弹簧2、密封垫3、活动杆4、O型圈5、活动顶件6、活动片7 ;活动杆4为上宽下窄的中空筒件,中部设有外凸缘;弹簧2与双筒压缩上盖I顶部接触,套在所述活动杆4上部,抵于所述活动杆4的外凸缘的上表面;所述弹簧2底部与所述活动杆4横向接触面之间设有密封垫3 ;所述活动杆4下部插入所述活动顶件6 ;所述活动杆4与活动顶件6间设有O型圈5 ;所述活动顶件6下设活动片7。优选地,为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所述左右2个连动气道的活动片为一体件,采用硅/橡胶软性材质。
[0022]需要说明的是,装配时,首先把弹簧2分别放入双筒压缩上盖I的双筒内,两边各插入密封垫3、活动杆4并压入活动顶件6,利用紧配方式使活动顶件6与双筒压缩上盖I压紧防止弹簧力弹出,接着在活动顶件6顶部箍上活动片7,该活动片起到密封的作用为,与弹簧协助固定活动顶件6放在正中央。装配后的变压吸附转换开关阀门如图2所示。
[0023]作为本实施例的更优选方式,所述密封垫与活动杆的连接方式为内坑箍紧。进一步,为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密封垫采用硅或橡胶材质。进一步,为达到更好的连动效果,活动杆可采用塑料材质。
[0024]作为本实施例的又一优选方案,双筒气动装置包括:具有双筒结构的活塞件主件10及设于所述活塞件主件10下面的2只先导阀11 ;所述活塞件主件10的双筒结构内各套设有依次相接的活塞8、活塞套件9 ;所述活塞8与所述双连动气道连接。进一步,为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活塞8与活塞套件9的连接方式为内坑箍紧。进一步,活塞8采用硅或橡胶材质。进一步,活塞套件9采用塑料材质。
[0025]需要说明的是,装配时,首先活塞件主件10与活塞8、活塞套件9预先放手检查可实现活塞作用,最后把此组件与以上装配好的双连动气道组件,利用螺钉在外面压紧起到密封作用。最后在活塞件主件10上部装配两只电压12V先导阀11。装配后的变压吸附转换开关阀门如图2所示。
[0026]本发明以微型先导阀11作开/关,以少量的气体在密闭空间内形成冲气/放气现像,带动活塞套件9作传动机构,实现整个推动过程/返回过程。
[0027]下面对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做一详细介绍:
[0028]本发明整体结构如图2所示,可实现双筒变压吸附。主要原理在于单边动作利用11号先导阀作气压开与关,而电动能转变成气动能,双连动气道运行原理为左右两边连动气道相对运动,以实现变压吸附。双连动气道实现2个动作为一个循环周期,即:如左杆向下,则右杆向上;反之,如左杆向上,则右杆向下。
[0029]具体动作原理如下:
[0030]当密封垫3、活动杆4号、活动顶件6向上推动,压缩空气A号仓时,气道(如图1箭头所示气流Al方向)通过先导阀11开D号仓冲气,从而推动活塞8、活塞套件9向上活动,推动密封垫3、活动杆4号向上活动并与双筒压缩上盖I压紧,处于闭气况态,气体由B号仓进入C号仓。
[0031]当密封垫3、活动杆4号、活动顶件6向下推动时:先导阀关,D号仓失气,弹簧2处于自由状态,A号仓压缩气体进入B号仓,由于弹簧弹力和压缩空气力,B号与C号间不通气,活塞8、活塞套件9处于静止状态。
[0032]以上两动作为一周期,统一由先导阀开/关控制内部整个推动周期。
[0033]由上可见,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34]1、本发明采用两只电压12V先导阀作为启动开关,使用电压低,耗电量小;
[0035]2、本发明采用微型先导阀和多个小组件,结构简单、紧凑、噪音低、输入电压低能耗,体积小、重量轻;
[0036]3、本发明采用双连动气道,实现整个推动过程/返回过程,与现在市面上同样采用连杆阀门作变压吸附的制氧机相比,本发明控制灵敏度高、气流通过交换量大,从而带动分子筛吸附气流量加大解吸速度与效能越快,分子筛用量减少,成本低。
[0037]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变压吸附转换开关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双筒压缩上盖以及置于所述双筒压缩上盖内的双连动气道,以及与所述双筒压缩上盖内的双连动气道连接且位于所述双筒压缩上盖之下的双筒气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吸附转换开关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连动气道包括左右2个连动气道,每个连动气道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弹簧、密封垫、活动杆、O型圈、活动顶件、活动片;所述活动杆为上宽下窄的中空筒件,中部设有外凸缘;所述弹簧与所述双筒压缩上盖顶部接触,套在所述活动杆上部,抵于所述活动杆的外凸缘的上表面;所述弹簧底部与所述活动杆横向接触面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活动杆下部插入所述活动顶件;所述活动杆与活动顶件间设有O型圈;所述活动顶件下设活动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吸附转换开关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2个连动气道的活动片为一体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吸附转换开关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与活动杆的连接方式为内坑箍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吸附转换开关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采用硅或橡胶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吸附转换开关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采用塑料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吸附转换开关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筒气动装置包括:具有双筒结构的活塞件主件及设于所述活塞件主件下面的2只先导阀;所述活塞件主件的双筒结构内各套设有依次相接的活塞、活塞套件;所述活塞与所述双连动气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压吸附转换开关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与活塞套件的连接方式为内坑箍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压吸附转换开关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采用硅或橡胶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压吸附转换开关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套件采用塑料材质。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吸附转换开关阀门,包括:双筒压缩上盖以及置于所述双筒压缩上盖内的双连动气道,以及与所述双筒压缩上盖内的双连动气道连接且位于所述双筒压缩上盖之下的双筒气动装置。本发明开关阀结构简单、紧凑、噪音低、输入电压低;通过使用微型先导阀作气压开并,以气动压力,带动连杆前后推动,从而做到以电能转化为推动能,实现推动速度快、进气量大、换气灵敏的PSA变压吸附。
【IPC分类】F16K31-122, F16K11-22
【公开号】CN104676051
【申请号】CN201510070516
【发明人】冯肖萍, 刘丽芝
【申请人】冯肖萍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5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