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夹持杆状物的易装夹具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夹持杆状物的易装夹具,其包括:第一组件及第二组件。第一组件包括第一平板及第一夹件,第一平板对应于第二组件的表面形成有卡槽,第一夹件以一端部固设于第一平板上,另一端部形成有第一夹持部。第二组件包括第二夹件及第二平板,第二夹件以一端部活动地卡设于卡槽中,另一端部形成有第二夹持部与第一夹持部相对应。第二平板形成于第二夹件的侧壁,并朝第一夹件的方向延伸。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上形成有相对应的穿孔,以供控制组件穿过,借此控制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进行夹持动作,可利于夹持杆状物,非常容易安装。
【专利说明】用于夹持杆状物的易装夹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易装夹具,特别是一种用于固定夹持杆状物的易装夹具。
【背景技术】
[0002]当建筑物施工时,如果需要在杆状物上架设物件,就需要在杆状物上加装夹具,才能够在杆状物上提供可用以架设物件的平面。例如欲于铁皮屋顶上装设太阳能面板时,就需要使用夹具夹持住铁皮上凸出的杆状部份,再将太阳能面板安装于夹具的表面上。然而,由于夹具并未附加有任何可以辅助固定太阳能面板的构件,因此还需要再额外加装固定构件,才能使太阳能面板稳固地设置在杆状物上。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已有发展出可用以夹持杆状物的夹具。如图1所示,其为现有习知的一种夹持杆状物的夹具的立体示意图,又如图2所示,其为图1中夹持杆状物的夹具的侧视示意图。
[0004]如图1及图2所示,夹具100包括主构件101及次构件102,其中主构件101包括主板体103及第一勾状体104,第一勾状体104固定结合于主板体103的下表面,而主板体103的上表面为可用以安装物件的安装表面。次构件102则包括第二勾状体105,其形状与第一勾状体104相对应,以使得第一勾状体104及第二勾状体105对应设置时,第一勾状体104及第二勾状体105之间可构成夹状结构,用以夹持住杆状物60。
[0005]第一勾状体104还具有固定结合于主板体103的连接板体106,而第二勾状体105在对应连接板体106的位置也具有支撑板体107,且在连接板体106及支撑板体107上皆具有相对应的开孔,可供螺杆108穿过并利用螺帽109等构件加以固定并结合主构件101及次构件102。因此,当将夹具100夹持住杆状物60后,便可利用螺杆108及螺帽109固定第一勾状体104及第二勾状体105的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使夹具100固定在杆状物60上。
[0006]然而,由于在安装主构件101及次构件102时,使用者需一手将主构件101及次构件102分别安置在杆状物60的两侧,再使用另一只手将螺杆108穿过相对应的开孔后,将螺帽109锁固于螺杆108上才能够结合并固定主构件101及次构件102的位置。由于在锁固螺帽109的过程中,主构件101及次构件102之间很容易发生位移,难以固定其相对位置,因此在安装的过程中,非常的不顺手,造成使用者在安装上的不便。
[0007]举凡是需要在杆状物60上安装物件,都需要使用夹具100夹住杆状物60,才能将物件设置在夹具100上。前述将太阳能面板架设在铁皮屋顶上仅为其中一种实施情境,并不限制本申请案欲改善的问题。除了前述安装不便的缺点外,使用现有夹具100时,使用者还需要再使用其他的固定构件,才能将物件固定在夹具100上,因此若能够一并减少固定构件的使用,必然是使用者的一大福音。
[0008]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夹具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用于夹持杆状物的易装夹具,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夹具,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夹具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夹持杆状物的易装夹具,其是在第一组件上形成卡槽,用以提供第二组件的第二夹件的一端部可活动地结合在卡槽中,借此初步组装第一组件及第二组件,在安装控制组件后还能利用控制组件控制第一夹件与第二夹件进行夹持动作,可轻易地夹持杆状物并且容易安装,此第一夹件及第二夹件的形状还可依照被夹紧的物件来任意调整断面形状,可适用于夹持具有不同断面形状的物件。
[00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夹持杆状物的易装夹具,其包括:第一组件,其包括:第一平板,其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第一穿孔,该第一穿孔是由该第一表面贯穿至该第二表面,又该第二表面形成有卡槽,该卡槽是由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所构成;及第一夹件,其一端部固设于该第二表面,另一端部形成有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组件,其包括:第二夹件,其一端部可活动地卡设于该卡槽内,又其另一端部形成有第二夹持部,且该第二夹件以该卡槽为支点作侧向活动;及第二平板,其是形成于该第二夹件的侧壁并朝该第一夹件的方向延伸,且该第二平板具有第二穿孔与该第一穿孔相对应。
[001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12]前述的易装夹具,其中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具有彼此相对应的弧形体,又或者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构成的形状与被夹持物件的截面彼此相对应。
[0013]前述的易装夹具,其中该第一板体的凸出长度大于该第二板体的凸出长度。
[0014]前述的易装夹具,其中该第一板体由第一斜面部及第二斜面部构成,该第一斜面部固设于该第二表面并与该第二板体相对,该第二斜面部与该第一斜面部之间具有夹角,且该第二斜面部是朝该第二板体的方向倾斜。
[0015]前述的易装夹具,其中该第一穿孔的开口面积大于该第二穿孔的开口面积。
[0016]前述的易装夹具,其中该第一穿孔为长形穿孔,且该第一穿孔的长度方向是平行于该第二夹件的活动方向。
[0017]前述的易装夹具,其中该第一平板进一步包括二个倾斜板,每一个该倾斜板是由该第一平板的两侧向该第二表面的方向且朝该第一平板的外侧倾斜延伸。
[0018]前述的易装夹具,其中该第一夹件进一步包括第一固定板,该第一固定板是由该第一夹持部的末端朝外侧水平延伸,又该第二夹件进一步包括第二固定板,该第二固定板是由该第二夹持部的末端朝外侧水平延伸。
[0019]前述的易装夹具,其中该第二平板进一步包括二个凸肋,该二个凸肋是自该第二平板朝该第一平板的相反方向延伸,且该第二穿孔是位于该二个凸肋之间。
[0020]前述的易装夹具,其中一个该凸肋位于该第二平板的侧边边缘。
[0021]前述的易装夹具,其进一步包括控制组件,其是穿过该第二穿孔及该第一穿孔,且该控制组件具有卡制部,其是卡制于该第二平板的底面,该控制组件带动该第二平板使该第一夹持部与该第二夹持部进行夹持动作。
[0022]前述的易装夹具,其中该控制组件凸出该第一表面的部位是为固定结合部。
[0023]前述的易装夹具,其进一步包括锁固件,其是锁固于该固定结合部,并抵制于该第一表面上,固定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的夹持角度。
[0024]前述的易装夹具,其进一步包括垫片,其位于该第一表面及该锁固件之间。
[0025]前述的易装夹具,其中该第一夹件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该第一平板的长度,该第二夹件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该第二平板的长度。
[002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夹持杆状物的易装夹具,其包括:第一组件,其包括:第一平板,其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第一穿孔,该第一穿孔是由该第一表面贯穿至该第二表面,又该第二表面形成有卡槽,该卡槽是由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所构成,该第一平板包括二个倾斜板,每一个该倾斜板由该第一平板的两侧向该第二表面的方向且朝该第一平板的外侧倾斜延伸;及第一夹件,其一端部固设于该第二表面,另一端部形成有第一夹持部,该第一夹件包括第一固定板,该第一固定板是由该第一夹持部的末端朝外侧水平延伸;第二组件,其包括:第二夹件,其一端部可活动地卡设于该卡槽内,又其另一端部形成有第二夹持部,且该第二夹件以该卡槽为支点作侧向活动,该第二夹件包括第二固定板,该第二固定板是由该第二夹持部的末端朝外侧水平延伸;及第二平板,其是形成于该第二夹件的侧壁并朝该第一夹件的方向延伸,且该第二平板具有第二穿孔与该第一穿孔相对应,且该第二平板包括二个凸肋,该二个凸肋是自该第二平板朝该第一平板的相反方向延伸,且该第二穿孔是位于该二个凸肋之间;以及控制组件,其是穿过该第二穿孔及该第一穿孔,且该控制组件具有卡制部,其是卡制于该第二平板的底面,该控制组件带动该第二平板使该第一夹持部与该第二夹持部进行夹持动作。
[002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28]前述的易装夹具,其中该控制组件凸出该第一表面的部位是为固定结合部,该易装夹具进一步包括锁固件,其是锁固于该固定结合部,并抵制于该第一表面上,固定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的夹持角度。
[0029]前述的易装夹具,其进一步包括垫片,其位于该第一表面及该锁固件之间。
[0030]前述的易装夹具,其中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具有彼此相对应的弧形体,又或者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构成的形状与被夹持物件的截面彼此相对应。
[0031]借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可达到下列优点和有益效果:
[0032]一、第一组件及第二组件本身即可先进行初步组装,并用以夹持杆状物,可让使用者轻易地安装夹具;及
[0033]二、易装夹具本身于安装平面上设有固定结合部,可利于将物件安装于易装夹具上。
[0034]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现有习知的一种夹持杆状物的夹具的立体示意图;
[0036]图2为图1中夹持杆状物的夹具的侧视示意图;
[003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夹持杆状物的易装夹具的立体示意图;
[0038]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第一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39]图4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第一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40]图5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第二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41]图5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第二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42]图6为图3中用于夹持杆状物的易装夹具的使用示意图;
[004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再一种第一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4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再一种第二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45]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用于夹持杆状物的易装夹具的立体示意图;
[0046]图10为图9中用于夹持杆状物的易装夹具的使用示意图;及
[0047]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夹持杆状物的易装夹具的侧视示意图。
[004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49]10:第一组件11:第一平板
[0050]111:第一表面112:第二表面
[0051]113:第一穿孔114:倾斜板
[0052]12:第一夹件121:第一夹持部
[0053]122:第一固定板13:卡槽
[0054]131:第一板体132:第二板体
[0055]133:第一斜面部134:第二斜面部
[0056]20:第二组件21:第二夹件
[0057]211:第二夹持部212:第二固定板
[0058]22:第二平板221:第二穿孔
[0059]222:凸肋30:控制组件
[0060]31:卡制部32:固定结合部
[0061]40:锁固件50:垫片
[0062]60:杆状物100:夹具
[0063]101:主构件102:次构件
[0064]103:主板体104:第一勾状体
[0065]105:第二勾状体106:连接板体
[0066]107:支撑板体108:螺杆
[0067]109: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68]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发明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夹持杆状物的易装夹具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69]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用于夹持杆状物的易装夹具,其包括:第一组件10、第二组件20及控制组件30。
[0070]如图4A及图6所示,第一组件10包括:第一平板11及第一夹件12,其中第一平板11为长形板体并具有第一表面111、第二表面112及第一穿孔113。第一表面111及第二表面112分别为第一平板1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而第一穿孔113则是由第一表面111贯穿至第二表面112,以贯穿第一平板11的厚度方向。
[0071]另外,在第一平板11的第二表面112上还形成有由第一板体131及第二板体132所构成的卡槽13,其中第一板体131的凸出长度大于第二板体132的凸出长度,并且彼此相对倾斜。也就是说,第一板体131朝第二板体132的方向倾斜,而第二板体132则朝第一板体131的方向倾斜,以使得卡槽13的底部大小大于其开口大小,让第二组件20可活动地卡设于卡槽13中。
[0072]如图6所示,第一板体131可分为第一斜面部133及第二斜面部134,第一斜面部133固设于第二表面112并与第二板体132相对,第二斜面部134则由第一斜面部133朝第二板体132的方向倾斜延伸,并与第一斜面部133之间夹有夹角,以使得第一板体131呈勾状,而让第二组件20活动地卡设于卡槽13中时,第一斜面部133或第二斜面部134可适时地卡制住第二组件20,而使第二组件20能和第一组件10先进行初步组装,并且不致滑落。
[0073]如图4A、图4B及图6所示,第一夹件12的一端部固设于第二表面112,另一端部形成有第一夹持部121。第一夹持部121具有弧形体,以构成符合杆状物60外型的曲面。第一夹件12与第一平板11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并且如图4A所示,第一夹件12的长度可以等于第一平板11的长度,而让第一夹件12的边缘切齐于第一平板11的边缘。此外,也可如图4B所示,第一夹件12的长度可以小于第一平板11的长度,仅需使第一组件10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即可。
[0074]如图5A及图6所示,第二组件20包括:第二夹件21及第二平板22,并且第二平板22及第二夹件21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其中,第二夹件21的一端部可活动地卡设于卡槽13内,并且以卡槽13为支点作侧向活动,而第二夹件21的另一端部则形成有第二夹持部211,并且同样具有弧形体,以构成符合杆状物60外型的曲面。第一夹持部121及第二夹持部211的弧形体彼此相互对应,可用以夹持杆状物60,而第二夹件21更能以卡槽13为支点作侧向活动,而让第一夹持部121及第二夹持部211能相互开阖以进行夹持动作。
[0075]第二平板22,其形成于第二夹件21的第二夹持部211上方的侧壁,并朝第一夹件12的方向延伸。如图5A所示,第二夹件21的长度可以等于第二平板22的长度,而让第二夹件21的边缘切齐于第二平板22的边缘。又如图5B所示,第二夹件21的长度也可以小于第二平板22的长度。在实施时并不特别限制第一组件10及第二组件20的形式,使用者可依需求制造适合的形式以供使用。
[0076]如图5A、图5B及图6所示,第二平板22具有第二穿孔221与第一穿孔113相对应,当第一组件10与第二组件20组装后,第二平板22会位于第一平板11的下方,让控制组件30可以同时穿过第二穿孔221及第一穿孔113。为了让控制组件30可以具有足够的空间控制第二夹持部211与第一夹持部121的夹持动作,第一穿孔113的开口面积可以大于第二穿孔221的开口面积。
[0077]由于控制组件30具有卡制部31,可卡制于第二平板22的底面,而当第一穿孔113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二穿孔221的开口面积,且控制组件30的卡制部31卡制于第二平板22的底面时,控制组件30裸露于第一表面111外的一端可以在第一穿孔113中活动,并带动第二平板22以连动第二夹件21,以使得第二夹件21以卡设于卡槽13内的端部为支点,而让第二夹持部211与第一夹持部121进行夹持动作。
[0078]举例来说,第一平板11上的第一穿孔113可以是长形穿孔,其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夹件21的活动方向,也就是平行于第二夹持部211的开阖方向(如箭头方向),而当移动控制组件30时,控制组件30能在第一穿孔113中移动,进而调整第一夹持部121及第二夹持部211之间的开阖大小以夹持住杆状物60。
[0079]控制组件30可以为螺栓,卡制部31即为螺栓的螺栓头,而控制组件30凸出第一表面111的部位为固定结合部32,可用于结合欲安装于易装夹具上的物件,而不需要使用其他额外的固定构件。
[0080]由于第一组件10及第二组件20可先进行初步组装,并以控制组件30调整第一夹持部121及第二夹持部211的开阖角度以夹持住杆状物60,使用者可以在易装夹具的上方操作控制组件30,并使控制组件30的卡制部31带动第二平板22及第二夹件21,以完成第一夹持部121及第二夹持部211的夹持动作。为了固定第一夹持部121及第二夹持部211的夹持角度,易装夹具可再进一步包括一锁固件40,其是锁固于固定结合部32并抵制于第一平板11的第一表面111上。此外,也可在第一表面111及锁固件40之间再进一步设置垫片50,以提高夹持杆状物60的稳固性。
[0081]除了前述的结构外,第一组件10及第二组件20亦可依使用需求而有其他的变化形式。
[0082]如图7至图10所示,第一夹件12可进一步包括第一固定板122,第二夹件21也可再进一步包括第二固定板212,其中第一固定板122是由第一夹持部121的末端朝外侧水平延伸,第二固定板212同样也是由第二夹持部211的末端朝外侧水平延伸,借此使第一组件10及第二组件20的底端可具有可辅助将易装夹具固定于杆状物60的脚座,进而让易装夹具夹持于杆状物60上时不易转动,可便于安装。
[0083]如图7所示,第一平板11可以进一步包括二个倾斜板114,每一个倾斜板114可以由第一平板11的两侧向第二表面112的方向且朝第一平板11的外侧倾斜延伸。由于倾斜板114是由第一平板11的侧边向外并向下倾斜,所以当使用者需要将物件固定在易装夹具上时,向下倾斜的倾斜板114可以在第一平板11的侧边增加许多操作空间;又因为倾斜板114具有凸出的结构,所以还能作为类似卡件的用途,能协助钩住并固定物件。
[0084]又如图8及图10所示,第二平板22可进一步包括二个凸肋222,其是自第二平板22朝第一平板11的相反方向延伸,也就是向第二夹持部211的方向延伸,其中一个凸肋222位于第二平板22的侧边边缘,并让第二穿孔221位在二个凸肋222之间,进而可让控制组件30的卡制部31卡抵于二个凸肋222之间,能防止松开第一组件10及第二组件20时,卡制部31发生横向滑动。
[0085]前述的第一组件10及第二组件20皆可使用刚性材质制成,并且具有高结构强度,非常适合使用于夹持杆状物60并承载安装于杆状物60上的物件。
[0086]又如图11所示,当杆状物的截面不是对称形状时,第一夹持部121及第二夹持部211之间构成的形状则可设计与被夹持物件(杆状物)的截面彼此相对应。举例来说,若杆状物是以L形板体所构成的杆状物时,因L形板体具有L形截面,所以第一夹持部121与第二夹持部211的形状便可配合L形截面而变化,例如让第一夹持部121具有L形的夹持面,而第二夹持部211具有弯折的夹持面,以使得第一夹持部121及第二夹持部211之间构成的空隙具有大致与L形截面相对应的形状,以利于稳固地夹持杆状物。而图10中的倾斜板114、第一固定板122、第二固定板212或是凸肋222也都可被选用于如图11的结构中,
[0087]借由上述各实施例的说明,易装夹具中的第一组件10及第二组件20可借由卡槽13彼此相互卡接,并利用控制组件30控制第一夹持部121及第二夹持部211的夹持动作,借此调整易装夹具的开阖。操控控制组件30可将第二夹件21向外侧推送,以便打开易装夹具以将杆状物60安置在第一夹持部121及第二夹持部211之间;而操控控制组件30能将第二夹件21向内侧推送,以夹持住杆状物60 ;再将锁固件40锁合于固定结合部32,即可固定易装夹具的夹持角度并将易装夹具安装于杆状物60上。另外,由于易装夹具本身即设有固定结合部32,因此无须再使用其他的固定构件即可将物件安装于易装夹具上,非常易于使用。
[008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夹持杆状物的易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一组件,其包括: 第一平板,其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第一穿孔,该第一穿孔是由该第一表面贯穿至该第二表面,又该第二表面形成有卡槽,该卡槽是由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所构成;及 第一夹件,其一端部固设于该第二表面,另一端部形成有第一夹持部;以及 第二组件,其包括: 第二夹件,其一端部可活动地卡设于该卡槽内,又其另一端部形成有第二夹持部,且该第二夹件以该卡槽为支点作侧向活动;及 第二平板,其是形成于该第二夹件的侧壁并朝该第一夹件的方向延伸,且该第二平板具有第二穿孔与该第一穿孔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具有彼此相对应的弧形体,又或者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构成的形状与被夹持物件的截面彼此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板体的凸出长度大于该第二板体的凸出长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板体由第一斜面部及第二斜面部构成,该第一斜面部固设于该第二表面并与该第二板体相对,该第二斜面部与该第一斜面部之间具有夹角,且该第二斜面部是朝该第二板体的方向倾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穿孔的开口面积大于该第二穿孔的开口面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穿孔为长形穿孔,且该第一穿孔的长度方向是平行于该第二夹件的活动方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平板进一步包括二个倾斜板,每一个该倾斜板是由该第一平板的两侧向该第二表面的方向且朝该第一平板的外侧倾斜延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夹件进一步包括第一固定板,该第一固定板是由该第一夹持部的末端朝外侧水平延伸,又该第二夹件进一步包括第二固定板,该第二固定板是由该第二夹持部的末端朝外侧水平延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平板进一步包括二个凸肋,该二个凸肋是自该第二平板朝该第一平板的相反方向延伸,且该第二穿孔是位于该二个凸肋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易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该凸肋位于该第二平板的侧边边缘。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易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控制组件,其是穿过该第二穿孔及该第一穿孔,且该控制组件具有卡制部,其是卡制于该第二平板的底面,该控制组件带动该第二平板使该第一夹持部与该第二夹持部进行夹持动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易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控制组件凸出该第一表面的部位是为固定结合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易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锁固件,其是锁固于该固定结合部,并抵制于该第一表面上,固定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的夹持角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易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垫片,其位于该第一表面及该锁固件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易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夹件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该第一平板的长度,该第二夹件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该第二平板的长度。
16.一种用于夹持杆状物的易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一组件,其包括: 第一平板,其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第一穿孔,该第一穿孔是由该第一表面贯穿至该第二表面,又该第二表面形成有卡槽,该卡槽是由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所构成,该第一平板包括二个倾斜板,每一个该倾斜板由该第一平板的两侧向该第二表面的方向且朝该第一平板的外侧倾斜延伸;及 第一夹件,其一端部固设于该第二表面,另一端部形成有第一夹持部,该第一夹件包括第一固定板,该第一固定板是由该第一夹持部的末端朝外侧水平延伸; 第二组件,其包括: 第二夹件,其一端部可活动地卡设于该卡槽内,又其另一端部形成有第二夹持部,且该第二夹件以该卡槽为支点作侧向活动,该第二夹件包括第二固定板,该第二固定板是由该第二夹持部的末端朝外侧水平延伸;及 第二平板,其是形成于该第二夹件的侧壁并朝该第一夹件的方向延伸,且该第二平板具有第二穿孔与该第一穿孔相对应,且该第二平板包括二个凸肋,该二个凸肋是自该第二平板朝该第一平板的相反方向延伸,且该第二穿孔是位于该二个凸肋之间;以及 控制组件,其是穿过该第二穿孔及该第一穿孔,且该控制组件具有卡制部,其是卡制于该第二平板的底面,该控制组件带动该第二平板使该第一夹持部与该第二夹持部进行夹持动作。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易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控制组件凸出该第一表面的部位是为固定结合部,该易装夹具进一步包括锁固件,其是锁固于该固定结合部,并抵制于该第一表面上,固定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的夹持角度。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易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垫片,其位于该第一表面及该锁固件之间。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易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具有彼此相对应的弧形体,又或者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构成的形状与被夹持物件的截面彼此相对应。
【文档编号】F16B2/06GK204099355SQ201420525100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2日
【发明者】赖俊郎 申请人:强安威胜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