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同水管抽水回灌两用阀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水采补平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井下同水管抽水回灌两用阀,包括分离式的环形上阀体和环形下阀体,环形下阀体内安装第二稳定架,第二稳定架中部设置穿孔,穿孔内设置与穿孔相对应的阀杆,阀杆底端设置阀瓣,阀瓣与第二稳定架间设置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套设在阀杆上,环形下阀体底端设置阀座,阀座上设置与阀瓣相对应的上水口,阀杆顶端设置第一稳定架,第一稳定架靠近第一上开口一面安装与环形上阀体内壁相对应的阀环,环形上阀体靠近第一上开口的内壁上设置出水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水力和压缩弹簧作用可实现同井同水管地下水抽水和回灌,节省空间,操作方便。
【专利说明】—种井下同水管抽水回灌两用阀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水采补平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井下同水管抽水回灌两用阀。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资源采补失衡,涉及地下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通常采用地下水人工回灌方式修复地下水生态环境,通过以井回灌方式为主的传统方法通过区域内划分抽水井和回灌井类型,抽水井仅能抽水、回灌井仅能回灌,其工程造价大。所以市场上出现了抽水回灌装置,能够实现抽水回灌功能,但是传统的抽水回灌装置在使用时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例如:
[0003]1、无法利用同一水管实现地下水的回灌和抽取。
[0004]2、安装复杂,出现问题需要更换整个装置。
[0005]3、装置过大,造成井口径过大,工程造价高。
[0006]4、回灌水管往往不封闭,出水口压力变化大导致水中携带大量气泡易堵塞含水层。
[0007]5、由于回灌管末端水作用力大,致使回灌水管摆动容易破损及井壁破坏。
【发明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同水管抽水回灌两用阀,利用水力和压缩弹簧作用可实现同井同水管地下水抽水和回灌,节省空间,操作方便。
[0009]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0]井下同水管抽水回灌两用阀,其特征是:包括分离式的环形上阀体和环形下阀体,环形上阀体顶端设置第一上开口,环形上阀体底端设置第一下开口,环形下阀体顶端设置第二上开口,环形下阀体底端设置第二下开口,第一下开口与第二上开口相通,环形下阀体内安装第二稳定架,第二稳定架上设置第二通孔,第二稳定架中部设置穿孔,穿孔内设置与穿孔相对应的阀杆,阀杆底端设置阀瓣,阀瓣与第二稳定架间设置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套设在阀杆上,环形下阀体底端设置阀座,阀座上设置与阀瓣相对应的上水口,阀杆顶端设置第一稳定架,第一稳定架上设置第一通孔,第一稳定架靠近第一上开口一面安装与环形上阀体内壁相对应的阀环,环形上阀体靠近第一上开口的内壁上设置出水口。
[0011]所述穿孔靠近第二上开口一面设置与穿孔相对应的限位环。
[0012]所述阀环与第一稳定架为一体结构。
[0013]所述环形上阀体和环形下阀体通过螺纹连接。
[0014]所述第二稳定架与环形下阀体通过螺纹连接。
[0015]所述阀杆和阀瓣通过螺纹连接。
[0016]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0017]1、本实用新型安装在一个水管上,可以利用同一水管实现地下水的回灌和抽取,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0018]2、本实用新型安装简单,方便组装,内部组件可以拆卸,当组件出现问题时,容易进行更换,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灵活性;
[0019]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置小巧,可利用自然水力和压缩弹簧作用力控制阀环在环形阀体内壁面上下移动,开启和关闭环形阀体出水孔,实现同井同管地下水回灌和抽水,大大降低工程造价;
[0020]4、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地下水回灌时,输水管内存在一定压力,减少微气泡生成,降低含水层气相堵塞程度;
[0021 ] 5、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可防止水锤、水跌等对水泵的破坏。
[0022]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回灌状态剖面图
[0024]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抽水状态剖面图
[0025]附图中所示标号:1、环形上阀体;2、环形下阀体;3、第一上开口 ;4、第一下开口 ;5、第二上开口 ;6第二下开口 ;7、出水口 ;8、阀环;9、第一稳定架;10、阀杆;11、压缩弹簧;12、阀座;13、第二稳定架;14、阀瓣;15、上水口 ;16、穿孔;17、限位环。
[0026]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28]本实用新型所述井下同水管抽水回灌两用阀,包括分离式的环形上阀体I和环形下阀体2,环形上阀体I顶端设置第一上开口 3,第一上开口 3与外部水管连接,环形上阀体I底端设置第一下开口 4,环形下阀体2顶端设置第二上开口 5,环形下阀体2底端设置第二下开口 6,第一下开口 4与第二上开口 5相通,第一下开口 4与第二上开口 5通过螺纹连接,环形下阀体2内安装第二稳定架13,第二稳定架13上设置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远大于出水口 7,例如第二通孔大小为出水口 7的10倍,第二稳定架13上设置第二通孔方便在回灌和抽水时水流通过,第二稳定架13中部设置穿孔16,穿孔16内设置与穿孔16相对应的阀杆10,阀杆10底端设置阀瓣14,阀瓣14与第二稳定架13间设置压缩弹簧11,压缩弹簧11套设在阀杆10上,所述压缩弹簧11采用耐腐蚀不锈钢材料制成,环形下阀体2底端设置阀座12,阀座12上设置与阀瓣14相对应的上水口 15,阀杆10顶端设置第一稳定架9,第一稳定架9上设置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远大于出水口 7,例如第一通孔大小为出水口 7的10倍,第一通孔可以方便在回灌和抽水时水流通过,第一稳定架9靠近第一上开口 3 —面安装与环形上阀体I内壁相对应的阀环8,阀环8与环形上阀体I内壁紧密贴合,环形上阀体I靠近第一上开口 3的内壁上设置出水口 7。地下水回灌状态,为抽水回灌两用阀的默认状态,在进行地下水回灌时,通过水的压力和压缩弹簧11的张力,阀瓣14与上水口 15紧密贴合,防止水从上水口 15中流出,阀瓣14上设置的阀杆10带动第一稳定架9缓慢下降,与第一稳定架9连接的阀环8随第一稳定架9 一起下降,环形上阀体I上的出水口 7处于畅通状态,回灌水通过出水孔7回灌至井中,然后进入含水层。回灌水通过出水口 7时,能够减少微气泡生成,降低含水层气相堵塞程度。当进行抽水时,利用抽水泵抽水的水作用力,阀瓣14对压缩弹簧11产生压力,同时向上推动阀杆10,阀杆10推动第一稳定架9向上移动,与第一稳定架9连接的阀环8同时上升,阀环上升后能完全封闭出水口 7,这时水流从上水口 15流入,通过与第一上开口 3连接的水管流出。在工作时,井下同水管抽水回灌两用阀位于井内动水位以下,在抽水过程中完全没入水中,同时满足抽水和回灌的基本条件,第一上开口 3通过法兰连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与输水管连接。
[0029]为防止第一稳定架9与第二稳定架13长时间接触锈在一起,在穿孔16在靠近第二上开口 5 —面设置与穿孔16相对应的铜制限位环17。
[0030]进一步,所述阀环8与第一稳定架9为一体结构。
[0031]为了便于内部组件安装,所述环形上阀体I和环形下阀体2通过螺纹连接。
[0032]为了安装牢固,所述第二稳定架13与环形下阀体2通过螺纹连接。
[0033]优选的,所述阀杆10和阀瓣14通过螺纹连接。
[0034]实施例:
[0035]实施例1:一种井下同水管抽水回灌两用阀,包括分离式的环形上阀体I和环形下阀体2,环形上阀体I与环形下阀体2通过螺纹连接,环形上阀体I顶端设置第一上开口 3,第一上开口 3与外部水管连接,环形上阀体I底端设置第一下开口 4,环形下阀体2顶端设置第二上开口 5,环形下阀体2底端设置第二下开口 6,第一下开口 4与第二上开口 5相通,第一下开口 4与第二上开口 5通过螺纹连接,环形下阀体2内安装第二稳定架13,第二稳定架13与环形下阀体2通过螺纹连接,第二稳定架13上设置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远大于出水口 7,例如第二通孔大小为出水口 7的10倍,第二稳定架13上设置第二通孔方便在回灌和抽水时水流通过,第二稳定架13中部设置穿孔16,为防止第一稳定架9与第二稳定架13长时间接触锈在一起,在穿孔16在靠近第二上开口 5 —面设置与穿孔16相对应的铜制限位环17,穿孔16内设置与穿孔16相对应的阀杆10,阀杆10底端设置阀瓣14,阀瓣14与阀杆10通过螺纹连接,阀瓣14与第二稳定架13间设置压缩弹簧11,压缩弹簧11套设在阀杆10上,所述压缩弹簧11采用耐腐蚀不锈钢材料制成,环形下阀体2底端设置阀座12,阀座12上设置与阀瓣14相对应的上水口 15,阀杆10顶端设置第一稳定架9,第一稳定架9上设置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远大于出水口 7,例如第一通孔大小为出水口 7的10倍,第一通孔可以方便在回灌和抽水时水流通过,第一稳定架9靠近第一上开口 3 —面安装与环形上阀体I内壁相对应的阀环8,阀环8与第一稳定架9为一体结构,阀环8与环形上阀体I内壁紧密贴合,环形上阀体I靠近第一上开口 3的内壁上设置出水口 7。地下水回灌状态,为抽水回灌两用阀的默认状态,在进行地下水回灌时,通过水的压力和压缩弹簧11的张力,阀瓣14与上水口 15紧密贴合,防止水从上水口 15中流出,阀瓣14上设置的阀杆10带动第一稳定架9缓慢下降,与第一稳定架9连接的阀环8随第一稳定架9 一起下降,环形上阀体I上的出水口 7处于畅通状态,回灌水通过出水孔7回灌至井中,然后进入含水层。回灌水通过出水口 7时,能够减少微气泡生成,降低含水层气相堵塞程度。当进行抽水时,利用抽水泵抽水的水作用力,阀瓣14对压缩弹簧11产生压力,同时向上推动阀杆10,阀杆10推动第一稳定架9向上移动,与第一稳定架9连接的阀环8同时上升,阀环上升后能完全封闭出水口7,这时水流从上水口 15流入,通过与第一上开口 3连接的水管流出。在工作时,井下同水管抽水回灌两用阀位于井内动水位以下,在抽水过程中完全没入水中,同时满足抽水和回灌的基本条件,第一上开口 3通过法兰连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与输水管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井下同水管抽水回灌两用阀,其特征是:包括分离式的环形上阀体(I)和环形下阀体(2),环形上阀体(I)顶端设置第一上开口(3),环形上阀体(I)底端设置第一下开口(4),环形下阀体(2)顶端设置第二上开口(5),环形下阀体(2)底端设置第二下开口(6),第一下开口(4)与第二上开口(5)相通,环形下阀体(2)内安装第二稳定架(13),第二稳定架(13)上设置第二通孔,第二稳定架(13)中部设置穿孔(16),穿孔(16)内设置与穿孔(16)相对应的阀杆(10),阀杆(10)底端设置阀瓣(14),阀瓣(14)与第二稳定架(13)间设置压缩弹簧(11),压缩弹簧(11)套设在阀杆(10)上,环形下阀体(2)底端设置阀座(12),阀座(12)上设置与阀瓣(14)相对应的上水口(15),阀杆(10)顶端设置第一稳定架(9),第一稳定架(9)上设置第一通孔,第一稳定架(9)靠近第一上开口(3) —面安装与环形上阀体(I)内壁相对应的阀环(8 ),环形上阀体(I)靠近第一上开口( 3 )的内壁上设置出水口( 7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同水管抽水回灌两用阀,其特征是:所述穿孔(16)靠近第二上开口(5) —面设置与穿孔(16)相对应的限位环(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同水管抽水回灌两用阀,其特征是:所述阀环(8)与第一稳定架(9)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同水管抽水回灌两用阀,其特征是:所述环形上阀体(I)和环形下阀体(2)通过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同水管抽水回灌两用阀,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稳定架(13)与环形下阀体(2)通过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同水管抽水回灌两用阀,其特征是:所述阀杆(10)和阀瓣(14)通过螺纹连接。
【文档编号】F16K11/04GK204061993SQ201420523756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2日
【发明者】仕玉治, 刘海娇, 杨小凤, 张保祥, 高印军, 范明元, 葛建民 申请人: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