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隔振平台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5720383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被动隔振平台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隔振平台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被动隔振平台,其中,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的隔振装置;隔振装置包括安装在顶板上的上导轨机构、安装在底板上与上导轨机构对应的下导轨机构以及活动连接于上导轨机构和下导轨机构之间并于受压时折叠收缩的X型连杆机构;X型连杆机构包括至少两组相互平行的连杆排,每组连杆排的顶端部与上导轨机构连接,底端部与下导轨机构连接;至少两组连接排形成有对应的铰接位,X型连杆机构还包括铰接于至少两组连杆排的相对应的铰接位上的导杆,导杆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被动隔振平台,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专利说明】被动隔振平台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振平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刚度和阻尼的被动 隔振平台。

【背景技术】
[0002] 隔振平台的作用主要是形成良好的隔振环境。好的隔振装置不但能给车辆和飞机 上的乘客和驾驶员带来更好的乘坐环境,也能应用在航空、船舶中对仪器进行隔离振动的 保护。隔振系统从结构特性来看,可以分为线性隔振系统和非线性隔振系统。目前,在被动 隔振领域,有效性和稳定性是设计和应用隔振系统时存在的两大问题。其中,隔振频带和隔 振效率是衡量隔振效果的两个指标,而对于具有非线性特性的振动系统来说,通常在设计 的过程中就要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因此,基于对于能够使用在不同环境和领域的 隔振系统的需求,需要提出一种的具有可调节刚度和阻尼特性的隔振平台。
[0003] 随着科技进步,近年来汽车、航天得到迅猛的发展,对于保护人员和零部件,相应 的,经济有效的隔振装置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隔振平台通过弹性零部件将隔振对象和振动 源连接在一起,通过弹性部件对振动能量的吸收或耗散实现振动的消减或隔离效果,起到 对人员、结构或部件的防护作用,对于隔振平台的设计、装配和搭建过程来说,有效性和稳 定性是两个关键的指标。被动隔振系统在设计和装配过程中,系统在机械结构和被动元件 特性相关参数上都具有较多的设计变量,并且在应用与不同环境和背景时,被动元件的参 数很难进行调节,一般的被动隔振装置只能应用于某种特性的环境下。一旦被动元件的取 值确定(例如,弹簧刚度,阻尼系数),隔振装置的有效隔振范围和承载能力也相应地确定, 如果需要改进隔振效果,那么更换弹簧元件或阻尼装置会带来麻烦和经济上的浪费。
[0004]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主动控制元件的成本和控制方法的设计费时费力,其成本远 远大于被动装置,并且一般来说,由于主动控制元件需要控制器作动器,所以其重量要大于 被动元件。所以,从结构出发设计具有可调节的刚度和阻尼特性的被动隔振结构,并根据实 际应用情况获取具体物理参数的设计原则,可以减少隔振装置的成本和难度,使其实现广 泛的应用并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被动隔振平台,旨在解决现有技术 中,被动隔振结构的适用性窄、承载能力较差、调节参数困难等缺陷。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被动隔振平台,其 中,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隔振装置;所述隔振装置包括安 装在所述顶板上的上导轨机构、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与所述上导轨机构对应的下导轨机构以 及活动连接于所述上导轨机构和所述下导轨机构之间并于受压时折叠收缩的X型连杆机 构;所述X型连杆机构包括至少两组相互平行的连杆排,每组所述连杆排的顶端部与所述 上导轨机构连接,每组所述连杆排的底端部与所述下导轨机构连接;至少两组所述连接排 形成有对应的铰接位,所述X型连杆机构还包括铰接于至少两组所述连杆排的相对应的铰 接位上的导杆,所述导杆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
[0007] 进一步地,所述X型连杆机构包括两组连杆排,每组所述连杆排包括多个自上而 下顺序连接的连杆架,位于最上方的所述连杆架的顶端部与所述上导轨机构连接,位于最 下方的所述连杆架的底端部与所述下导轨机构连接;所述连杆架包括能够相对转动的第一 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相铰接;各组所述连杆排中, 每个所述连杆架中的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与相邻所述连杆架中的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铰 接并于该铰接处形成所述的铰接位;两组所述连杆排之间,于端部铰接处连接有所述导杆。
[0008] 进一步地,所述上导轨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在所述顶板上且相互平行的上滑杆和两 个上轴承支座,两个所述上轴承支座对应设置在每个所述上滑杆的延伸方向上;所述下导 轨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且相互平行的下滑杆和两个下轴承支座,两个所述下轴 承支座对应设置在每个所述下滑杆的延伸方向上;且两个所述上滑杆与两个所述下滑杆 --对应。
[0009] 进一步地,每所述上滑杆和每所述下滑杆上分别滑设有一个滚动轴承;两组所述 连杆排中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第二连杆的顶端部对应铰接所述上滑杆的滚动轴承上,所述第 一连杆的顶端部铰接在上轴承支座上;两组所述连杆排中位于最下方的第一连杆的底端部 对应铰接于所述下滑杆的滚动轴承上,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部铰接在所述下轴承支座上。
[0010] 进一步地,所述上导轨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在所述顶板上且相互平行的上连接板, 所述上连接板上开设有上滑槽;所述下导轨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下连接板, 每所述上连接板与每所述下连接板一一对应,所述下连接板上与所述上连接板的上滑槽对 应位置开设有下滑槽。
[0011] 进一步地,每所述上连接板的上滑槽内和每所述下连接板的下滑槽内分别滑设有 一个滚动轴承;两组所述连杆排中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第二连杆的顶端部对应铰接于所述上 连接板的滚动轴承上,所述第一连杆的顶端部铰接在所述上连接板上;两组所述连杆排中 位于最下方的所述第一连杆的底端部对应铰接于所述下连接板的滚动轴承上,所述第二连 杆的底端部铰接在所述下连接板上。
[0012] 进一步地,所述两组连杆排中于连接在最下方的第一连杆的顶端部的所述导杆和 连接在最下方的第二连杆的顶端部的所述导杆之间设置有所述弹性元件。
[0013] 进一步地,所述隔振装置还包括连接在相邻的所述导杆之间的线性阻尼装置。
[001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杆。
[0015]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底板。
[0016]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被动隔振平台,通过顶板受压时X型连杆机 构的各组连杆排收缩,同时各组连杆排与上导轨机构和下导轨机构的连接点相应地发生位 移变化,并在连杆和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使X型连杆机构和整个被动隔振平台保持平稳,这 样,被动隔振平台的受压收缩是基于各组连杆排的非线性结构实现的,该非线性结构具有 可调节的非线性刚度和阻尼特性,因此该被动隔振平台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且 可以在航空、汽车、大型结构等不同的振动背景下得到有效地应用,适用范围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被动隔振平台的立体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被动隔振平台的侧视图;
[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转动轴承的剖视图;
[0020]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滚动轴承的剖视图;
[0021]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被动隔振平台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 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 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3]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4] 各部件标号说明:1、隔振对象;2、顶板;3、底板;4、隔振装置;41、上导轨机构; 42、下导轨机构;43、X型连杆机构;44、滚动轴承;45、转动轴承;411、上滑杆;412、上轴承 支座;413、上连接板;414、上滑槽;421、下滑杆;422、下滑杆;423、下轴承支座;424、下连 接板;431、连杆排;432、导杆;433、弹性元件;434、连杆架;435、第一连杆;436、第二连杆; 44a、凹形槽。
[0025]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中所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 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 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 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 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 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 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26] 实施例一
[0027]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
[0028]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被动隔振平台,包括用于接触隔振对象1的顶板2、位 于该顶板2下方且与地面固定的底板3以及设置在顶板2和底板3之间的隔振装置4。隔 振装置4包括安装在顶板2上的上导轨机构41、安装在底板3上与上导轨机构41对应的 下导轨机构42以及分别与上导轨机构41和下导轨机构42活动连接并于受压时折叠收缩 的X型连杆机构43。X型连杆机构43包括两组相互平行的连杆排431,每组连杆排431的 顶端部与上导轨机构41连接,每组连杆排431的底端部与下导轨机构42连接;两组连接排 431形成有对应的铰接位,X型连杆机构43还包括铰接于两组连杆排431的相对应的铰接 位上的若干导杆432,导杆432能在X型连杆机构43伸缩时保持各组连杆排431之间的相 对位置。在其中两个导杆432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433,在顶板2受压时,连杆排431折叠 收缩同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导杆432间距增大,弹性元件433受到与其两端部的导 杆432拉力产生弹性形变,不仅能吸收一定的振动冲击,使X型连杆机构43的各组连杆排 431保持平稳,还能在隔振对象1取下后使X型连杆机构43复位。
[0029] 上述的被动隔振平台,通过顶板2受压时X型连杆机构43的各组连杆排431折叠 收缩,同时各组连杆排431与上导轨机构41和下导轨机构42的连接点相应地发生位移变 化,并在连杆和弹性元件433的作用下使X型连杆机构43和整个被动隔振平台保持平稳, 这样,被动隔振平台的受压折叠收缩是基于各组连杆排431的非线性结构实现的,该非线 性结构具有可调节的非线性刚度和阻尼特性,因此该被动隔振平台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 稳定性,且可以在航空、汽车、大型结构等不同的振动背景下得到有效地应用,适用范围广。
[0030]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3,参见图1和图2,在振动环境下,作为基座,放置在地面上, 可通过螺钉等现有技术中一切的固定连接方式与地面固定,并保证其位置不会移动。其上 方顺序放置有隔振装置4和顶板2,并能够在顶板2受力下压时,对隔振装置4和顶板2起 到支撑作用。
[0031] 顶板2,参见图1和图2,用于直接与隔振对象1接触,具有一定的硬度,为了防止 倾覆,顶板2的尺寸不能大于底板3,但顶板2的重量应大于隔振装置4的重量。
[0032] 隔振装置4,参见图1和图2,包括安装在顶板2上的上导轨机构41、安装在底板3 上与上导轨机构41对应的下导轨机构42以及分别与上导轨机构41和下导轨机构42活动 连接并于受压时折叠收缩的X型连杆机构43。
[0033]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上导轨机构41包括两个固定在顶板2上 且相互平行的上滑杆411和两个上轴承支座412,两个上轴承支座412对应设置在每个上滑 杆411的延伸方向上;下导轨机构42包括两个固定在底板3上且相互平行的下滑杆421和 两个下轴承支座422,两个下轴承支座422对应设置在每个下滑杆421的延伸方向上;且两 个上滑杆411与两个下滑杆421 -一对应。每上滑杆411和每下滑杆421上分别滑设有一 个滚动轴承44,滚动轴承44于X型连杆机构43伸缩时能够在滑杆上相对移动。从图4可 以看出,滚动轴承44具有一个凹形槽44a,该凹形槽位于其侧壁上且沿轴向延伸。滚动轴承 44放置在滑杆上时,凹形槽44a的表面与滑杆表面贴合,从而对滚动轴承44的轴向起到限 位作用,使得滚动轴承44移动时更加稳定。
[0034] 当然,上导轨机构41和下导轨机构42中的上滑杆411和下滑杆421足够长,并在 每个滑杆上均安装有两个滚动轴承44,同一滑杆上的两个滚动轴承44在连杆排431伸缩时 相向移动。
[0035] 在本实施例中,X型连杆机构43包括两组相互平行的连杆排431 (当然,也可以根 据需要对连杆排431的组数进行增加,选择多组连杆排431且两两相平行),且两组连杆排 431之间的距离必须小于两个上滑杆411间以及两个下滑杆421间的距离。每组连杆排431 包括两个自上而下顺序连接的连杆架434,位于上方的连杆架434的顶端部与上导轨机构 41连接,位于下方的连杆架434的底端部与下导轨机构42连接。连杆架434包括能够相对 转动的第一连杆435和第二连杆436,第一连杆435的中部与第二连杆436的中部相铰接。 在各组连杆排431中,每一个连杆架434中的第一连杆435的端部与相邻连杆架434中的 第二连杆436的端部铰接,在该铰接的位置形成上述的铰接位,并铰接有导杆432。第一连 杆435和第二连杆436通过转动轴承45相连接。每个连杆架434中的第一连杆435和第 二连杆436铰接后,形成X型结构。导杆432,选用的导杆432的直径与转动轴承45的内径 相等,每根连杆的长度必须大于两个上滑杆411 (或两个上轴承支座412)间的距离以及两 个下滑杆421 (或两个下轴承支座422)间的距离。选用的导杆432质量分布均匀。其中, 第一连杆435为宽边连杆,第二连杆436为窄边连杆(即其宽度较第一连杆435要小)。对 位于上方的连杆架434,第一连杆435的底端部和中部需要开设有直径为该转动轴承45外 径的开孔,而在第一连杆435的顶端部开孔的直径为转动轴承45的内径(或导杆432的直 径);对于第二连杆436,在两端部和中部的开孔的直径相等,为转动轴承45的内径(或导 杆432的直径)。转动轴承45通过粘合剂或紧配合方式固定在第一连杆435的下端部(即 开孔较大的一端)和中部,将两个导杆432分别固定在上方的两个第一连杆435之间,即 其中一个导杆432的两端分别插入位于上方的两个第一连杆435的上端部的开孔中(即开 孔较小的一端),另一个导杆432的两端分别插入位于上方的两个第一连杆435的下端部的 转动轴承45的内圈,安装在中部的转动轴承45可以插入销钉(图中未示)进行连接,并用 粘合剂或紧配合方式固定;于与上方的两个第一连杆435的上端部连接的导杆432,其两端 插入上轴承支座412的轴承内圈中。将两个导杆432分别固定在上方的两个第二连杆436 之间,即其中一个导杆432的两端分别插入位于上方的两个第二连杆436的上端部,另一 个导杆432的两端分别插入位于上方的两个第二连杆436的下端部,并将第二连杆436的 中部套接在于第一连杆435中部的销钉上,用粘合剂或紧配合方式固定导杆432和第二连 杆436以及销钉和第二连杆436。与上方的两个第二连杆436的上端部连接的导杆432,其 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上滑杆411上的滚动轴承44的内圈中,并用粘合剂或紧配合方式固定 从而使第二连杆436与滚动轴承44滚动配合。
[0036]对位于下方的连杆架434,第一连杆435的顶端部和中部需要开设有直径为该转 动轴承45外径的开孔,而在第一连杆435的底端部开孔的直径为转动轴承45的内径(或 导杆432的直径);对于第二连杆436,在两端部和中部的开孔的直径相等,为转动轴承45 的内径(或导杆432的直径)。转动轴承45通过粘合剂或紧配合方式固定在第一连杆435 的上端部(即开孔较大的一端)和中部,将一个导杆432的两端分别插入下方的两个第一 连杆435的下端部的开孔中(即开孔较小的一端),安装在中部的转动轴承45可以插入销 钉进行连接,并用粘合剂或紧配合方式固定;与下方的两个第一连杆435的下端部连接的 导杆432,其两端分别插入两个下滑杆421上的滚动轴承44的内圈中,并用粘合剂或紧配 合方式固定从而使第一连杆435与下滑杆421滚动配合。将一个导杆432的两端分别插入 下方的两个第二连杆436的下端部,并将第二连杆436的中部套接在于第一连杆435中部 的销钉上,用粘合剂或紧配合方式固定导杆432和第二连杆436以及销钉和第二连杆436。 与下方两个第二连杆436的下端部连接的导杆432,其两端分别插入两个下轴承支座422的 轴承内圈中。与上方的连杆架434中第二连杆436下端部连接的导杆432,其两端分别插入 位于下方的两个第一连杆435上端部的转动轴承45中,并用粘合剂或紧配合方式固定;将 下方的连杆架434中第二连杆436上端部套接在与上方的连杆架434中第一连杆435下端 部连接的导杆432上,并用粘合剂或紧配合方式固定。
[0037]当然,每组连杆排431中连杆架434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加,当有每组连 杆排431中有多个自上而下顺序连接的连杆架434时,位于最上方的连杆架434的顶端部 与上导轨机构41连接,位于最下方的连杆架434的底端部与下导轨机构42连接。其中,最 上方的连杆架434与本实施例中位于上方的连杆架434结构相同,最下方的连杆架434与 本实施例中位于下方的连杆架434结构相同。增设的连杆架434中,第一连杆435的两端部 和中部需要开设有直径为该转动轴承45外径的开孔,转动轴承45通过粘合剂或紧配合方 式固定在第一连杆435的两端部和中部。两组连杆排431中位于上方的第二连杆436的顶 端部对应铰接上滑杆411的滚动轴承44上,第一连杆435的顶端部铰接在上轴承支座412 上;两组连杆排431中位于最下方的第一连杆435的底端部对应铰接于下滑杆421的滚动 轴承44上,第二连杆436的底端部铰接在下轴承支座422上。
[0038] 弹性元件433,通过挂钩或粘合剂,其数量为两条,固定安装在两组连杆排431中 于连接在最下方的第一连杆435的顶端部的导杆432和连接在最下方的第二连杆436的顶 端部的导杆432之间,且两条弹性元件433平行设置。弹性元件433可以是弹簧或具有一 定弹性形变的弹片等,弹簧可以是线性弹簧,也可以使非线性弹簧。装配在水平方向的弹簧 必须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在顶板2和隔振对象1的重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必须小于连杆 的长度,并且水平位移不能超过水平导轨。
[0039] 为了增加隔振装置4的阻尼系数,隔振装置4还包括连接在相邻的导杆432之间 的线性阻尼装置(图未示出)。阻尼装置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已有的线性阻尼器,其两端分别 与位于最下方的两个导杆432相连接。
[0040] 通过以上的X型结构隔振平台的设计和装配,在多种形式的激励下,能够通过调 节X型结构的参数,实现隔振系统的可调节刚度和阻尼特性,从而能适用于不同的振动环 境和背景,起到工程所需要的良好的隔振作用。X型结构的结构参数影响了隔振平台的刚 度和阻尼特性,又由于滚轮轴承在水平导轨上的水平滑移使得平台的坚直振动的振动能量 在水平方向耗散从而达到隔振效果。隔振平台的隔振效果和稳定性依赖于结构的刚度和阻 尼,由于单层的X型结构(即每个连杆架434)沿坚直方向伸缩变形时,水平方向会产生牵 连运动,并且坚直方向的运动和水平方向的运动关系为非线性关系,所以X型结构的几何 非线性给隔振平台的刚度和阻尼带来非线性效应。
[0041] 通过利用能量法对结构进行数学模型的建立,可以得到基于X型结构的被动隔振 平台的动力学方程为
[0042]

【权利要求】
1. 一种被动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 之间的隔振装置;所述隔振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顶板上的上导轨机构、安装在所述底板上 与所述上导轨机构对应的下导轨机构以及活动连接于所述上导轨机构和所述下导轨机构 之间并于受压时折叠收缩的X型连杆机构;所述X型连杆机构包括至少两组相互平行的连 杆排,每组所述连杆排的顶端部与所述上导轨机构连接,每组所述连杆排的底端部与所述 下导轨机构连接;至少两组所述连接排形成有对应的铰接位,所述X型连杆机构还包括铰 接于至少两组所述连杆排的相对应的铰接位上的导杆,所述导杆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X型连杆机构包括两组连 杆排,每组所述连杆排包括多个自上而下顺序连接的连杆架,位于最上方的所述连杆架的 顶端部与所述上导轨机构连接,位于最下方的所述连杆架的底端部与所述下导轨机构连 接;所述连杆架包括能够相对转动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与所述第 二连杆的中部相铰接;各组所述连杆排中,每个所述连杆架中的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与相 邻所述连杆架中的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铰接并于该铰接处形成所述的铰接位;两组所述连 杆排之间,于端部铰接处连接有所述导杆。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动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机构包括两个固定 在所述顶板上且相互平行的上滑杆和两个上轴承支座,两个所述上轴承支座对应设置在每 个所述上滑杆的延伸方向上;所述下导轨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且相互平行的下 滑杆和两个下轴承支座,两个所述下轴承支座对应设置在每个所述下滑杆的延伸方向上; 且两个所述上滑杆与两个所述下滑杆一一对应。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被动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每所述上滑杆和每所述下滑杆 上分别滑设有一个滚动轴承;两组所述连杆排中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第二连杆的顶端部对应 铰接所述上滑杆的滚动轴承上,所述第一连杆的顶端部铰接在上轴承支座上;两组所述连 杆排中位于最下方的第一连杆的底端部对应铰接于所述下滑杆的滚动轴承上,所述第二连 杆的底端部铰接在所述下轴承支座上。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动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机构包括两个固定 在所述顶板上且相互平行的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上开设有上滑槽;所述下导轨机构包 括两个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下连接板,每所述上连接板与每所述下连接板一一对应,所述 下连接板上与所述上连接板的上滑槽对应位置开设有下滑槽。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被动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每所述上连接板的上滑槽内和 每所述下连接板的下滑槽内分别滑设有一个滚动轴承;两组所述连杆排中位于最上方的所 述第二连杆的顶端部对应铰接于所述上连接板的滚动轴承上,所述第一连杆的顶端部铰接 在所述上连接板上;两组所述连杆排中位于最下方的所述第一连杆的底端部对应铰接于所 述下连接板的滚动轴承上,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部铰接在所述下连接板上。
7. 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被动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连杆排中 于连接在最下方的第一连杆的顶端部的所述导杆和连接在最下方的第二连杆的顶端部的 所述导杆之间设置有所述弹性元件。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被动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装置还包 括连接在相邻的所述导杆之间的线性阻尼装置。
9. 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被动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宽 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被动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尺寸小 于或等于所述底板。
【文档编号】F16F15/04GK204083050SQ201420497923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9日
【发明者】景兴建, 孙秀婷 申请人: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