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燃烧器的流量控制阀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5719857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用于燃烧器的流量控制阀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燃烧器的流量控制阀,属于控制阀【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燃烧器气体流量不易掌控、使用不安全的技术问题;用于燃烧器的流量控制阀,包括阀门本体与前端盖,阀门本体外表面设置有进气管、出气管和引燃气管,在阀门本体内设置有隔块,在隔块上开设有第一通孔,进气管与第二容纳腔相通,出气管和引燃气管分别与第一容纳腔相通,在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阀芯,阀芯后端开设有与第一通孔同轴的轴孔,在阀芯后端外表面开设有分别与轴孔相通的引燃气孔与出气孔,当阀芯在第一容纳腔内转动时,引燃气管与引燃气孔相通且出气管与出气孔相通;引燃气路和燃烧气路分开供气,引燃气路点火时,其供气流量稳定,点火效率高且点火过程较安全。
【专利说明】用于燃烧器的流量控制阀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阀术领域,涉及一种流量控制阀,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燃烧器的流量控制阀。

【背景技术】
[0002]流量控制阀是在一定压力差下,依靠改变节流口液阻的大小来控制节流口的流量,从而调节执行元件运动速度的阀类,其使用范围相当广,一般分为气体流量控制阀与液体流量控制阀。
[0003]气体燃烧器常常通过使用这种流量控制阀来控制和调节燃烧器的气体流量大小,并达到燃烧器点火或控制燃烧器火势大小的目的,现有的流量控制阀包括阀体以及安装在阀体内的阀芯和转轴,阀体上设置有一个进气孔和一个出气孔,转动转轴可调节阀芯,以导到点火和调节火势大小的目的,这种结构的控制阀被称为两通式的控制阀,通过一个气体流径同时控制进气和调节气体,虽然控制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1、燃烧器在点火时,转轴旋转,燃烧气路与引燃气路是一体且同步的,并且通过一个供气通道完成点火和后续的供气,点火时气体的流量大小通常由转轴的旋转角度决定,而对于不同的人,该旋转角度有差异,无法较好的掌控,旋转角度过小,气体流量小,需要多次点火才能点燃,而旋转角度过大,气体流量大,点火成功后瞬间的火势较大,对人身安全存在较大威胁;2、在使用过程中,火势在调节时,特别是调小时,由于对转轴旋转无法较好的掌握,容室导致火势熄灭,而熄灭后,同样需要再次点火;3、燃烧器在使用过程中经常短暂停顿,为了安全起见,停顿时一般将燃烧器关掉,此时,未燃烧完的气体会流失,而再次使用时,需要重新点火,气体需重新由气源流至点火处,浪费气体的同时,其使用也不方便。
[0004]综上所述,为了解决上述控制阀的技术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气体流量易掌控,使用方便、安全且使用时火势不易熄灭的用于燃烧器的流量控制阀。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气体流量易掌控,使用方便、安全且使用时火势不易熄灭的用于燃烧器的流量控制阀。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用于燃烧器的流量控制阀,包括内空的阀门本体以及与阀门本体相连的前端盖,所述阀门本体外表面设置有轴向错开的进气管、出气管和引燃气管,在阀门本体内设置有使其内部形成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的隔块,在隔块上开设有使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相通的第一通孔,所述进气管与第二容纳腔相通,所述出气管和引燃气管分别与第一容纳腔相通,在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阀芯,阀芯后端开设有与第一通孔同轴的轴孔,在阀芯后端外表面开设有分别与轴孔相通的引燃气孔与出气孔,当阀芯在第一容纳腔内转动时,所述引燃气管与引燃气孔相通且出气管与出气孔相通。
[0007]在上述用于燃烧器的流量控制阀中,所述引燃气孔为条形且横向开设于阀芯外表面,所述出气孔由横向倾斜开设的第一调节孔与横向垂直开设的第二调节孔组成,所述第一调节孔与第二调节孔横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与条形孔在阀芯的横向方向与轴向方向上均错开设置。
[0008]在上述用于燃烧器的流量控制阀中,在阀芯前端轴向开设有容纳孔,在阀芯上轴向开设有与容纳孔相通的第一缺口,在阀芯与前端盖之间设置有能轴向移动且贯穿前端盖的转轴,转轴上凸设有挡块,所述转轴插入容纳孔内且挡块能在第一缺口内移动,当挡块位于第一缺口内时,所述引燃气管与引燃气孔处于相通状态且出气管与出气孔相通状态或错开状态。
[0009]在上述用于燃烧器的流量控制阀中,所述前端盖内具有第三容纳腔,在第三容纳腔内固定设置有内衬套,在阀门本体前端开设有与第一容纳腔同轴的第一沉头孔,所述内衬套位于阀芯外围且内衬套后端抵在第一沉头孔处,所述内衬套上开设有与第一缺口重合且长度小于第一缺口长度的第二缺口,当挡块同时位于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内时,引燃气管与引燃气孔处于相通状态且出气管与出气孔处于相通状态。
[0010]在上述用于燃烧器的流量控制阀中,所述第三容纳腔内具有环形平台,第三容纳腔内侧壁上径向凸设有与环形平台相连的弧形凸块,所述内衬套上开设有其长度小于弧形凸块长度的弧形缺口,弧形凸块嵌入弧形缺口内并使内衬套前端与环形平台之间形成有与第二缺口相通的弧形槽,弧形槽长度大于引燃气孔长度,当挡块只位于第一缺口内时,所述挡块能在弧形槽内移动。
[0011]在上述用于燃烧器的流量控制阀中,所述环形平台上开设有若干与第三容纳腔内侧壁相连的限位槽且其中一限位槽与第二缺口对应,当挡块在弧形槽内移动时,挡块能被固定于任意限位槽内。
[0012]在上述用于燃烧器的流量控制阀中,在阀门本体后端设置有具有第四容纳腔的后端盖,所述第二容纳腔与四容纳腔内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前端设置有能移动且能将第一通孔封住或使第一通孔打开的阀门塞。
[0013]在上述用于燃烧器的流量控制阀中,所述阀门塞与转轴之间设置有芯轴,在转轴后端开设有盲孔,所述阀芯内开设有使轴孔与容纳孔相通的第二通孔且芯轴穿过第二通孔,所述芯轴一端插入盲孔内且另一端抵在阀门塞上,当转轴轴向移动且挡块同时位于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内时,所述芯轴将阀门塞推开并使进气管与第一容纳腔相通。
[0014]在上述用于燃烧器的流量控制阀中,所述芯轴前端外表面开设有环形槽,在环形槽内设置有卡簧,在容纳孔与卡簧之间设置有套设于芯轴上的第一弹簧,在转轴后端与卡簧之间设置有套设于芯轴上的第二弹簧。
[0015]在上述用于燃烧器的流量控制阀中,容纳孔内端面上开设有与第二通孔同轴的第二沉头孔,第二沉头孔内设置有密封圈与将密封圈压紧的垫圈,所述第一弹簧位于垫圈与卡簧之间。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实用新型中,引燃气路与燃烧气路分别由引燃气管和出气管两个不同的供气通道来实现,引燃气路在前,燃烧气路在后,二者分开进行,引燃气路点燃后负责将燃烧气路点燃,其供气量较小且恒定,无需调节,因此,点火时不会出现气体流量过大或过小的情况,引燃气路点火时,不会出现燃烧气路点火失败或者燃烧气路流量过大的情况,点火效率高且点火过程较安全。
[0018]2、引燃气路只负责点燃出气管的燃烧气路,以实现燃烧器燃烧的目的,在燃烧器燃烧的过程中,引燃气管持续供气且点燃后不会熄灭,燃烧气路负责燃烧器的燃烧,通过调节出气孔的大小来实现燃烧气路流量的调节,以实现火势大小的调节,由于引燃气路持续进行,燃烧气路的调节或者燃烧气路是否燃烧对引燃气路不产生任何影响,因此,点燃的燃烧气路在调节过程中也不易熄灭,大大减少了二次点火的可能性,使用效果更佳。
[0019]3、由于引燃气路流量较小且恒定,使用较安全,因此,当燃烧器中途短暂停止使用时,只需将燃烧气路停止,再次使用时,只需将燃烧气路打开即可,使用较方便,同时也无需再次点火,此过程中,只有引燃气路持续进行,但其气体损耗量较小,同时防止了气体流失。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剖视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阀门本体的剖视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阀芯的侧面图。
[002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阀芯的剖视图。
[0026]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内衬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前端盖的背面立体示意图。
[0028]图中,100、阀门本体;110、进气管;120、出气管;130、引燃气管;140、隔块;141、第一通孔;150、第一容纳腔;160、第二容纳腔;170、第一沉头孔;200、前端盖;210、第三容纳腔;211、弧形凸块;220、内衬套;221、第二缺口 ;222、弧形缺口 ;223、弧形槽;230、环形平台;231、限位槽;300、阀芯;310、轴孔;320、引燃气孔;330、出气孔;331、第一调节孔;332、第二调节孔;340、容纳孔;341、第二沉头孔;342、密封圈;343、垫圈;350、第一缺口 ;360、芯轴;361、环形槽;362、卡簧;363、第一弹簧;364、第二弹簧;370、第二通孔;400、转轴;410、挡块;420、盲孔;500、后端盖;510、第四容纳腔;600、电磁阀;610、磁铁;620、阀门塞;630、阀门轴;640、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燃烧器的流量控制阀,包括内空的阀门本体100以及与阀门本体100相连的前端盖200。
[0031]在阀门本体100外表面设置有轴向错开的进气管110、出气管120和引燃气管130,引燃气管130位于阀门本体100 —侧外表面,进气管110与出气管120位于阀门本体100相对一侧的外表面,引燃气管130与进气管110、出气管120分设于阀门本体100对称的两侧,各管之间距离最远,使得整个阀门本体100的强度最高,在阀门本体100内设置有使其内部形成第一容纳腔150与第二容纳腔160的隔块140,在隔块140上开设有使第一容纳腔150与第二容纳腔160相通的第一通孔141,所述进气管110与第二容纳腔160相通,所述出气管120和引燃气管130分别与第一容纳腔150相通,在第一容纳腔150内设置有阀芯300,在阀芯300后端中部开设有与第一通孔141同轴的轴孔310,在阀芯300后端外表面上开设有分别与轴孔310相通的引燃气孔320与出气孔330,阀芯300后端具有一定锥度,第一容纳腔150的内径由外向内逐渐缩小并形成与阀芯300对应的锥度,阀芯300插入第一容纳腔150内,此处,阀芯300与第一容纳腔150通过锥度配合(即旋塞阀),增加了阀芯300与阀门本体100之间的紧密程度,使二者之间的缝隙减小,使引燃气管130与出气管120通气时的气密性较好,初始状态下,引燃气管130与引燃气孔320处于非通状态(即引燃气路处于非供气状态),出气管120与出气孔330也处于非通状态(即燃烧气路处于非供气状态),
[0032]当阀芯300在第一容纳腔150内转动时,所述引燃气管130与引燃气孔320相通并实现连续供气,即引燃气路,引燃气路点燃并持续燃烧形成长明火,继续使阀芯30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出气管120能与出气孔330相通,此时燃烧气路开始供气并燃烧。
[0033]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引燃气管130与引燃气孔320相通形成引燃气路,出气管120与出气孔330相通形成燃烧气路,引燃气路与燃烧气路分别由引燃气管130和出气管120两个不同的供气通道来实现,引燃气路在前,燃烧气路在后,引燃气路点燃后形成长明火,其负责点燃燃烧气路,燃烧气路点燃后负责燃烧器的燃烧并形成热量,二者分开进行,互不干扰。
[0034]引燃气路在燃烧器点火时先点燃并持续燃烧(即长明火),其供气量较小且恒定,无需调节,因此,点火时不会出现气体流量过大或过小的情况,引燃气路点火时,不会出现燃烧气路点火失败或者燃烧气路流量过大的情况,通过燃烧的引燃气路来点燃燃烧气路,点火效率高且点火过程较安全。
[0035]同时,由于引燃气管130持续供气且点燃后不会熄灭,而燃烧气路在燃烧时可调节,通过调节出气孔330的大小来实现燃烧气路流量的调节,以实现火势大小的调节,燃烧气路的调节或者燃烧气路是否燃烧对引燃气路不产生任何影响,因此,点燃的燃烧气路在调节过程中也不易熄灭,大大减少了二次点火的可能性,使用性能更好,效果更佳。
[0036]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设计尤其适合燃烧器间歇使用,由于引燃气路流量较小且恒定,使用较安全,因此,当燃烧器中途短暂停止使用时,只需将燃烧气路停止,再次使用时,只需将燃烧气路打开即可,使用较方便,同时也无需再次点火,此过程中,只有引燃气路持续进行,但其气体损耗量较小,同时防止了气体流失。
[0037]进一步的,所述引燃气孔320为条形且横向开设于阀芯300外表面,所述出气孔330由横向倾斜开设且的第一调节孔331与横向垂直开设的第二调节孔332组成,该第一调节孔331形状为椭圆形,第二调节孔332形状为圆形,所述第一调节孔331与第二调节孔332横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一调节孔331、第二调节孔332与引燃气孔320在横向与轴向上均错开设置。
[0038]这里,引燃气孔320为条形是为了满足引燃气路持续供气的需求,由于引燃气管130在点火和燃烧时都要持续供气,而相对于固定的引燃气管130,引燃气孔320是随阀芯300转动的,因此,将引燃气孔320设置成横向的条状,使得引燃气管130与引燃气孔320常通,使引燃气路能持续进行供气。
[0039]出气孔330有两个,其中,第一调节孔331为椭圆形,其孔径较大,第二调节孔332为圆形,其孔径较小,两个不同孔径的出气孔330,形成一大一小两个火位,使得燃烧气路燃烧时形成不同的火势,以满足实际的燃烧需求,每个火位均可以调节,其使用更灵活且更方便。
[0040]第一调节孔331、第二调节孔332与引燃气孔320横向、轴向错开,是为了使引燃气孔320与引燃气管130、出气管120与出气孔330 —一对应,防止引燃气路与燃烧气路混淆而无法实现二者各自单独供气,导致本控制阀无法达到引燃气路和燃烧气路单独供气的效果O
[0041]进一步的,在阀芯300前端轴向开设有容纳孔340,在阀芯300上轴向开设有与容纳孔340相通的第一缺口 350,在阀芯300与前端盖200之间设置有能轴向移动且贯穿前端盖200的转轴400,转轴400上凸设有挡块410,所述转轴400插入容纳孔340内且挡块410在第一缺口 350内移动。
[0042]此处,转轴400作为阀芯300转动的传导件,转轴400后端位于容纳孔340内,挡块410伸入第一缺口 350内,在引燃气路点燃的同时,松开转轴400,其自动复位,在转动转轴400,阀芯300能随转轴400 —起转动,能达到调节燃烧气路大小的目的,实现火势大小的调节。
[0043]进一步的,所述前端盖200内具有第三容纳腔210,在第三容纳腔210内固定设置有内衬套220,在阀门本体100前端开设有与第一容纳腔150同轴的第一沉头孔170,所述内衬套220位于阀芯300外围且内衬套220后端抵在第一沉头孔170处,所述内衬套220上开设有与第一缺口 350重合且长度小于第一缺口 350长度的第二缺口 221,初始状态下,挡块位于第一缺口 350以外,此时,引燃气管130与引燃气孔320处于非通状态,引燃气路处于非供气状态,出气管120与出气孔330也处于非通状态,燃烧气路处于非供气状态,此时,转动转轴400,使挡块410对准第一缺口 350,当第一缺口 350与第二缺口 221重合且挡块410进入第一缺口 350内并同时位于第一缺口 350与第二缺口 221内时,引燃气管130与引燃气孔320相通,引燃气路单独供气,燃烧气路不供气,当挡块410退出第二缺口 221且只位于第一缺口 350内时,引燃气管130与引燃气孔320相通且出气管120与出气孔330相通,此时,引燃气路供气的同时,通过调节阀芯300可使燃气气路在第一调节孔331与第二调节孔332之间转换,使燃烧气路在两个大小不同的火势下调节。
[004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引燃气路与燃烧气路一前一后分开点燃,为了实现此效果,引燃气路单独供气并在其点燃过程中,燃烧气路必须处于非供气状态,此处,由于内衬套220与前端盖200固定,当挡块410同时位于第一缺口 350与第二缺口 221内时,在第二缺口 221的限位作用下,阀芯300无法转动,燃烧气路无法进行,以此防止燃烧气路在引燃气路点燃的同时被点燃。
[0045]当挡块410只位于第一缺口 350内时,由于挡块410脱离了第二缺口 221的限制,在引燃气路燃烧的前提下,挡块410可带动阀芯300转动,使燃烧气路点燃并进行火势大小调节,实现引燃气路与燃烧气路单独供气且单独分开点燃。
[0046]此处值得注意的是,若燃烧气路与引燃气路同时点燃,则瞬间火势较大,存在安全隐患。
[0047]进一步的,在第三容纳腔210内具有环形平台230,第三容纳腔210内侧壁上径向凸设有与环形平台230相连的弧形凸块211,所述内衬套220上开设有其长度小于弧形凸块211长度的弧形缺口 222,弧形凸块211嵌入弧形缺口 222内并使内衬套220前端与环形平台230之间形成有与第二缺口 221相通的弧形槽223,弧形槽223的长度大于燃气孔320长度,当挡块410只位于第一缺口 350内时,所述挡块410能在弧形槽223内移动。
[0048]通过在内衬套220上开设弧形缺口 222,将其安装在具有相应弧形凸块211的前端盖200内,起到固定作用的的同时,也方便拆装,挡块410被限制在弧形槽223内,使得挡块410只能在弧形槽223内横向移动且只能在第二缺口 221内轴向移动,而挡块410位于弧形槽223的其它位置时则无法轴向移动,以此防止燃烧气路在供气状态下与引燃气路一同被点燃,而弧形槽223长度大于引燃气孔320长度,是为了方便关闭引燃气路,当转轴400转动且挡块410在弧形槽223内移动至超出引燃气孔320的范围时,引燃气路供气断开,燃烧器停止使用。
[0049]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平台230上开设有若干与第三容纳腔210内侧壁相连的限位槽231且其中一限位槽231与第二缺口 221对应,当挡块410在弧形槽223内移动时,所述挡块410能被固定于任意限位槽231内。
[0050]引燃气路点燃后,挡块410可退至与第二缺口 221对应的限位槽231内时,能防止转轴400在无需转动时自由转动,当燃烧气路被点燃后,挡块410可位于其它限位槽231内,使火势固定在所需的位置。
[0051]进一步的,在阀门本体100后端螺纹连接有具有第四容纳腔510的后端盖500,所述第二容纳腔160与第四容纳腔510内安装有电磁阀600,电磁阀600后端设置有磁铁610,电磁阀600前端设置有能移动的阀门塞620,阀门塞620通过阀门轴630电磁阀600相连,在阀门轴630上套设有两端分别抵在阀门塞620与电磁阀600上的复位弹簧640,当磁铁610与阀门塞620之间形成磁力时,磁铁610将阀门塞620吸住并使第一通孔141打开,磁铁610与阀门塞620之间无磁力时,在复位弹簧640作用下,阀门塞620移动至初始位置并将第一通孔141封住。
[0052]通过设置电磁阀600将第一通孔141封住,供气时,第一通孔141打开,非供气时,第一通孔141封住,避免燃气泄漏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保证燃烧器使用安全,同时也防止浪费燃气原料。
[0053]进一步的,所述阀门塞620与转轴400之间设置有芯轴360,在转轴400后端开设有盲孔420,所述阀芯300内开设有使轴孔310与容纳孔340相通的第二通孔370且芯轴360穿过第二通孔370,所述芯轴360 —端插入盲孔420内且另一端抵在阀门塞620上,当转轴400轴向移动时,所述芯轴360将阀门塞620推开并使进气管110与第一容纳腔150相通。
[0054]燃烧器使用时,推动转轴400,芯轴360将阀门塞620推开,实现引燃气路与燃烧气路,芯轴360起到助推的作用,通过芯轴360与阀门塞620配合,方便实现且能重复使用。
[0055]进一步的,所述芯轴360前端外表面开设有环形槽361,在环形槽361内设置有卡簧362,在容纳孔340与卡簧362之间设置有套设于芯轴360上的第一弹簧363,在转轴400后端与卡簧362之间设置有套设于芯轴360上的第二弹簧364。
[0056]阀门塞620打开后,引燃气路点燃,第一弹簧363与第二弹簧364使芯轴360和转轴400在推开阀门塞620后回到各自的初始位置,方便通过转轴400对阀芯300进行调节,实现燃烧气路的点燃和对燃烧气路进行调节。
[0057]更进一步的,容纳孔340内端面上开设有与第二通孔370同轴的第二沉头孔341,第二沉头孔341内设置有密封圈342以及将密封圈342压紧的垫圈343,所述第一弹簧363位于垫圈343与卡簧362之间。
[0058]在第一弹簧363的作用力下,垫圈343将密封圈342压紧于第二沉头孔341内,使轴孔310与容纳孔340之间具有较好的密封性,避免气体由轴孔310流向容纳孔340,防止漏气现象的发生。
[0059]本实用新型在初始状态下,第一缺口 350与第二缺口 221重合,挡块410同时位于第二缺口 221以及与第二缺口 221对应的限位槽231内且转轴400无法转动,第一通孔141被阀门塞620封住,引燃气管130与引燃气孔320为相通状态,而出气管120与出气孔330为非通状态。
[0060]轴向推动转轴400,挡块410同时进入第一缺口 350与第二缺口 221内,由于第二缺口 221与前端盖200固定,此时,转轴400、阀芯300均无法转动,出气管120与出气孔330依然处于非通状态,芯轴360在转轴400的作用力下推动阀门塞620并使第一通孔141打开,气体由进气管110进入并经过第一通孔141进入引燃气管130形成引燃气路,在热电效应作用下,阀门塞620被吸住且第一通孔141始终打开,由于引燃气孔320始终与引燃气管130相通,因此燃气供气持续不断,此时,燃烧器内的点火装置将引燃气路点燃并一直保持燃烧状态,形成长明火。
[0061]引燃气路点燃后,松开转轴400,芯轴360、转轴400在第一弹簧363与第二弹簧364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初始位置,轻推转轴400使挡块410离开相应的限位槽231并使挡块410只进入第一缺口 350内,此时,挡块410可在弧形槽223内转动,同时使阀芯300在第一容纳腔150内转动,阀芯300转动过程中,第一调节孔331与第二调节孔332可交替与出气管120相通并形成燃烧气路,燃烧气路形成后被长明火点燃,从而实现燃烧器燃烧,通过阀芯300转动,可调节出气孔330的大小,以实现燃烧气路的流量调节,从而实现燃烧器的火势大小调节,当火势达到所需的状态时,松开转轴400,转轴400退至与所需火势相应的限位槽231内,转轴400不易转动并使火势始终保持在所需的状态。
[0062]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用于燃烧器的流量控制阀,包括内空的阀门本体以及与阀门本体相连的前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本体外表面设置有轴向错开的进气管、出气管和引燃气管,在阀门本体内设置有使其内部形成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的隔块,在隔块上开设有使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相通的第一通孔,所述进气管与第二容纳腔相通,所述出气管和引燃气管分别与第一容纳腔相通,在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阀芯,阀芯后端开设有与第一通孔同轴的轴孔,在阀芯后端外表面开设有分别与轴孔相通的引燃气孔与出气孔,当阀芯在第一容纳腔内转动时,所述引燃气管与引燃气孔相通且出气管与出气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烧器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燃气孔为条形且横向开设于阀芯外表面,所述出气孔由横向倾斜开设的第一调节孔与横向垂直开设的第二调节孔组成,所述第一调节孔与第二调节孔横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与条形孔在阀芯的横向方向与轴向方向上均错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燃烧器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在阀芯前端轴向开设有容纳孔,在阀芯上轴向开设有与容纳孔相通的第一缺口,在阀芯与前端盖之间设置有能轴向移动且贯穿前端盖的转轴,转轴上凸设有挡块,所述转轴插入容纳孔内且挡块能在第一缺口内移动,当挡块位于第一缺口内时,所述引燃气管与引燃气孔处于相通状态且出气管与出气孔相通状态或错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燃烧器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内具有第三容纳腔,在第三容纳腔内固定设置有内衬套,在阀门本体前端开设有与第一容纳腔同轴的第一沉头孔,所述内衬套位于阀芯外围且内衬套后端抵在第一沉头孔处,所述内衬套上开设有与第一缺口重合且长度小于第一缺口长度的第二缺口,当挡块同时位于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内时,引燃气管与引燃气孔处于相通状态且出气管与出气孔处于相通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燃烧器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容纳腔内具有环形平台,第三容纳腔内侧壁上径向凸设有与环形平台相连的弧形凸块,所述内衬套上开设有其长度小于弧形凸块长度的弧形缺口,弧形凸块嵌入弧形缺口内并使内衬套前端与环形平台之间形成有与第二缺口相通的弧形槽,弧形槽长度大于引燃气孔长度,当挡块只位于第一缺口内时,所述挡块能在弧形槽内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燃烧器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平台上开设有若干与第三容纳腔内侧壁相连的限位槽且其中一限位槽与第二缺口对应,当挡块在弧形槽内移动时,挡块能被固定于任意限位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用于燃烧器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在阀门本体后端设置有具有第四容纳腔的后端盖,所述第二容纳腔与四容纳腔内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前端设置有能移动且能将第一通孔封住或使第一通孔打开的阀门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燃烧器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塞与转轴之间设置有芯轴,在转轴后端开设有盲孔,所述阀芯内开设有使轴孔与容纳孔相通的第二通孔且芯轴穿过第二通孔,所述芯轴一端插入盲孔内且另一端抵在阀门塞上,当转轴轴向移动且挡块同时位于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内时,所述芯轴将阀门塞推开并使进气管与第一容纳腔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燃烧器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前端外表面开设有环形槽,在环形槽内设置有卡簧,在容纳孔与卡簧之间设置有套设于芯轴上的第一弹簧,在转轴后端与卡簧之间设置有套设于芯轴上的第二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燃烧器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容纳孔内端面上开设有与第二通孔同轴的第二沉头孔,第二沉头孔内设置有密封圈与将密封圈压紧的垫圈,所述第一弹簧位于垫圈与卡簧之间。
【文档编号】F16K31/06GK204025768SQ201420484320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6日
【发明者】张静杰 申请人:宁波福马工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