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扫路车提升机的新型从动链轮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12518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扫路车提升机的新型从动链轮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扫路车提升机的新型从动链轮装置,包括轮轴和轮毂;轮轴和轮毂之间设有骨架油封;轮轴具有细径部和粗径部,轮毂具有轴承安装腔和油封安装腔;粗径部的直径大于轴承的滚子的最大公共外接圆直径。如此,本实用新型突破传统从动链轮的构造形式,粗径部的直径大于轴承的滚子的最大公共外接圆直径,使得骨架油封的内径大于所有轴承滚子的最大外接圆直径,在由外至内套设装配轮轴与轮毂等各部件,即使是当轮轴连带圆锥滚子轴承形式的轴承一同装配时,也会顺利通过,都不会触碰到骨架油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对骨架油封进行有效的保护,增强产品使用强度和效果,提高产品质量,且可提高装配效率,构造新颖合理,实用性强。
【专利说明】一种扫路车提升机的新型从动链轮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扫路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扫路车提升机的新型从动链轮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扫路车提升机结构已为公知,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120048969.8公开一种扫路车的垃圾收集提升装置,包括滚扫机构和提升机构,该滚扫机构包括滚筒,该滚筒通过滚动组件滚动清扫垃圾的方式,且通过升降组件以能升降的方式设置在车架上;该提升机构包括复数个能在垃圾箱内循环升降倾倒垃圾的扫板,该扫板的垃圾入口处对应所述滚筒的滚动出口处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与垃圾箱密封连接,所述扫板以能在垃圾箱内竖直循环升降的方式设置。所述滚动组件包括滚筒支架和滚筒液压马达,该滚筒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端板,该两个端板之间以能转动的方式设置所述滚筒,该端板上固定有滚筒液压马达,该滚筒液压马达的输出轴对应固接在所述滚筒的轴心处。所述滚筒液压马达的输出轴对应固接三角爪盘,所述滚筒两侧的挡板上设有与该三角爪盘相适配的三个孔。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液压油缸和支撑杆,该液压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滚筒,该支撑杆包括固定端和摆动端,该固定端转动连接在车架上,摆动端以能绕该固定端上下摆动的方式转动连接在所述滚筒支架的两个端板上。所述提升机构还包括箱体,该箱体上固定提升液压马达,该提升液压马达控制链轮轴转动,该箱体的上方穿设置该链轮轴,该链轮轴的两端分别固定主动链轮,该箱体的下方分别对应设有从动链轮,该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分别对应啮合有链条,该两条链条上对应架设复数条所述扫板。所述链条分别对应设有张紧机构,该张紧机构包括基板,该基板以能上下移动的方式设在所述箱体的侧板上,所述链轮轴的两端分别穿设在该基板上,所述链轮轴的上方设有上支架和上张紧弹簧,所述链轮轴的下方设有下偏心轮和下张紧弹簧;该上支架以能上下移动的方式设在所述侧板上,该上张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该上支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该基板上;该下偏心轮以能转动的方式设在所述侧板上,且该下偏心轮的轮面向上抵顶该基板,该下张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该下偏心轮上,另一端固定在该基板上。所述上支架包括上横板、下横板和竖杆,该上横板固定在所述侧板上,该竖杆的下部固定在该下横板上,该竖杆的上部穿过该上横板且通过螺母固定在该上横板上;所述基板上设有与所述下偏心轮的轮面相互抵顶的下挡止块。所述下挡止块的底部设有下挡止轴,该下挡止轴的圆周面分别对应抵顶所述下挡止块的底面和所述下偏心轮的轮面。
[0003]从动链轮作为扫路车提升机的下转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至少以下三种隐患:第一是在由外至内套设装配轮轴与轮毂等各部件时,由于工艺顺序的要求,无可避免地触碰甚至是撑开已安装的骨架油封,尤其是当轮轴连带圆锥滚子轴承形式的轴承一同由外至内装配到轮毂内时,骨架油封很容易损坏,所以在装配过程中,工人需小心翼翼,工序非常繁琐且效率低下,整体来看,轻者是骨架油封的损坏被察觉,要重新更换骨架油封,导致工序更加繁琐且成本增加,重者是骨架油封的损坏未被察觉,而将隐患留至使用过程中,严重影响从动链轮的质量、使用强度和效果;第二是当轴承为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时,两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间隙不易调整,尤其是经长时间使用,圆锥滚子及内圈和外圈都被磨损一定程度后,各部件之间会出现空隙,若得不到调整,会严重影响轴承的使用效果,而且多数采用开槽螺母和开口销配合的形式进行锁紧,但是锁紧精度不足或使用当中容易出现开槽螺母松动的现象,使轮轴相对于轮毂出现偏心或窜动而影响从动链轮转动精度,且会影响骨架油封的转动精度、出现轴向窜动及早期磨损,进而出现向外漏油,和向内进灰尘的情形;第三是骨架油封外侧的灰尘等杂质随着使用时间越来越长会越积越多,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会挤过骨架油封而造成轴承损坏。以上这几点显著的缺陷大大降低了现有从动链轮的实用性。
[0004]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骨架油封进行有效的保护,增强产品使用强度和效果,提高产品质量,且可避免装配时的繁琐工序,提高装配效率的扫路车提升机的新型从动链轮装置,构造新颖合理,实用性强。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0007]—种扫路车提升机的新型从动链轮装置,包括轮轴和套设于轮轴上的轮毂,二者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定义与安装板连接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轮轴和轮毂之间在所述轴承靠近固定端的一侧设有骨架油封;所述轮轴具有配合安装所述轴承的细径部,和配合安装所述骨架油封的粗径部,所述轮毂具有配合安装所述轴承的轴承安装腔,和配合安装所述骨架油封的油封安装腔;所述粗径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轴承的滚子的最大公共外接圆直径。
[0008]上述粗径部呈圆柱状延伸抵顶在安装板上,上述油封安装腔为相应的形状。
[0009]上述轮毂的自由端封设有端盖。
[0010]上述轴承为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所述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包括靠近固定端的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靠近自由端的第二圆锥滚子轴承,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圆锥滚子细径端相对。
[0011]上述轮毂对应上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之间形成有凸起的限位中隔,所述限位中隔对应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设置;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抵顶于上述粗径部,上述轮轴的自由端配设有仅抵顶所述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外端的锁紧螺母。
[0012]上述锁紧螺母包括抵顶上述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外端的第一圆螺母,和锁紧于第一圆螺母外侧的第二圆螺母,所述第一圆螺母和所述第二圆螺母之间设有与二者相匹配的止动垫圈;上述细径部对应所述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外端形成有供所述第一圆螺母逐渐锁紧前进的凹陷空间。
[0013]上述粗径部对应上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形成有抵顶台阶,所述粗径部的直径小于上述轴承安装腔的内径。
[0014]还包括与上述轮轴和轮毂相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形成有与上述油封安装腔相连通的排屑孔。
[0015]上述排屑孔处于上述轮轴的下方,呈与上述油封安装腔的腔口形状相匹配的弧形。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扫路车提升机的新型从动链轮装置,突破传统从动链轮的构造形式,粗径部的直径大于轴承的滚子的最大公共外接圆直径,使得骨架油封的内径大于所有轴承滚子的最大外接圆直径,如此,在由外至内套设装配轮轴与轮毂等各部件,即使是当轮轴连带圆锥滚子轴承形式的轴承一同装配时,也会顺利通过,都不会触碰到骨架油封,同时骨架油封整体变大,自身强度显著提高,克服传统从动链轮在装配时,装配过程繁琐,且极易损坏骨架油封的缺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扫路车提升机的新型从动链轮装置,其可对骨架油封进行有效的保护,增强产品使用强度和效果,提高产品质量,且可避免装配时的繁琐工序,提高装配效率,构造新颖合理,实用性强。
[0017]进一步,轮毂对应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之间形成有凸起的限位中隔,限位中隔对应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设置;第一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抵顶于粗径部,轮轴的自由端配设有仅抵顶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外端的锁紧螺母,如此,限位中隔对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进行外圈间距限位,粗径部和锁紧螺母对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间距进行限位,当经长时间使用,圆锥滚子及内圈和外圈都被磨损一定程度后,各部件之间会出现空隙,此时需旋紧锁紧螺母调节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间距,使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各部件再次恢复紧凑的工作状态,结构合理,实用性强。
[0018]进一步,还包括与轮轴和轮毂相连接的安装板,安装板形成有与油封安装腔相连通的排屑孔,骨架油封外侧随着使用时间而逐渐产生的灰尘等杂质会由此排屑孔排出,而不会产生积累,进而不会出现杂质越积越多,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会挤过骨架油封而造成轴承损坏的情况出现,结构合理,实用性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安装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
[0022]1-轮轴11-细径部
[0023]111-凹陷空间12-粗径部
[0024]121-抵顶台阶
[0025]2-轮毂21-轴承安装腔
[0026]22-油封安装腔23-限位中隔
[0027]3-轴承31-第一圆锥滚子轴承
[0028]32-第二圆锥滚子轴承
[0029]4-骨架油封41-孔用弹性挡圈
[0030]5-安装板51-排屑孔
[0031]6-端盖
[0032]7-锁紧螺母71-第一圆螺母
[0033]72-第二圆螺母73-止动垫圈
[0034]8-润滑脂通道81-直通式压注油杯
[0035]9-限位块10-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003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扫路车提升机的新型从动链轮装置,如图1和2所示,包括轮轴I和轮毂2。
[0038]轮毂2套设在轮轴I上,二者之间通过轴承3枢接在一起,链轮10固定(具体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在轮毂2的外周,依靠轮毂2和轴承3绕轮轴I自由转动,配合主动链轮(图中未示出)与提升机的传动链条匹配;定义与安装板5连接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轮轴I和轮毂2通过安装板5与扫路车提升机的架体固定连接在一起;轮轴I和轮毂2之间在轴承3靠近固定端的一侧设有骨架油封4,骨架油封4具有防止从动链轮装置内的润滑脂流出,和外界灰尘进入从动链轮装置内部的作用;轮轴I具有配合安装轴承3的细径部11,和配合安装骨架油封4的粗径部12,轮毂2具有配合安装轴承3的轴承安装腔21,和配合安装骨架油封4的油封安装腔22,油封安装腔22对应骨架油封4的外侧形成有容置孔用弹性挡圈41的凹槽,孔用弹性挡圈41对骨架油封4进行限位;轮轴I内部形成有由固定端的端部延伸至轴承安装腔21内的润滑脂通道8,且润滑脂通道8的外端配设有直通式压注油杯81,可通过直通式压注油杯81和润滑脂通道8向轴承安装腔21内对轴承施加润滑脂进行润滑;粗径部12的直径大于轴承3的滚子的最大公共外接圆直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粗径部12的直径大于轴承3的滚子的最大公共外接圆直径,使得骨架油封4的内径大于所有轴承滚子的最大外接圆直径,如此,在由外至内套设装配轮轴I与轮毂2等各部件,即使是当轮轴I连带圆锥滚子轴承形式的轴承3 —同装配时,也会顺利通过,都不会触碰到骨架油封4,同时骨架油封4整体变大,自身强度显著提高,克服传统从动链轮在装配时,装配过程繁琐,且极易损坏骨架油封的缺陷。
[0039]为了进一步便于轮轴I与轮毂2的装配,且使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优选地,粗径部12呈圆柱状延伸抵顶在安装板5上,油封安装腔22为相应的形状,但粗径部12与安装板5相连接处等边缘处可根据工艺要求而进行相应的倒角等处理。
[0040]优选地,轮毂2的自由端封设有端盖6,端盖6可对轮轴I等部件,尤其是轴承3的自由端进行密封,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对包括轴承3在内的各部件进行保护。
[0041]优选地,轴承3为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所述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包括靠近固定端的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1,和靠近自由端的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2,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1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2的圆锥滚子细径端相对,链轮10应对应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1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2的中部位置设置,即此结构可适应性配合共同承受链轮10的径向压力,将压力向两端分散。
[0042]优选地,轮毂2对应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1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2之间形成有凸起的限位中隔23,限位中隔23对应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1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2的外圈设置;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1的内圈抵顶于粗径部12,轮轴I的自由端配设有仅抵顶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2的内圈外端的锁紧螺母7,如此,限位中隔23对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1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2进行外圈间距限位,粗径部12和锁紧螺母7对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1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2的内圈间距进行限位,当经长时间使用,圆锥滚子及内圈和外圈都被磨损一定程度后,各部件之间会出现空隙,此时需旋紧锁紧螺母7调节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1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2的内圈间距,使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1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2的各部件再次恢复紧凑的工作状态。
[0043]为了具体实现锁紧螺母7对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1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2的调节锁紧效果,优选地,锁紧螺母7包括抵顶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2的内圈外端的第一圆螺母71,和锁紧于第一圆螺母71外侧的第二圆螺母72,第一圆螺母71和第二圆螺母72之间设有与二者相匹配的止动垫圈73 ;细径部11对应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2的内圈外端形成有供第一圆螺母71逐渐锁紧前进的凹陷空间111,即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2的内圈外端较突出,且突出的空间即为凹陷空间111,第一圆螺母71可抵顶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2的内圈外端,依靠凹陷空间111对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1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2进行逐渐锁紧,也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放松调节,第二圆螺母71和止动垫圈73可对第一圆螺母71进行有效的防松动限位,而前述圆柱形的粗径部12可与骨架油封4进行紧密滑动配合,以适应对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1的锁紧和放松。这种结构克服了传统采用开槽螺母和开口销配合进行锁紧的构造形式带来的锁紧精度不足或使用当中容易出现开槽螺母松动的现象,从而不会使轮轴I相对于轮毂2出现偏心或窜动而影响从动链轮转动精度,也不会影响骨架油封4的转动精度,或骨架油封4出现轴向窜动及早期磨损,有效防止骨架油封4出现向外漏油,和向内进灰尘的情形。轮毂2相对于轮轴I的转动更加稳定且精确。
[0044]为了进一步使轮轴I和轮毂2的配合便于适应第一圆螺母71对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1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2进行锁紧或放松,优选地,粗径部12对应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1的内圈形成有抵顶台阶121,使粗径部12与圆锥滚子和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1的外圈具有足够的间隙,便于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1的锁紧和各部件的运转;同时,粗径部12的直径小于轴承安装腔21的内径,使粗径部12必要时可缩进轴承安装腔21内,以适应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1的锁紧,以及轮轴I与轮毂2的运转。
[0045]优选地,还包括与轮轴I和轮毂2相连接的安装板5,安装板5形成有与油封安装腔22相连通的排屑孔51,骨架油封4外侧随着使用时间而逐渐产生的灰尘等杂质会由此排屑孔51排出,而不会产生积累,进而不会出现杂质越积越多,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会挤过骨架油封而造成轴承损坏的情况出现,且前述直筒状的油封安装腔22便于杂质的排出。轮轴I具体可与安装板5焊接在一起,轮毂2具体可通过限位块9与安装板5锁紧在一起,轮毂2形成有供限位块9卡住锁紧的凸缘,限位块9具体可包括与轮毂2的边缘形状相匹配的两个半圆形限位块单体,便于组合安装。
[0046]为了进一步便于杂质的流出,优选地,排屑孔51处于轮轴I的下方,并呈与油封安装腔22的腔口形状相匹配的弧形,且为了更便于杂质流出,轮毂2的内边缘可进行适当的倒角或单独设计的倒流斜面。
[0047]本实用新型的扫路车提升机的新型从动链轮装置,排屑孔的具体形状、尺寸、数量、设置位置和分布形式等均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安装板的具体形式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抵顶台阶的具体尺寸和形状等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凹陷空间的具体形状和尺寸等参数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锁紧螺母优选为包括第一圆螺母、第二圆螺母和止动垫圈的形式,也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限位中隔优选为环形凸起的形式,具体形状和尺寸等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轴承的具体形式、数量和排列方式等也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端盖优选为锥形,具体形状也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粗径部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本实用新型优选适用于扫路车的提升机,也可作适应性的结构改进适用于其他类似结构中,并不因具体主题名称而限制了应用领域和保护范围。
[0048]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扫路车提升机的新型从动链轮装置,包括轮轴和套设于轮轴上的轮毂,二者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定义与安装板连接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轮轴和轮毂之间在所述轴承靠近固定端的一侧设有骨架油封;所述轮轴具有配合安装所述轴承的细径部,和配合安装所述骨架油封的粗径部,所述轮毂具有配合安装所述轴承的轴承安装腔,和配合安装所述骨架油封的油封安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径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轴承的滚子的最大公共外接圆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路车提升机的新型从动链轮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粗径部呈圆柱状延伸抵顶在安装板上,上述油封安装腔为相应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路车提升机的新型从动链轮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轮毂的自由端封设有端盖。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扫路车提升机的新型从动链轮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轴承为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所述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包括靠近固定端的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靠近自由端的第二圆锥滚子轴承,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圆锥滚子细径端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路车提升机的新型从动链轮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轮毂对应上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之间形成有凸起的限位中隔,所述限位中隔对应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设置;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抵顶于上述粗径部,上述轮轴的自由端配设有仅抵顶所述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外端的锁紧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路车提升机的新型从动链轮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锁紧螺母包括抵顶上述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外端的第一圆螺母,和锁紧于第一圆螺母外侧的第二圆螺母,所述第一圆螺母和所述第二圆螺母之间设有与二者相匹配的止动垫圈;上述细径部对应所述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外端形成有供所述第一圆螺母逐渐锁紧前进的凹陷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扫路车提升机的新型从动链轮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粗径部对应上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形成有抵顶台阶,所述粗径部的直径小于上述轴承安装腔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扫路车提升机的新型从动链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上述轮轴和轮毂相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形成有与上述油封安装腔相连通的排屑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扫路车提升机的新型从动链轮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排屑孔处于上述轮轴的下方,呈与上述油封安装腔的腔口形状相匹配的弧形。
【文档编号】F16C3/02GK204004295SQ201420323688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8日
【发明者】林初仁 申请人:福建群峰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