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合器壳体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5710269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合器壳体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合器壳体,包括离合器壳体以及安装在离合器壳体上的油泵盖;离合器壳体的内侧开设有进油腔道、吸油腔道、出油腔道以及功能腔道;进油腔道、吸油腔道、出油腔道以及功能腔道之间通过隔墙相隔,并与油泵盖的接合面形成封闭腔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离合器壳体的内侧开设有进油腔道、吸油腔道、出油腔道以及功能腔道;进油腔道、吸油腔道、出油腔道以及功能腔道之间通过隔墙相隔,并与油泵盖的接合面形成封闭腔道,将所有腔道都集成在离合器壳体上,不需对变速器的其它零件再设计腔道等复杂结构,而且离合器壳体此部位布置油泵的空间足够,泵油量大,但并不占用变速器的轴向尺寸。
【专利说明】一种离合器壳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用离合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合器壳体。

【背景技术】
[0002]在重型商用车上,对变速器进行强制润滑和冷却已成为国内外变速器的一种发展趋势。目前,变速器的强制润滑和冷却的布置位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中间轴后端布置,由于变速器后端内部结构非常紧凑,可以利用的空间狭小,造成泵容量小、泵油量不高,并且出油口必须加油管。另一种是一轴齿轮前端布置,此方式必须将一轴加长,占用的轴向空间加大,造成变速器总成轴向尺寸变长,对于长度要求比较严格的变速器,在轴向尺寸上则影响了变速器的总体布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带强制润滑和冷却结构的离合器壳体,其上集成了进油口,进油腔道,吸油腔道,出油腔道,功能腔道,润滑油管接口,以及切换强制润滑与先强制冷却再润滑的窗口结构,满足变速器的润滑及冷却功能。此结构不占用变速器的轴向尺寸,泵油量大,所有腔道布置在离合器壳体上,出油口不需接油管等。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离合器壳体,该离合器壳体,不仅带有强制润滑和冷却结构,还带有拨叉轴支撑结构,从而为变速箱提供了强制润滑和冷却功能,为拨叉架提供了支撑功能。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离合器壳体以及安装在离合器壳体上的油泵盖;离合器壳体的内侧开设有吸油腔道、出油腔道;吸油腔道和出油腔道之间通过隔墙相隔,并与油泵盖上的接合面形成封闭腔道;吸油腔道与安装在离合器壳体上的油泵吸油口连通,出油腔道与油泵的出油口连通。
[0005]所述的吸油腔道的前端开设有进油口,进油口位于离合器壳体的最底部,且进油口处安装有过滤器。
[0006]所述的离合器壳体上还开设有功能腔道,功能腔道与出油腔道通过隔墙相隔;油泵盖上开设有并排设置的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第一孔道穿过功能腔道与出油腔道之间的隔墙;第二孔道的一端与功能腔道连通;
[0007]当润滑油需要进行外部循环时,在第一孔道内安装长油管接头,长油管接头穿过功能腔道和出油腔道的隔墙,并与隔墙密封配合,将功能腔道和出油腔道隔开,润滑油直接经长油管接头从出油腔道输出;第二孔道安装有短油管接头,短油管接头将经过外部循环后的润滑油输入至功能腔道;
[0008]当不需要将润滑油输出时,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的端部分别安装第一螺堵和第二螺堵进行封堵,此时,功能腔道和出油腔道通过第一孔道相连通。
[0009]所述的离合器壳体的侧面设置有盖板,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正对着盖板的内侧。
[0010]所述的功能腔道上开设有与变速器主箱内部的若干个油管相连通的连接孔;油管上开设有用于对变速器内部的齿轮及轴进行强制润滑与冷却的通孔。
[0011]所述的功能腔道上分别开设有与变速器主箱内部的两个油管相连的第一润滑油管接口和第二润滑油管接口。
[0012]所述的离合器壳体上上开设有若干排拨叉轴支撑孔;拨叉轴与拨叉轴支撑孔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拨叉架起支撑作用,并使拨叉轴能够在拨叉轴支撑孔内自由滑动的直线轴承。
[0013]所述的拨叉轴支撑孔为盲孔。
[0014]所述的离合器壳体上上开设有四排拨叉轴支撑孔。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离合器壳体的内侧开设有进油腔道、吸油腔道、出油腔道以及功能腔道;进油腔道、吸油腔道、出油腔道以及功能腔道之间通过隔墙相隔,并与油泵盖的接合面形成封闭腔道,将所有腔道都集成在离合器壳体上,不需对变速器的其它零件再设计腔道等复杂结构,而且离合器壳体此部位布置油泵的空间足够,泵油量大,但并不占用变速器的轴向尺寸。
[0017]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在离合器壳体的侧面设置盖板,盖板内侧正对着油泵盖的位置上开设用于切换先强制冷却再润滑功能的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实现了在进行强制润滑时,两孔通道内安装螺堵;在当进行先强制冷却再润滑时,孔通道内分别安装长油管接头和短油管接头。
[0018]进一步的,传统的双中间轴变速器上都有用于支撑拨叉架的上盖,而本实用新型还集成了拨叉轴支撑结构,在离合器壳体隔墙上还设有4个拨叉轴支撑孔,为拨叉架提供支撑,将拨叉架支撑在离合器壳体上,从而取消了上盖,使得变速器壳体强度好、整体性高。
[0019]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由于集成了拨叉轴支撑结构,取消了上盖等零件,减少了其它零件的设计,而且对于变速器壳体的强度以及整体性都有贡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泵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油口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离合器壳体上强制润滑和冷却油管的连接关系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离合器壳体上盖板安装位置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强制润滑时,孔通道安装螺堵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实用新型进行先强制冷却再润滑时,孔通道安装油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实用新型离合器壳体上拨叉轴的支撑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1为进油口 ;2为进油腔道;3为吸油腔道;4为出油腔道;5为功能腔道;6为第一润滑油管接口 ;7为第二润滑油管接口 ;8为过滤器;9为离合器壳体;10为油泵盖;11为变速器壳体;12为油管;13为盖板;14为第一螺堵;15为第二螺堵;16为长油管接头;17为短油管接头;18为拨叉轴;19为直线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0]参见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包括离合器壳体9以及安装在离合器壳体9上的油泵盖10 ;离合器壳体9的内侧开设有吸油腔道3、出油腔道4 ;吸油腔道3和出油腔道4之间通过隔墙相隔,并与油泵盖10上的接合面形成封闭腔道;吸油腔道3的前端开设有进油口 1,进油口 I位于离合器壳体9的最底部,且进油口 I处安装有过滤器8。吸油腔道3与安装在离合器壳体上的油泵吸油口连通,出油腔道4与油泵的出油口连通。
[0031]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在离合器壳体9上还开设有功能腔道5,功能腔道5与出油腔道4通过隔墙相隔;油泵盖10上开设有并排设置的第一孔道1001和第二孔道1002,第一孔道1001穿过功能腔道5与出油腔道4之间的隔墙,与功能腔道5和出油腔道4相连通;第二孔道1002的一端与功能腔道5连通;离合器壳体9的侧面设置有盖板13,第一孔道1001和第二孔道1002正对着盖板13的内侧。功能腔道5上开设有与变速器主箱内部的两个油管12相连通的第一润滑油管接口 6和第二润滑油管接口 7 ;油管12上开设有用于对变速器内部的齿轮及轴进行强制润滑与冷却的通孔。
[0032]当润滑油需要进行外部循环时,在第一孔道1001内安装长油管接头16,长油管接头16穿过功能腔道5和出油腔道4的隔墙,并与隔墙密封配合,将功能腔道5和出油腔道4隔开,润滑油直接经长油管接头16从出油腔道4输出;第二孔道安装有短油管接头17,短油管接头17将经过外部循环后的润滑油输入至功能腔道5 ;
[0033]当不需要将润滑油输出时,第一孔道1001和第二孔道1002的端部分别安装第一螺堵14和第二螺堵15进行封堵,此时,功能腔道5和出油腔道4通过第一孔道1001相连通。
[0034]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在离合器壳体上9上开设有四排拨叉轴支撑孔;拨叉轴18与拨叉轴支撑孔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拨叉架起支撑作用,并使拨叉轴18能够在拨叉轴支撑孔内自由滑动的直线轴承19,其中这些拨叉轴支撑孔为盲孔。
[0035]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工作过程:
[0036]本实用新型在离合器壳体内部设有进油口,进油腔道,吸油腔道,出油腔道,功能腔道,在功能腔道里还设有两个润滑油管接口。通过接在两个润滑油管接口上并伸向变速器箱体内部的两个油管,以及离合器壳体内部腔道的结合面与油泵盖一起形成的封闭腔道,不仅对变速器内部结构提供强制润滑和冷却功能,还对油泵提供进油以及密封功能。在离合器壳体的侧面还开有一个窗口,以便更换油泵盖上的油堵或者油管接头,来实现切换强制润滑与先强制冷却再润滑的功能。
[0037]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离合器壳体上的强制润滑和冷却结构。设有进油口 1、进油腔道2、吸油腔道3、出油腔道4、功能腔道5、以及润滑油管接口 6和7。与安装在其上面的油泵盖形成封闭腔道。各腔道之间由隔墙相隔,和油泵盖配合,对油泵提供密封功倉泛。
[0038]如图3所示,当油泵工作时,变速器壳体11内润滑油通过位于离合器壳体最底部的进油口 I处安装的过滤器8泵入到离合器壳体与油泵盖形成的封闭腔道中。
[0039]如图4所示,经过进油腔道2、吸油腔道3,进入与中间轴啮合的油泵中,被加压后从出油腔道4排出,润滑油再通过油泵盖上的连通孔充满整个功能腔道5,功能腔道5上的润滑油管接口 6和7分别与伸向变速器内部的油管12连接,油管上开有小孔,对变速器内部的齿轮及轴进行强制润滑与冷却。
[0040]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离合器壳体上的切换强制润滑与先强制冷却再润滑功能的窗口与接头图。如果变速器需要先进行强制冷却再进行强制润滑,只需拆下离合器壳体上的盖板13,再拆下油泵盖10孔通道上的两个螺堵14、15,在孔通道内分别安装上长油管接头16和短油管接头17,通过油泵内的结构,对变速器进行强制润滑与冷却。
[0041]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离合器壳体上的拨叉轴支撑结构。通过在离合器壳体9上设计的4排拨叉轴支撑孔,通过直线轴承19,不仅对拨叉架起支撑作用,还可以使拨叉轴18在拨叉轴支撑孔内自由滑动。从而取消了上盖结构,减少了其它零件的设计,而且对于变速器箱体的强度以及整体性都有提高。
[0042]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离合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合器壳体(9)以及安装在离合器壳体(9)上的油泵盖(10);离合器壳体(9)的内侧开设有吸油腔道(3)、出油腔道(4);吸油腔道(3)和出油腔道(4)之间通过隔墙相隔,并与油泵盖(10)上的接合面形成封闭腔道;吸油腔道(3)与安装在离合器壳体上的油泵吸油口连通,出油腔道(4)与油泵的出油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油腔道(3)的前端开设有进油口(1),进油口(I)位于离合器壳体(9)的最底部,且进油口(I)处安装有过滤器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器壳体(9)上还开设有功能腔道(5),功能腔道(5)与出油腔道(4)通过隔墙相隔;油泵盖(10)上开设有并排设置的第一孔道(1001)和第二孔道(1002),第一孔道(1001)穿过功能腔道(5)与出油腔道(4)之间的隔墙;第二孔道(1002)的一端与功能腔道(5)连通; 当润滑油需要进行外部循环时,在第一孔道(1001)内安装长油管接头(16),长油管接头(16)穿过功能腔道(5)和出油腔道(4)的隔墙,并与隔墙密封配合,将功能腔道(5)和出油腔道(4)隔开,润滑油直接经长油管接头(16)从出油腔道(4)输出;第二孔道安装有短油管接头(17),短油管接头(17)将经过外部循环后的润滑油输入至功能腔道(5); 当不需要将润滑油输出时,第一孔道(1001)和第二孔道(1002)的端部分别安装第一螺堵(14)和第二螺堵(15)进行封堵,此时,功能腔道(5)和出油腔道(4)通过第一孔道(1001)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器壳体(9)的侧面设置有盖板(13),第一孔道(1001)和第二孔道(1002)正对着盖板(13)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腔道(5)上开设有与变速器主箱内部的若干个油管(12)相连通的连接孔;油管(12)上开设有用于对变速器内部的齿轮及轴进行强制润滑与冷却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合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腔道(5)上分别开设有与变速器主箱内部的两个油管(12)相连的第一润滑油管接口(6)和第二润滑油管接口⑵。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合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器壳体上(9)上开设有若干排拨叉轴支撑孔;拨叉轴(18)与拨叉轴支撑孔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拨叉架起支撑作用,并使拨叉轴(18)能够在拨叉轴支撑孔内自由滑动的直线轴承(1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合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叉轴支撑孔为盲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合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器壳体上(9)上开设有四排拨叉轴支撑孔。
【文档编号】F16D13/58GK203926485SQ201420272197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6日
【发明者】于晶, 李福文 申请人: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