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车架减震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式车架减震器,所述的复合式车架减震器包含一长条状的第一减震长条和一长条状的第二减震长条,所述的第一减震长条上设有由固定通孔组成的固定通孔阵列,所述的第二减震长条上设有由固定圆槽组成的固定圆槽阵列和由锁止通孔组成的锁止通孔阵列,所述的固定圆槽内分别设有一减震螺头。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车架减震器利用硬质橡胶制成的第一减震长条和第二减震长条和尼龙制成的减震螺头,通过三重减震,大大提高了减震器的减震效果。该复合式车架减震器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实用性强。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设备,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复合式车架减震器。 一种复合式车架减震器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降低车架传导至汽车驾驶室内的噪音,需要在车架上安装减震器。现有的减 震器多为长条状的橡胶条,减震性能十分有限。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复合式车架减 震器。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0005] -种复合式车架减震器,所述的复合式车架减震器包含一长条状的第一减震长条 和一长条状的第二减震长条,所述的第一减震长条上设有由固定通孔组成的固定通孔阵 列,所述的第二减震长条上设有由固定圆槽组成的固定圆槽阵列和由锁止通孔组成的锁止 通孔阵列,所述的固定圆槽内分别设有一减震螺头。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减震螺头包含一圆形的螺头基盘和一圆柱 状的螺头长杆,所述的螺头长杆分别贯穿所述的固定通孔。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减震长条和第二减震长条为硬质橡胶 制成,所述的减震螺头为尼龙制成。
[0008]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车架减震器利用硬质橡胶制成的第一减震长条和第二减震 长条和尼龙制成的减震螺头,通过三重减震,大大提高了减震器的减震效果。该复合式车架 减震器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实用性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车架减震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图1中的复合式车架减震器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2] 图3为图2中的复合式车架减震器的A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0013] 其中,
[0014] 1、复合式车架减震器;2、第一减震长条;21、固定通孔;3、第二减震长条;31、固定 圆槽;32、锁止通孔;4、减震螺头;41、螺头长杆;42、螺头基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 的界定。
[0016]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车架减震器1包含一长条状的第一减震 长条2和一长条状的第二减震长条3,该第一减震长条2上设有由固定通孔21组成的固定 通孔阵列,该第二减震长条3上设有由固定圆槽31组成的固定圆槽阵列和由锁止通孔32 组成的锁止通孔阵列,固定圆槽31内分别设有一减震螺头4。
[0017] 减震螺头4包含一圆形的螺头基盘42和一圆柱状的螺头长杆41,螺头长杆41分 别贯穿固定通孔21。
[0018] 该第一减震长条2和第二减震长条3为硬质橡胶制成,减震螺头4为尼龙制成。
[0019] 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 一种复合式车架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式车架减震器(1)包含一长条状 的第一减震长条(2)和一长条状的第二减震长条(3),所述的第一减震长条(2)上设有由固 定通孔(21)组成的固定通孔阵列,所述的第二减震长条(3)上设有由固定圆槽(31)组成的 固定圆槽阵列和由锁止通孔(32)组成的锁止通孔阵列,所述的固定圆槽(31)内分别设有 一减震螺头(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车架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螺头(4)包含一 圆形的螺头基盘(42)和一圆柱状的螺头长杆(41),所述的螺头长杆(41)分别贯穿所述的 固定通孔(21)。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车架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减震长条(2)和 第二减震长条(3)为硬质橡胶制成,所述的减震螺头(4)为尼龙制成。
【文档编号】F16F7/10GK203847605SQ201420183225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6日
【发明者】于浩 申请人: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