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阀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5701537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气动阀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动阀,包括第一筒状体、第一气动套、第二气动套、阀芯、第一活塞板和第二活塞板;第一筒状体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二筒状体的一端与第一筒状体的一端连接;第一气动套上开有第一进气孔;,第三筒状体的一端与第一筒状体未与第二筒状体连接的一端连接;第二气动套上开有第二进气孔;阀芯设于第一筒状体内,且能在第一筒状体内做活塞运动;阀芯设有连通部;第一活塞板设于阀芯的一端,第二活塞板设于阀芯的另一端。这种设计结构简单,组件少,通过独特的循环通道还可实现节电的目的。
【专利说明】气动阀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输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门技术。
【背景技术】
[0002]普通的阀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进出口两侧压力的影响,所以在开关时精度比较难控制,应用在口径较大的特殊场合时,不能迅速的进行开关调节。应用于空压机系统中时,加载和卸载功能通常是由卸荷阀和进气阀两个部件实现,调节功能以全开/全闭比较常见,控制相对复杂。因为工作方式的原因,传统的进气阀在减少进气量调节的时候,会在吸气端形成较高的负压,从而产生一定的能耗损失,在用气量减少时,压力逐渐升高,吸进来的气体未减少,或即使减少了,所有被吸进来的气体依然会被压缩在一个较高的压力状态排出系统末端,在用气量减少,未达到设定的较高压力时,驱动装置负载未有明显降低,不能实现衡压控制,提高压力的方式增加了耗电量成本的增加。进气阀和卸荷阀本身结构复杂,组成部件多,故障率高,维护成本高,制造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的气动阀,与现有的进气阀相比,结构简单,容易加工,生产成本低,设计合理,故障率低,节能效果显著。
[000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的气动阀,包括第一筒状体、第一气动套、第二气动套、阀芯、第一活塞板和第二活塞板;第一筒状体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一气动套包括第一环板和第二筒状体,第二筒状体的一端通过第一环板与第一筒状体的一端连接;气动套与阀芯、第一活塞板共同构成第一密闭空间,第一气动套上开有能使第一密闭空间与外界连通的第一进气孔;第二气动套包括第二环板和第三筒状体,第三筒状体的一端通过第二环板与第一筒状体未与第二筒状体连接的一端连接;气动套与阀芯、第二活塞板共同构成第二密闭空间,第二气动套上开有能使第二密闭空间与外界连通的第二进气孔;阀芯设于第一筒状体内,且能在第一筒状体内做活塞运动;阀芯设有能在阀门开启时使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连通的连通部;第一活塞板设于阀芯远离第二气动套的一端,第一活塞板能在第一气动套内做活塞运行;第二活塞板设于阀芯远离第一气动套的一端,第二活塞板能在第二气动套内做活塞运行。此设计可在设备卸载时,直接关闭进气通道,同时打开循环通道,两个步骤同时完成。系统内没有需要更换的组件,所以几乎可以实现终身无故障运行。
[00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筒状体还设有在第一通孔关闭时能与第三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此设计可以在卸载时将出气端的气体通过第二通孔引回到进气端循环,减少进气量,降低能耗。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密闭空间的第一进气孔连有反比例阀。这种设计,可对压缩机的排气进行更好的控制和管理。使出气端的气压更符合实际需要,同时还可实现恒定压力的控制。[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密闭空间的第二进气孔连有反比例阀。这种设计,可根据现场安装的实际情况,灵活安装和调换。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通部为阀芯上环向设置的第一通槽或径向设置的第二通槽。第一通槽的设计使得供介质通过的空间更大,第二通槽的设计能使介质从第一通孔进入没有阻隔地通向第三通孔,流速更快。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封盖,第一封盖固定于第三筒状体未与第一筒状体连接的一端,第一封盖上开设有第二气孔。设置第一封盖能避免阀体内部和阀芯受外界的碰撞或侵蚀,设置第二气孔能避免第三筒状内活塞板与第一封盖之间的气体阻碍阀芯的移动。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封盖,第二封盖固定于第二筒状体未与第一筒状体连接的一端,第二封盖上开设有第三气孔。设置第二封盖能避免阀体内部和阀芯受外界的碰撞或侵蚀,设置第三气孔能避免第二筒状体内第二封盖和活塞板之间的气体阻碍活塞板的移动。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筒状体的内壁和/或阀芯的外壁设有第一密封体。这种设计可保证阀芯既能在第一筒体内滑动,又与第一筒体的内壁紧密接触,提高阀门关闭时的密封程度。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活塞板的外周向边缘和/或第二筒状体的内壁设有第二密封体。这种设计可保证第一活塞板既能在第二筒体内滑动,又与第二筒体的内壁紧密接触,在阀门关闭的过程中提高第一活塞板的灵敏度。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活塞板的外周向边缘和/或第三筒状体的内壁设有第三密封体。这种设计可保证活第二塞板既能在第三筒体内滑动,又与第三筒体的内壁紧密接触,在阀门关闭的过程中提高第二活塞板的灵敏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关闭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关闭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关闭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关闭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阀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开启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动阀,包括第一筒状体10、第一气动套20、第二气动套71、阀芯30、第一活塞板60和第二活塞板40。
[0022]第一筒状体10开设有分别供介质流入和流出的第一通孔11和第三通孔13。阀芯30设于第一筒状体10内且能在第一筒状体10内做活塞运动。阀芯30设有能在阀门开启时使第一通孔11和第三通孔13连通的连通部。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连通部可有多种设置方式,比如: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在阀芯30上环向开设的第一通槽321 ;还可以是如图5所示的在阀芯30上径向开设的第二通槽322。
[0023]第一筒状体10还设有在第一通孔11关闭时能与第三通孔13连通的第二通孔12。需要说明的是,前述“阀门关闭时”包括阀门完全关闭时的状态,还包括阀门在关闭过程中的状态。即,第一通孔11关闭过程中,随着阀芯30在第一筒状体10内的移动,第二通孔12逐渐被打开。直至第一通孔11完全关闭时,第二通孔12完全打开。
[0024]如图1至4所示,第一气动套20包括第一环板21和第二筒状体22,第二筒状体22的一端通过第一环板21与第一筒状体10的一端连接固定。第一气动套20与阀芯30、第一活塞板60共同构成第一密闭空间200。
[0025]气动套20上开有能使第一密闭空间200与外界连通的第一进气孔23,进气孔23可如图1所示的直接与外部气源连接,也可如图2所示通过反比例阀与外部气源连接。外部气源通过第一进气孔23向第一密闭空间200里输入气体时,随着第一密闭空间200内的气压逐步升高,能推动第一活塞板60带动阀芯30在第二筒状体22内移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气动套20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只要能与阀芯30、第一活塞板60共同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并且能使第一活塞板60在其内部做活塞运动进而带动阀芯30移动即可。
[0026]此处,进气孔23可如图1所示,开设在第一环板21上;也可如图2所示,开设在第二筒状体22上。
[0027]如图1至4所示,第二气动套71包括第二环板70和第三筒状体51,第三筒状体51的一端通过第二环板70与第一筒状体10未与第二筒状体20连接的一端连接固定。第二气动套71与阀芯30、第二活塞板40共同构成第二密闭空间201。第二气动套71上开有能使第二密闭空间201与外界连通的第二进气孔74,第二进气孔74可直接与外部气源连接,也可通过反比例阀与外部气源连接。外部气源通过第二进气孔74向第二密闭空间201里输入气体时,随着第二密闭空间201内的气压逐步升高,能推动第二活塞板40带动阀芯30在第三筒状体51内移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气动套71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只要能与阀芯30、第二活塞板40共同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并且能使第二活塞板40在其内部做活塞运动进而带动阀芯30移动即可。
[0028]此处,第二进气孔74可如图1所示,开设在第二环板70上;也可如图2所示,开设在第三筒状体51上。
[0029]如图2所示,为了能使压缩机设备出气端的气压处于恒定值,可使第一进气孔23通过反比例阀100与压缩腔的出气端连接,需要重点说明的是:第一进气口 23与第二进气口 74在一些情况下是可以互换的,所以反比例阀的连接也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第一进气口 23和第二进气口 74之间进行互换。
[0030]如图1至4所不,第一活塞板60设于阀芯30远离第三筒状体71的一端,第一活塞板60与阀芯30可以通过焊接、螺栓等方式固定,也可以一体成型。对第一活塞板60的具体形状也不做限定,能与第二筒状体22的内壁紧密接触并能在第二筒状体22内作活塞运动即可。
[0031]如图1至4所示,第二活塞板40设于阀芯30远离第一筒状体10的一端,第二活塞板40与阀芯30可以通过焊接、螺栓等方式固定,也可以一体成型。对第二活塞板40的具体形状也不做限定,能与第三筒状体51的内壁紧密接触并能在第三筒状体71内作活塞运动即可。[0032]实际使用中,为避免阀芯和筒体内壁受外界的碰撞或侵蚀,还可如图3所示,在第三筒状体71未与第一筒状体10连接的一端通过焊接、螺栓、一体成型等方式固定有第一封盖72。为避免第三筒状体71内第一封盖72与第二活塞板40之间的气压阻碍活塞板在第三筒状体71内的移动,可在第一封盖72上开设第二气孔73,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气孔73也可以可设在第三筒状体71上。
[0033]另外,为保护第一活塞板60免受外界的碰撞或侵蚀,还可如图4所示,在第二筒状体22未与第一筒状体10连接的一端通过焊接、螺栓、一体成型等方式固定有第二封盖80。此举将第一活塞板60封闭在第二筒状体22内部。但是,此种设计下第一活塞板60和第二筒状体22以及第二封盖80共同构成一个密闭空间,当第一活塞板60在第二筒状体22内移动时,此密闭空间内的气压会对第一活塞板60的移动行程阻力。因此,可在第二封盖80上开设有第三气孔81。本段前述密闭空间内气体可通过第三气孔81排出阀门,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气孔81也可以可设在第二筒状体上。
[0034]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动节能进气阀在完全关闭状态下,连通部没有位于第一通孔11和第三通孔13之间,阀芯30完全隔断了第一通孔11和第三通孔13之间的连通,介质不能从第一通孔11通过连通部经第三通孔13流向吸气设备的吸入端内。这种状态下,第二通孔12与第三通孔13处于完全打开连通状态。
[0035]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动阀在开启状态下,此时连通部位于第一通孔11和第三通孔13之间,第一通孔11和第三通孔13处于顺畅的连通状态,介质可由第一通孔11通过连通部321经第三通孔13流向吸气设备的吸入端内。这种状态下,吸气设备处于全载状态,阀芯30挡住了第二通孔12的循环通道。
[0036]从关闭状态到开启状态的过程中,压缩机出气端的气体通过第一进气孔23向第一密闭空间200内输气,第一密闭空间200内的气压逐渐增大,进而推动第一活塞板60在第二筒状体22内向远离第一筒状体10的方向移动,带动阀芯30也向此方向移动,并使连通部逐渐移至第一通孔11和第三通孔13之间。
[0037]在第一进气孔23连有反比例阀100的情况下,当气压达到反比例阀100设定的压力后,在反比例阀100的作用下,进入密闭空间200内的气体压力逐渐减小,当第三密密闭空间201内的气体压力大于反比例阀100控制的第一密闭空间200内的气体压力时,第二活塞板40带动阀芯向第三筒状体71方向移动,逐渐关闭第一通孔11减少进气量,同时逐渐打开第二通孔12与第三通孔13之间的循环通道,实现节电的目的。
[0038]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中,第一通孔11与外部气源相连通,当用气设备用气量减少时,压缩腔出气端的压力逐渐升高,在反比例阀100的作用下,第一通孔11开始逐渐关闭。另外,由于是依靠阀芯30完全隔断第一通孔11和第三通孔13之间的连通来实现关闭阀门的,因此,应当保证阀芯30与第一筒状体10之间的缝隙应尽可能的小。因此,在第一筒状体10内壁上铺有第一密封体91。当然,此第一密封体91还可单独或同时铺设在阀芯30外壁。
[0039]同样,为保证第一活塞板60的灵敏度,第一活塞板60的边缘和第二筒状体22内壁之间的缝隙应当尽可能小。因此,在第二筒状体22内壁上铺有第二密封体92。当然,此第二密封体92还可单独或同时铺设在第一活塞板60的外周向边缘。
[0040]阀芯上还设有第四通孔14,在阀门关闭时能部分连通第一通孔11与第三通孔13,但不连通第二通孔12,这种设计可保证压缩机在起动初期,能先建立起运行的初始压力,使油流动起来,保证设备能正常运行,同时在卸载的时候,放掉系统内多余的空气压力,使设备在低负载下运行,实现节电的目的。
[0041]实际使用时,在按下起动键后,在运行的初始阶段,第一通孔11处于关闭状态,夕卜部气源进入第一通孔11,从阀芯上的第四通孔14流入第三通孔13,再进入压缩机的吸入端,使压缩机设备建立初始的运行压力,配合电器设备一起使用,转入正常运转状态后,开始有控制气体从压缩腔的出气端流向反比例阀100,再从第一进气孔23进入密封腔200内,推动阀芯30向第二封盖80方向移动,流通部被移至第一通孔11和第三通孔13之间,外部气源可以顺利的从第一通孔11经流通部通过第三通孔13进入吸气设备的吸入端,压缩机开始进入满负载运行状态,当压缩机的出气端的压力达到反比例阀100设定的压力时,反比例阀100开始减少进入第一密闭空间200的气体压力,当密闭空间200内的控制气体的压力小于第二密闭空间201内的控制气体的压力时,阀芯30开始逐渐向第一封盖72的方向移动,逐渐关闭第一通孔11同时逐渐打开第二通孔12,压缩腔出气端多余的气体通过第二通孔12进入第三通孔13,回到压缩机的吸入端,形成部分或全部内循环运行状态。通过以上设计,可以使压缩机的产气量与实际需求量相平衡,用多少产多少,实现节电的目的。
[0042]以上表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气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筒状体(10)、第一气动套(20)、第二气动套(71)、阀芯(30)、第一活塞板(60)和第二活塞板(40); 所述第一筒状体(10)开设有第一通孔(11)和第三通孔(13); 所述第一气动套(20)包括第一环板(21)和第二筒状体(22),所述第二筒状体(22)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环板(21)与所述第一筒状体(10)的一端连接;所述气动套(20)与所述阀芯(30)、所述第一活塞板(60)共同构成第一密闭空间(200),所述第一气动套(20)上开有能使所述第一密闭空间(200)与外界连通的第一进气孔(23); 所述第二气动套(71)包括第二环板(70)和第三筒状体(51),所述第三筒状体(51)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环板(70)与所述第一筒状体(10)未与第二筒状体(20)连接的一端连接;所述气动套(71)与所述阀芯(30)、所述第二活塞板(40)共同构成第二密闭空间(201),所述第二气动套(71)上开有能使所述第二密闭空间(201)与外界连通的第二进气孔(74); 所述阀芯(30)设于所述第一筒状体(10)内,且能在所述第一筒状体(10)内做活塞运动;所述阀芯(30)设有能在阀门开启时使第一通孔(11)和第三通孔(13)连通的连通部; 所述第一活塞板(60)设于所述阀芯(30)远离所述第二气动套(71)的一端,所述第一活塞板(60)能在第一气动套(20)内做活塞运行; 所述第二活塞板(40)设于所述阀芯(30)远离所述第一气动套(20)的一端,所述第二活塞板(40)能在第二气动套(71)内做活塞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气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状体(10)还设有在第一通孔(11)关闭时能与所述第三通孔(13)连通的第二通孔(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孔(23)连有反比例阀(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孔(74)连有反比例阀(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部为所述阀芯(30)上环向设置的第一通槽(321)或径向设置的第二通槽(3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封盖(72),所述第一封盖(72)固定于所述第三筒状体(51)未与所述第一筒状体(10)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一封盖(72)上开设有第二气孔(7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封盖(80),所述第二封盖(80)固定于所述第二筒状体(22)未与所述第一筒状体(10)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二封盖(80)上开设有第三气孔(8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气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30)上设有第四通孔(14)。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气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状体(20)的内壁和/或所述第一活塞板(60)的外侧壁周向设有第一密封体(92)。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气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筒状体(71)的内壁和/或所述第二活塞板(40)的外侧壁周向设有第二密封体(93)。
【文档编号】F16K17/00GK203823162SQ201420053937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7日
【发明者】干平, 曾培 申请人:干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