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轮壳及具有该飞轮壳的发动机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5619211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飞轮壳及具有该飞轮壳的发动机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飞轮壳及具有该飞轮壳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合理降低成本是加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如图I所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发动机机型分别装有飞轮壳3和后平板2,飞轮壳3通过后平板2安装在发动机缸体I上,发动机缸体I底部为油底壳4,飞轮壳3和后平板2是用来起支撑、固定、保护飞轮等作用的。由于要分别对飞轮壳和后平板进行生产制造,因此制造厂家多,制作流程繁琐,而且精度低,并且需对于飞轮壳和后平板分别进行装配,导致装配人工成本、零配件成本均有所增加。综上所述,飞轮壳与后平板独立生产使得制造成本有所增加市场竞争力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发动机飞轮壳与后平板独立生产装配所带来的成本高、精度低的缺陷。(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飞轮壳,所述飞轮壳底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突出该表面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与所述飞轮壳一体制作,所述飞轮壳通过所述安装台与发动机缸体装配连接。其中,所述安装台包括第一凸起部,所述飞轮壳通过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发动机缸体的后端面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形状与所述发动机缸体后端面的固定点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一凸起部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该多个螺纹孔的位置与所述发动机缸体后端面的固定点位置相对应。其中,所述安装台包括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连接,所述飞轮壳通过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发动机缸体上设置的飞轮壳支架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凸起部为沿所述飞轮壳底板的圆周设置的弧形凸起,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形状与所述飞轮壳支架上固定点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凸起部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该多个螺纹孔的位置与所述飞轮壳支架上固定点位置相对应。其中,所述安装台包括第三凸起部,所述飞轮壳通过所述第三凸起部与发动机的启动机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凸起部的形状与所述启动机固定面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三凸起部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该多个螺纹孔的位置与所述启动机上固定点位置相对应。其中,所述第二凸起部上设置有至少两处加强部,每处所述加强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相邻的螺纹孔。其中,所述飞轮壳底板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台位置对应的凸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飞轮壳,所述飞轮壳与发动机缸体连接。(三)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飞轮壳及具有该飞轮壳的发动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将飞轮壳和后平板集成进行设计,使得飞轮壳可以直接固定到发动机缸体后端,取消了后平板的制造和安装工序,简化了飞轮壳安装结构,进而降低成本、提高安装效率。

图I是现有技术中汽车发动机飞轮壳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中飞轮壳的底板外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发动机与飞轮壳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其中,I :发动机缸体;2 :后平板;3 :飞轮壳;4 :油底壳;5 :第一凸起部;6 :第二凸起部;7 :第三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I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飞轮壳的底板外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示,本实施例所述飞轮壳3底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突出该表面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与所述飞轮壳3 —体制作,所述飞轮壳3通过所述安装台与发动机缸体装配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飞轮壳上直接集成与发动机缸体连接的安装台,能够实现飞轮壳与发动机缸体的直接装配,取消了后平板的设计,不需要单独制作、生产后平板,能够显著降低飞轮壳安装的成本和操作工序。具体地,所述安装台包括第一凸起部5,所述飞轮壳3通过所述第一凸起部5与所述发动机缸体的后端面连接;所述第一凸起部5的形状与所述发动机缸体后端面的固定点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一凸起部5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该多个螺纹孔的位置与所述发动机缸体后端面的固定点位置相对应,如图2中所示的半包围飞轮壳中心孔的一个多边形封闭凸起部。所述安装台还包括第二凸起部6,所述第二凸起部6与所述第一凸起部5连接,所述飞轮壳3通过所述第二凸起部6与所述发动机缸体上设置的飞轮壳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凸起部6为沿所述飞轮壳3底板的圆周设置的弧形凸起,所述第二凸起部6的形状与所述飞轮壳支架上固定点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凸起部6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该多个螺纹孔的位置与所述飞轮壳支架上固定点位置相对应。因为飞轮壳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上时,不但需要将飞轮壳与发动机缸体直接连接,还需要在飞轮壳与发动机缸体固定位置的下方设置一个飞轮壳支架,飞轮壳支架固定在发动机缸体上,并与飞轮壳连接,以实现对飞轮壳的支撑,保证飞轮壳的结构稳定。[0027]进一步,所述安装台还包括第三凸起部7,所述飞轮壳3通过所述第三凸起部7与发动机的启动机连接,第三凸起部7即为与发动机缸体的启动机位置相对应的启动机安装部,所述第三凸起部7的形状与所述启动机固定面的形状相匹配,同时,所述第三凸起部7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该多个螺纹孔的位置与所述启动机上固定点位置相对应。为了增强飞轮壳和发动机缸体之间固定连接的稳定性和强度,所述飞轮壳底板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台位置对应的凸台,即通过飞轮壳底板的内表面进一步对飞轮壳上涉及到安装点的位置进一步加强。同时,在所述第二凸起部6上还设置有至少两处加强部,每处所述加强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相邻的螺纹孔,通过增加飞轮壳支架与飞轮壳之间的安装点,能够提高飞轮壳固定安装的强度和稳定性。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实施例I所述的飞轮壳的发动机,该发动机的缸体上安装实施例I所述的飞轮壳,安装结构如图3所示,通过飞轮壳3上安装台的设置,能够直接将飞轮壳3与发动机缸体I固定装配。飞轮壳3与发动机缸体I之间的装配可参照实施例I中关于飞轮壳3各部分结构的描述,在此不做赘述。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在飞轮壳底板外表面上一体制作了突出该表面的安装台,以通过安装台实现飞轮壳与发动机缸体之间的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将飞轮壳和后平板集成进行设计,使得飞轮壳可以直接固定到缸体后端,取消了后平板的制造和安装工序,简化了飞轮壳安装结构,进而降低成本、提高安装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飞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壳(3)底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突出该表面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与所述飞轮壳(3) —体制作,所述飞轮壳(3)通过所述安装台与发动机缸体(I)装配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飞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包括第一凸起部(5),所述飞轮壳(3)通过所述第一凸起部(5)与所述发动机缸体(I)的后端面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5)的形状与所述发动机缸体(I)后端面的固定点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一凸起部(5)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该多个螺纹孔的位置与所述发动机缸体(I)后端面的固定点位置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包括第二凸起部(6),所述第二凸起部(6)与所述第一凸起部(5)连接,所述飞轮壳(3)通过所述第二凸起部(6)与所述发动机缸体(I)上设置的飞轮壳支架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部(6)为沿所述飞轮壳(3)底板的圆周设置的弧形凸起,所述第二凸起部(6)的形状与所述飞轮壳支架上固定点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凸起部(6)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该多个螺纹孔的位置与所述飞轮壳支架上固定点位置相对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包括第三凸起部(7),所述飞轮壳(3)通过所述第三凸起部(7)与发动机的启动机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飞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起部(7)的形状与所述启动机固定面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三凸起部(7)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该多个螺纹孔的位置与所述启动机上固定点位置相对应。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部(6)上设置有至少两处加强部,每处所述加强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相邻的螺纹孔。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飞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壳底板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台位置对应的凸台。
10.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飞轮壳,所述飞轮壳与发动机缸体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公开了一种飞轮壳及发动机,所述飞轮壳底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突出该表面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与所述飞轮壳一体制作,所述飞轮壳通过所述安装台与发动机缸体装配连接。本实用新型将飞轮壳和后平板集成进行设计,使得飞轮壳可以直接固定到发动机缸体后端,取消了后平板的制造和安装工序,简化了飞轮壳安装结构,进而降低成本、提高安装效率。
文档编号F16M1/026GK202812661SQ20122051078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
发明者李元华, 鲍建鹏, 史文华, 刘征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