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离合器分泵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离合器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离合器分泵。
背景技术:
对目前国内汽车业来说,手动档汽车仍是市场的主流,而离合器操作系统是决定 一款车换档性能好坏的重要因素。离合器分泵是制动系统不可缺少的零件,是离合器操作 系统中主要部件。当踩下刹车后,总泵产生推力将液压油压倒分泵,分泵内部的活塞受到液 压力开始移动,推动刹车片摩擦刹车鼓,使车速降低和静止。所以离合器分泵的性能好坏直 接影响着整个离合器系统。
但是,离合器分泵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离合器分泵弹簧的一 致性较差,当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顶杆头部到安装孔的距离很难保证,使离合器分泵尺寸 不合格。另外,随着车辆行驶里程的增加,离合器会逐渐磨损,虽然还可以继续使用,但会导 致离合器分泵行程增大,最终使得离合器踏板的行程增大,对离合器系统的操作性能影响 很大。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合器分泵,将顶杆设计成长度可调式结构,主要解决 离合器分泵顶杆初始位置的校正及汽车离合器轻量磨损后离合器踏板行程变大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合器分泵,设置在离合器总泵与离合器 拨叉之间,作为离合器分离的执行机构,所述离合器分泵包括有一端开口的缸体,所述缸体 上分别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进油通道和排气通道,所述缸体的内腔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弹 簧、活塞及顶杆组件,所述顶杆组件为长度可调节式结构。
可选地,上述的装置中,所述顶杆组件分为前顶杆和后顶杆,所述前顶杆与后顶杆 之间采用嵌套方式连接。
可选地,上述的装置中,所述后顶杆靠近前顶杆的一端端部的直径大于前顶杆的 直径,并开有轴向延伸的内螺纹孔,所述前顶杆靠近后顶杆的一端端部设有配合使用的外 螺纹。
可选地,上述的装置中,所述前顶杆设有外螺纹的一端还设有锁紧螺母。
可选地,上述的装置中,所述进油通道和排气通道均位于所述缸体未开口一端的 侧壁上。
可选地,上述的装置中,所述进油通道内设有接头体,所述进油通道入口处设有橡胶堵塞。
可选地,上述的装置中,所述排气通道内设有排气嘴,所述排气嘴上盖有排气嘴至JHL O
可选地,上述的装置中,所述缸体开口端固定安装有侧壁呈波纹状的防尘罩。
可选地,上述的装置中,所述活塞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前皮碗和后皮碗。
本发明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I)、本发明的离合器分泵结构简单,顶杆组件采用长度可调式结构,提高了离合器 分泵的可靠性能,能够通过顶杆组件自身长度的调节进行校正,很好地解决因弹簧一致性 差等因素导致分泵不合格以及汽车离合器轻量磨损后离合器踏板行程变大等问题;
2)、本发明仅通过改变顶杆组件自身长度来解决现有存在的问题,不需要更换分 泵或者分泵内的弹簧等零部件,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并且操作方便、调节速度快;
3)、本发明顶杆组件的前后顶杆采用嵌套式连接,可以使得顶杆组件长度调节更 方便快捷;
4)、本发明前后顶杆采用内外螺纹嵌套的方式连接,螺纹的方式使得部件加工比 较方便,节约成本;并且在两顶杆连接部位,后顶杆的直径大于前顶杆直径,又大大提高了 两顶杆之间安装的牢固性能;
5)、本发明在顶杆组件长度调节到适合位置时,可以通过锁紧螺母使得前后顶杆 之间位置固定不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图1为本发明离合器分泵的主视图2为本发明离合器分泵的左视图3为现有技术离合器分泵的结构示意图4为本发明离合器分泵正常使用过程中顶杆的位置示意图5为本发明的顶杆被磨损后使用过程中顶杆的位置示意其中
1-缸体,2-弹簧,3-前皮碗,4-后皮碗,5-活塞,6_顶杆组件,7_防尘罩,8_排气 嘴,9-排气嘴盖,10-接头体,11-橡胶堵塞,12-后顶杆,13-前顶杆,14-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具体实 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合器分泵,设置在离合器总泵与离合 器拨叉之间,作为离合器分离的执行机构,所述离合器分泵包括有一端开口的缸体1,所述 缸体I上分别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进油通道和排气通道,所述缸体I的内腔由内向外依 次设有弹簧2、活塞5及顶杆组件6,所述顶杆组件6为长度可调节式结构。
本发明的离合器分泵结构简单,顶杆组件采用长度可调式结构,提高了离合器分 泵的可靠性能,能够通过顶杆组件6自身长度的调节进行校正,在不需要更换分泵或者分 泵内的弹簧等零部件的前提下,很好地解决因弹簧一致性差等因素导致分泵不合格以及汽 车离合器轻量磨损后离合器踏板行程变大等问题,提高离合器系统,节约成本,并且操作方 便、调节速度快。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杆组件6分为前顶杆13和后顶杆12,所述前顶杆 13与后顶杆12之间采用嵌套方式连接,可以使得顶杆组件6长度调节更方便快捷。优选地, 所述后顶杆12靠近前顶杆13的一端端部的直径大于前顶杆13的直径,并开有轴向延伸的内螺纹孔,所述前顶杆13靠近后顶杆12的一端端部设有配合使用的外螺纹,前后顶杆采用 内外螺纹嵌套的方式连接,这种方式使得部件加工比较方便,节约成本,并且在两顶杆连接 部位,后顶杆12的直径大于前顶杆13直径,又大大提高了两顶杆之间安装的牢固性能。所 述前顶杆13设有外螺纹的一端还设有锁紧螺母14,在顶杆组件6长度调节到适合位置时, 可以通过锁紧螺母使得前后顶杆之间位置固定不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所述进油通道和排气通道均位于所述缸体I未开口一端的侧壁上。所述进油通道 内设有接头体10,所述进油通道入口处设有用于密封的橡胶堵塞11 ;所述排气通道内设有 排气嘴8,所述排气嘴8上盖有排气嘴盖9。所述活塞5的侧壁上成型有两道间隔的环槽, 环槽中分别设置有与缸体内壁构成密封的前皮碗4和后皮碗5。所述缸体I开口端固定安 装有侧壁呈波纹状的防尘罩7。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杆组件6的长度可调节方式可以为多种方式,例 如可以内外螺纹配合方式,也可以采用液压油缸收缩等方式实现长度调节。同样,前后顶杆 嵌套的方式,除了采用内外螺纹配合,还可以采用滑动连接的方式,当然,前后顶杆的固定 方式可以是多种,只要能起到防止前后顶杆相互滑动的目的即可。
本发明具体调节原理如下
1、对于离合器分泵顶杆初始位置校正
如图3所示,现有的离合器分泵弹簧的一致性较差,顶杆的初始位置尺寸,即如图1中所示的弹簧状态自由时顶杆组件6头部与安装孔的距离M很难保证,使离合器分泵尺 寸不合格。而本发明的顶杆组件6长度可调,通过调整顶杆组件6中前顶杆13旋入后顶杆 12的长度来保证M尺寸的准确,以提高离合器分泵的合格率。
2、当离合器轻量磨损后对离合器踏板行程的补偿
如图4所示,离合器在分离过程中,从开始分离到分离结束这一过程中,离合器分 泵顶杆组件6的位移量就是分泵的作用行程,即图4的A所示的顶杆初始位置到顶杆最终 位置的距离。随着车辆行驶里程的增加,离合器会逐渐磨损但还可以继续使用,磨损量是如 图5中的B,是图中所示的磨损前顶杆的初始位置到磨损后顶杆的初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因 此将导致离合器分泵的行程增加B尺寸,即最终行程为A+B,离合器踏板的行程也会随之增 加,影响整个离合器系统的操作性。
但是在本发明中,可以通过调节加长顶杆组件6的长度来补偿离合器的磨损,即 相应的增加一个之前被磨损的B尺寸,对离合器踏板的行程进行补偿,保证顶杆的最大行 程还是A尺寸,使离合器踏板的总行程始终保持不变,从而保证了离合器系统的操作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离合器分泵,设置在离合器总泵与离合器拨叉之间,作为离合器分离的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分泵包括有一端开口的缸体(I ),所述缸体(I)上分别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进油通道和排气通道,所述缸体(I)的内腔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弹簧(2)、活塞(5)及顶杆组件(6),所述顶杆组件(6)为长度可调节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组件(6)分为前顶杆(13)和后顶杆(12),所述前顶杆(13)与后顶杆(12)之间采用嵌套方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顶杆(12)靠近前顶杆(13)的一端端部的直径大于前顶杆(13)的直径,并开有轴向延伸的内螺纹孔,所述前顶杆(13)靠近后顶杆(12)的一端端部设有配合使用的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顶杆(13)设有外螺纹的一端还设有锁紧螺母(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通道和排气通道均位于所述缸体(I)未开口一端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通道内设有接头体(10),所述进油通道入口处设有橡胶堵塞(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内设有排气嘴(8),所述排气嘴(8 )上盖有排气嘴盖(9 )。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I)开口端固定安装有侧壁呈波纹状的防尘罩(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5)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前皮碗(4)和后皮碗(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合器分泵,设置在离合器总泵与离合器拨叉之间,作为离合器分离的执行机构,所述离合器分泵包括有一端开口的缸体,所述缸体上分别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进油通道和排气通道,所述缸体的内腔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弹簧、活塞及顶杆组件,本发明将顶杆设计成长度可调式结构,主要解决离合器分泵顶杆初始位置的校正及汽车离合器轻量磨损后离合器踏板行程变大等问题。
文档编号F16D25/06GK102996666SQ20121050487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9日
发明者李博鹏, 陈勇, 罗大国, 李桃安, 吴必新,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