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机电一体式宽频开度时时可控的气液阀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电一体的、控制气体或液体流量或通断的阀类产品,可用于各类工业控制、医疗、科学实验和检测仪器等领域,尤其是一种机电一体式宽频开度时时可控的气液阀。
背景技术:
阀是一种通用机械,主要是为了控制管路的通断,在一定的要求下开闭管路,广泛用于化工和工业控制领域。目前市面上大多机械式阀主要是实现低频的开闭。其存在的问题是1.对特殊要求场合不能实现高频开闭;2.不能保证精确的气压变化曲线。国外采用气囊或气缸往复运动方式来实现本测试的,但此类方法无法实现气压变化曲线控制,且产生系统过压较大,结构复杂,对气囊等材料寿命性能要求较高,造价较高。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电一体式宽频开度时时可控的气液阀,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故障率低的特点,同时通过简单编程可以随意控制其转动频率和转动特性,阀体可以方便地组合,而实现多路控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机电一体式宽频开度时时可控的气液阀,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及旋转碟片,所说的旋转碟片传动轴上,并置于壳体内的旋转空间内;所说的旋转空间内有圆弧面I、圆弧面II、圆弧面III及圆弧面IV,四个圆弧面为同一圆柱上的两段对称的四等分圆弧面;所说的四个圆弧面所在圆柱的半径与旋转碟片的旋转半径相同; 所说的壳体上与传动轴垂直的两侧分别为进口和出口。上述所说的旋转碟片包括旋转碟片I和旋转碟片II ;所说的旋转碟片I和旋转碟片II分别安装在壳体内的两个相互独立的旋转空间中,并相互垂直;所说的旋转碟片I和旋转碟片II均安装在传动轴上,相互之间依传动轴连接;所说的壳体上的一侧为两个进口即进口 I和进口 II,分别对应两个相互独立的旋转空间,另一侧为一个出口 ;所说的两个相互独立的旋转空间内均有圆弧面I、圆弧面II、圆弧面III及圆弧面IV,四个圆弧面为同一圆柱上的两段对称的四等分圆弧面,所说的四个圆弧面所在圆柱的半径与旋转碟片I和旋转碟片II的旋转半径相同。上述所说的旋转碟片I和旋转碟片II焊合在同一传动轴上。上述所说的旋转碟片由电机驱动,电机与传动轴连接;所说的电机采用伺服电机加减速机,伺服电机的转速和转度特性由控制系统按工况时时控制。上述所说的进口 I和进口 II分别连接气源正压口和负压口。上述所说的出口连接样品。上述所说的进口、旋转空间和出口形成通道。上述所说的进口 I、旋转碟片I所在的旋转空间和出口形成通道I ;进口 II、旋转碟片II所在的旋转空间和出口形成一个通道II。[0012]上述所说的旋转碟片I和旋转碟片II转动时,通道I和通道II交替的开闭,实现气路的高频切换。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出口连接样品,进口 I、进口 II连接气源正压口和负压口 ;当旋转碟片I为打开状态时,旋转碟片II为关闭状态,正压气流通过I ;随着碟片的旋转,碟片旋过圆弧面III、圆弧面II时,通道I关闭,同时旋转碟片II旋过圆弧面I、圆弧面 IV,通道II打开,负压气流通过;如此循环转动,使得出口的气压按照正弦规律变化。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在于1、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成本低廉;2、控制简单,可由控制系统时时控制,可以满足各种交变频率和各种压力变化曲线的要求;3、旋转碟片采用相互垂直安装结构,保证了开闭的快速切换;4、旋转空间的圆弧为对称四等分圆弧,可保证开闭时间的相通;5、两个通道为相互独立的通道避免了气流的相互干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涉一种机电一体式宽频开度时时可控的气液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图3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图1中旋转碟片I的左视示意图。图5为图1中旋转碟片II的左视示意图。其中,1为壳体,2为旋转碟片I,3为旋转碟片II,4为传动轴,A为出口,B为进口 I,C为进口 II,M为圆弧面I,N为圆弧面II,0为圆弧面III,P为圆弧面IV。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机电一体式宽频开度时时可控的气液阀(见图1至图5),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1及旋转碟片,所说的旋转碟片包括旋转碟片I 2和旋转碟片II 3;所说的旋转碟片I 2和旋转碟片II 3分别安装在壳体1内的两个相互独立的旋转空间中,并相互垂直;所说的旋转碟片I 2和旋转碟片II 3均安装在传动轴4上,相互之间依传动轴4连接;所说的壳体1上的一侧为两个进口即进口 I B和进口 IIC,分别对应两个相互独立的旋转空间,另一侧为一个出口 A ;所说的两个相互独立的旋转空间内均有圆弧面I M、圆弧面 IIN、圆弧面IIIO及圆弧面IVP,四个圆弧面为同一圆柱上的两段对称的四等分圆弧面,所说的四个圆弧面所在圆柱的半径与旋转碟片I 2和旋转碟片113的旋转半径相同。上述所说的旋转碟片I 2和旋转碟片II 3焊合在同一传动轴4上。上述所说的旋转碟片由电机驱动,电机与传动轴4连接;所说的电机采用伺服电机加减速机,伺服电机的转速和转度特性由控制系统按工况时时控制。上述所说的进口 I B和进口 IIC分别连接气源正压口和负压口。上述所说的出口 A连接样品。上述所说的进口 I B、旋转碟片I 2所在的旋转空间和出口 A形成通道I ;进口 II C、旋转碟片II 3所在的旋转空间和进口 II C出口 A形成一个通道II。上述所说的旋转碟片I 2和旋转碟片II 3转动时,通道I和通道II交替的开闭, 实现气路的高频切换。[0028]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出口 A连接样品,进口 I B、进口 II C连接气源正压口和负压口 ;当旋转碟片I 2为打开状态时,旋转碟片113为关闭状态,正压气流通过I ;随着碟片的旋转,碟片2旋过0、N点时,通道I关闭,同时旋转碟片II 3旋过M、P点,通道II打开, 负压气流通过;如此循环转动,使得出口 A的气压按照正弦规律变化。本实用新型首次应用是在高速列车车窗玻璃安全性检测装置中。为了模拟实现高速列车错车时列车侧窗所承受的高频正负气压变化,我们采用两个高压风机作为正负压气源,通过本发明的高频开闭气阀交替使工作腔与正负压气源导通,从而实现工作腔内的气压高频交变。通过控制阀体电机的转速,可以实现阀开闭的频率,通过控制阀体电机的转动特性,可以对工作腔内升压和降压曲线进行控制。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机电一体式宽频开度时时可控的气液阀,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及旋转碟片, 所说的旋转碟片传动轴上,并置于壳体内的旋转空间内;所说的旋转空间内有圆弧面I、圆弧面II、圆弧面III及圆弧面IV,四个圆弧面为同一圆柱上的两段对称的四等分圆弧面;所说的四个圆弧面所在圆柱的半径与旋转碟片的旋转半径相同;所说的壳体上与传动轴垂直的两侧分别为进口和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机电一体式宽频开度时时可控的气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旋转碟片包括旋转碟片I和旋转碟片II ;所说的旋转碟片I和旋转碟片II分别安装在壳体内的两个相互独立的旋转空间中,并相互垂直;所说的旋转碟片I和旋转碟片II均安装在传动轴上,相互之间依传动轴连接;所说的壳体上的一侧为两个进口即进口 I和进口 II,分别对应两个相互独立的旋转空间,另一侧为一个出口 ;所说的两个相互独立的旋转空间内均有圆弧面I、圆弧面II、圆弧面III及圆弧面IV,四个圆弧面为同一圆柱上的两段对称的四等分圆弧面,所说的四个圆弧面所在圆柱的半径与旋转碟片I和旋转碟片II的旋转半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说的一种机电一体式宽频开度时时可控的气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旋转碟片I和旋转碟片II焊合在同一传动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说的一种机电一体式宽频开度时时可控的气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旋转碟片由电机驱动,电机与传动轴连接;所说的电机采用伺服电机加减速机,伺服电机的转速和转度特性由控制系统按工况时时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说的一种机电一体式宽频开度时时可控的气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进口 I和进口 II分别连接气源正压口和负压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说的一种机电一体式宽频开度时时可控的气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出口连接样品。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说的一种机电一体式宽频开度时时可控的气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进口、旋转空间和出口形成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说的一种机电一体式宽频开度时时可控的气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进口 I、旋转碟片I所在的旋转空间和出口形成通道I ;进口 II、旋转碟片II所在的旋转空间和出口形成一个通道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说的一种机电一体式宽频开度时时可控的气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旋转碟片I和旋转碟片II转动时,通道I和通道II交替的开闭,实现气路的高频切换。
专利摘要一种机电一体式宽频开度时时可控的气液阀,它包括壳体及旋转碟片,所说的旋转碟片传动轴上,并置于壳体内的旋转空间内;所说的旋转空间内有圆弧面I、圆弧面II、圆弧面III及圆弧面IV,四个圆弧面为同一圆柱上的两段对称的四等分圆弧面;所说的四个圆弧面所在圆柱的半径与旋转碟片的旋转半径相同;所说的壳体上与传动轴垂直的两侧分别为进口和出口。优越性在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成本低廉;控制简单,可由控制系统时时控制,可以满足各种交变频率和各种压力变化曲线的要求;旋转碟片采用相互垂直安装结构,保证了开闭的快速切换;旋转空间的圆弧为对称四等分圆弧,可保证开闭时间的相通;两个通道为相互独立的通道避免了气流的相互干扰。
文档编号F16K27/02GK202091554SQ201020661858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5日
发明者付晓光, 宋晓琨, 宋欣, 张晓颖, 张朝捷, 张磊, 李海建, 杨伟清 申请人: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