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出水切换装置及出水切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出水切换装置及出水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出水切换机构主要包括有旋转类和滑动类,所述旋转类是指利用分水体和 固定单元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出水切换,滑动类是指利用分水体和固定单元之间的相对滑 动实现出水切换。现有的旋转类都是由使用者直接施加旋转力带动分水体相对固定单元转 动实现切换,如中国专利数据库公告的实用新型200820101772. 4。由于直接由使用者施加
旋转力带动分水体相对固定单元转动,因此存在有如下不足1、施力大,切换不便;2、用户 需要判断转动角度,才能实现出水功能切换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出水切换装置及出水切换方法,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出水切换机构 所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出水切换装置,它包括一固定单元、一出水切换机构、一进水切换机构和一传动机 构,通过出水切换机构和固定单元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出水功能切换;所述固定单元包括 一控制腔体和一能够接通外接水源的进水通道;所述出水切换机构包括一切换盘,所述切 换盘活动连接在控制腔体之内并将控制腔体分为上下腔体;所述进水切换机构控制进水通 道以控制水源进入上腔体或下腔体,以使得切换盘受水源作用上下活动;所述传动机构作 用在切换盘和固定单元之间以将切换盘的上下活动传变为转动。
—较佳实施例之中 所述固定单元包括一本体和一分水盘,所述本体和分水盘密封固接在一起并形成 为所述控制腔体;所述本体之下设有朝下环形排布的第一公棘齿,所述分水盘之上设有朝 上环形排布的第二公棘齿,所述切换盘之顶面设有朝上环形排布的第一母棘齿,所述切换 盘之底面设有朝下环形排布的第二母棘齿; 当水源进入下腔体时,所述切换盘受水源作用向上活动,所述第一母棘齿和第一 公棘齿配合使得切换盘正向转动;当水源进入上腔体时,所述切换盘受水源作用向下活动, 所述第二母棘齿和第二公棘齿配合使得切换盘正向转动。
—较佳实施例之中 所述分水盘之上开设有若干环形排布的分水孔,所述切换盘之上开设有贯穿的进 水孔,所述进水孔能够对应所述分水孔; 所述固定单元的进水通道包括一总水路和二分水路,所述进水切换机构设置在总 水路和分水路之间,用于使接通上腔体的分水路处于常通状态,使接通下腔体的分水路处 于常闭状态,而且,控制进水切换机构能够触发接通下腔体的分水路接通,触发接通上腔体 的分水路封闭。
—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进水切换机构包括一密封件、一控制钮和一弹性体,所述 弹性体产生弹力并能够作用在密封件之上以使得密封件密封接通下腔体的分水路,所述控 制钮受用户控制时能够作用在密封件使密封件活动,使密封件密封接通上腔体的分水路。
—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切换盘和本体之间设置有一顶抵弹簧。 —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出水机构,所述出水机构具有多个出水功 能,每个出水功能分别连接对应的分水孔。
—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进水切换机构还包括一枢接件,所述枢接件一端枢接在 固定单元,另一端固接密封件,所述控制钮滑动连接固定单元,并具有一位于固定单元之外 的控制端和一位于固定单元之内并顶抵枢接件的顶抵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出水切换方法,它包括 步骤10,用于控制进水通道使得水源进入控制腔体的上腔体或下腔体,上下腔体
的水源触使切换盘上下活动,传动机构将切换盘的上下活动传变为切换盘的转动; 步骤20,通过切换盘和固定单元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出水功能切换。
—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步骤10,它包括 步骤11 ,用于控制进水切换机构,使水源进入下腔体; 步骤12,下腔体的水源触使切换盘向上活动; 步骤13,传动机构将切换盘的向上活动传变为切换盘的正转; 步骤14,用于松释控制,使得水源进入上腔体; 步骤15,上腔体的水源触使切换盘向下活动; 步骤16,传动机构将切换盘的向下活动传变为切换盘的正转,切换盘密封靠接在 分水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三是 出水切换装置,它包括一固定单元、一出水切换机构、一进水切换机构和一传动机
构,通过出水切换机构和固定单元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出水功能切换;所述固定单元包括
一控制腔体和一能够接通外接水源的进水通道;所述出水切换机构包括一切换盘,所述切
换盘活动连接在控制腔体之内;所述切换盘和固定单元之间设置有一弹性体,所述弹性体
能产生一弹力,所述弹力能够使切换盘朝正方向活动;所述进水切换机构控制进水通道以
控制水源进入控制腔体,当水源进入控制腔体能够使切换盘压縮弹性体并朝反方向活动;
所述传动机构作用在切换盘和固定单元之间以将切换盘的正反活动传变为转动。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利用进水切换机构控制进水,由进水产生水力,例如
水冲力或和浮力等,利用水力控制出水切换机构,因此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并具
有如下优点 1、进水切换机构切换控制所需施力小,切换方便; 2、用户只需按压按钮即可实现循环出水切换,切换方便快速,可实现多个功能出 水切换; 3、利用棘齿配合将上下活动转变为单方向正转,能够实现循环出水切换。无需定 位机构; 4、切换盘开设进水孔,分水盘开设多个分水孔,利用水压和或弹簧弹力使每次进水切换机构切换之后,切换盘密封靠接在分水盘,利用切换盘的旋转实现进水孔接通多个 分水孔中的某个分水孔,实现出水功能切换; 5、切换盘开设进水孔,在保证下腔体进水后能够带动切换盘向上运动的同时,上 腔体的水能够通过进水孔进入分水孔,结构简单,可靠; 6、进水切换机构的接通上腔体的分水路处于常通状态,因此保证切换盘密封靠接 在分水盘; 7、切换盘上下运动都能够带动切换盘转动,因此切换盘的转动角度大,切换盘上 下滑动距离可做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出水切换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出水切换装置的分解示意图之一。图3为出水切换装置的分解示意图之二。图4为图5的X1-X1剖面示意图。图5为出水切换装置的剖面图之一,用以表示水压。图6为图7的X2-X2剖面示意图。图7为出水切换装置的剖面图之二,用以表示水压。图8为出水切换装置的主视图。图9为图8的A-A剖面图,此时出水切换装置出第--出水功能。图10为图8的B-B剖面图,此时出水切换装置出第-二出水功能。图11为图8的C-C剖面图,此时出水切换装置出第-三出水功能。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查阅1、图2及图3,出水切换装置,它包括一固定单元100、一出水切换机构 200、一进水切换机构300和一传动机构。本实施例之中,所述出水切换装置为花洒,但并不 以此为限。 所述固定单元100包括一本体110、一分水盘120、一出水机构130及一手柄140。 所述本体110包括一顶板、一由顶板周缘向下延伸喇叭套111、一固设在顶板之下同轴位于 喇叭套之内的上内周壁112、一固接喇叭套之外的接头113。所述手柄140螺接在接头113 以能够外接水源,而且,所述手柄140和接头113之间形成有一进水腔。所述本体110之内 还设有二分水路114、115,所述二分水路114和115分别定义为上分水路114和下分水路 115,所述分水路114U15的入口设置在接头113的端面并上下设置对应于进水腔,所述上 分水路114的出口设在喇叭套lll,下分水路115的出口设置在上内周壁112的上部。所 述分水盘120包括一板件、一由板件外周缘向上延伸的连接壁及一固接在板件之上的下内 周壁121,所述连接壁密封固接在本体110的喇叭套lll,所述下内周壁121位于上内周壁 112之内。所述分水盘120之顶面之下内周壁121之内的部分上开设有若干组环形陈列的 分水孔122,本实施例之中,所述分水孔122组数为三组,每组包括径向对称设置的两个分 水孔,但并不以此为限,如果有四个出水功能,则提供四组分水孔,如果有五个出水功能,则
6提供五组分水孔。所述出水机构130固接在分水盘120之下并具有与分水孔122等组数的 出水功能,所述多个出水功能和多组分水孔122分别一一对应接通。本实施例之中,所述出 水功能为草莓水、喷雾水和花洒水,但并不以此为限。本实施例之中,所述本体110和分水 盘120配合形成控制腔。 请查阅4、图5、图6及图7,所述进水切换机构300设置在进水腔之内并包括一固 定架350、一枢接件310、一密封件320、一控制钮330和一弹性体340。所述固定架350固设 在手柄末端之内,所述枢接件310下端枢接在固定单元100的固定架350之端部内回转面, 上端设置有滚珠架;所述密封件320为滚珠形式密封球,它连接滚珠架。所述弹性体340设 置在枢接件310之下和手柄140之间,以使得所述枢接件310受到向上的弹力,使得所述密 封件320常态密封上分水路114的入口 ,使得所述进水腔常态接通下分水路115的入口 ,使 得上腔体常态接通进水腔。所述控制钮330滑动连接手柄140并具有一位于固定单元100 的手柄140之外的控制端和一位于固定单元100的进水腔之内并顶抵在枢接件310之上的 顶抵端,以使得所述用户按压控制钮330即可克服弹力并使得所述枢接件向下转动,使得 所述上分水路114的入口接通进水腔,使得所述下分水路115的入口密封,使得下腔体常态 接通进水腔。本实施例之中,所述控制钮330包括一力杆331和一按钮332,所述手柄开设 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之内设置有一按钮架333。 请查阅1至图ll,所述出水切换机构200包括一切换盘210,所述切换盘210包括 一盘体211、一由盘体211外周缘向上延伸成内环体212、一由内环体212上周缘向外延伸 成环片及一由环片外周缘向下延伸成外环体213。所述切换盘210的盘体211的内环体212 之内的部分开设有能够对应分水孔的进水孔214。所述切换盘210的盘体211的底面中心 凹设形成一凹腔215。 所述切换盘210的内环体212的外回转面适配连接下内周壁121的内回转面,所 述外环体213的外回转面适配连接上内周壁112的内回转面,所述下内周壁121位于内、外 环体之间,并使得所述切换盘210设置在固定单元100之内并将控制腔分为上下二腔体, 所述上腔体为切换盘210之上、上内周壁121之内的部分,所述下腔体为切换盘210和分水 盘120之间、喇叭套和上内周壁之间的部分;所述上腔体接通下分水路,所述下腔体接通上 分水路;所述切换盘210能够上下活动、能够转动连接在本体110和分水盘120之间,活动 连接在控制腔体。本实施例之中,所述内环体212的外回转面和下内周壁121的内回转面 之间活动连接并可为非密封连接。为了保证切换盘转动轴度,最好再设一转轴216连接本 体和切换盘。 所述切换盘210和本体110的顶板之间设置有一顶抵弹簧220。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公棘齿410、第二公棘齿420、第一母棘齿430和第二母棘 齿440。所述第一公棘齿410朝下、凸设在本体110的顶板底面的上内周壁112之内的部分 并环形陈列排布。所述第二公棘齿420朝上、凸设在分水盘120顶面的下内周壁121之内 的部分并环形陈列排布。所述第一母棘齿430朝上、凸设在切换盘210的盘体211之顶面 并环形陈列排布。所述第二母棘齿440朝下、凸设在切换盘210的凹腔215并环形陈列排 布。所述第一公棘齿410和第一母棘齿430配合形成类似自动圆珠笔式结构,所述第二公 棘齿420和第二母棘齿440配合形成类似自动圆珠笔式结构。
出水切换方法,它包括
步骤00,手柄140的总水路将水源的水引入进水腔,水源进入下分水路,水源进入 上腔体,切换盘210的盘体底面密封靠接在分水盘120的板件顶面(在顶抵弹簧220和水 压作用下),水源通过切换盘210的进水孔214、分水盘210的第一分水孔122,出第一出水 功能; 步骤11,按压控制钮330,使得枢接件310向下转动,使得密封件320向下活动,使 得上分水路打开,下分水路密封,水源进入下腔体; 步骤12,下腔体的水源作用在切换盘210的内环体212、外环体213和环片,触使 切换盘210向上活动; 步骤13,切换盘210的第二母棘齿440和分水盘120的第二公棘齿420相互脱离, 此时切换盘210不转;切换盘210的第一母棘齿430和本体110的第一公棘齿410配合使 得切换盘210正转30度;此步骤中,顶抵弹簧220储能压縮; 步骤14,松释控制钮330按压,枢接件310在弹性体340的弹性作用下向上转动, 使得密封件320向上活动,使得下分水路密封,下分水路打开,水源进入上腔体;
步骤15,上腔体的水源作用在切换盘210,顶抵弹簧220释放储能,触使切换盘210 向下活动; 步骤16,切换盘210的第一母棘齿430和本体110的第一公棘齿410相互脱离,此 时切换盘210不转;切换盘210的第二母棘齿440和分水盘120的第二公棘齿420配合使 得切换盘210正转30度,第二出水功能的第二分水孔对应进水孔; 步骤20,切换盘210的盘体密封靠接在分水盘120的板件,第二出水功能出水。
同理切换第二出水功能和第三出水功能,第三出水功能和第一出水功能。
另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本实施例上一较佳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出水切换装置,它 包括一固定单元、一出水切换机构、一进水切换机构和一传动机构,通过出水切换机构和固 定单元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出水功能切换;所述固定单元包括一控制腔体和一能够接通外 接水源的进水通道;所述出水切换机构包括一切换盘,所述切换盘活动连接在控制腔体之 内;所述切换盘和固定单元之间设置有一弹性体,所述弹性体能产生一弹力,所述弹力能够 使切换盘朝正方向活动;所述进水切换机构控制进水通道以控制水源进入控制腔体,当水 源进入控制腔体能够使切换盘压縮弹性体并朝反方向活动;所述传动机构作用在切换盘和 固定单元之间以将切换盘的正反活动传变为转动。
出水切换方法,它包括 步骤OO,手柄的总水路将水源的水引入进水腔,水源进入上腔体,切换盘的盘体底 面密封靠接在分水盘的板件顶面(在水压作用下,水压作用力大于弹性体弹力,弹性体弹 力储能),水源通过切换盘的进水孔、分水盘的第一分水孔,出第一出水功能;
步骤ll,关闭总水路; 步骤12,弹性体储能释放并作用在切换盘,使得切换盘向上活动; 步骤13,切换盘的第一母棘齿和本体的第一公棘齿配合使得切换盘正转30度(切
换盘的第二母棘齿和分水盘的第二公棘齿相互脱离时不转); 步骤14,打开总水路,水源进入上腔体; 步骤15,上腔体的水源作用在切换盘,触使切换盘向下活动,弹性体受压储能;
步骤16,切换盘的第二母棘齿和分水盘的第二公棘齿配合使得切换盘正转30度(切换盘的第一母棘齿和本体的第一公棘齿相互脱离时不转),此时第二出水功能的第二 分水孔对应进水孔; 步骤20,切换盘的盘体密封靠接在分水盘的板件,第二出水功能出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
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出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固定单元、一出水切换机构、一进水切换机构和一传动机构,通过出水切换机构和固定单元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出水功能切换;所述固定单元包括一控制腔体和一能够接通外接水源的进水通道;所述出水切换机构包括一切换盘,所述切换盘活动连接在控制腔体之内并将控制腔体分为上下腔体;所述进水切换机构控制进水通道以控制水源进入上腔体或下腔体,以使得切换盘受水源作用上下活动;所述传动机构作用在切换盘和固定单元之间以将切换盘的上下活动传变为转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出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包括一本体和一分水盘,所述本体和分水盘密封固接在一起并形成有所 述控制腔体;所述本体之下设有朝下环形排布的第一公棘齿,所述分水盘之上设有朝上环 形排布的第二公棘齿,所述切换盘之顶面设有朝上环形排布的第一母棘齿,所述切换盘之 底面设有朝下环形排布的第二母棘齿;当水源进入下腔体时,所述切换盘受水源作用向上活动,所述第一母棘齿和第一公棘 齿配合使得切换盘正向转动;当水源进入上腔体时,所述切换盘受水源作用向下活动,所述 第二母棘齿和第二公棘齿配合使得切换盘正向转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盘之上开设有若干环形排布的分水孔,所述切换盘之上开设有贯穿的进水 孔,所述进水孔能够对应所述分水孔;所述固定单元的进水通道包括一总水路和二分水路,所述进水切换机构设置在总水路 和分水路之间,用于使接通上腔体的分水路处于常通状态,使接通下腔体的分水路处于常 闭状态,而且,控制进水切换机构能够触发接通下腔体的分水路接通,触发接通上腔体的分 水路封闭。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切换机构包括一密封 件、一控制钮和一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产生弹力并能够作用在密封件之上以使得密封件密 封接通下腔体的分水路,所述控制钮受用户控制时能够作用在密封件使密封件活动,使密 封件密封接通上腔体的分水路。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盘和本体之间设置有 一顶抵弹簧。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出水机构,所 述出水机构具有多个出水功能,每个出水功能分别连接对应的分水孔。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切换机构还包括一枢 接件,所述枢接件一端枢接在固定单元,另一端连接密封件,所述控制钮滑动连接固定单 元,并具有一位于固定单元之外的控制端和一位于固定单元之内并顶抵枢接件的顶抵端。
8. 出水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步骤10,用于控制进水通道使得水源进入控制腔体的上腔体或下腔体,上下腔体的水 源触使切换盘上下活动,传动机构将切换盘的上下活动传变为切换盘的转动; 步骤20,通过切换盘和固定单元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出水功能切换。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水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O,它包括 步骤ll,用于控制进水切换机构,使水源进入下腔体;步骤12,下腔体的水源触使切换盘向上活动;步骤13,传动机构将切换盘的向上活动传变为切换盘的正转; 步骤14,用于松释控制,使得水源进入上腔体; 步骤15,上腔体的水源触使切换盘向下活动;步骤16,传动机构将切换盘的向下活动传变为切换盘的正转,切换盘密封靠接在分水
10.出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固定单元、一出水切换机构、一进水切换机 构和一传动机构,通过出水切换机构和固定单元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出水功能切换;所述 固定单元包括一控制腔体和一能够接通外接水源的进水通道;所述出水切换机构包括一切 换盘,所述切换盘活动连接在控制腔体之内;所述切换盘和固定单元之间设置有一弹性体, 所述弹性体能产生一弹力,所述弹力能够使切换盘朝正方向活动;所述进水切换机构控制 进水通道以控制水源进入控制腔体,当水源进入控制腔体能够使切换盘压縮弹性体并朝反 方向活动;所述传动机构作用在切换盘和固定单元之间以将切换盘的正反活动传变为转 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出水切换装置及出水切换方法。出水切换装置,它包括一固定单元、一出水切换机构、一进水切换机构和一传动机构,通过出水切换机构和固定单元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出水功能切换;所述固定单元包括一控制腔体和一能够接通外接水源的进水通道;所述出水切换机构包括一切换盘,所述切换盘活动连接在控制腔体之内并将控制腔体分为上下腔体;所述进水切换机构控制进水通道以控制水源进入上腔体或下腔体,以使得切换盘受水源作用上下活动;所述传动机构作用在切换盘和固定单元之间以将切换盘的上下活动变为转动。
文档编号F16K31/44GK101761671SQ20101011407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5日
发明者周华松, 金忠成, 陈健民, 陈斌 申请人: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周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