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流量控制阀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量控制阀,能够通过沿轴向移动具有阀构件的杆来控制流过一对进出口之间的流体的流量。
背景技术:
截至目前,比方说,通过管线连接至诸如气缸之类的流体压力装置、再通过控制流体进出流体压力装置的流速来控制流体压力装置的运行的流量控制阀已为人所知。对于此类型的流量控制阀,如特开2001-141090号公报所公开的那种,管型的主阀体安装在直线形状的柱状体的中部,所述主阀体大体垂直于所述柱状体的长度方向。用于调节柱状体内部流动流体的流量(速)的节流阀被旋入主阀体的通孔中,以这种方式节流阀能够前后移动。流体的流量(速)通过节流阀的前后移动得到调节。上述流量控制阀一般处于与气缸之类的流体压力装置分开的位置处,且一般通过远程控制。不仅如此,多支管(manifold)经常被使用,多个装置被设置为与其连通。这种情况下,难以确定多个流量控制阀中全部控制阀的运行情况。另外,这种流量控制阀经常形成为两侧(左右)对称,因而难以从流量控制阀的外部确认流体流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总体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量控制阀,能够便捷无疑地确认流体的流向。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提供了一种流量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阀能够通过沿轴向移动具有阀构件的杆状物控制一对进出口之间流动的流体的流量,所述流量控制阀包含进出口,所述进出口分别设置在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处;和阀体,所述阀体内部具有流动通道,从所述进出口中的一个进出口提供的所述流体流动通过所述流动通道;其中在所述阀体上,方向指示装置仅仅设置在所述进出口中的一个进出口附近,并且面朝所述阀体之外。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从以下结合附图的、以示意的方式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更加显而易见。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的外侧透视图;图2为图1所示流量控制阀外部侧视图;图3为图1所示流量控制阀的外侧俯视图;图4为图1所示流量控制阀的整体纵向剖视图;图5为构成图1所示流量控制阀的针状阀、阀座及座环附近区域的放大截面图;以及图6为图2所示流量控制阀的板构件沿切口部向上弯折时状态下的外部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流量控制阀10包含阀体16、阀机构18以及手柄20。阀体16具有第一进出口 12和第二进出口 14,流体从这两个进出口被供入和排出。阀机构18位于阀体 16的中部,用于控制从第一进出口 12流向第二进出口 14的压力流体(比如压缩空气)的流动状态。手柄20通过阀机构18手动控制压力流体的流量。图4展示第一进出口 12与第二进出口 14之间的连通被针状阀(杆)54(后文描述)阻断时的完全封闭状态,针状阀讨构成阀机构18的一部分。阀体16包含第一柱状部22和第二柱状部M。第一柱状部22沿直线延伸,第二柱状部M被连接到第一柱状部22在第一柱状部22的轴向上的大致中部。第二柱状部M 与第一柱状部22垂直连接,且自第一柱状部22向上延伸预定的高度。两个附件26a和26b 分别形成在第一柱状部22与第二柱状部M交汇区域的附近,且大致垂直于第一柱状部22 的轴线,图中未示出的螺栓穿过其中。此外,流量控制阀10可通过螺栓固定在另一个未示出的装置上,螺栓穿过附件26a和^b的通孔27。板构件28设置在其中一个附件26a上,且从附件^a的上部向第一柱状部22的一端侧(箭头A所示方向)延伸。板构件观,例如,由树脂材料形成,大体呈矩形,形状扁平,具有恒定的厚度,且朝远离附件26a的方向(箭头A所示方向)逐渐向下倾斜。更具体地说,板构件观与附件26a的上部相连,因而与附件26a的上部具有相同的高度;其另外一端位于第一柱状部22的上部,同时向第一柱状部22方向倾靠(见图2和4)。换而言之,板构件观形成为悬臂(cantilever)状,仅一端在附件26a上获得支撑。此外,板构件观在其一端上形成有切口部四。该切口部四位于板构件观面向第一柱状部22的下表面上,其切口截面呈三角形。切口部四被设置在靠近附件的位置处。此外,在板构件观的上表面可以贴有,比方说,能从上方观测到的识别标签(图中未示出)。此外,不必贴标签就能达到辨认目的的数字、字符或者其他标识,也可以直接书写在板构件观上。用于引入压力流体的第一进出口 12开口于第一柱状部22的一端,用于排出压力流体的第二进出口 14开口于第一柱状部22的另一端。此外,管31a和31b通过连接单元 30a和30b连接到第一进出口 12和第二进出口 14上。连接单元30a和30b安装在第一、第二进出口 12和14的开口内。具体而言,比方说,从一图中未示出的压力流体供应源通过管31a被供入的压力流体,被引入到第一进出口 12;与此同时,流经阀体16内部的压力流体通过与第二进出口 14相连的管31b被供给到另外一个压力流体装置(比如气缸)中。此外,第一柱状部22的侧面形成有形状大致扁平的凹陷32,该凹陷32自具有圆弧形截面的第一柱状部22的外周表面向内凹陷。凹陷32位置处于第二柱状部M和附件 26a的下方,形成为大致平行于第一柱状部22的轴线,大致呈矩形,且具有固定的面积。不仅如此,在凹陷32上,通过书写JIS(日本工业标准)符号或者类似标记,通过视觉即可从流量控制阀10的外部识别其中流体的流动方向。具体而言,当从阀体16的上方观察时,凹陷32仅位于第一柱状部22的一侧表面, 且位于第二柱状部M的中心的周围。因凹陷32并未设置在第一柱状部22的另外一侧上, 所以流量控制阀10的安装方向以及其中流体的流动方向均可以从凹陷32的所处位置容易地确认。
另一方面,沿轴向(箭头A和B所示方向)从第一进出口 12和第二进出口 14延伸的第一通道33和第二通道34 —并与连通室36形成在第一柱状部22的内部,连通室36 形成在第一通道33和第二通道34之间。环形密封圈38分别安装在第一和第二通道33和 34内,靠近连接单元30a和30b。此外,环形衬垫40分别安装在贴近密封圈38的位置处。衬垫40与形成在第一通道33和第二通道34内的台阶相适配,从而限制衬垫40向第一柱状部22的中部移动,衬垫40以此方式被固定就位。贴近衬垫40的密封圈38的移动也受到限制,使密封圈38的位置被衬垫40固定。此外,从第一、第二进出口 12和14插入的管31a和31b的外表面抵靠在密封圈38上,从而防止压力流体从管31a和31b的外周测泄漏。此外,第一通道33的一端处设有面向连通室36的第一壁42,第一壁42垂直于第一通道33的延伸方向(箭头A和B所示方向)。第一通道33通过开口于第一壁42和第一通道33内壁表面之间的连通通道4 与连通室36连通。类似地,面向连通室36的第二壁 46设置在第二通道34的一端,垂直于第一通道34的延伸方向,且第二通道34通过开口于第二壁46和第二通道36内壁表面之间的连通通道44b与连通室36连通。在第一通道33内,第一壁42向上延伸,即自下而上,从而使连通通道4 形成在第一通道33内的上方位置处。在第二通道34内,第二壁46向下延伸,即自上而下,从而使连通通道44b形成在第二通道34内的下方位置处。换而言之,第一通道33内的连通通道4 与第二通道34内的连通通道44b在垂直于第一柱状部22轴线的方向上处在彼此相反的位置上。连通室36与第二柱状部M形成在同一轴线上。阀机构18的一部分插入到连通室36的内部。第二柱状部M开口向上,其内部形成有纵向(竖直方向)延伸的安装孔48,安装孔48用于将阀机构18安放其中。安装孔48与第一柱状部22的连通室36连通。具体而言,安装孔48与第一柱状部22的连通室36形成在同一轴线上。阀机构18包含有阀座50、管状的座环52和针状阀M。阀座50被按压插入第二柱状部M的安装孔48内;座环52安装在阀座50的下部;针状阀M插入阀座50和座环 52的内部,能够沿第二柱状部M的轴向(箭头C和D所示方向)移位。阀座50形成为柱状,其外表面形成有以预定距离间隔开的一对突部56a和56b。 其中一个突部56a,比方说,由球形突出物(knurls)构成,通过与安装孔48中的一个凹槽配合来防止阀座50相对于第二柱状部M转动。此外,另外一个突部56b,通过其与安装孔48 的另一个凹槽接合,用于防止压力流体从安装孔48和阀座50之间泄漏。此时,阀座50的上端被安装成略微高于第二柱状部M的上端。阀座50的下端形成有保持件58。该保持件58沿径向向内具有略微缩小的直径, 在其上端形成有沿径向向内凹陷的环形槽60。此外,座环52安装在保持件58上,从而覆盖保持件58的外表面。形成在座环52上端的弯曲部66 (后文描述)插入并接合在环形槽 60内。因此,座环52 —体连接至阀座50的下端。此外,保持件58的下端面58a形状平坦,垂直于阀座50的轴线。另一方面,阀座50的内部形成有固定直径的阀孔62,针状阀M沿轴向(箭头C和 D所示方向)插入其中。攻有阴螺纹的第一螺纹部42设置在阀孔62的上端。第一螺纹部64沿径向向内具有比阀孔62的内表面略微缩小的直径。座环52,比方说,采用金属薄板材料模压成形,且设置在连通室36内。座环52由形成于其上部的与阀座50相连的大直径部68、形成于其下部的用于承纳针状阀M的小直径部70、以及形成在大直径部68和小直径部70之间的中间部72构成。大直径部68形成有最大的直径;中间部72形成有较小的直径,其直径比大直径部68的直径要小;小直径部 70形成为具有更小的直径,其直径比中间部72的直径还要小。更具体地说,座环52自上端向其下端形成为具有阶梯状减小的直径。并且,上述大直径部68、中间部72和小直径部70共同沿同一轴线形成。弯曲部66形成在大直径部68的上端,以预定的角度沿径向向内倾斜。当大直径部68被按压插入从而覆盖阀座50的保持件58时,弯曲部66接合到环形槽60中。与此同时,保持件58的下端抵靠在位于大直径部68和中间部72之间分界区域处的阶梯部(抵靠件)74上。该阶梯部74自大直径部68的下端沿径向向内垂直弯折,与中间部72的上端衔接。因此,当座环52安装在阀座50的保持件58上时,座环52的阶梯部74以抵靠的方式锁扣在保持件58的端部,从而沿阀座50的轴向(箭头C和D所示方向)被定位。中间部72沿其垂直于座环52轴线的表面上形成有多个(比如4个)联通口 76, 从而使中间部72的内外保持连通。连通口 76沿中间部72的外周表面等距间隔。联通口 76以模压的方式与座环52—同形成。换而言之,联通口 76的形成无需其他的工艺步骤。小直径部70与中间部72连接的区域附近沿径向向内突入,从而形成支座部78,针状阀M可被支承在该支座部78上。与此同时,小直径部70的下端形成有直径沿径向向外扩张的凸缘80。此外,由橡胶之类的弹性材料制成的管状密封件82安装在小直径部70的外周侧。另外,形成在密封件82外周表面以预定的角度沿径向向上倾斜的肋84分别抵靠在连通室36内的第一壁42和第二壁46上。结果,在连通室36内,途经座环52的外周侧与第一和第二壁部42和46之间的压力流体的流动被密封件82所阻断。不仅如此,因密封件82被保持在凸缘80与形成在中间部72和小直径部70交界区域处的阶梯部之间,所以密封件82被定位,不易沿轴向(箭头 C和D所示方向)移位。针状阀讨形成自杆状物,沿轴向(箭头C和D所示方向)具有预定的长度。针状阀M的上端相对于阀座50和第二柱状部M的上端向上突出,并与手柄20相连。不仅如此,上端附近攻有螺纹的第二螺纹部86形成在针状阀M的外周侧,并与阀座50的第一螺纹部64螺旋适配。具体而言,借助手柄20转动针状阀M,通过与阀座50的螺纹适配,针状阀M沿轴向(箭头C和D所示方向)以进退的方式移动。另一方面,针状阀M的下端形成有控制件88,该控制件88在趋近于其端部时直径逐渐减小,能够插入座环52的小直径部70中。控制件88包含设置在其最远端的第一控制表面90和形成在第一控制面90上方的第二控制表面92。第一控制表面90被设定为相对于针状阀M的轴线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该倾斜角度大于第二控制表面92的倾斜角度。此外,通过将图1所示状态下的针状阀M向上移位,借助第二控制表面92与座环 52的支座部78相分离,压力流体穿过支座部78与第二控制表面92之间,在座环52内从中间部72流向小直径部70 —侧。
此外,控制件88的上部形成有止动器94,该止动器94的直径相对于控制件88向外扩张。0型环96安装在止动器94的外周表面上,在阀座52内与阀孔62的内周表面保持连续的滑动接触。结果,0型环96阻断了被引入座环52内的压力流体通过阀孔62向外泄漏。此外,当针状阀M沿轴向移位时,止动器94的上端沿阀座50的阀孔62移动。通过止动器94抵触沿径向向内突出的第一螺纹部64的下端,针状阀M向上的移位(沿箭头 D所示方向)受到限制。与此同时,通过止动器94的下端抵靠座环52位于小直径部70与中间部72之间的分界区,针状阀M向下的移位(沿箭头C所示方向)受到限制。此外,(局部)构成阀体16的第二柱状构件M的上方设置有与第二柱状构件M 同轴的锁紧螺母98。针状阀M的第二螺纹部86与锁紧螺母98的中央螺旋适配。此外,在针状阀M被旋转移位至某一位置致使压力流体以预定的流量(速)流过阀体16的内部以后,通过旋拧锁移位紧螺帽98使其抵靠阀座50的上端,流量控制状态就能被针状阀M保持,因为针状阀M的进一步旋转移位受到限制。基于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10的结构基本如上。接下来将说明流量控制阀10的运行和效果。此处将描述如图1所示的初始状态。在该初始状态下,构成阀机构 18的针状阀M籍由手柄20的旋转动作被旋至低位,从而使第一进出口 12与第二进出口 12之间的连通处于被针状阀M阻断的完全封闭状态。在这样的初始状态下,压力流体通过管31a被供给至第一进出口 12,并进一步通过连通通道4 被供给至连通室36。注入连通室36的压力流体被设置在座环52外周侧的密封件82所阻挡,防止其流过座环52的外周侧,并向下游流向第二进出口 14。此外,在操作者(未示出)旋拧锁紧螺母M使其向上移动,从而解除针状阀M旋转移位的限制条件以后,手柄20被抓握和旋转,在针状阀M与阀座50螺纹接合地旋转时,针状阀M由此向上移位(沿箭头D所示方向)。结果,从控制件88的第二控制表面92抵靠支座部78的状态,针状阀M逐渐与支座部78分离,且第二控制表面92与支座部78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加。此外,注入连通室36 的压力流体从座环52的连通口 76流入到座环52的内部,并经过支座部78与针状阀M的控制件88之间(沿箭头C所示方向)流向小直径部70—侧。此时,压力流体的流量(速) 按照支座部78与针状阀M的控制件88之间间隙的大小成比例控制。在压力流体经过连通通道44b从连通室36的内部流向第二通道34以后,压力流体再通过管31b以预定的流量(速)流向与第二进出口 14相连的另一个流体压力装置。更具体地说,针状阀M沿轴向(箭头C和D所示方向)的位移量与经连通室36 流向第二进出口 14所在侧的压力流体的流量(速)呈比例。换而言之,通过控制针状阀M 的位移量,压力流体的流量(速)得到控制。此外,通过旋转手柄20,使针状阀M的第二控制表面90移动至面对支座部78的位置处,可以进一步增加流经支座部78与第一控制表面90之间的压力流体的流量(速), 因为第一控制表面90的倾斜度角大于第二控制表面92的倾斜角。另一方面,在减小压力流体流量(速)的情况下,手柄20被按照与以上描述相反方向转动,从而使针状阀M沿阀座50向下移动(沿箭头C所示方向)。结果,控制件88趋近支座部78,因控制件88与支座部78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经间隙流向下游侧的压力流体的流量(速)得以被减小。此外,通过进一步旋转手柄20,使针状阀M中的止动器94抵靠支座部78,针状阀M的向下移动得到控制,产生控制件88的第二控制表面92抵靠支座部 78的完全封闭状态。按照这种方式,流量控制阀10中以预定的流量(速)被控制的流体通过管31b从第二进出口 14被供给到另一个流体压力装置中,从而使流体压力装置的运行得到控制。按照前述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扁平的板构件观设置在阀体16的上方位置处,且仅位于阀体16的一端侧。结果,由于板构件观的存在,流量控制阀10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能被方便无疑地确定。与此同时,流过流量控制阀10内部的流体的流向也能被确定。此外,因流量控制阀10中流体的流向能由板构件28进行确认,所以,在流量控制阀10被安装时,以错误的方向被安装的情况得以被防止。更具体地说,板构件观系作为指示性装置(指示方向的装置)而发挥作用的。通过板构件观,流体控制阀10的安装方向以及流体的流动方向都能够得到确定。不仅如此,举例而言,通过在板构件观的上表面粘贴识别标签或者类似的标识物,即使在流量控制阀10作为多支管的一部分与其他流量控制阀被一起使用时,理想的流量控制阀10也能被方便可靠地确认。此外,因板构件28的上表面平坦,当识别标签被贴附在板构件28的上表面时,识别标签能够适宜保持贴附状态。换而言之,板构件观的表面未被制成弯曲形状,而是制成平坦形状,这使得贴附于其上的识别标签或者类似标识物不易脱落,且保持适宜贴附状态。此外,因从外周表面凹陷的平坦凹陷32仅设置在第一柱状部22的一侧,通过确认凹陷32的位置,流量控制阀10以及流经流量控制阀10的流体的流动方向既可以便捷可靠地从外部确认。此外,在流量控制阀10安装在狭小空间的情况下,比如在支撑物或者墙壁部分中,位于第一柱状部22上方的板构件28与空间外围发生触碰,从而使流量控制阀10的安装就位趋于困难。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如图6所示,通过抓住板构件观的另外一端并施以向上的力,可使该另外一端绕切口部四向上转动,板构件观从切口部四发生断裂,从而向上弯曲或折断。因此,板构件观可以轻易从阀体16上被分离,从而使板构件观被移除以后的流量控制阀10能被安装到理想的位置处。本发明流量控制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各种其他结构当然也可以被予以采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流量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阀能够通过沿轴向移动具有阀构件的杆状物(54) 控制一对进出口(12,14)之间流动的流体的流量,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阀包含进出口(12,14),所述进出口(12,14)分别设置在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处;和阀体(16),所述阀体(16)内部具有流动通道(33,34),从所述进出口中的一个进出口 (12)提供的所述流体流动通过所述流动通道(33,34);其中在所述阀体(16)上,方向指示装置仅仅设置在所述进出口(12,14)中的一个进出口附近,并且面朝所述阀体(16)之夕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指示装置包含扁平的板构件(2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指示装置设置在所述阀体 (16)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构件08)的一端以悬臂的方式连接到所述阀体(1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构件08)进一步包括切口部 ( ),所述切口部09)沿所述板构件08)的厚度方向切口,其中所述切口部09)设置于所述一端附近。
全文摘要
一种流量控制阀(10),设置有第一圆管部(22)和通过安装部(26a)安装在第一圆管部(22)上部的板部(28)。所述第一圆管部(22)具有第一和第二进出口(12,14),后两者形成在形成流量控制阀(10)的阀体(16)上。所述板部(28)仅设置在第一圆管部(22)一端侧,以悬臂的方式支撑在安装部(26a)上,且形状扁平。
文档编号F16K27/02GK102575793SQ20098016113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7日
发明者中村早苗, 山田博介, 栗林昭 申请人:Smc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