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双偏心高性能止回阀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止回阀,具体的说是一种双偏心高性能止回阀。
背景技术:
传统的止回阀可分为旋启式止回阀、升降式止回阀和双瓣止回阀 三种。旋启式止回阀的主要缺点是关闭撞击力大,关闭声音大,密 封面比较容易坏,所以使用压力口径上一直受到限制。升降式止回阀 的主要缺点是关闭撞击力大,使用口径小,材料比较浪费。双瓣止 回阀的主要缺点是使用口径小,密封面比较容易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 偏心高性能止回阀,克服了传统止回阀的缺点,节约成本,使用范围 广,使用寿命长,工作效率高,尤其适合使用在要求关闭撞击力小, 水击力小,关闭声音小的工作环境中。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偏心高性能止回阀,包括左阀体1和右阀体2,其特征在 于左阀体l的右端为从右上到左下的斜口,右阀体2的左端为与左 阀体1的右端适配的斜口,左阀体1的右端和右阀体2的左端通过若
干螺栓4连接,左阀体1内腔的右端设有一通过销轴5转动连接的阀 瓣3,阀瓣3闭合时和右阀体2内腔的左端构成密封面,阀瓣3和销 轴5为偏心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右阀体2内腔向内侧凸起,凸起的内 表面与阀瓣3的密封面构成密封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偏心高性能止回阀,克服了传统止回阀的缺 点,节约成本,使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工作效率高,尤其适合使 用在要求关闭撞击力小,水击力小,关闭声音小的工作环境中。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双偏心高性能止回阀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双偏心高性能止回阀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偏心高性能止回阀,包括左阀
体1和右阀体2,左阀体1的右端为从右上到左下的斜口,右阀体2 的左端为与左阀体1的右端适配的斜口,左阀体1的右端和右阀体2 的左端通过若干螺栓4连接,左阀体1内腔的右端设有一通过销轴5 转动连接的阀瓣3,阀瓣3闭合时和右阀体2内腔的左端构成密封面, 阀瓣3和销轴5为偏心连接。所说的双偏心是指销轴5与阀体密封面 偏心,阀瓣3和阀体中心线为偏心连接,即阀瓣3的上端和销轴5转 动连接。密封面精度要求达到Ra0.4 0.8。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右阔体2内腔向内侧凸起,凸起的内 表面与阀瓣3的密封构成密封副。阀瓣在自身重量作用下可以和右阀 体2内腔向内侧凸起的部分连接形成密封的密封副。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密封面堆焊低合金钢或者硬质合金,密封精加 工后进行研磨。
本实用新型用于石油石化、天然气、水利工程等的防逆流的管道 中,它可以是法兰连接,对焊连接,成型方式可以是锻造,也可以用 铸造,使用压力范围大,使用口径范围大,它克服了传统止回阀关闭 撞击力大,水击现象,密封面容易坏,关闭声音大等缺点,同时材料也只有传统止回阀的60%,所以本使用新型可以更好的推广应用,节 省材料,延长使用寿命,提供工作效率。
如图l、 2所示,图中的箭头代表水流方向。图1中,本实用新 型在管道自身压力的作用下,阀瓣开始打开,在管道压力断开或者系 统供给压力停止后,阀瓣在重力和管道自身反作用力(图2)的作用 下关闭,阀瓣关闭时与密封面接触为线性接触,由于是双偏心结构, 阀瓣能缓缓关闭。所以本实用新型能减少密封面撞击力,水击力小, 密封面使用寿命长,降低成本,提供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双偏心高性能止回阀,包括左阀体(1)和右阀体(2),其特征在于左阀体(1)的右端为从右上到左下的斜口,右阀体(2)的左端为与左阀体(1)的右端适配的斜口,左阀体(1)的右端和右阀体(2)的左端通过若干螺栓(4)连接,左阀体(1)内腔的右端设有一通过销轴(5)转动连接的阀瓣(3),阀瓣(3)闭合时和右阀体(2)内腔的左端构成密封面,阀瓣(3)和销轴(5)为偏心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偏心高性能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右 阀体(2)内腔向内侧凸起,凸起的内表面与阀瓣(3)的密封面构成 密封副。
专利摘要一种双偏心高性能止回阀,涉及止回阀,包括左阀体(1)和右阀体(2),其特征在于左阀体(1)的右端为从右上到左下的斜口,右阀体(2)的左端为与左阀体(1)的右端适配的斜口,左阀体(1)的右端和右阀体(2)的左端通过若干螺栓(4)连接,左阀体(1)内腔的右端设有一通过销轴(5)转动连接的阀瓣(3),阀瓣(3)闭合时和右阀体(2)内腔的左端构成密封面,阀瓣(3)和销轴(5)为偏心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偏心高性能止回阀,克服了传统止回阀的缺点,节约成本,使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工作效率高,尤其适合使用在要求关闭撞击力小,水击力小,关闭声音小的工作环境中。
文档编号F16K15/03GK201412569SQ20092015751
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2日
发明者柳亲亲, 柳温柔, 胡冬军, 蔡承福 申请人:柳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