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吸盘固定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延续吸附时的持久性及 增加吸附效果的吸盘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现有吸盘装置使用时的示意图。首先就现有吸盘装置的
原理及结构作一简单说明,该吸盘装置100主要包括一吸盘10、 一壳体ll、 以及一扳动单元12。该壳体11另具有一连接组件111,该连接组件111用 以连接一重物15(此部份连接结构及重物接仅以简单的方块表示),该重物15 可为任何物品。如此一来,该重物15则能利用该吸盘装置100吊挂于一呈 垂直状的接触表面卯处。该吸盘装置100的吸附原理,是利用该吸盘10与 欲固定处的接触表面卯相吸附,该吸盘10与接触表面90之间形成着一可 变空间101。该扳动单元12则负责牵引该吸盘10中心区域远离该接触表面 90,使得可变空间IOI加大产生类似真空吸力的吸附现象;另外该扳动单元 12在扳动的过程中,也会施压使得该壳体11紧压于吸盘IO接近圆周边缘的 表面,防止该可变空间101让外界空气进入。换言之,如果该壳体11紧压 于吸盘10的动作愈确实,吸附的持久性也愈久。
然而,该吸盘装置100实际使用的情形并非如此。以下的说明皆以图l 中的方向为准, 一般该吸盘装置100皆呈垂直状吸附于该接触表面90,但当 重物15吊挂于壳体n的连接件111时,以悬臂的作动原理可知,该壳体11 下面的接触边缘U2是施于最大的作用力于吸盘10右侧壁表面。而该壳体 11上面原先预定的接触边缘i13则根本未与吸盘10相接触。此种作用力的 分布情形也影响着该吸盘10的吸附状态,若该吸盘20以中间位置为界,该 吸盘10上半部与接触表面90的接触面积会小于下半部的接触面积,使得该 可变空间101的剖面形状类似抽象的水滴状。如此一来,经长时间作用力的 牵引,该吸盘10上半部的接触面积将渐渐减少,此时该壳体H的接触边缘113又没有施压于吸盘10上半部的侧壁表面,最后外界空气就容易由吸盘 IO上半部渗透进入可变空间101内,使吸盘IO完全散失吸附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延续吸附时的持久性并能提升吸 附效果的的吸盘固定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盘固定装置,包括 一吸盘单元,包括一吸盘及一牵引件,该牵引件结合于该吸盘的顶部中 心区域;
一固定座单元,位于该吸盘单元之上,该固定座单元为一接近中心区域 呈向上隆起的壳体,并于中央位置具有一信道孔,该吸盘单元的牵引件则经 由该通道孔延伸至固定座单元壳体的上方位置;
一压掣单元,位置被限制在该固定座单元的接近圆周边缘处与吸盘单元 顶部表面之间;
一连动定位单元,位于该固定座单元的上面,并与该吸盘单元的牵引件 相连动,该连动定位单元能带动牵引件产生向上的位移,并适时固定或释放 该牵引件上升后的位置;
藉此当该固定座单元在使用过程中受外力牵引而局部翘起时,仍能施压 于该压掣单元,使该压掣单元紧压于吸盘单元接近周围的表面。
所述压掣单元内圆的最小直径是小于前述固定座单元的底部的最大外径。
所述压掣单元为一圆环,由硬质不易变形的材质所构成,该压掣单元位 置是被限制在该固定座单元底部接近圆周边缘处与该吸盘单元的吸盘的顶 部表面之间。
所述吸盘单元另具有一突环,该突环呈向上突起且形成于吸盘接近圆周 边缘处。
所述吸盘单元另具有多个突块,所述突块呈向上突起且形成于吸盘顶 部,而该压掣单元底部形成内凹的多个容置槽,组装时所述突块则位于容置槽内。
所述固定座单元的壳体顶部表面另具有一组支架,前述该连动定位单元是枢接于支架处,并与该吸盘单元的牵引件相连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固定座单元与吸盘单元的间增设该压掣单 元。所述压掣单元为一钢性物体,但仅位置限制在固定座单元与吸盘单元之 间,并非完成被黏死而不能活动。当吸盘固定装置在使用时,该压掣单元会 受固定座单元压迫而紧紧施压于吸盘单元圆周接近边缘处的表面,防止外界 空气进入吸盘单元与一接触表面之间的空间内。如果该固定座单元在承受重 物牵引而局部翘起时,并不会连带使压掣单元脱离与吸盘单元的接触状态, 反而因作用力的增加,更确实地维持着原先的压紧动作,如此一来,就能延 续吸附时的持久性,也能增加吸附效果。
图1为现有技术中吸盘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施实例的吸盘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施实例的吸盘固定装置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施实例的吸盘固定装置的使用时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吸盘固定装置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吸盘固定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盘固定装置实际使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盘固定装置的立体图及分解图。 本实用新型的吸盘固定装置200主要包括一吸盘单元2、 一固定座单元3、 一压掣单元4、以及一连动定位单元5。该吸盘单元2包括一吸盘21及一牵 引件22,该吸盘21底部呈平面状,为一软质材料所构成。该牵引件22呈柱 状,底部是连接于该吸盘21顶部的中心区域。该固定座单元3为一中心区 域呈向上隆起的壳体,位置是设于该吸盘单元2的吸盘2的上面。该固定座 单元3于中心区域处具有一贯穿的通道孔31。该吸盘单元2的牵引件22顶 部由经该通道孔31延伸至该固定座单元3壳体的上方位置。该压掣单元4 为一圆环,为硬质不易变形的材质所构成。该压掣单元4的位置是被限制在 该固定座单元3的底部接近圆周边缘处与该吸盘单元2的吸盘21顶部表面之间。该连动定位单元5是设置于该固定座单元3本身壳体之上,能与该吸
盘单元21的牵引件22相连动。该连动定位单元5是负责带动该牵引件22 产生向上的位移,并适时固定或释放该牵引件22上升后的位置。本实用新 型主要是藉由增设一压掣单元4的构件,使得吸盘固定装置200在使用时吸 附效更佳,且更为持久。
该吸盘固定装置200的连动定位单元5,主要目的是牵引及连动该吸盘 单元2的牵引件21上升,连带着使得该吸盘21中心区域被向上拉升,使用 时达到吸附的目的。由于该连动定位单元可由许多不同实施方式达成,例如 图l中的现有结构、或是螺纹旋转的连动方式等。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 该连动定位单元的结构,只要在使用过程中能牵引吸盘上升及作定位的设 计,皆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连动定位单元。
首先就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连动定位单元5作一简单的描述。该连动定 位单元5是枢接于该固定座单元3的一组支架32处。该支架32是位于该固 定座单元3本身的壳体顶部,邻近该通道孔31周围。该支架32的垂直面侧 边形成着定位齿321。该连动定位单元5主要包括一接触齿部51及一定位部 52。该接触齿部51呈一弧形分布的齿状,能与牵引件22垂直面的齿条221 相啮合。该定位部52内部具有适当结构,能适时与支架32侧边的定位齿321 相卡掣定位。该定位部52具有固定或释放功能。例如当依定位部52的箭头 A方向推动一释放键521就能解除锁固状态。该连动定位单元5的连动方式 是下压该定位部52时,该接触齿部51就能牵引该吸盘单元2的牵引件22 上升。而该定位部52同时会直接定位于下压位置,欲释放时则推动该释放 键521。此部份与现有相似,故不再描加详述。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于增设有一压掣单元4。该压掣单元4为一具有相 当刚性的圆环状,位置被限制在前述固定座单元3的底部接近圆周边缘处与 吸盘单元2顶部表面之间,但该压掣单元4并未与该固定座单元3及吸盘单 元2结合固定在一起。较正确的说法是该压掣单元4套于该固定座单元3的 底部圆周处。为防止脱落的情形发生,但该压掣单元4内圆孔中的的最小内 径是小于前述固定座单元3的底部圆周的最大外径。在本实例中该压掣单元 4内圆孔型是呈阶梯式,而该固定座单元3底部接近圆周边缘位置也呈阶梯 状,两者相互对应。但并不以此为限,该压掣单元3的内圆孔也可为由上而下渐的圆锥孔,此时该固定座单元3底部也会呈圆锥状。此部份须强调一点,
该固定座单元3与压掣单元4的间为寛松的配置,当该固定座单元3在使用 因被牵引而翘起时,压掣单元4并不会随的翘起,此部份将于下段作更详细
的说明。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吸盘固定装置时的剖面示意图。此 时该吸盘固定装置200是固定吸附于一固定表面80处。该连动定位单元5 牵引着该吸盘单元2的牵引件22产生位移,使该吸盘21的接触面211与固 定表面80之间产生负压。而固定座单元3则压紧于压掣单元4处,使该吸 盘21接近圆周边缘处紧贴于固定表面80,维持着良好的吸附力。为突显本 实用新型的吸附效果,图中是仿真该固定座单元3挂吊着重物的状态,但并 未将重物画出仅以箭头表示。此时该固定座单元3承受一向下的外力牵引, 以图中的方向为准,该固定座单元3会呈轻微倾斜状,使得上面的接触边缘 301未与吸盘21及压掣单元4接触,而下面的接触边缘302却施予更大作用 力于压掣单元4,由于压掣单元4为刚性物质,使得压掣单元4仍紧压于吸 盘21接近圆周边缘处,确保空气不容易从上面空气渐渐渗透于接触面211 与固定表面80之间的空间内。故能延续吸盘固定装置200的持久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为了增加吸盘固定装置200使用时吸附效果,该吸盘单 元2另有一些特殊设计。如图3和图4所示,该吸盘单元2另具有一突环23, 该突环23呈向上突起且形成于吸盘21圆周边缘处。组装时,该突环23是 邻近该压掣单元4的圆周侧壁。此目的在于提升该吸盘21的吸附效果。当 该吸盘单元2的吸盘21中心区域被向上拉起时,由于该压掣单元4阻挡着 该突环23,避免该吸盘21圆周的区域过度向中心区域移动,如此就会使得 该吸盘21中心区域产生的真空吸附力增加。
如图5和图6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吸盘固定装置的 分解图及局部剖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吸盘单元2另具有多个突块24, 该突块24是形成于吸盘21顶部表面处,位置是邻近圆周边缘。而该压掣单 元4另具有多个容置槽41 。该容置槽41是在该压掣单元4底部形成内凹状, 位置是对应着该突块24的所在处。组装时,该吸盘单元2的突块24是设置 于压掣单元4底部的容置槽41内。此目的也是增加吸盘21吸附时的吸附效 果。如图7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吸盘固定装置的示意图。本 实用新型吸盘固定装置200在使用时另具有其它连接组件,方便物品利用吸
盘固定装置200吸附于一光滑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仅就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作
说明,并不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该固定座单元
3的顶部另设有一连接座33。该连接座33为一插槽,用以供一可弯曲的杆 件6插置并固定,该杆件6的结构内部为可挠性的金属材质,外层再包覆着 橡胶材料,使其具有可弯曲但仍具要适当强度的特性。该杆件6顶部则结合 固定着一扣合组件7。在本实施例中该扣合组件7是供一夹持固定座(图中未 示)与之扣合,该夹持固定座主要用以固定一些电子产品(例如行动电话、个 人数字助理器…等)于车内使用。当然该连接座33并不限于本实用新型所示 的实施例,此连接座33是依使用者的需求,由设计者自由选用。
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利用一压掣单元,在固定座单元受外 力牵引而翘起时,该压掣单元仍受固定座单元的施压而紧压于一吸盘单元 处,确保吸盘单元的吸附效果,以及提升吸附时的持久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及修饰, 皆为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 一种吸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吸盘单元,包括一吸盘及一牵引件,该牵引件结合于该吸盘的顶部中心区域;一固定座单元,位于该吸盘单元之上,该固定座单元为一接近中心区域呈向上隆起的壳体,并于中央位置具有一信道孔,该吸盘单元的牵引件则经由该通道孔延伸至固定座单元壳体的上方位置;一压掣单元,位置被限制在该固定座单元的接近圆周边缘处与吸盘单元顶部表面之间;一连动定位单元,位于该固定座单元的上面,并与该吸盘单元的牵引件相连动,该连动定位单元能带动牵引件产生向上的位移,并适时固定或释放该牵引件上升后的位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掣单元内圆 的最小直径是小于前述固定座单元的底部的最大外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掣单元为一 圆环,由硬质不易变形的材质所构成,该压掣单元位置是被限制在该固定座 单元底部接近圆周边缘处与该吸盘单元的吸盘的顶部表面之间。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单元另具 有一突环,该突环呈向上突起且形成于吸盘接近圆周边缘处。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单元另具 有多个突块,所述突块呈向上突起且形成于吸盘顶部,而该压掣单元底部形 成内凹的多个容置槽,组装时所述突块则位于容置槽内。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单元的 壳体顶部表面另具有一组支架,前述该连动定位单元是枢接于支架处,并与 该吸盘单元的牵引件相连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盘固定装置,包括一吸盘单元、一固定座单元、一压掣单元、以及一连动定位单元。该固定座单元位于吸盘单元之上。该压掣单元位置则被限制在该固定座单元底部接近圆周边缘处与吸盘单元的上表面之间。该连动定位单元则位于该固定座单元的上面,负责牵引及连动该吸盘单元,使吸盘单元能吸附于欲固定处的表面。藉此当该固定座单元在使用过程中受外力牵引而局部翘起时,仍能施压于该压掣单元,使该压掣单元紧压于吸盘单元接近周围的表面,以延续吸附时间及增加吸附效果。
文档编号F16B47/00GK201306378SQ20082013959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7日
发明者范裕雄 申请人:范裕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