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自动变速器的齿轮系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5801112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自动变速器的齿轮系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自动变速器的齿轮系。更确切地说,本发明 涉及由四个行星齿轮组以及三个离合器和两个制动器组成并且实现八 种前进速度的车辆自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一个典型的自动变速器的换档机构是利用了多组行星齿轮组的联 合。包括多组行星齿轮组的这种自动变速器的齿轮系改变从自动变速 器的扭矩转换器接收的旋转速度和扭矩,作出相应的改变并将改变的 扭矩传递至输出轴。
众所周知的是,当变速器实现较多数量的换档速度时,能够对变 速器的速度比进行更加优化的设计,因此车辆可以具有较好的燃油里 程和较好的性能。因此,能够实现更多换档速度的自动变速器一直处 于研究之中。 '
此外,对于相同数量的速度,齿轮系的特征,诸如耐久性、动力 传递效率和尺寸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组合行星齿轮组的布局。因此,齿 轮系组合结构的设计也一直处于研究之中。
对于手动变速器,太多的速度给驾驶员带来过多手动换档的不便。 然而,对于自动变速器,变速器控制单元通过控制齿轮系的操作自动 进行换档,因此更多速度通常意味着更多优点。
这里的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信息只是为了加强对本发明一般背 景技术的理解,不应该作为一种确认或者任何形式的暗示,认为该信 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都旨在提供车辆自动变速器的齿轮系,它由四 个行星齿轮组以及三个离合器和两个制动器组成,并实现八种前进速 度。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到车辆自动变速器的一个齿轮系,它可以 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太阳齿轮、第一
行星架和第一齿圈;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二 太阳齿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齿圈;第三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三行星 齿轮组包括第三太阳齿轮、第三行星架和第三齿圈;和/或第四行星齿 轮组,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包括第四太阳齿轮、第四行星架和第四齿 圈;以及第一、第二、第三离合器和第一、第二制动器,其中输入轴 直接与第二行星架相连,第二太阳齿轮直接与第一齿圈相连,第一行 星架直接与第三齿圈相连,第二齿圈直接与第四太阳齿轮相连,第三 太阳齿轮直接与第四齿圈相连,第三行星架与第四行星架可变化地连 接,第四太阳齿轮与第四行星架可变化地连接,第二行星架与第三太 阳齿轮可变化地连接,第一太阳齿轮和第一齿圈分别与变速器外壳可 变化地连接,和/或第三行星架与输出齿轮相连。
输入轴和第二行星架可以通过第一动力传输部件相连,第二太阳 齿轮和第一齿圈可以通过第二动力传输部件相连,第一行星架和第三 齿圈可以通过第三动力传输部件相连,第二齿圈和第四太阳齿轮可以 通过第四动力传输部件相连,第三太阳齿轮和第四齿圈可以通过第五 动力传输部件相连,第三行星架和第四行星架可以通过包括第一离合 器的第一可变动力传输部件可变化地连接,第四太阳齿轮和第四行星 架可以通过包括第二离合器的第二可变动力传输部件可变化地连接, 第二行星架和第三太阳齿轮可以通过包括第三离合器的第三可变动力 传输部件可变化地连接,第一太阳齿轮可以通过第一制动器与变速器 外壳可变化地连接,和/或第一齿圈可以通过第二制动器与变速器外壳 可变化地连接。
第一行星齿轮组可以是双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第二、第三、第四 行星齿轮组可以是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行星齿轮组可以布置在同一轴线上,并 可以按照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行星齿轮组的顺序布置。
第一和第二制动器可以布置在第一行星齿轮组前面,第三离合器 可以布置在在第二和第三行星齿轮组之间,和/或第一和第二离合器可 以布置在第四行星齿轮组后面。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车辆自动变速器的齿轮系可以包括第一 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太阳齿轮,第一行星架和 第一齿圈;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二太阳齿轮, 第二行星架和第二齿圈;第三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包括 第三太阳齿轮,第三行星架和第三齿圈;第四行星齿轮组,所述第四 行星齿轮组包括第四太阳齿轮,第四行星架和第四齿圈;和/或第一、 第二和第三离合器,以及第一和第二制动器,其中输入轴通过第一动 力传输部件与第二行星架直接相连,第二太阳齿轮通过第二动力传输 部件与第一齿圈直接相连,第一行星架通过第三动力传输部件与第三 齿圈直接相连,第二齿圈通过第四动力传输部件与第四太阳齿轮直接 相连,第三太阳齿轮通过第五动力传输部件与第四齿圈直接相连,第 三行星架通过包括第一离合器的第一可变动力传输部件与第四行星架 可变化地连接,第四太阳齿轮通过包括第二离合器的第二可变动力传 输部件与第四行星架可变化地连接,第二行星架通过包括第三离合器 的第三可变动力传输部件与第三太阳齿轮可变化地连接,第一太阳齿 轮通过第一制动器与变速器外壳可变化地连接,第一齿圈通过第二制 动器与变速器外壳可变地连接,和/或第三行星架与输出齿轮连接。
本发明的方法和设备具有其他特征和优点,根据附图及后面的具 体实施方式这些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朗,或者说这些特征和优点在附 图及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中进行了更具体的说明,附图合并于此,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齿轮系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齿轮系中使用的摩擦部件的操作表。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齿轮系在第一前进速度下的速度图。
7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齿轮系在第二前进速度下的速度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齿轮系在第三前进速度下的速度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齿轮系在第四前进速度下的速度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齿轮系在第五前进速度下的速度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齿轮系在第六前进速度下的速度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齿轮系在第七前进速度下的速度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齿轮系在第八前进速度下的速度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齿轮系在倒退速度下的速度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具体参考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这些实施方案的例子在 附图中进行说明并且在下面进行描述。虽然将结合例示性实施方案描 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当前的描述并不是意在将本发明限制 在这些例示性实施方案中。相反,本发明意在不仅覆盖例示性实施方 案,还覆盖可能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 各种选择、改变、等价形式和其他实施方案。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齿轮系的示意图。按照本发明实施方 案的齿轮系包括被置于同一轴线上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齿 轮组PG1, PG2, PG3禾卩PG4,以及三个离合器C1, C2禾卩C3,和两 个制动器B1和B2。
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以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 行星齿轮组PG1, PG2, PG3和PG4的顺序被置于输入轴IS上。
输入轴IS是一个输入部件,它表示扭矩转换器中的涡轮轴。输入 轴IS从扭矩转换器接收到转换的发动机扭矩,而输出轴OS作为输出 部件,将驱动转矩通过一个输出齿轮和差速齿轮输出给车辆车轮。
第一行星齿轮组PG1是双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第二、第三和第四 行星齿轮组PG2, PG3和PG4是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
第一行星齿轮组PG1包括第一太阳齿轮S1、第一行星架PC1和第 一齿圈R1。
第二行星齿轮组PG2包括三个操作部件,它们是第二太阳齿轮S2、 第二行星架PC2和第二齿圈R2。第三行星齿轮组PG3包括三个操作部件,它们是第三太阳齿轮S3、 第三行星架PC3和第三齿圈R3。
第四行星齿轮组PG4包括三个操作部件,它们是第四太阳齿轮S4、 第四行星架PC4和第四齿圈R4。
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简单行星齿轮组PG1, PG2, PG3禾卩PG4 的操作部件通过五个动力传输部件(TS1 -TS5)直接相连,并通过包 括三个离合器C1,C2,和C3的三个可变动力传输部件(VTS1-VTS3) 可变化地连接。
第一动力传输部件TS1连接着第二行星架PC2和输入轴IS,因此 第二行星架PC2操作作为输入部件操作。
第二动力传输部件TS2连接着第二太阳齿轮S2和第一齿圈Rl, 而第三动力传输部件TS3连接着第三齿圈R3和第一行星架PC1 。第四 动力传输部件TS4连接着第四太阳齿轮S4和第二齿圈R2,第五动力 传输部件TS5连接着第四齿圈R4和第三太阳齿轮S3。
包括第一离合器Cl的第一可变动力传输部件VTS1与输出齿轮 OG相连,并将作为输出部件操作的第三行星架PC3与第四行星架PC4 可变化地连接。
包括第二离合器C2的第二可变动力传输部件VTS2将第四太阳齿 轮S4与第四行星架PC4可变化地连接。
包括第三离合器C3的第三可变动力传输部件VTS3将第二行星架 PC2与第三太阳齿轮S3可变化地连接。
第一制动器B1将第一太阳齿轮Sl和变速器外壳H可变化地连接, 这使得第一太阳齿轮Sl选择性地停止。
第二制动器B2使连接着第一齿圈Rl与第二太阳齿轮S2的第二 动力传输部件TS2与变速器外壳H可变化地连接,这使得动力传输部 件TS2选择性地停止。
第一、第二和第三离合器C1, C2和C3,以及第一和第二制动器 Bl和B2都可作为通过液压摩擦地接合的多片液压摩擦设备。
第一和第二制动器Bl和B2被置于第一行星齿轮组PG1的前面, 第三离合器C3被置于第二和第三行星齿轮组PG2和PG3之间,第一 和第二离合器Cl和C2被置于第四行星齿轮组PG4后面。
9如上所述,摩擦部件分散开使得向摩擦部件提供液压的液压管路 能很容易地形成,并且重量可以均匀地分配,以便加强全部重量的平 衡。
图2是根据本发明例示性实施方案的齿轮系中使用的摩擦部件的 操作操作表。在图2中,标记"參"表示摩擦部件的操作操作状态。
在第一前进速度下,第三离合器C3和第一、第二制动器Bl和B2 操作,在第二前进速度下,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第二制动器B1和 B2操作,在第三前进速度下,第二和第三离合器C2和C3以及第一制 动器B1操作。
在第四前进速度下,第一和第二离合器Cl和C2,以及第一制动 器B1操作,在第五前进速度下,第一和第三离合器C1和C3,以及第 一制动器B1操作,在第六前进速度下,第一、第二和第三离合器C1, C2禾口 C3操作。
在第七前进速度下,第一和第三离合器Cl和C3,以及第二制动 器B2操作,在第八前进速度下,第一和第二离合器C1和C2,以及第 二制动器B2操作,在倒退速度下,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第二制动 器B1禾口B2操作。
图3至图11是根据本发明例示性实施方案的齿轮系的杠杆图。在 图3至图11中,较低的水平线代表"0"转速,较高的水平线代表与 输入轴IS的转速相等的"1.0"转速。
第一行星齿轮组PG1的三条垂直线在图中从左面开始依次分别代 表第一旋转部件N1 (第一齿圈R1),第二旋转部件N2 (第一行星架 PC1)和第三旋转部件N3 (第一太阳齿轮S1),它们之间的距离根据 第一行星齿轮组PG1的传动比(太阳齿轮齿数与齿圈齿数之比)而定。
第二行星齿轮组PG2的三条垂直线在图中从左面开始依次分别代 表第四旋转部件N4 (第二太阳齿轮S2),第五旋转部件N5 (第二行 星架PC2)和第六旋转部件N6 (第二齿圈R2),它们之间的距离根据 第二行星齿轮组PG2的传动比(太阳齿轮齿数与齿圈齿数之比)而定。
第四行星齿轮组PG4的三条垂直线在图中从左面开始依次分别代 表第七旋转部件N7 (第四太阳齿轮S4),第八旋转部件N8 (第四行 星架PC4)和第九旋转部件N9 (第四齿圈R4),它们之间的距离根据第四行星齿轮组PG4的传动比(太阳齿轮齿数与齿圈齿数之比)而定。 第三行星齿轮组PG3的三条垂直线在图中从左面开始依次分别代 表第十旋转部件NIO (第三太阳齿轮S3),第十一旋转部件Nll (第 三行星架PC3)和第十二旋转部件N12 (第三齿圈R3),它们之间的 距离根据第三行星齿轮组PG3的传动比(太阳齿轮齿数与齿圈齿数之 比)而定。
决定旋转部件的位置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 具体的解释在此省略。
第一前进速度
如图2所示,在第一前进速度下操作的是第三离合器C3和第一、 第二制动器B1、 B2。
如图3所示,输入是通过第五旋转部件N5 (第二行星架PC2)实 现的,第一行星齿轮组PG1在第一和第二制动器B1和B2的操作下被 固定,与第一旋转部件Nl (第一齿圈Rl)直接相连的第四旋转部件 N4 (第二太阳齿轮S2)作为固定部件操作。
因此,第六旋转部件N6 (第二齿圈R2)输出一个增速,第五旋 转部件N5的转速在第三离合器C3的操作下,被传输到第九旋转部件 N9 (第四齿圈R4)和第十旋转部件NIO (第三太阳齿轮S3)。第六 旋转部件N6的转速被传输到第七旋转部件N7 (第四太阳齿轮S4)。
第十二旋转部件N12 (第三齿圈R3)作为固定部件操作,做出一 条连接作为输入部件的第十旋转部件N10和第十二旋转部件N12的第 一前进速度线SP1。因此,齿轮系最终的输出速度就是第一前进速度线 SP1在第十一操作部件Nll位置处的高度D1,从而实现第一前进速度。 在这里,实现的速比(输入部件的转速与输出部件的转速比)的最大 值约为4.700。
第二前进速度
如图2所示,在第二前进速度下,第一前进速度下操作的第三离 合器C3释放,第二离合器C2操作。
如图4所示,第一行星齿轮组PG1被固定,输入是通过第五旋转部件N5实现,第六旋转部件N6的增速传输到第七旋转部件N7。
第四行星齿轮组PG4在第二离合器C2的操作下作为一个整体旋 转,增速传输到第十操作部件NIO。
第十二旋转部件N12作为固定部件操作,做出一条连接第十旋转 部件N10和第十二旋转部件N12的第二前进速度线SP2。因此,齿轮 系最终的输出速度就是第二前进速度线SP2在第十一操作部件Nll位 置处的高度D2,由此就实现了第二前进速度。在这里,实现的速比约 为3.3133。
第三前进速度
如图2所示,在第三前进速度下,在第二前进速度下操作的第二 制动器B2释放,第三离合器C3操作。
如图5所示,第五旋转部件N5的输入速度通过第三离合器C3传 输到第九旋转部件N9和第十旋转部件NIO。
第四行星齿轮组PG4在第二离合器C2的操作下作为一个整体旋 转,第五旋转部件N5和第六旋转部件N6分别与第九旋转部件N9和 第七旋转部件N7相连,使得第二行星齿轮组PG2也作为一个整体旋 转。
第四旋转部件N4的转速被传输到第一旋转部件N1,第三操作部 件N3在第一制动器B1的操作下作为固定部件,因此第二旋转部件N2 输出一个减速。
第二旋转部件N2的减速被传输到第十二旋转部件N12,输入轴IS 的转速被传输到第十旋转部件NIO。
因此,做出一条连接第十旋转部件N10和第十二旋转部件N12的 第三前进速度线SP3。齿轮系最终的输出速度就是第三前进速度线SP3 在第十一操作部件N11位置处的高度D3,由此就实现了第三前进速度。 在这里,实现的速比约为1.600。
第四前进速度
如图2所示,在第四前进速度下,在第三前进速度下操作的第三 离合器C3释放,第一离合器C1操作。
12如图6所示,第四行星齿轮组PG4在第二离合器C2的操作下作 为一个整体旋转,第八旋转部件N8和第九旋转部件N9分别与第十一 旋转部件Nll和第十旋转部件N10相连,使得第三行星齿轮组PG3也 作为一个整体旋转。
输入通过第五旋转部件N5实现,第三旋转部件N3在第一制动器 Bl的操作下作为固定部件操作。第四旋转部件N4和第一旋转部件N1 输出一个增速,第二旋转部件N2由于补偿操作输出一个减速。
第二旋转部件N2的转速被传输到第三行星齿轮组PG3的第十二 旋转部件N12,形成了第四前进速度线SP4。因此,齿轮系最终的输出 速度就是第四前进速度线SP4在第十一操作部件Nil位置处的高度 D4,由此就实现了第四前进速度。在这里,实现的速比约为1.303。
第五前进速度
如图2所示,在第五前进速度下,在第四前进速度下操作的第二 离合器C2释放,第三离合器C3操作。
如图7所示,第五旋转部件N5接收到一个输入速度,第三旋转部 件N3在第一制动器B1的操作下作为固定部件操作。第四旋转部件N4 和第一旋转部件N1输出一个增速,第二旋转部件N2由于补偿操作输 出一个减速。
第五旋转部件N5的转速在第三离合器C3的操作下被传输到第九 旋转部件N9和第十旋转部件NIO,而第二旋转部件N2的减速被传输 到第十二旋转部件N12。
因此,做出一条连接第十旋转部件N10和第十二旋转部件N12的 第五前进速度线SP5。齿轮系最终的输出速度就是第五前进速度线SP5 在第十一操作部件N11位置处的高度D5,由此就实现了第五前进速度。 在这里,实现的速比约为1.135。
第六前进速度
如图2所示,在第六前进速度下,在第五前进速度下操作的第一 制动器Bl释放,第二离合器C2操作。
如图8所示,三个离合器C1, C2和C3操作,因此第一、第二、
13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PG1, PG2, PG3和PG4各自作为整体旋转。
因此,第三行星齿轮组PG3形成了第六前进速度线SP6并且齿轮 系最终的输出速度为第六前进速度线SP6在第十一操作部件Nl 1位置 处的高度D6,由此就实现了第六前进速度。在这里,实现的速比约为 l細。
第七前进速度
如图2所示,在第七前进速度下,在第六前进速度下操作的第二 离合器C2释放,第二制动器B2操作。
如图9所示,第一旋转部件N1和第四旋转部件N4在第二制动器 B2的操作下作为固定部件操作,输入通过第五旋转部件N5实现。第 二旋转部件N2由于补偿操作,输出一个增速,该增速被传输到第十二 旋转部件N12。
输入轴IS的转速在第三离合器C3的操作下被传输到第十旋转部 件NIO,做出一条连接第十旋转部件N10和第十二旋转部件N12的第 七前进速度线SP7。因此,齿轮系最终的输出速度就是第七前进速度线 SP7在第十一操作部件Nil位置处的高度D7,由此就实现了第七前进 速度。在这里,实现的速比约为0.839。
第八前进速度
如图2所示,在第八前进速度下,在第七前进速度下操作的第三 离合器C3释放,第二离合器C2操作。
如图IO所示,第四行星齿轮组PG4在第二离合器C2的操作下作 为一个整体旋转。第八旋转部件N8和第九旋转部件N9分别与第十一 旋转部件Nll和第十旋转部件N10相连,使得第三行星齿轮组PG3也 作为一个整体旋转。
输入通过第五旋转部件N5实现,第一旋转部件N1和第四旋转部 件N4在第二制动器B2的作用下作为固定部件。第二旋转部件N2由 于补偿操作输出一个增速,并且该增速被传输到第十二旋转部件N12。
做出第八前进速度线SP8,齿轮系的最终输出速度为第八前进速度 SP8在第十一旋转部件N11位置处的高度D8,由此就实现了第八前进
14速度。在这里,实现的速比约为0.667。 倒退速度
如图2所示,在倒退速度下,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第二制动器 Bl禾卩B2操作。
如图11所示,输入通过第五旋转部件N5实现,第一行星齿轮组 PG1在第一、第二制动器B1和B2的操作下被固定。因此与第一旋转 部件N1相连的第四旋转部件N4被固定。
第六旋转部件N6输出一个增速且该增速被传输到第七旋转部件 N7。第十二旋转部件N12在第一行星齿轮组PG1的固定下作为固定部 件操作,第九旋转部件N9和第十旋转部件N10由于补偿操作输出一 个倒速。
做出倒速线SR,齿轮系最终的输出速度为倒速线SR在第十一操 作部件Nll位置处的高度SR,由此就实现了倒退速度。在这里,实现 的速比约为-3.280。
根据本发明各个方面,该车辆自动变速器的齿轮系由四个行星齿 轮组、三个离合器和两个制动器构成,实现八个前进速度,因此就提 高了动力传输效率和燃油效率。
并且,摩擦部件的数量可以最小化,使得液压管线更容易构成。
为了方便解释和在所附权利要求中精确限定,术语"上"或"下"、 "前"等用于参考图中显示的特征的位置描述例示性实施方案的这些 特征。
前面对本发明的具体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描述的 目的。前面的描述并不想要成为毫无遗漏的,也不是想要把本发明限 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 能的。选择例示性实施方案并进行描述以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 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 不同例示性实施方案及其不同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所附 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形式所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自动变速箱的齿轮系,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太阳齿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齿圈;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二太阳齿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齿圈;第三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三太阳齿轮、第三行星架和第三齿圈;第四行星齿轮组,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包括第四太阳齿轮、第四行星架和第四齿圈;以及第一、第二、第三离合器和第一、第二制动器,其中输入轴直接与第二行星架相连,第二太阳齿轮直接与第一齿圈相连,第一行星架直接与第三齿圈相连,第二齿圈直接与第四太阳齿轮相连,第三太阳齿轮直接与第四齿圈相连,第三行星架与第四行星架可变化地连接,第四太阳齿轮与第四行星架可变化地连接,第二行星架与第三太阳齿轮可变化地连接,第一太阳齿轮和第一齿圈分别与变速器外壳可变化地连接,和第三行星架与输出齿轮相连。
2、 如在权利要求l中所述的车辆自动变速器的齿轮系,其中 输入轴和第二行星架通过第一动力传输部件相连, 第二太阳齿轮和第一齿圈通过第二动力传输部件相连, 第一行星架和第三齿圈通过第三动力传输部件相连, 第二齿圈和第四太阳齿轮通过第四动力传输部件相连,第三太阳齿轮和第四齿圈通过第五动力传输部件相连, 第三行星架和第四行星架通过包括第一离合器的第一可变动力传 输部件可变化地连接,第四太阳齿轮和第四行星架通过包括第二离合器的第二可变动力 传输部件可变化地连接,第二行星架和第三太阳齿轮通过包括第三离合器的第三可变动力 传输部件可变化地连接,第一太阳齿轮通过第一制动器与变速器外壳可变化地连接,和第一齿圈通过第二制动器与变速器外壳可变化地连接。
3、 如在权利要求l中所述的车辆自动变速器的齿轮系,其中第一 行星齿轮组是双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是 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
4、 如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车辆自动变速器的齿轮系,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行星齿轮组布置在同一轴线上,并按照第一、第二、 第三、第四行星齿轮组的顺序布置。
5、 如在权利要求l中所述的车辆自动变速器的齿轮系,其中 第一和第二制动器布置在第一行星齿轮组前面; 第三离合器布置在在第二和第三行星齿轮组之间;和 第一和第二离合器布置在第四行星齿轮组后面。
6、 一种车辆自动变速器的齿轮系,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太阳齿轮,第一 行星架和第一齿圈;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二太阳齿轮,第二 行星架和第二齿圈;第三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三太阳齿轮,第三 行星架和第三齿圈;第四行星齿轮组,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包括第四太阳齿轮,第四 行星架和第四齿圈;和第一、第二和第三离合器,以及第一和第二制动器,其中输入轴通过第一动力传输部件与第二行星架直接相连,第二太阳齿轮通过第二动力传输部件与第一齿圈直接相连,第一行星架通过第三动力传输部件与第三齿圈直接相连,第二齿圈通过第四动力传输部件与第四太阳齿轮直接相连,第三太阳齿轮通过第五动力传输部件与第四齿圈直接相连,第三行星架通过包括第一离合器的第一可变动力传输部件与第四 行星架可变化地连接,第四太阳齿轮通过包括第二离合器的第二可变动力传输部件与第 四行星架可变化地连接,第二行星架通过包括第三离合器的第三可变动力传输部件与第三 太阳齿轮可变化地连接,第一太阳齿轮通过第一制动器与变速器外壳可变化地连接,第一齿圈通过第二制动器与变速器外壳可变地连接,和第三行星架与输出齿轮连接。
全文摘要
车辆自动变速器的齿轮系包括四个行星齿轮组,三个离合器和两个制动器,可实现八种前进速度,车辆自动变速器的齿轮系可以使摩擦部件数量最小化,简化变速器的配置并提高动力传输效率和燃油效率。四个行星齿轮组可以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太阳齿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齿圈;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二太阳齿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齿圈;第三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三太阳齿轮、第三行星架和第三齿圈;和第四行星齿轮组,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包括第四太阳齿轮、第四行星架和第四齿圈。
文档编号F16H3/66GK101550993SQ200810179078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日
发明者徐罡寿, 沈烋台 申请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