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双重密封阀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系统的阀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双重密封阀门。
技术背景
目前,国内外管路系统中使用的阀门装置主要有截止阔、闸阀、 柱塞阀、球阀等,而截止阀是通过阀芯沿阀座的中心线上下移动来切 断或接通管路,使用极为普遍,然而,这种阀门最大的不足之处是 阀芯无定位,上下运行时受流体的影响而晃动,使之与阀座的密封接 触带不稳定,同时,由于流体夹带的杂质、流体污垢遗留在密封面上, 使阀门的密封性能变差,导致在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吋,仍有流体外溢, 而在打开状态下,阀体与阀杆之间由于密封不好,也会有流体外溢, 造成液体的无端浪费,若该阀门控制的是危险的液体时,则会造成比 较严重的事故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重密封阀门,当阀门在关闭状态 时,有双重密封对流体进行密封,当阀门在打开状态时,阀芯又可对 阀体及阀杆进行密封。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双重密封阀门,由阀体、阀杆、上阀 芯和阀座组成,上阀芯通过阀杆的上下移动,带动上阀芯的打开或关 闭,其特征在于在上阀芯的底部设置有下阀芯,在下阀芯的柱形体上 设置有凹槽,在凹槽内设置有"0"型密封圈,"0"型密封圈与阀座
的圆柱型开口的内壁可形成对阀门进水口的一道密封。
上述的下阀芯的连接关系是,下阀芯套在定位环上,定位环焊接 或螺纹连接在上阀芯底部的安装槽内,定位环连接好后,上阀芯的下 密封面高出定位环的下表面,下阀芯的凸台的外环面与上阀芯之间、
定位环的内环面与下阀芯的外表面之间均设置有径向间隙,"o"型密
封圈套在下阀芯的凹槽内。
在上述的上阀芯的上部设置有上密封面,上密封面与阀体的内密 封面配合可对阀体、阀杆与上阀芯之间进行密封。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 密封效果好当阀门关闭后,下阀芯50上的"O"型密封圈
40由于第一时间进入密封状态,而且该"0"型密封圈40在进入阀座 20的进水口 (加工成光滑的密封面)后,就一直处于密封状态,此时, 无论下阀芯50向上或向下移动,"O"型密封圈40的受力状态保持不 变,使阀门的密封状态良好,加之上阀芯30的下密封面302与阀座 20的上密封面的接触密封作用,使阀门的密封性能可靠。
2、 双向密封当阀门关闭后,下阀芯50上的"0"型密封圈40 和上阀芯30的下密封面302分别与阀座20的内密封面和上密封面接 触进行密封,当阀门全开后,上阀芯30的上密封面301又与阀体10 的内密封面101接触进行密封,使阀杆10的外表面不会有流体溢出。
3、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制造,成本低廉,便于大 面积推广应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阀芯30、下阀芯50、 "0"型密封圈40和 定位环60的连接关系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阀芯30、下阀芯50、 "O"型密封圈40和 定位环60结合在一起时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3:双重密封阀门,由阀体IO、阀杆70、上阀芯30和 阀座20组成,上阀芯30通过阀杆70的上下移动:,带动上阀芯30的 打开或关闭,其特征在于在上阀芯30的底部设置有下阀芯50,在下 阀芯50的柱形体上设置有凹槽502,在凹槽502内设置有"O"型密 封圈40, "O"型密封圈40与阀座20的圆柱型开口的内壁可形成对阀 门进水口的一道密封,而当将上阀芯30运动到最下端时,上阀芯30的 下密封面302与阀座20的上密封面形成对阀门进水口的第二道密封, 即实现了对进水口的双重密封。
上述的下阀芯50的连接关系是,下阀芯50套在定位环60上, 定位环60焊接或螺纹连接在上阀芯30底部的安装槽内,定位环60 连接好后,上阀芯30的下密封面302高出定位环60的下表面,下阀 芯50的凸台501的外环面与上阀芯30之间、定位环60的内环面与 下阀芯50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径向间隙503、 504, "O"型密封圈40 套在下阀芯50的凹槽502内,当下阀芯50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下阀 芯50与阀座20的中心线有偏移时,上述的径向间隙503、 504可使 下阀芯50作径向位移,以便使下阀芯50顺利地向下移动以关闭流体
通道o
在上述的上阀芯30的上部设置有上密封面301,上密封面301与 阀体10的内密封面101配合可对阀体10、阀杆70与上阀芯30之间 进行密封,当上阔芯30向上运动至最上端时,上阀芯30的上密封面 301与阀体10的内密封面接触密封,使阀杆10的外表面不会有流体溢出。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
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 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双重密封阀门,由阀体(10)、阀杆(70)、上阀芯(30)和阀座(20)组成,上阀芯(30)通过阀杆(70)的上下移动,带动上阀芯(30)的打开或关闭,其特征在于在上阀芯(30)的底部设置有下阀芯(50),在下阀芯(50)的柱形体上设置有凹槽(502),在凹槽(502)内设置有“O”型密封圈(40),“O”型密封圈(40)与阀座(20)的圆柱型开口的内壁可形成对阀门进水口的一道密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密封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 阀芯(50)的连接关系是,下阀芯(50)套在定位环(60)上,定位 环(60)焊接或螺纹连接在上阀芯(30)底部的安装槽内,定位环(60) 连接好后,上阀芯(30)的下密封面(302)高出定位环(60)的下 表面,下阀芯(50)的凸台(501)的外环面与上阀芯(30)之间、 定位环(60)的内环面与下阀芯(50)的外表面之间均设置有径向间 隙(503、 504)。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密封阀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 上阀芯(30)的上部设置有上密封面(301),上密封面(301)与阀 体(10)的内密封面(101)配合可对阀体(10)、阀杆(70)与上阀 芯(30)之间进行密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系统的阀门技术领域,即双重密封阀门,由阀体、阀杆、上阀芯和阀座组成,上阀芯通过阀杆的上下移动,带动上阀芯的打开或关闭,其特征在于在上阀芯的底部设置有下阀芯,在下阀芯的柱形体上设置有凹槽,在凹槽内设置有“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与阀座的圆柱型开口的内壁可形成对阀门进水口的一道密封,其优点一是密封效果好当密封状态下,下阀芯上的“O”型密封圈向上或向下移动,其受力状态保持不变,使阀门的密封状态良好,二是双向密封上阀芯的下密封面在阀门关闭时与阀座的上密封面接触密封,当阀门全开后,上阀芯的上密封面又与阀体的内密封面接触密封,使阀杆的外表面不会有流体溢出。
文档编号F16K13/00GK201013971SQ20072011897
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9日
发明者陈长清 申请人:陈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