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式平衡型调节阀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5785723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笼式平衡型调节阀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笼式平衡型调节阀,具体地说是用于工业过程自动化系统中的对流量、压力、温度及物位四大过程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现场仪表,属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作出以前,在已有技术中,现有同类型的笼式平衡型调节阀,上盖采用整体式铸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单座调节由于是单座密封,阀芯是不平衡形式,在阀前压力大大的大于阀后压力的情况下,在阀芯的上下会形成很大的不平衡力,调节阀需要很大的驱动源才能克服由介质所产生的不平衡力,因此单座型调节阀不适合于高压差的工况。由于采用整体式上盖,在紧固上盖螺栓的同时影响了阀芯与上盖填料函的同心度,阀芯与阀座间隙不易控制,装配过程中多采用研磨的工艺来控制调节阀的泄漏等级,制造成本高,一次装配合格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合理;体积小,重量轻,额定流通能力(Cv值)大,一次装配合格率高,具有在同等驱动源的条件下,能承受高压差的笼式平衡型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阀杆1与阀芯11联接,套筒下垫13、套筒12、套筒上垫8、上盖垫片9与阀芯组件依次安装在阀体14上,上盖法兰7用螺栓将上盖6与阀体14联接,填料垫5、填料4、填料压盖3与压板2分别安装在阀杆1上。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体积小,重量轻,,额定流通能力(Cv值)大,一次装配合格率高,还具有在同等驱动源的条件下,能承受高压差和高泄漏等级的特点;由于阀芯阀座采用笼式结构,调节曲线窗口开在笼式套筒上,阀芯与阀座的密封采用双座密封,在调节阀工作状态下,工艺介质由调节阀上游经套筒与阀芯的节流窗口至调节阀的下游,在调节阀关闭状态下,由于阀前压力大大大于阀后压力,球形调节阀需要很大的驱动源才能克服由介质所产生的不平衡力,采用平衡型结构后,工艺介质由调节阀下腔经阀芯的压力平衡孔至调节阀的上腔,使阀芯上下处于压力平衡状态下,不平衡力只是阀芯上下二密封面面积差所产生的有限的一部分,大大减小了驱动源的输出力;由于采用单阀座结构,大大降低了调节阀的泄漏量;同时,由于采用了节流窗口,有效的降低了调节阀的动力噪声,也降低了气蚀和空化现象产生的概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阀杆1、压板2、填料压盖3、填料4、填料垫5、上盖6、上盖法兰7、套筒上垫8、上盖垫片9、销10、阀芯11、套筒12、套筒下垫13与阀体14等零件组成。其中,阀杆1与阀芯11通过螺纹联接后再用销10固定以防止转动(形成阀芯组件),将套筒下垫13、套筒12、套筒上垫8、上盖垫片9与阀芯组件依次安装在阀体14上,调节曲线窗口设在笼式套筒12上。上盖法兰7利用螺栓将上盖6与阀体14进行联接(但上盖法兰上的螺栓暂不拧紧),再安装好密封组件由填料垫5、填料4、填料压盖3与压板2组成,填料垫5、填料4、填料压盖3与压板2分别安装在阀杆1上。最后,一边拧紧上盖法兰7上的联接螺栓,一边注意调整阀芯组件的灵活性与直线运动性,并保证上盖6与阀体16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有接受4-20mA(或0-10mA)标准控制信号的气动(或电动)直行程执行机构驱动,带动阀杆和阀芯做直线位移来改变阀芯与阀座之间的截流面积,通过阀芯上的调节曲线来稳定地控制介质的流量、温度、压力或物位,满足现场的要求。主要用于钢铁,石油化工,造纸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自控系统中,特别适用于较小压差,调节精度较高,需频繁动作,对泄露有严格要求的苛刻场合。
权利要求1.一种笼式平衡型调节阀,包括阀杆(1)阀芯(11)、阀体(14),其特征是采用阀杆(1)与阀芯(11)联接,套筒下垫(13)、套筒(12)、套筒上垫(8)、上盖垫片(9)安装在阀体(14)上,上盖法兰(7)用螺栓将上盖(6)与阀体(14)联接,填料垫(5)、填料(4)、填料压盖(3)与压板(2)分别安装在阀杆(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笼式平衡型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12)上设有调节曲线窗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笼式平衡型调节阀,具体地说是用于工业过程自动化系统中的对流量、压力、温度及物位四大过程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现场仪表,属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其主要采用阀杆与阀芯联接,套筒下垫、套筒、套筒上垫、上盖垫片与阀芯组件依次安装在阀体上,上盖法兰用螺栓将上盖与阀体联接,填料垫、填料、填料压盖与压板分别安装在阀杆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体积小,重量轻,额定流通能力(Cv值)大,一次装配合格率高,具有在同等驱动源的条件下,能承受高压差和高泄漏等级;大大降低了调节阀的泄漏量,能降低调节阀的动力噪声,并可降低气蚀和空化现象产生的概率。
文档编号F16K1/54GK2804506SQ20052007150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1日
发明者孟少新, 陈彦 申请人:无锡智能自控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