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缓冲器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一种缓冲器结构,尤指一种缓冲棒的压缩动程较伸张动程缓慢的缓冲器结构。
二背景技术:
如图5所示,为现有的缓冲器,其包括有一套筒9、一活塞杆91及一上盖92,套筒9设有一容置槽93,容置槽93内部注入有油脂,容置槽93轴向两端分别设有一开口931及一封闭的槽底932,上盖92具有一伸入部,且上盖92盖设于开口931并以伸入部伸入容置槽93而与容置槽93的槽壁呈紧配合状;活塞杆91穿设于上盖92而且伸入容置槽93内部,该活塞杆91对应容置槽93而穿设一工字形固定件94以导正该活塞杆91的运动方向,对应容置槽93槽底932设有一个活塞95,该活塞95中间部位轴向贯设有一贯孔951,该活塞95两端分别抵靠于一弹簧96及活塞杆91,弹簧96另端抵靠于容置槽93的槽底932。
当活塞杆91受力时,其是压制活塞95朝槽底932方向移动,而位于活塞95及槽底932之间的油脂将因受压而由贯孔951流入位于活塞95及上盖92之间的空间以借此缓冲作用力。
当作用于活塞杆91的力量消失时,该活塞杆91因受该弹簧96的簧力反向推动该活塞杆91朝远离槽底932方向移动,而位于活塞95及上盖92之间空间的油脂便循活塞杆91受压的相反方向由贯孔951流入位于活塞95及槽底932之间。
然而,事实上,该活塞杆91的动作过程由于油脂是由贯孔951出入,而当作用力过大时则其所称的缓冲功能便大打折扣,此外,该上盖92需设置伸入部而与容置槽93的槽壁紧配合,因此容置槽93内部的油脂仍有渗出的可能;再者,现有的技术必需借助众多的组件结合方可达到其所主张的目的,而对于现今竞争日益激列的相关产业,其在实施上必然得花费更多的原料成本,这样,对使用者也会造成不少困扰。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缓冲器结构,其包括相互组设的活塞杆及本体,活塞杆主要具有一杆身及设于杆身两端的一头部及一结合部,结合部装设一个挡止元件,杆身邻近结合部位置具有一挡止部,并于杆身的挡止部及挡止元件之间设有活塞,该活塞的第一靠抵面具有一延伸部,且活塞穿设数通孔,活塞延伸部设有一阻挡片,且阻挡片可于活塞及挡止元件之间滑移;活塞杆受压时,阻挡片部分遮盖各通孔,容置槽内的油脂能循活塞与挡止元件之间的流道流入通孔,而于活塞杆受张力复位时,阻挡片靠抵于挡止元件,油脂可直接循活塞通孔流出,以达快速复位并有效减低冲击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缓冲器结构,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具有一管壁,该管壁包围而成一容置槽,该管壁轴向具有一封闭端,及远离该封闭端的一开口,该容置槽供容纳油脂;一盖体,其盖设于本体的开口以将本体容置槽封闭;一活塞杆,该活塞杆包括一杆身,杆身两端分别具有一头部及一结合部,杆身穿伸过盖体,结合部伸设入容置槽内部,邻近结合部的杆身具有一挡止部;一活塞,该活塞设于容置槽内部,活塞具有一第一靠抵面及一第二靠抵面以及相邻第一靠抵面及第二靠抵面的一侧缘,该侧缘对应容置槽而凹设一环槽,对应该环槽嵌入一止漏件而使止漏件与管壁紧密配合;一设于容置槽的复位元件,该复位元件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其中,该第一端部靠抵于管壁封闭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还包括一挡止元件,该挡止元件结合于结合部,且挡止元件具有一第一挡止面及相对该第一挡止面的一第二挡止面,该挡止元件在侧缘设有两并列的一切面,第一挡止面靠抵复位元件第二端部;一止漏元件,其是穿设在杆身且邻近盖体,以封闭容置槽内的油脂溢出开口;该活塞的第一靠抵面具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靠抵于挡止元件,该活塞由第一靠抵面向第二靠抵面穿设一穿孔以供穿设活塞杆结合部,邻近第二靠抵面形成一扩孔以套设活塞杆的挡止部;该活塞及止漏元件之间设置一弹性垫体;该活塞由第一靠抵面往第二靠抵面方向间隔贯穿数个通孔;一阻挡片,其穿设于活塞延伸部,并在活塞及挡止元件之间滑移。
前述的缓冲器结构,其中弹性垫体穿设于杆身。
前述的缓冲器结构,其中复位元件为一压缩弹簧。
前述的缓冲器结构,其中止漏元件为一油封。
前述的缓冲器结构,其中杆身结合部装设一固定件,使挡止元件滑设于该杆身。
本实用新型缓冲器结构的有益效果是,其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具有一管壁,该管壁包围而成一容置槽,管壁轴向具有一封闭端及远离封闭端的一开口,容置槽可供容纳油脂;一盖体,其盖设于本体开口以将本体的容置槽封闭;一活塞杆,其包括一杆身,杆身两端分别具有一头部及一结合部,杆身穿伸盖体,结合部伸设入容置槽内部,邻近该结合部的杆身具有一挡止部;一活塞,是设于容置槽内部,该活塞具有一第一靠抵面及一第二靠抵面以及相邻第一靠抵面及第二靠抵面的一侧缘,该侧缘对应容置槽而凹设一环槽,对应环槽嵌入一止漏件而使止漏件与管壁紧密配合;一设于该容置槽的复位元件,该复位元件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第一端部靠抵于管壁封闭端;一挡止元件,是结合于结合部,该挡止元件具有一第一挡止面及相对第一挡止面的一第二挡止面,挡止元件侧缘设有两并列的一切面,第一挡止面靠抵复位元件的第二端部;一止漏元件,其是穿设于杆身且邻近盖体以封闭容置槽内的油脂溢出开口;该活塞的第一靠抵面具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靠抵于挡止元件,活塞由第一靠抵面朝第二靠抵面穿设一穿孔以供穿设活塞杆的结合部,邻近第二靠抵面形成一扩孔以套设活塞杆的挡止部;且活塞及止漏元件间设置一弹性垫体;该活塞由第一靠抵面往第二靠抵面方向间隔贯穿设数通孔;一阻挡片,该阻挡片穿设于活塞延伸部,并可在活塞及挡止元件之间滑移。活塞杆受压时,阻挡片部分遮盖各通孔,容置槽内的油脂能循活塞与挡止元件之间的流道流入通孔,而于活塞杆受张力复位时,阻挡片靠抵于挡止元件,油脂可直接循活塞通孔流出,以达快速复位并有效减低冲击效果。
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动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动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5为现有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现有技术部分9套筒、91活塞杆、92上盖、921伸入部、93容置槽、931开口、932槽底、94工字形固定件、95活塞、951贯孔、96弹簧;本实用新型部分1本体、11管壁、12容置槽、13内表面、14外表面、15封闭端、16开口、2盖体、3活塞杆、31杆身、311挡止部、32头部、33结合部、331卡槽、332固定件、4活塞、41第一靠抵面、411延伸部、42第二靠抵面、43侧缘、44通孔、431环槽、432止漏件、5复位元件、51第一端部、52第二端部、6挡止元件、61第一挡止面、62第二挡止面、63切面、7止漏元件、71弹性垫体、8阻挡片、81阻挡面、82顶止面、83门框、84门、85压制机构、86第一间隙、87第二间隙、131第一空间、132第二空间。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仅供说明,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限制。
本实施例缓冲器结构,其包括一本体1,该本体1具有一管壁11,管壁11包围构成一容置槽12,管壁11并有一相邻于容置槽12的内表面13及对应内表面13的外表面14,管壁11轴向具有一封闭端15及远离封闭端15的一开口16,该容置槽并可供容纳油脂。
一盖体2,其盖设于本体1开口16以将本体1的容置槽12封闭。
一活塞杆3,该活塞杆包括一杆身31,该杆身31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头部32及一结合部33,杆身31的结合部33设有一卡槽331以装设一固定件332,该杆身31穿伸过盖体2,而且结合部33穿伸入容置槽12内部,而邻近结合部33的杆身31具有一挡止部311。
一活塞4,该活塞4设于容置槽12内部,该活塞4具有一第一靠抵面41及一第二靠抵面42以及相邻第一靠抵面41及第二靠抵面42的一侧缘43;活塞4第一靠抵面41具有一延伸部411,该延伸部411靠抵于挡止元件6,活塞4由第一靠抵面41向第二靠抵面42穿设一穿孔45以供穿设活塞杆的结合部33,邻近第二靠抵面42形成一扩孔451以套设活塞杆31的挡止部311;活塞4由第一靠抵面41往第二靠抵面42方向间隔贯穿二通孔44;该活塞4的侧缘43对应容置槽12而凹设一环槽431,且对应该环槽431嵌入一止漏件432而使止漏件432与管壁11的内表面13紧密配合。
一设于容置槽12的复位元件5,在本实施例中,该复位元件5为一压缩弹簧,该复位元件5具有一第一端部51及一第二端部52,其中,该第一端部51靠抵于管壁11的封闭端15。
一挡止元件6,该挡止元件6结合于结合部33,且该挡止元件6具有一第一挡止面61及相对第一挡止面61之一第二挡止面62,挡止元件6侧缘设有二并列的切面63;该第一挡止面61靠抵复位元件5的第二端部52,且该活塞杆3的固定件332抵于挡止元件6以将挡止元件6限位于活塞杆3。
一止漏元件7,在本实施例中,该止漏元件7为一油封,其是穿设于杆身31且邻近盖体2以封闭容置槽12内的油脂溢出开口。
该活塞4的延伸部及止漏元件7之间设置一弹性垫体71,该弹性垫体71穿设于杆身31。
一阻挡片8,该阻挡片8具有相对的阻挡面81及一顶止面82,阻挡片8穿设于活塞杆杆身31的延伸部411,阻挡面81可供靠抵于该活塞4的第一靠抵面41,顶止面82可供抵于挡止元件6的第二挡止面62;阻挡片8并可在活塞及挡止元件6之间滑移。
据此,当该活塞杆3动作时,阻挡片8可于活塞杆3滑移。
参阅图3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装设于一门框83的底部以缓冲一门84在关闭时所造成的冲击力,该门84以一个压制机构85拉动该门84的关闭。
通过活塞4的第一靠抵面41与本体1的封闭端15及容置槽12内表面13界定一第一空间131;且以该活塞4的第二靠抵面42与本体1盖体2及容置槽12的内表面13界定一第二空间132,以阻挡片8与内表面13之间界定一第一间隙86,且以阻挡片8与活塞4的一靠抵面41界定一第二间隙87。
当活塞杆3受压时,该容置槽12内部所储存的油脂自该第一空间131流经挡止元件6的切面63与内表面13之间,阻挡8片的阻挡面81受压而靠抵于活塞4的第一靠抵面41,油脂沿第一间隙86经活塞4的第一靠抵面41而由各通孔44流入第二空间132;请参阅第2图及第4图所示,当拉开该门84使活塞杆3解除压制力时,则该活塞杆3因受到复位元件5的簧力反向而推送往该盖体2方向移动,而阻挡片8的顶止面82受压抵于挡止元件6的第二挡止面62,此时,第二空间132所储存的油脂直接循着二通孔44反向推入至第二间隙87而由第一间隙86流入第一空间131。
因此,在活塞杆3的头部32受到压制力时候,油脂因为受该阻挡片8的阻挡,故,产生较大的阻力,从而使缓冲器具有良好的缓冲能力;当解除压制力时候,油脂的流道由第二间隙87经由第一间隙86而流入第一空间131,以有助于推动阻档片8滑移,使第二间隙87增加,从而能够快速由复位元件5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止漏元件7,由于其设于容置槽12内部,而与管壁11的内表面13呈紧密结合,能够有效防止油脂溢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缓冲器结构,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具有一管壁,该管壁包围而成一容置槽,该管壁轴向具有一封闭端,及远离该封闭端的一开口,该容置槽供容纳油脂;一盖体,其盖设于本体的开口以将本体容置槽封闭;一活塞杆,该活塞杆包括一杆身,杆身两端分别具有一头部及一结合部,杆身穿伸过盖体,结合部伸设入容置槽内部,邻近结合部的杆身具有一挡止部;一活塞,该活塞设于容置槽内部,活塞具有一第一靠抵面及一第二靠抵面以及相邻第一靠抵面及第二靠抵面的一侧缘,该侧缘对应容置槽而凹设一环槽,对应该环槽嵌入一止漏件而使止漏件与管壁紧密配合;一设于容置槽的复位元件,该复位元件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其中,该第一端部靠抵于管壁封闭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还包括一挡止元件,该挡止元件结合于结合部,且挡止元件具有一第一挡止面及相对该第一挡止面的一第二挡止面,该挡止元件在侧缘设有两并列的一切面,第一挡止面靠抵复位元件第二端部;一止漏元件,其是穿设在杆身且邻近盖体,以封闭容置槽内的油脂溢出开口;该活塞的第一靠抵面具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靠抵于挡止元件,该活塞由第一靠抵面向第二靠抵面穿设一穿孔以供穿设活塞杆结合部,邻近第二靠抵面形成一扩孔以套设活塞杆的挡止部;该活塞及止漏元件之间设置一弹性垫体;该活塞由第一靠抵面往第二靠抵面方向间隔贯穿数个通孔;一阻挡片,其穿设于活塞延伸部,并在活塞及挡止元件之间滑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体穿设于杆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元件为一压缩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漏元件为一油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身结合部装设一固定件,使挡止元件滑设于该杆身。
专利摘要一种缓冲器结构,其包括相互组设的活塞杆及本体,活塞杆主要具有一杆身及设于杆身两端的一头部及一结合部,结合部装设一个挡止元件,杆身邻近结合部位置具有一挡止部,杆身挡止部及挡止元件之间设有活塞,活塞的第一靠抵面具有一延伸部,且活塞穿设数通孔,活塞延伸部设有一阻挡片,阻挡片可在活塞及挡止元件之间滑移,活塞杆受压时,阻挡片部分遮盖各通孔,容置槽内的油脂能循活塞与挡止元件之间的流道流入通孔,活塞杆受张力复位时,阻挡片靠抵挡止元件,油脂可直接循活塞通孔流出,达到快速复位并有效减低冲击的效果。
文档编号F16F9/19GK2830780SQ20052002646
公开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30日
发明者施正彦 申请人:施正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