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起连接作用的卡子和与之匹配的连接销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塑料件之间、橡胶件之间或者塑料件与橡胶件之间柔性连接的卡子和与之匹配的连接销。
背景技术:
现有紧固件在连接过程中,全部所采用的是刚性连接,比如螺栓,这就使得连接件所在系统的振动会直接传入各零部件,这种传递将造成相关零部件损耗的增大,影响寿命。尤其是在汽车、摩托车振动频繁的场合,这种振动会使整车的舒适性和寿命都不能满足客户对品质与档次的追求。在涉及到塑料件之间、橡胶件之间或者塑料件与橡胶件之间的连接中,刚性连接极易由于它们自身材料的原因而遭到破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今的办法就是在两连接件之间加橡胶垫,但是由于橡胶垫本身具有很强的让性,也就是说,若要将连接件紧固就必须加较大的扭矩。如此一来,橡胶在大力矩的作用下,产生过度变形,完全失去了减震作用,否则又不能将连接件紧固。况且,橡胶在大力矩作用下,寿命也非常有限,经过一两次拆卸,很可能就遭到破坏,不能使用,更有甚者在装配过程中就已破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刚性连接中存在的连接件易损坏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柔性连接的卡子和与之匹配的连接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起连接作用的卡子,它由卡簧和开有连接孔的卡片组成;卡簧呈“S”形,其两端为卷簧结构,两卷簧的端头分别固定在卡片上,卡簧中部横跨卡片的连接孔。
与上述的卡子匹配的连接销,其一端从端面向另一端开有与卡簧中部对应的通心的螺旋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连接时,先将卡子放在被连接件的内表面,无卡簧一面紧贴被连接物体。销子从被连接物体的外表面穿过被连接件的通孔、卡片上的连接孔,使“S”形卡簧的中部进入螺旋槽,再通过辅助工具转动销子,销子通过其上的螺旋槽的螺旋面强行拉动“S”形卡簧的中部,使卡簧两端的卷簧向中部拉动的同时被压缩以至产生变形,“S”形卡簧的中部沿着螺旋槽进入槽底。在卷簧的回弹力作用下,销子被卡簧使劲地拉住,不会自动旋出,两连接件因此而实现了牢固连接。更重要的是,由于卷簧自身的弹性,使得系统的振动传递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缓减,从而实现了连接件间的柔性连接。在装配拆卸过程中连接件也不会造成任何破坏,可循环利用率高,提高抗振性的同时又降低生产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卡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后视图。
图5是图3的右视图。
图6是图3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
图1、图2,卡子由卡簧3和开有连接孔2的卡片1组成;卡簧3呈“S”形,其两端为卷簧结构,两卷簧的端头分别固定在卡片1上,卡簧3中部横跨卡片1的连接孔2。
图3~图6是连接销的结构示意。从图上可以看出,连接销5的一端从端面向另一端开有与卡簧中部对应的通心的螺旋槽6,也就是说,螺旋槽6是贯通连接销5的中心线的。由图5和图6可以看出,螺旋槽6在开始的时候(即端面位置)是呈直线的,越向另一端深进,其螺旋形越明显,也就是说,当图3的A-A剖切线越向另一端移动,图6中的曲线越明显,即曲线越接近“S”形。连接销5另一端做成大盘面,大盘面上开有一字形槽口4,以利于一字工具通过一字形槽口4转动连接销5。很显然,槽口也可以开成与十字工具对应的十字形。该连接销相当于刚性连接中的螺栓。
本实用新型连接销螺旋槽的深度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而设定,螺旋槽越深连接越紧。
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塑料件之间、橡胶件之间或者塑料件与橡胶件之间的连接,因为这些材料如果实行刚性连接,容易在振动过程中造成被连接件的破损。本实用新型的卡子和连接销在连接时需配合使用,就相当于螺栓与螺帽需配合使用一样。
权利要求1.一种起连接作用的卡子,其特征在于它由卡簧(3)和开有连接孔(2)的卡片(1)组成;卡簧(3)呈“S”形,其两端为卷簧结构,两卷簧的端头分别固定在卡片(1)上,卡簧(3)中部横跨卡片的连接孔(2)。
2.一种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子匹配的连接销,其特征在于连接销(5)的一端从端面向另一端开有与卡簧(3)中部对应的通心的螺旋槽(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起连接作用的卡子和与之匹配的连接销,卡子由卡簧和开有连接孔的卡片组成;卡簧呈“S”形,其两端为卷簧结构,两卷簧的端头分别固定在卡片上,卡簧中部横跨卡片的连接孔。连接销的一端从端面向另一端开有与卡簧中部对应的通心的螺旋槽。本实用新型的卡子和连接销在连接时需配合使用,由于卷簧自身的弹性,使得系统的振动传递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缓减,从而达到了变刚性连接为柔性连接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塑料件之间、橡胶件之间或者塑料件与橡胶件之间的连接。
文档编号F16B5/00GK2738013SQ200420061779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1日
发明者贺光明 申请人: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