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前减震器的降摩擦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减震器的降摩擦结构,包括底筒及安装底筒中的叉管,所述底筒的大端内壁上开设有一圈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复合套,该复合套套在所述叉管外,并与叉管间隙配合,所述叉管、底筒、复合套同轴安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叉管和底筒之间设置一个有特别结构的复合套,该复合套可以降低叉管和底筒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在行车过程中会出现的卡滞现象的可能性,保证在行车过程中的舒适性与安全性,且本结构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专利说明】一种前减震器的降摩擦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减震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减震器的降摩擦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科技的日益发展进步,人们对于生活的品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摩托车的安全度和舒适度会作为摩托车的主要考量因素,所以,减震器对于摩托车行业来说就很重要了。通常,减震器用于抑制施加到其上的冲击和振动,也就是起缓冲作用。
[0003]原来的前减震器结构中,叉管和底筒装配后为间隙配合,但是在叉管和底筒的加工过程中,叉管外径、圆度、直线度、底筒内径等装配尺寸,难免在批量生产中会存在尺寸超差,装配后摩擦力比较大,且有可能发生卡滞现象,在行车过程中不能保证舒适性与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减震器的降摩擦结构,能够减小叉管与底筒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在行车过程中会出现的卡滞现象的可能性,保证在行车过程中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减震器的降摩擦结构,包括底筒及安装底筒中的叉管,所述底筒的大端内壁上开设有一圈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复合套,该复合套套在所述叉管外,并与叉管间隙配合,所述叉管、底筒、复合套同轴安装。
[0006]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底筒上设置一个复合套,配合精度较低,如果出现尺寸超差,装配后摩擦力较小,降低了发生卡滞现象的可能性,保证在行车过程中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0007]作为优选:所述复合套内壁为软质材料,由于复合套内壁为软质材料,所以即使如果叉管出现尺寸超差,装配后,叉管与复合套之间为柔性配合,可以降低发生卡滞现象的可能性。
[0008]作为优选:所述复合套由内层塑料、中间层钢网(球状铜铬合金)和外层钢背组成,复合套采用此结构,互相之间不会剥离,耐久性强,内壁为塑料,更加能减少摩擦力,中间为球状铜铬合金,材质与45#刚比较,质地较软,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且不易变形的特点。
[0009]作为优选:所述内层厚度为0.3mm?0.5mm。
[0010]作为优选:所述凹槽深度小于复合套厚度,通过这样设计,叉管外壁与底筒小端内壁之间会有一定空隙,降低卡滞现象的发生。
[0011]作为优选:所述复合套厚度为2mm。
[0012]作为优选:所述底筒大端内壁上还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靠近凹槽,安装槽内安装有挡圈,该挡圈抵在所述复合套端面上,防止前减震器在工作过程中,复合套发生移动而导致卡滞现象的产生。
[0013]作为优选:所述复合套内壁的粗糙度小于等于Ra0.8,复合套光滑的内壁,降低叉管与复合套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发生卡滞现象的可能性。
[0014]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结构通过在叉管和底筒之间设置一个有特别结构的复合套,该复合套可以降低叉管和底筒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在行车过程中会出现的卡滞现象的可能性,保证在行车过程中的舒适性与安全性,且本结构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复合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中I的放大视图;
[0018]零件标号说明
[0019]I 叉管
[0020]2 底筒
[0021]3 复合套
[0022]4 挡圈
[0023]5 油封
[0024]6 防尘密封
[0025]7 外层
[0026]8 中层
[0027]9 内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减震器的降摩擦结构,包括底筒2及安装底筒中的叉管1,底筒2的大端内壁上开设有一圈凹槽,这个凹槽用于安装复合套3,叉管I穿过复合套3安装在底筒2中,叉管I,复合套3和底筒2三者同一轴线安装。凹槽的轴向宽度等于复合套3的轴向宽度,为了降低叉管I和底筒2之间产生卡滞的现象,复合套3的厚度大于凹槽的高度,这样,叉管I外壁和底筒2内壁之间就会有一定的间隙,就降低了他们之间产生卡滞现象的可能性。
[0030]如图1所示,底筒2大端内壁上还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位于底筒2大端端面与凹槽之间,安装槽靠近凹槽安装有挡圈4,该挡圈4抵在所述复合套3端面上,防止前减震器在工作过程中复合套3发生移动。安装槽靠近底筒2大端端面一端还设置有防尘密封6,防尘密封6和挡圈4之间设置有油封5。
[0031]如图2和图3所示,复合套3的结构分为三层,分别由内层9塑料、中间层8钢网和外层7钢背组成,复合套3采用此结构,互相之间不会剥离,耐久性强,内壁为塑料,更加能减少摩擦力,其中钢网材质为球状铜铬合金,球状铜铬合金与45#刚比较,质地较软,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且不易变形的特点。其中,内层9的厚度为0.3mm?0.5_,为了更进一步的降低复合套3和叉管I之间的摩擦力,保证复合套3的内壁粗糙度在Ra0.8以下。
[0032]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考虑到前减震器寿命的问题,关键在于底筒,由于增加复合套3,底筒2的厚度会受到影响。所以在底筒2设计增加复合套3时,应注意底筒2内壁厚度,保证底筒抗2弯强度要求,如果底筒2厚度太薄,会出现底筒2断裂的可能。因此,将复合套3的厚度设置为2mm。并且在设计底筒时,前叉管外径径为Φ30-0.02-0.06,底筒内径为Φ31+0.04+0.08,复合套内径为Φ31+0.04+0.08,叉管I与底筒2及复合套3之间为间隙配入口 ο
[0033]在实践中,分别对前减震器改进前和改进后做了叉管I和底筒2之间摩擦力测试实验,具体实验如下:
[0034]改进前,叉管I轴向运动速度设置为V = 0.005m/s,叉管I轴向运动的距离为S =50mm,分别得到压缩阻力Py = 44N,复原阻力Pf = 45N。
[0035]改进后,叉管I轴向运动速度设置为V = 0.005m/s,叉管I轴向运动的距离为S =50mm,分别得到压缩阻力Py = 33N,复原阻力Pf = 12N。
[0036]通过实验数据得到,改进后的前减震器叉管I和底筒2之间的摩擦力明显减小。
[0037]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至
ΠΠ O
【权利要求】
1.一种前减震器的降摩擦结构,包括底筒及安装在底筒中的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筒的大端内壁上开设有一圈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复合套,该复合套套在所述叉管外,并与叉管间隙配合,所述叉管、底筒、复合套同轴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减震器的降摩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套内壁为软质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减震器的降摩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套由内层塑料、中间层钢网和外层钢背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前减震器的降摩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网由球状铜铬合金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前减震器的降摩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塑料厚度为 0.3mm ?0.5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减震器的降摩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深度度小于复合套厚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减震器的降摩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套厚度为 2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减震器的降摩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筒大端内壁上还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靠近凹槽,安装槽内安装有挡圈,该挡圈抵在所述复合套端面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减震器的降摩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套内壁的粗糙度小于等于Ra0.8。
【文档编号】F16F9-36GK204284294SQ201420688081
【发明者】李白露, 李茂发, 谭兴强, 吴静涛, 査勇 [申请人]重庆耀勇减震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