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快速离合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机械领域的一种机械快速离合器在机械设计领域中,离合器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机械部件,就汽车自动变速器的设计方案而言,目前世界上大多是采用具有液力变扭器及作为辅助部件的离合器、行星轮系及复杂的控制系统等组成的液力自动变速器,这种变速器虽说有许多的优点,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如耗油量大、机构复杂制造难度大、重量大、不宜维修、等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一个原因就是这种变速器的离合、制动工作一般是采用液力控制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离合速度快、抗冲击性能好、操作力小的并且可作为制动器使用的一种快速离合器的原理性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星轮为外星轮的单向超越离合器机构改制而成,其特征在于在外星轮(12)中滚柱(9)工作位置上处于滚柱(9)轴线中部且沿外星轮(12)切线方向偏离滚柱(9)轴线一给定距离处,沿外星轮(12)径向对应制有多个由外向内的阶梯通孔,阶梯通孔中装有长度及小端直径满足当其沿阶梯通孔向下运动时可将滚柱顶离工作位置的条件的且大端顶部具有直径小于其大端直径的球面的阶梯圆柱形的顶销(11),顶销(11)的小端圆柱上,套装有直径大于阶梯通孔小端直径且小于阶梯通孔大端直径的压缩弹簧(10),在外星轮(12)的外圆上,套装有内孔与外星轮(12)外圆作动配合的且在与各顶销(11)对应处制有直径只允许顶销(11)上端的球面部分通过的孔的相对于外星轮轴线作转动或轴向移动的圆环形或圆桶形或外形成阶梯圆柱形的离合套(3),在滚柱(9)两端侧装有上部部分圆柱面与外星轮(12)作静配合的下端与滚柱(9)端面下部对齐的限位销(8),下端固定安装在外星轮(12)外圆上的离合套定位销(2)的上端穿过离合套(3)上的沿其工作时的运动方向制成的限位通槽中,星轮为外星轮的快速离合器机构中的内环(1)、滚柱(9)与弹簧顶紧机构(14)可直接采用单向超越离合器中的标准结构。可将共用一个顶销(11)且工作方向按正、反方向相对于顶销(11)对称分布的两个快速离合器机构组合在一起。在外形成阶梯圆柱形且一侧小外圆上制有与拨叉(4)配合的拨叉环的中心处制有其大孔套装在外星轮(12)的外圆上小孔套装在外端与快速离合器的内环(1)作键联结的轴(6)上的阶梯通孔的离合套(3)上,套装有一端作用在离合套(3)上,另一端作用在固定在轴(6)上的挡圈(7)上的复位弹簧(5),内环(1)外侧装有档圈(13)。可将多个外星轮(12)及离合套(3)分别制成一体,离合套(3)圆柱面上的通孔,按照各快速离合器的工作顺序规律及离合套(3)的工作运动轨迹分布。工作时,快速离合器作为动力传递使用时,当外星轮(12)中滚柱(9)未被顶销(11)顶开而处于工作位置上时,快速离合器处于被接通的结合状态,当拉动或旋转离合套(3)使顶销(11)的顶端脱离离合套(3)外圆上的通孔位置而被压下时,顶销(11)的内端将滚柱(9)顶离了工作位置,快速离合器被脱开。起到了将动力接通与断开的作用。这样一来,只需用一个很小的控制力来控制离合套(3)的运动,就可达到快速离合器结合或脱开的目的。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快速离合器机构具有单向超越离合器机构离合速度快、抗冲击性能好、离合套(3)操作力小、具有制动功能等特点,所以说,实施后会收到较积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有3个附图,其中
图1是星轮为外星轮的快速离合器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单向工作时的A-A剖视图,图3是
图1双向工作时的A-A剖视图。在各图中(1)内环、(2)定位销、(3)离合套、(4)拨叉、(5)复位弹簧、(6)轴、(7)挡圈、(8)限位销、(9)滚柱、(10)压缩弹簧、(11)顶销、(12)外星轮、(13)挡圈、(14)弹簧顶紧机构。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在
图1-图3中在外星轮(12)中滚柱(9)工作位置上处于滚柱(9)轴线中部且沿外星轮(12)切线方向偏离滚柱(9)轴线一给定距离处,沿外星轮(12)径向对应制有多个由外向内的阶梯通孔,阶梯通孔中装有长度及小端直径满足当其沿阶梯通孔向下运动时可将滚柱顶离工作位置的条件的且大端顶部具有直径小于其大端直径的球面的阶梯圆柱形的顶销(11),顶销(11)的小端圆柱上,套装有直径大于阶梯通孔小端直径且小于阶梯通孔大端直径的压缩弹簧(10),在外星轮(12)的外圆上,套装有内孔与外星轮(12)外圆作动配合的且在与各顶销(11)对应处制有直径只允许顶销(11)上端的球面部分通过的孔的相对于外星轮轴线作转动或轴向移动的圆环形或圆桶形或外形成阶梯圆柱形的离合套(3),在滚柱(9)两端侧装有上部部分圆柱面与外星轮(12)作静配合的下端与滚柱(9)端面下部对齐的限位销(8),下端固定安装在外星轮(12)外圆上的离合套定位销(2)的上端穿过离合套(3)上的沿其工作时的运动方向制成的限位通槽中,星轮为外星轮的快速离合器机构中的内环(1)、滚柱(9)与弹簧顶紧机构(14)可直接采用单向超越离合器中的标准结构。可将共用一个顶销(11)且工作方向按正、反方向相对于顶销(11)对称分布的两个快速离合器机构组合在一起。在外形成阶梯圆柱形且一侧小外圆上制有与拨叉(4)配合的拨叉环的中心处制有其大孔套装在外星轮(12)的外圆上小孔套装在外端与快速离合器的内环(1)作键联结的轴(6)上的阶梯通孔的离合套(3)上,套装有一端作用在离合套(3)上,另一端作用在固定在轴(6)上的挡圈(7)上的复位弹簧(5),内环(1)外侧装有档圈(13)。可将多个外星轮(12)及离合套(3)分别制成一体,离合套(3)圆柱面上的通孔,按照各快速离合器的工作顺序规律及离合套(3)的工作运动轨迹分布。工作时,快速离合器作为动力传递使用时,当外星轮(12)中滚柱(9)未被顶销(11)顶开而处于工作位置上时,快速离合器处于被接通的结合状态,当拉动或旋转离合套(3)使顶销(11)的顶端脱离离合套(3)外圆上的通孔位置而被压下时,顶销(11)的内端将滚柱(9)顶离了工作位置,快速离合器被脱开。起到了将动力接通与断开的作用。当作为汽车自动变速器中行星轮系中的制动器使用时,可将快速离合器的外星轮(12)与变速器的机架固定在一起,将行星轮系中的内齿轮的外圆作为快速离合器的内环的外圆使用。这样一来,只需用一个很小的控制力来控制离合套(3)的运动,就可达到使快速离合器结合或脱开的目的。从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就是在传统的星轮为外星轮的单向超越离合器中增加了一套控制其滚柱位置的机构,利用了使滚柱脱离工作位置的作用力很小的特点,来达到使快速离合器在一个较小控制力的作用下进行单向或双向工作的目的。
总之,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时,在具体结构的设计上应尽量采用标准结构,因为这样既可节省时间,同时设计也比较可靠。快速离合器的滚柱楔入角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设计的大一些,这样,可有效的减小对顶销(11)的控制力。当用于汽车自动变速器时,可用快速离合器作为变速器的主离合器及行星轮系中各内齿轮的制动器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快速离合器,由星轮为外星轮结构的单向超越离合器机构改制而成,其特征在于在外星轮(12)中滚柱(9)工作位置上处于滚柱(9)轴线中部且沿外星轮(12)切线方向偏离滚柱(9)轴线一给定距离处,沿外星轮(12)径向对应制有多个由外向内的阶梯通孔,阶梯通孔中装有长度及小端直径满足当其沿阶梯通孔向下运动时可将滚柱顶离工作位置的条件的且大端顶部具有直径小于其大端直径的球面的阶梯圆柱形的顶销(11),顶销(11)的小端圆柱上,套装有直径大于阶梯通孔小端直径且小于阶梯通孔大端直径的压缩弹簧(10),在外星轮(12)的外圆上,套装有内孔与外星轮(12)外圆作动配合的且在与各顶销(11)对应处制有直径只允许顶销(11)上端的球面部分通过的孔的相对于外星轮轴线作转动或轴向移动的圆环形或圆桶形或外形成阶梯圆柱形的离合套(3),在滚柱(9)两端侧装有上部部分圆柱面与外星轮(12)作静配合的下端与滚柱(9)端面下部对齐的限位销(8),下端固定安装在外星轮(12)外圆上的离合套定位销(2)的上端穿过离合套(3)上的沿其工作时的运动方向制成的限位通槽中,星轮为外星轮的快速离合器机构中的内环(1)、滚柱(9)与弹簧顶紧机构(14)可直接采用单向超越离合器中的标准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可将共用一个顶销(11)且工作方向按正、反方向相对于顶销(11)对称分布的两个快速离合器机构组合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外形成阶梯圆柱形且一侧小外圆上制有与拨叉(4)配合的拨叉环的中心处制有其大孔套装在外星轮(12)的外圆上小孔套装在外端与快速离合器的内环(1)作键联结的轴(6)上的阶梯通孔的离合套(3)上,套装有一端作用在离合套(3)上,另一端作用在固定在轴(6)上的挡圈(7)上的复位弹簧(5),内环(1)外侧装有档圈(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离合器。机构主要由星轮为外星轮结构的单向超越离合器机构改制而成,其特征是在外星轮中滚柱工作位置上处于滚柱轴线中部且沿外星轮切线方向偏离滚柱轴线一给定距离处,沿外星轮径向对应制有多个由外向内的阶梯通孔,阶梯通孔中装有阶梯圆柱形的顶销,顶销的小端圆柱上,套装有压缩弹簧,在外星轮的外圆上,套装有内孔与外星轮外圆作动配合的且在与各顶销对应处制有直径只允许顶销上端的球面部分通过的孔的相对于外星轮轴线作转动或轴向移动的离合套,通过对离合套及顶销位置的控制,来达到控制离合器中的滚柱位置的目的,使滚柱在一个较小的控制力的作用下,完成进入工作位置与脱离工作位置的目的。
文档编号F16D41/00GK2580199SQ0120952
公开日2003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24日
发明者陈伯恒 申请人:陈伯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