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高压打气筒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5448794阅读:14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向高压打气筒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泵,特别是涉及一种打气筒。
在现有打气筒中,有单筒和多筒两大类,就单筒而言,无论是用贮气筒来缓解排气压力,或减少截面来提高压力,前者受人体能的限制,无法提高缸筒的排气压力,而后者则是以牺牲吸气量为代价。所以单筒中首推双向打气筒。如中国专利申请号94239217,公告号2218841,授权公告日96.01.31,一种隐蔽式双向打气筒,它吸气量不变的情况下,可提高排气压力1倍,它是自行车的随车工具。
多筒中,如中国专利申请号9525058,公告号2241239,授权公告日96.11.27,一种双向高压打气筒,它有两个钢筒。提拉手柄,两钢筒同时吸气,推压手柄,两钢筒同时排气,仍为单向作功,吸气量和充气压力不会同时提高,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93244925,公告号2180805,授权公告日94.10.26,一种足踏杆式串并联高压气泵,它有六个管,并联三管套装,结构复杂,成本高,不宜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较简单,吸气量大,排气压力高的一种高压打气筒。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向高压打气筒,包括大小两个缸筒和与其配套的两个活塞,大小两缸筒直线对接,对接处有一O形单向阀门(7),该阀紧密套在两活塞间的连杆(2)上,连杆可在O形阀中心的圆孔中来回滑动,连杆下端固定小活塞(11),中间固定大活塞(12),上端与手柄相连,大小活塞上分别有单向阀(6)和单向阀(8),小缸筒(4)套在外钢筒(3)内,两筒间形成环柱状贮气腔,小缸筒下端盖(14)上有弹簧吸气阀门(9),阀门(9)与大气相通,小缸筒侧壁上端有弹性排气阀门(10)与贮气腔相通。
O形阀座(13)与缸筒(5)和缸筒(4)之间,分别由密封圈(18)和密封圈(19)密封,小缸筒(4)与下端盖(14)之间有密封圈(15),下端盖(14)与底座(1)之间有密封圈(16),缸筒(5)与上盖(26)丝口连接,活塞连杆(2)与手柄丝口连接,外钢筒(3)由压板(22)和两螺栓(24)固定在底座(1)上,底座(1)与钢筒(3)由密封圈(17)密封。底座(1)上还有连接导气管的出气孔(21)和连接脚踏板的轴孔(23)。
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提拉手柄,阀门(6)打开,O形阀(7)和阀门(8)关闭,随后吸气阀(9)打开,缸筒(4)和缸筒(5)同时吸气,小缸筒(4)同时将上次压入的气体压缩,经排气阀(10)排入贮气腔内,再经出气孔和导气管,排出压缩空气,完成一次充气,推压手柄,阀门(6)、阀门(9)和阀门(10)自行关闭,阀门(7)和阀门(8)自行打开,大缸筒(5)内的气体被压缩经阀门(7)进入小缸筒(4)内,再提拉手柄又完成一次充气。
本实用新型往返作功,为二级压缩,吸气量大,排气压力高,省力、省时、高效。充气压力为O.4-1.8MPa之间,能满足各类车辆轮胎充气及其它充气物的充气。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纵向剖面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图2的B-B剖面图。
附图比例尺均为1∶1,打气筒的高度为40-50cm。
图中注记1、底座14、小缸筒下端盖2、活塞连杆15、密封圈(垫)3、外钢筒 16、密封圈(垫)4、小缸筒 17、密封圈(垫)5、大缸筒 18、密封圈(垫)6、阀门19、密封圈(垫)7、O形阀门 20、弹簧8、阀门21、出气孔9、阀门22、连接压板10、阀门 23、踏板固定轴孔11、小活塞 24、螺栓12、大活塞 25、螺母13、O形阀座26、上盖大缸筒(5)与外缸筒(3)用电焊连接,底座铸造成型后,由机床加工而成,O形阀(7)由橡胶和弹簧制成,使该阀能长时间与连杆紧密接触,保持两者间的密封,阀门(6)和阀门(8)为橡胶圈,阀门(10)由弹簧片或橡胶制成。
权利要求1.一种双向高压打气筒,它包括大小两个缸筒和与其配套的两个活塞,其特征是大小两个缸简直线对接,对接处有一个O形单向阀门,该阀门紧密套在两活塞间的连杆上,连杆可在O形阀中心的圆孔中来回滑动,连杆下端固定小活塞,中间固定大活塞,上端与手柄相连,两活塞上各有一单向阀,小缸筒套在外钢筒(3)内,两筒间形成环柱状贮气腔,小缸筒下端盖有弹簧吸气阀门与空气相通,小缸筒侧壁上端有弹性排气阀与贮气腔相通。
专利摘要一种双向高压打气筒,它由两个缸筒和与其配套的两个活塞等组成。两缸筒间由O形单向阀连通,O形阀紧密套在两活塞间的连杆上,连杆上、中间和下端分别固定手柄、大活塞和小活塞,两活塞上各有一单向阀,小缸筒下端有吸气阀,上端侧壁上有排气阀,提拉手柄两缸筒同时吸气,并将小缸筒内原有气体压入贮气腔内,推压手柄,大缸筒内的气体被加压入小缸筒内。该打气筒具有高压、高效、省力等优点,适用于各种车辆轮胎充气。
文档编号F04B31/00GK2309439SQ97224010
公开日1999年3月3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6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6日
发明者柴民 申请人:柴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