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气筒,尤指可选择手动充气与选择高压充气的复合式打气筒。
背景技术:
自行车乃是目前全球先进国家所风行的运动器材,也是一种相当受欢迎的交通工具,其具有环保、轻巧的优点,而且,自行车的车种变化繁复,而不同的车架还具有不同大小的尺寸,以符合不同骑乘者的身高需求。所以自行车的轮胎也有不同大小的尺寸区别,这些轮胎分别可适用于不同的骑乘路况,或是针对特殊功能性车种而设计的轮胎。现有市场上所能见到的打气筒设计,不论是对于交通工具的轮胎、避震器等等,都需使用打气筒进行灌充气体的动作。而常见打气筒主要分为两类,一为人工操作式打气筒, 此种打气筒灌充速度较慢,另一为以高压气体钢瓶充气的打气筒,此种打气筒灌充速度较人工手动灌充气体更为快速。参照图16至图18,为现有的打气筒与钢瓶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的打气筒90具有第一端91与第二端92,打气筒90包括筒身93、活塞杆94与风嘴头95,风嘴头95设于打气筒90第一端91的一侧,活塞杆94能够相对筒身93唧动而提供充气效果。打气筒90第一端91的端部形成一个第一螺孔96,且第一螺孔96内设有戳破件97。打气筒90第二端92 的握柄端部形成一个第二螺孔98。当打气筒90第一端91的第一螺孔96螺设有钢瓶时,戳破件97能够戳破钢瓶,而让气体快速的经由风嘴头95进入待充气物。但是打气筒于手动充气作业或高压钢瓶充气的作业都是共享同一个风嘴头95,此种设计很容易发生打气筒90内部零件被高压气体损坏的问题,而零件的损坏通常很可能会造成使用者的伤害,相当不安全。再者,高压钢瓶一旦连接于打气筒90第一端91的第一螺孔96内之后,就会被戳破件97戳破钢瓶而导致气体快速的经由风嘴头95泄出,因此若风嘴头95尚未衔接待充气物时,高压气体就会泄出至大气中造成浪费。或是待充气物充饱后,欲将打气筒90与待充气物分离时,则高压钢瓶内残余的高压气体也会因为风嘴头95离开待充气物而泄出至大气中,同样造成浪费。而且在风嘴头95与待充气物分离时还有可能发生高压气体不当泄气而造成伤人的意外。除此之外,当钢瓶灌充完成后,使用者若欲将钢瓶当作握把使用时,必须将钢瓶自打气筒90第一端91取出,再将钢瓶螺设于打气筒90第二端92的第二螺孔98,这样的操作方式带给使用者不便利的感受,使用者需要将钢瓶自第一端91旋松,再将钢瓶旋紧于第二端92,这样往复拆卸与安装的动作,造成使用者在使用上的困扰与麻烦,也浪费充气作业时间。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人乃设计出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点的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解决现有结构存在的不安全、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个气缸组,该气缸组包括有一个第一直线滑移组件、一个能够与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产生相对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二直线滑移组件和一个设于所述两个直线滑移组件之间的活塞,该气缸组具有一个内空间,该活塞能够使外界的气体进入所述的内空间或是使该内空间的气体排出至该气缸组外,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具有彼此相反的一个头端与一个末端,该第二直线滑移组件具有彼此相反的一个连接端与一个结合端;一个第一风嘴头,其设于该气缸组的第一直线滑移组件上,该第一风嘴头具有一个接口能够衔接待充气物,所述的接口与该气缸组的内空间相连通,该气缸组内空间的气体能够经由该第一风嘴头的接口进入待充气物内,以达到手动灌充气体的效果;一个第二风嘴头,设于该气缸组的第二直线滑移组件上,该第二风嘴头具有一个高压进气口与一个高压出气口,所述的高压进气口与高压出气口相连通,该高压进气口与高压出气口都未与该气缸组的内空间相连通,该高压进气口能够承接高压钢瓶,该高压出气口能够衔接待充气物,高压钢瓶内的高压气体能够经由该第二风嘴头的高压出气口直接进入待充气物内,该第二风嘴头包括有一个座体、一个穿刺装置和一个安全出气装置,该第二风嘴头的座体具有一个封闭端与一个自由端,所述的封闭端连接于该第二直线滑移组件的结合端,该座体的自由端设有一个具内螺纹的第一空间,所述的第一空间与该第二风嘴头的高压进气口相连通,该座体的第一空间能够容纳高压钢瓶的颈部使高压钢瓶的外螺纹螺合于该第一空间的内螺纹,该穿刺装置设于该座体自由端的第一空间内,所述的穿刺装置能够用以刺破高压钢瓶的瓶口,该座体的一侧设有一个第二空间,该第二空间与该第二风嘴头的高压出气口相连通,该座体的第二空间与该第一空间之间通过一个通道相连通, 高压钢瓶的气体能够从该高压进气口依序经由该第一空间、该通道、该第二空间与该高压出气口而进入待充气物内,而且所述的高压进气口、该第一空间、该通道、该第二空间与该高压出气口都未与该气缸组的内空间相连通,该安全出气装置设于该座体的第二空间内, 所述的安全出气装置能够衔接待充气物,并经由控制该第二风嘴头与待充气物之间的距离而使该安全出气装置产生气体流通或封闭的状态。所述的第一空间纵向的设于该座体的自由端,所述的第二空间横向的设于该座体的一侧,所述的穿刺装置纵向的设于该座体自由端的第一空间内,所述的安全出气装置横向的设于该座体的第二空间内。所述的第一空间横向的设于该座体自由端的一侧,所述的第二空间横向的设于该座体自由端相反于第一空间的一侧,所述的穿刺装置横向的设于该座体自由端的第一空间内,所述的安全出气装置横向的设于该座体的第二空间内。该安全出气装置包括有一个固设于该座体第二空间内的阀座、一个常态与该阀座形成气密状态的阀杆、一个将该阀杆顶推靠向该阀座的第一弹簧和一个能够于该座体第二空间内产生相对滑移与相对旋转关系的衔接嘴,该衔接嘴能够衔接待充气物形成固定状态,而该第二风嘴头能够朝向待充气物推动而使该阀杆与该阀座之间形成气体导通状态。[0018]该安全出气装置的阀座中心开设有一圆孔以供该阀杆穿设于内,该阀杆具有一大径部能够封闭该阀座的圆孔,所述的第一弹簧顶推于该阀杆的大径部使该阀杆常态封闭于该阀座,该安全出气装置的衔接嘴具有彼此相反的一个内端与一个外端,该衔接嘴的内端设于该座体的第二空间内且能够产生相对的滑移与相对的旋转关系,该衔接嘴的内端能够选择性的顶推该阀杆,使该阀杆的大径部离开该阀座而让气体流通,该衔接嘴的外端裸露于该座体的第二空间外,该衔接嘴内设有一个气密环,该衔接嘴衔接待充气物时,所述的气密环能够与待充气物形成该第二风嘴头的高压出气口的气密关系。该衔接嘴的内端与该阀座之间设有一个第二弹簧,该第二弹簧顶推于该衔接嘴与该阀座之间,使该衔接嘴产生远离于该阀座的力,该衔接嘴的内端与外端之间的外周围形成有一个环凹槽,该座体相对于该第二空间的两侧则分别开设有一个贯孔,一对限位销分别贯穿所述该座体的贯孔和该衔接嘴的环凹槽,使该衔接嘴能够于该座体的第二空间内产生有限距离的限位滑移关系,并且防止该衔接嘴脱离该座体的第二空间,该安全出气装置的阀座与该阀杆之间还设有一个橡胶环,该衔接嘴的内端外周围设有一个0型环而能够与该座体的第二空间形成气密关系。该穿刺装置包括有一个设于该座体第一空间中心处的穿刺件与一个环设于该座体第一空间内的密封环,该穿刺件具有一中心孔供气体流通,所述密封环位于该穿刺件与该座体自由端的内螺纹之间,该密封环凭借该内螺纹的限制而防止该穿刺件脱离该座体的第一空间,该密封环能够与螺合在该内螺纹的高压钢瓶紧密接触以形成该第二风嘴头的高压进气口的气密状态,达到防止高压气体泄漏的效果。所述的封闭端以螺接的方式连接于该第二直线滑移组件的结合端,且所述的高压进气口、该第一空间、该通道、该第二空间与该高压出气口都未与该气缸组的内空间相连通,该第二风嘴头能够选择性的从该气缸组的第二直线滑移单元卸下。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呈圆管状,该第二直线滑移组件呈圆管状,该第二直线滑移组件的连接端穿设于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内,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的末端套设于该第二直线滑移组件外,该活塞设于该第二直线滑移组件的连接端,该活塞与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内壁面形成单向气密关系,所述第一直线滑移组件的头端与该活塞之间形成所述气缸组的内空间,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与该第二直线滑移组件进行相对的直线往复运动时,该气缸组内空间的气体能够流向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的头端,该第一风嘴头包括有一个连接于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头端的本体、一个滑设于该本体内的顶推座、一个枢设于该本体一端且能够推动该顶推座的凸轮扳杆、一个设于该本体远离于该凸轮扳杆的一端的衔接盖和一个设于该顶推座与该衔接盖之间的挤压密封套,该第一风嘴头的本体内具有一个横向延伸的容置空间和一个纵向延伸的气道,所述的容置空间与该接口相连通,所述的气道连通于该气缸组的内空间与该第一风嘴头的本体的容置空间之间,该气缸组内空间的气体能够经由该气道进入该容置空间再从该第一风嘴头的接口进入待充气物内,该第一风嘴头的本体连接于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的头端,一个单向阀设于该本体与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的头端之间,该顶推座滑动的设于该本体横向延伸的容置空间内,该凸轮扳杆能够相对于该第一风嘴头枢转以推动位于该容置空间内的顶推座,使该顶推座挤压所述的挤压密封套而让该挤压密封套朝内径方向迫紧待充气物,形成该第一风嘴头的接口与待充气物之间的气密状态。[0023]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呈圆管状,该第二直线滑移组件呈圆管状,该第二直线滑移组件的连接端套设于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外,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的末端穿设于该第二直线滑移组件内,该活塞设于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的末端,该活塞与该第二直线滑移组件内壁面形成单向气密关系,所述第一直线滑移组件的头端与该活塞之间形成所述气缸组的内空间,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与该第二直线滑移组件进行相对的直线往复运动时,该气缸组内空间的气体能够流向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的头端,该第一风嘴头包括有一个衔接待充气物的衔接管、一个滑设于该衔接管内的顶心管、一个滑设于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内的滑座和一个设于该顶心管及该滑座之间的软管,所述的滑座具有一个通孔,该通孔连通该气缸组的内空间与该软管,使该气缸组内空间的气体得以由该通孔依序经过该软管、该顶心管和该衔接管进入待充气物内,所述的衔接管设有一个止泄环,该止泄环能够衔接待充气物以形成该第一风嘴头的接口与待充气物之间的气密关系,该顶心管能够于该衔接管内轴向移动,而该滑座靠近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的末端时,该软管能够收纳于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内,该滑座靠近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的头端时,该软管裸露于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之外, 一个单向阀设于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的末端与该活塞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打气筒的第二风嘴头内的高压进气口与高压出气口都未与气缸组的内空间相连通,所以第二风嘴头在进行高压钢瓶充气作业时,完全不会影响到气缸组或是第一风嘴头内部的零件,因此不容易发生气缸组零件损坏或是第一风嘴头零件损坏的问题,使用上相当安全与便利。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第二风嘴头将安全出气装置的衔接嘴衔接于待充气物之后,再将第二风嘴头朝向待充气物推动才会产生高压气体充气的动作,这样的设计更加安全,不容易发生意外的危险,操作高压充气的动作也更加简单。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沿图1中的3-3线所取的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以第一风嘴头衔接待充气物的状态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以第一风嘴头衔接待充气物的状态图,表示手动灌充气体的状态;图6是本实用新型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以第二风嘴头衔接待充气物的状态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6的放大示意图,表示高压钢瓶的高压气体被安全出气装置的阀座和阀杆阻隔;图8是本实用新型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以第二风嘴头衔接待充气物的放大示意图,表示将第二风嘴头朝向待充气物推动,使高压钢瓶进行高压充气的状态;[0035]图9是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以第一风嘴头衔接待充气物的状态图,表示手动灌充气体时,高压钢瓶可供使用者握持;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风嘴头独立存在时仍可独立进行高压钢瓶进行高压充气的状态;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沿图11中的13-13线所取的剖面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第二个实施例以第二风嘴头衔接待充气物的状态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第二实施例以第一风嘴头衔接待充气物的状态图,表示手动灌充气体时,高压钢瓶可供使用者握持;图16是现有的打气筒第一端衔接钢瓶的立体外观图;图17是现有的打气筒的纵剖面示意图;图18是现有的打气筒第二端衔接钢瓶的立体外观图。附图标记说明10打气筒;20气缸组;201第一端;202第二端;203内空间;21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1头端;212末端;213扣接座;214母螺牙;22第二直线滑移组件;221 连接端;222结合端;223扣接块;23活塞;对单向阀;30第一风嘴头;301接口;31本体; 311容置空间;312气道;32顶推座;33凸轮扳杆;34衔接盖;35挤压密封套;36软塞;40 第二风嘴头;401高压进气口 ;402高压出气口 ;41座体;411封闭端;412自由端;413第一空间;414内螺纹;415第二空间;416通道;42穿刺装置;421穿刺件;422密封环;423中心孔;43安全出气装置;431阀座;432阀杆;433第一弹簧;434圆孔;435大径部;436橡胶环;44接头;441非圆形孔;442穿孔;443穿槽;444定位销;45衔接嘴;451内端;452外端; 453第二弹簧;4540型环;455气密环;456环凹槽;457贯孔;458限位销;46防冻套;47封塞;50第一风嘴头;501接口 ;51衔接管;511止泄环;512公螺牙;52顶心管;53滑座;531 通孔;54软管;70待充气物;80钢瓶;81颈部;82外螺纹;83瓶身;84瓶口 ;90打气筒;91 第一端;92第二端;93筒身;94活塞杆;95风嘴头;96第一螺孔;97戳破件;98第二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述如后,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参照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10的第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打气筒10包括有一个能够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气缸组20、一个设于气缸组20 —端的第一风嘴头30、一个设于气缸组20另一端的第二风嘴头40,第一风嘴头30能够衔接待充气物70(如图4)以进行手动充气作业,第二风嘴头40也能够衔接待充气物70 以进行高压钢瓶80 (如图6)充气作业;其中气缸组20具有第一端201与第二端202,且气缸组20包括有一个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一个能够与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产生相对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二直线滑移组件22和一个设于两个直线滑移组件21、22之间的活塞23。气缸组20具有一个内空间203,当气缸组20的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与第二直线滑移组件22进行相对的直线往复运动时,活塞23 能够使外界的气体进入内空间203或是使内空间203的气体排出至气缸组20外,以使气缸组20产生进气与排气的手动灌充动作。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呈圆管状,且其具有彼此相反的一个头端211与一个末端 212,第二直线滑移组件22呈圆管状,且其具有彼此相反的一个连接端221与一个结合端 222,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的末端212能够与第二直线滑移组件22的连接端221产生相对的直线往复运动,使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的头端211形成气缸组20的第一端201,第二直线滑移组件22的结合端222形成气缸组的第二端20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直线滑移组件22的连接端221穿设于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 内,使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的末端212套设于第二直线滑移组件22外,活塞23设于第二直线滑移组件22的连接端221,且活塞23与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内壁面形成单向气密关系。 所述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的头端211与活塞23之间形成所述气缸组20的内空间203,当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与第二直线滑移组件22进行相对的直线往复运动时,气缸组20内空间203的气体能够流向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的头端211。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的末端212设有一个扣接座213,第二直线滑移组件22的结合端222设有一个扣接块223,所述的扣接块223能够以旋转九十度的方式选择性的扣接于扣接座213,使第二直线滑移组件22无法相对于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产生直线往复运动, 如此打气筒10于收纳时就不会发生第二直线滑移组件22相对于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滑动的问题。第一风嘴头30设于气缸组20的第一端201,且第一风嘴头30具有一个接口 301 能够衔接待充气物70,所述的接口 301与气缸组20的内空间203相连通,使气缸组20内空间203的气体能够经由第一风嘴头30的接口 301进入待充气物70内,以达到手动灌充气体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嘴头30的接口 301能够衔接法式气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嘴头30包括有一个连接于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头端211 的本体31、一个滑设于本体31内的顶推座32、一个枢设于本体31 —端且能够推动顶推座 32的凸轮扳杆33、一个设于本体31远离于凸轮扳杆33的一端的衔接盖34和一个设于顶推座32与衔接盖34之间的挤压密封套35。第一风嘴头30的本体31内具有一个横向延伸的容置空间311和一个纵向延伸的气道312,所述的容置空间311与接口 301相连通,所述的气道312连通于气缸组20的内空间203与第一风嘴头30的本体31的容置空间311之间,使气缸组20内空间203的气体能够经由气道312进入容置空间311再从第一风嘴头30的接口 301进入待充气物70内。第一风嘴头30的本体31以螺接的方式纵向连接于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的头端 211,而且一个单向阀M设于本体31与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的头端211之间,用以防止第一风嘴头30内的气体经由气道312流回气缸组20的内空间203,不会使待充气物70发生气体逆流或泄气的问题。顶推座32滑动的设于本体31横向延伸的容置空间311内,凸轮扳杆33能够相对于第一风嘴头30的本体31枢转以推动位于容置空间311内的顶推座32,使顶推座32挤压所述的挤压密封套35而让挤压密封套35朝内径方向迫紧待充气物70 (例如法式气嘴),以形成第一风嘴头30的接口 301与待充气物70之间的气密状态,而使打气筒10能够对第一风嘴头30的接口 301内的待充气物70进行手动灌充气体的动作。衔接盖34还装设有一个软塞36,软塞36能够在第一风嘴头30未使用时将接口 301堵住,防止异物进入第一风嘴头30内。第二风嘴头40设于气缸组20的第二端202,且第二风嘴头40具有一个高压进气口 401与一个高压出气口 402,所述的高压进气口 401与高压出气口 402相连通,但高压进气口 401与高压出气口 402都未与气缸组20的内空间203相连通,高压进气口 401能够承接高压钢瓶80,高压出气口 402能够衔接待充气物70,使高压钢瓶80内的高压气体能够经由第二风嘴头40的高压出气口 402直接进入待充气物70内,以达到高压钢瓶80灌充气体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风嘴头40的高压出气口 402能够衔接法式气嘴。第二风嘴头40包括有一个连接于第二直线滑移组件22结合端222的座体41、一个纵向设于座体41 一端的穿刺装置42和一个横向设于座体41 一侧的安全出气装置43。第二风嘴头40的座体41具有彼此相反的一个封闭端411与一个自由端412,所述的封闭端411以螺接的方式连接于第二直线滑移组件22的结合端222,故第二风嘴头40 能够选择性的从气缸组20的第二端202卸下,供使用者独自携带第二风嘴头40,并以第二风嘴头40独立进行高压钢瓶80灌充气体的作业,具有轻便、体积小而易于携带的效果。座体41的自由端412设有一个具内螺纹414的纵向第一空间413,所述的第一空间413与第二风嘴头40的高压进气口 401相连通,座体41的第一空间413能够容纳高压钢瓶80的颈部81,使高压钢瓶80的外螺纹82螺合于第一空间413的内螺纹414,因此,高压钢瓶80的瓶身83是裸露在第二风嘴头40外侧,故第二风嘴头40的高压进气口 401将能够承接多种不同瓶身83尺寸的高压钢瓶80,适应能力广泛。座体41的一侧设有一个横向第二空间415,第二空间415与第二风嘴头40的高压出气口 402相连通,座体41的第二空间415与第一空间413之间通过一个纵向延伸的通道416相连通,使高压钢瓶80的气体能够从高压进气口 401依序经由第一空间413、通道 416、第二空间415与高压出气口 402而进入待充气物70内,达到进行高压钢瓶80灌充气体的作业。而且所述的高压进气口 401、第一空间413、通道416、第二空间415与高压出气口 402都未与气缸组20的内空间203相连通,故第二风嘴头40能够选择性的从气缸组20 的第二端202卸下,供使用者独自携带第二风嘴头40,并以第二风嘴头40独立进行高压钢瓶80灌充气体的作业,具有轻便、体积小而易于携带的效果。穿刺装置42设于座体41自由端412的第一空间413内,所述的穿刺装置42能够用以刺破高压钢瓶80的瓶口 84,使高压钢瓶80内的气体得以经由刺破后的瓶口 84泄出者。穿刺装置42包括有一个设于座体41第一空间413中心处的穿刺件421与一个环设于座体41第一空间413内的密封环422。穿刺件421具有一中心孔423供气体流通,所述密封环422位于穿刺件421与座体41自由端412的内螺纹414之间,故密封环422能够凭借内螺纹414的限制而防止穿刺件421脱离座体41的第一空间413,同时密封环422还能够与螺合在内螺纹414的高压钢瓶80紧密接触,以形成第二风嘴头40的高压进气口 401的气密状态,达到防止高压气体泄漏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座体41的自由端412形成一个非圆形孔441以供埋设一个非圆形金属接头44,金属接头44内设所述具内螺纹414的第一空间413,金属接头44的内螺纹 414能够提高结构强度,增加其使用寿命。所述座体41的自由端412还设有两个贯穿非圆形孔441的穿孔442,所述金属接头44于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穿槽443,一对定位销444分别贯穿所述座体41的穿孔442和金属接头44的穿槽443,使金属接头44被固定在座体41自由端412的非圆形孔441内,防止金属接头44脱离座体41的非圆形孔441。安全出气装置43设于座体41的第二空间415内,所述的安全出气装置43能够衔接待充气物70,并经由控制第二风嘴头40与待充气物70之间的距离而使安全出气装置43 产生气体流通或封闭的状态。安全出气装置43包括有一个固设于座体41第二空间415内的阀座431、一个常态与阀座431形成气密状态的阀杆432、一个将阀杆432顶推靠向阀座 431的第一弹簧433和一个能够于座体41第二空间415内产生相对滑移与相对旋转关系的衔接嘴45,衔接嘴45能够衔接待充气物70。安全出气装置43的阀座431中心开设有一圆孔434以供阀杆432穿设于内,阀杆 432具有一大径部435能够封闭阀座431的圆孔434,防止气体流通。所述的第一弹簧433 顶推于阀杆432的大径部435使阀杆432常态封闭于阀座431,让座体41第一空间413内的气体无法经由通道流入高压出气口 402的待充气物70内。安全出气装置43的阀座431 与阀杆432之间还设有一个橡胶环436,所述的橡胶环436能够提供阀座431与阀杆432之间更佳的气密效果。安全出气装置43的衔接嘴45具有彼此相反的一个内端451与一个外端452,衔接嘴45的内端451设于座体41的第二空间415内且能够产生相对的滑移与相对的旋转关系。衔接嘴45的内端451能够选择性的顶推阀杆432,使阀杆432的大径部435离开阀座 431而让气体流通。衔接嘴45的内端451与阀座431之间还设有一个第二弹簧453,第二弹簧453顶推于衔接嘴45与阀座431之间,使衔接嘴45产生远离于阀座431的力。衔接嘴45的内端451外周围设有一个0型环妨4而能够与座体41的第二空间415形成气密关系。衔接嘴45的外端452裸露于座体41的第二空间415外,衔接嘴45内设有一个气密环455,当衔接嘴45衔接待充气物70时,所述的气密环455能够与待充气物70形成第二风嘴头40的高压出气口 402的气密关系,达到防止高压气体泄漏的效果。衔接嘴45的内端451与外端452之间的外周围形成有一个环凹槽456,座体41相对于第二空间415的两侧则分别开设有一个贯孔457,一对限位销458分别贯穿所述座体41的贯孔457和衔接嘴 45的环凹槽456,使衔接嘴45能够于座体41的第二空间415内产生有限距离的限位滑移关系,并且防止衔接嘴45脱离座体41的第二空间415,同时,所述的限位销458不影响衔接嘴45的旋转作业。在本实施例中,衔接嘴45能够衔接法式气嘴。一个防冻套46套设于第二风嘴头40的座体41外周围,所述的防冻套46能够隔绝座体41因高压钢瓶80进行高压充气时所产生的低温,给予使用者常温的舒适握持状态。 防冻套46 —体设有一个封塞47,封塞47能够在第二风嘴头40未使用时将高压进气口 401 堵住,防止异物进入第二风嘴头40内。参照图4,为本实用新型打气筒10以第一风嘴头30衔接待充气物70的状态。当使用者欲进行手动灌充气体的作业时,将第一风嘴头30的接口 301衔接在待充气物70上, 然后扳动凸轮扳杆33使凸轮扳杆33相对于第一风嘴头30枢转以推动顶推座32,让顶推座32挤压所述的挤压密封套35而让挤压密封套35朝内径方向迫紧待充气物70,的后即可形成第一风嘴头30的接口 301与待充气物70之间的气密状态。如图中所示者为具有法式气嘴的轮框,可对轮胎进行充气作业。参照图5,为本实用新型打气筒10以第一风嘴头30对待充气物70进行手动灌充气体作业的状态。操作气缸组20使气缸组20产生直线往复运动即可由第一风嘴头30对待充气物70进行手动灌充气体的作业。进一步说明,使用者能够一手握于第一风嘴头30, 另一手握于第二风嘴头40,然后使气缸组20的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与第二直线滑移组件 22进行相对的直线往复运动,活塞23能够使气缸组20内空间203的气体经由单向阀M、 气道312进入第一风嘴头30的容置空间311,再从第一风嘴头30的接口 301进入待充气物 70内,达到手动灌充气体的效果。参照图6与图7,为本实用新型打气筒10以第二风嘴头40衔接待充气物70与高压钢瓶80的状态。当使用者欲快速充气而采用高压钢瓶80进行灌充作业时,将第二风嘴头40的高压出气口 402衔接在待充气物70上,并将高压钢瓶80装入第二风嘴头40的高压进气口 401,使第二风嘴头40的高压出气口 402与待充气物70之间形成气密关系,以及让高压钢瓶80与第二风嘴头40的高压进气口 401之间形成气密关系。进一步说明,第二风嘴头40的安全出气装置43以衔接嘴45衔接在待充气物70 (如图中所示的法式气嘴)后, 气密环455即能够与待充气物70形成第二风嘴头40的高压出气口 402的气密关系,而第二风嘴头40的穿刺装置42承接高压钢瓶80后,密封环422能够与高压钢瓶80紧密接触, 以形成第二风嘴头40的高压进气口 401的气密状态。高压钢瓶80的瓶口 84被穿刺装置 42的穿刺件421刺破之后,高压气体从高压钢瓶80内经由高压进气口 401、第一空间413、 通道416流入第二空间415,并且被安全出气装置43的阀杆432与阀座431阻隔,故高压气体不会经由高压出气口 402而流入待充气物70内。同时参照图8,为本实用新型打气筒10以第二风嘴头40对待充气物70进行高压钢瓶80充气作业的状态。由于第二风嘴头40的安全出气装置43以衔接嘴45衔接在待充气物70上,故衔接嘴45与待充气物70之间形成暂时的固定状态(因充气完毕后仍可拆除),此时经由控制第二风嘴头40与待充气物70之间的距离,即能够使安全出气装置43产生气体流通或封闭的状态。进一步说明,安全出气装置43的衔接嘴45衔接在待充气物70 上形成暂时的固定状态,故衔接嘴45与待充气物70 (如图中法式气嘴)的距离不变,但第二风嘴头40与待充气物70之间的距离能够改变,因此,当使用者将第二风嘴头40朝向待充气物70推动时,固定在待充气物70上的衔接嘴45会与安全出气装置43的阀杆432接触,并且使阀杆432的大径部435与阀座431分离,形成气体导通状态。此时高压钢瓶80 内的高压气体即能够经由高压进气口 401、第一空间413、通道416、第二空间415流入位于高压出气口 402的待充气物70内,达到高压钢瓶80充气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打气筒10的第二风嘴头40内的高压进气口 401、第一空间413、通道 416、第二空间415与高压出气口 402都未与气缸组20的内空间203相连通,所以第二风嘴头40在进行高压钢瓶80充气作业时,完全不会影响到气缸组20或是第一风嘴头30内部的零件,因此不容易发生气缸组20零件损坏或是第一风嘴头30零件损坏的问题。若气缸组20或是第一风嘴头30的零件被高压气体损坏时,通常很可能会同时造成使用者的伤害, 这是相当不安全而且也须避免发生的问题。[0074]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风嘴头40将安全出气装置43的衔接嘴45衔接于待充气物70 之后,再将第二风嘴头40朝向待充气物70推动才会产生高压气体充气的动作,这样的设计更加安全,因为待充气物70与衔接嘴45之间若因高压气体推动而发生衔接嘴45逐渐脱离待充气物70的状况时,使用者将第二风嘴头40朝向待充气物70推动的力量正好能够抵消衔接嘴45脱离待充气物70的力量,而且使用者将第二风嘴头40朝向待充气物70推动的力量还能够将衔接嘴45推回至与待充气物70气密状态的暂时固定位置,而能够持续的进行高压钢瓶80的高压气体充气作业,使用上更加安全且方便。参照图9,为本实用新型打气筒10以第一风嘴头30衔接待充气物70的另一种状态。在某些时候,当使用者以高压钢瓶80进行高压气体的灌充作业后,轮胎还有可能未达到所需胎压,此时使用者还能够将第一风嘴头30衔接在待充气物70上,接续充气作业,而且高压钢瓶80还留在第二风嘴头40的高压进气口 401处,故此时的高压钢瓶80还能够当做延长式手柄供使用者选择性握持,以利于使用者施力进行手动灌充气体作业。参照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风嘴头40独立存在时的状态。由于第二风嘴头40 的高压进气口 401、第一空间413、通道416、第二空间415与高压出气口 402都独立设计,故第二风嘴头40能够供使用者独自携带使用,并以第二风嘴头40独立进行高压钢瓶80灌充气体的作业,具有轻便、体积小而易于携带的效果。参照图11至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本实施例大致上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区别在于气缸组的形态略有不同、第一风嘴头的形态不同、第二风嘴头的衔接嘴略有不同和第二风嘴头的穿刺装置方向略有不同,其余相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组件采用相同标号,故不再重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气缸组20的第二直线滑移组件22的连接端221套设于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外,使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的末端212穿设于第二直线滑移组件22内,活塞 23设于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的末端212,且活塞23与第二直线滑移组件22内壁面形成单向气密关系。所述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的头端211与活塞23之间形成所述气缸组20的内空间203,当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与第二直线滑移组件22进行相对的直线往复运动时, 气缸组20内空间203的气体能够流向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的头端211。第一风嘴头50设于气缸组20的第一端201,且第一风嘴头50具有一个接口 501 能够衔接待充气物70 (如图14),所述的接口 501与气缸组20的内空间203相连通,使气缸组20内空间203的气体能够经由第一风嘴头50的接口 501进入待充气物70内,以达到手动灌充气体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嘴头50的接口 501能够衔接法式气嘴和美式气嘴,以提高第一风嘴头50所适用的待充气物的形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嘴头50包括有一个用以衔接待充气物70的衔接管51、一个滑设于衔接管51内的顶心管52、一个滑设于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内的滑座53和一个设于顶心管52及滑座53之间的软管M。所述的滑座53具有一个通孔531,通孔531连通气缸组20的内空间203与软管M,使气缸组20内空间203的气体得以由通孔531依序经过软管M、顶心管52和衔接管51而进入待充气物70内。而且一个单向阀M设于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的末端212与活塞23之间,用以防止气体逆流,不会使待充气物70发生气体逆流或泄气的问题。第二风嘴头40设于气缸组20的第二端202,且第二风嘴头40具有一个高压进气
14口 401与一个高压出气口 402,所述的高压进气口 401与高压出气口 402相连通,但高压进气口 401与高压出气口 402都未与气缸组20的内空间203相连通,高压进气口 401能够承接高压钢瓶80,高压出气口 402能够衔接待充气物70,使高压钢瓶80内的高压气体能够经由第二风嘴头40的高压出气口 402直接进入待充气物70内,以达到高压钢瓶80灌充气体的效果。第二风嘴头40包括有一个连接于第二直线滑移组件22结合端222的座体41、一个横向设于座体41 一侧的穿刺装置42和一个横向设于座体41另一侧的安全出气装置43。第二风嘴头40的座体41具有彼此相反的一个封闭端411与一个自由端412,所述的封闭端411以螺接的方式连接于第二直线滑移组件22的结合端222,故第二风嘴头40 能够选择性的从气缸组20的第二端202卸下,供使用者独自携带第二风嘴头40,并以第二风嘴头40独立进行高压钢瓶80灌充气体的作业,具有轻便、体积小而易于携带的效果。座体41的自由端412 —侧设有一个具内螺纹414的横向第一空间413,所述的第一空间413与第二风嘴头40的高压进气口 401相连通,座体41的第一空间413能够容纳高压钢瓶80的颈部81 (见图7的钢瓶80),使高压钢瓶80的外螺纹82螺合于第一空间413 的内螺纹414,因此,高压钢瓶80的瓶身83是裸露在第二风嘴头40外侧,故第二风嘴头40 的高压进气口 401将能够承接多种不同瓶身83尺寸的高压钢瓶80,适应能力广泛。座体41的自由端相反于第一空间413的一侧设有一个横向第二空间415,第二空间415与第二风嘴头40的高压出气口 402相连通,座体41的第二空间415与第一空间413 之间通过一个横向延伸的通道416相连通,使高压钢瓶80的气体能够从高压进气口 401依序经由第一空间413、通道416、第二空间415与高压出气口 402而进入待充气物70内,达到进行高压钢瓶80灌充气体的作业。而且所述的高压进气口 401、第一空间413、通道416、 第二空间415与高压出气口 402都未与气缸组20的内空间203相连通,故第二风嘴头40 能够选择性的从气缸组20的第二端202卸下,供使用者独自携带第二风嘴头40,并以第二风嘴头40独立进行高压钢瓶80灌充气体的作业,具有轻便、体积小而易于携带的效果。穿刺装置42设于座体41自由端412的第一空间413内,所述的穿刺装置42能够用以刺破高压钢瓶80的瓶口 84,使高压钢瓶80内的气体得以经由刺破后的瓶口 84泄出者。穿刺装置42包括有一个设于座体41第一空间413中心处的穿刺件421与一个环设于座体41第一空间413内的密封环422。穿刺件421具有一中心孔423供气体流通,所述密封环422位于穿刺件421与座体41自由端412的内螺纹414之间,故密封环422能够凭借内螺纹414的限制而防止穿刺件421脱离座体41的第一空间413,同时密封环422还能够与螺合在内螺纹414的高压钢瓶80紧密接触,以形成第二风嘴头40的高压进气口 401的气密状态,达到防止高压气体泄漏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座体41的自由端412形成一个非圆形孔441以供埋设一个非圆形金属接头44,金属接头44内设所述具内螺纹414的第一空间413,金属接头44的内螺纹 414能够提高结构强度,增加其使用寿命。所述座体41的自由端412还设有两个贯穿非圆形孔441的穿孔442,所述金属接头44于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穿槽443,一对定位销444分别贯穿所述座体41的穿孔442和金属接头44的穿槽443,使金属接头44被固定在座体41自由端412的非圆形孔441内,防止金属接头44脱离座体41的非圆形孔441。安全出气装置43设于座体41的第二空间415内,所述的安全出气装置43能够衔接待充气物70,并经由控制第二风嘴头40与待充气物70之间的距离而使安全出气装置43 产生气体流通或封闭的状态。安全出气装置43包括有一个固设于座体41第二空间415内的阀座431、一个常态与阀座431形成气密状态的阀杆432、一个将阀杆432顶推靠向阀座 431的第一弹簧433和一个能够于座体41第二空间415内产生相对滑移与相对旋转关系的衔接嘴45,衔接嘴45能够衔接待充气物70。安全出气装置43的阀座431中心开设有一圆孔434以供阀杆432穿设于内,阀杆 432具有一大径部435能够封闭阀座431的圆孔434,防止气体流通。所述的第一弹簧433 顶推于阀杆432的大径部435使阀杆432常态封闭于阀座431,让座体41第一空间413内的气体无法经由通道流入高压出气口 402的待充气物70内。安全出气装置43的阀座431 与阀杆432之间还设有一个橡胶环436,所述的橡胶环436能够提供阀座431与阀杆432之间更佳的气密效果。安全出气装置43的衔接嘴45具有彼此相反的一个内端451与一个外端452,衔接嘴45的内端451设于座体41的第二空间415内且能够产生相对的滑移与相对的旋转关系。衔接嘴45的内端451能够选择性的顶推阀杆432,使阀杆432的大径部435离开阀座 431而让气体流通。衔接嘴45的内端451与阀座431之间还设有一个第二弹簧453,第二弹簧453顶推于衔接嘴45与阀座431之间,使衔接嘴45产生远离于阀座431的力。衔接嘴45的内端451外周围设有一个0型环妨4而能够与座体41的第二空间415形成气密关系。衔接嘴45的外端452裸露于座体41的第二空间415外,衔接嘴45内设有一个气密环455,当衔接嘴45衔接待充气物70时,所述的气密环455能够与待充气物70形成第二风嘴头40的高压出气口 402的气密关系,达到防止高压气体泄漏的效果。衔接嘴45的内端451与外端452之间的外周围形成有一个环凹槽456,座体41相对于第二空间415的两侧则分别开设有一个贯孔457,一对限位销458分别贯穿所述座体41的贯孔457和衔接嘴 45的环凹槽456,使衔接嘴45能够于座体41的第二空间415内产生有限距离的限位滑移关系,并且防止衔接嘴45脱离座体41的第二空间415,同时,所述的限位销458不影响衔接嘴45的旋转作业。同时参照图14,为本实用新型打气筒10以第二风嘴头40衔接待充气物70的状态。本实用新型打气筒10的第二风嘴头40内的高压进气口 401、第一空间413、通道416、 第二空间415与高压出气口 402都未与气缸组20的内空间203相连通,所以第二风嘴头40 在进行高压钢瓶80充气作业时,完全不会影响到气缸组20或是第一风嘴头30内部的零件,因此不容易发生气缸组20零件损坏或是第一风嘴头30零件损坏的问题。第二风嘴头 40的高压出气口 402能够衔接法式气嘴和美式气嘴等待充气物70,所述的衔接嘴45能够衔接法式气嘴和美式气嘴等待充气物。本实施例除了可达成相同于前述第一个实施例的功效外,第一风嘴头50和第二风嘴头40都能够衔接美式气嘴或法式气嘴等待充气物70。而且,打气筒10欲充气时第一风嘴头50能够自气缸组20内抽出,且利用软管M改变打气筒10与待充气物70之间的衔接方向,故可适用于多种充气场合,便于使用者操作打气动作。而第一风嘴头50于打气筒 10不使用时能够收纳于气缸组20内,方便使用者携带。参照图15,为本实用新型打气筒10以第一风嘴头30衔接待充气物70的另一种状态。在某些时候,当使用者以高压钢瓶80进行高压气体的灌充作业后,轮胎还有可能未达到所需胎压,此时使用者还能够将第一风嘴头30衔接在待充气物70上,接续充气作业,而且高压钢瓶80还留在第二风嘴头40的高压进气口 401处,故此时的高压钢瓶80还能够当做T型手柄供使用者选择性握持,以利于使用者施力进行手动灌充气体作业。所述的衔接管51设有一个止泄环511,止泄环511能够衔接法式气嘴和美式气嘴等待充气物70,以形成第一风嘴头50的接口 501与待充气物70之间的气密关系。顶心管 52能够于衔接管51内轴向移动,用以使顶心管52顶推法式气嘴或美式气嘴的顶针,达到使接口 501与待充气物70之间气体导通的效果。而滑座53靠近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的末端212时,能够将软管M收纳于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内,并且以衔接管51外周围的公螺牙512螺接在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头端211的母螺牙214处而固定,当滑座53靠近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的头端211时,软管M即裸露于第一直线滑移组件21之外,达到延长距离的效果。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个气缸组,该气缸组包括有一个第一直线滑移组件、一个能够与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产生相对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二直线滑移组件和一个设于所述两个直线滑移组件之间的活塞,该气缸组具有一个内空间,该活塞能够使外界的气体进入所述的内空间或是使该内空间的气体排出至该气缸组外,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具有彼此相反的一个头端与一个末端,该第二直线滑移组件具有彼此相反的一个连接端与一个结合端;一个第一风嘴头,其设于该气缸组的第一直线滑移组件上,该第一风嘴头具有一个接口能够衔接待充气物,所述的接口与该气缸组的内空间相连通,该气缸组内空间的气体能够经由该第一风嘴头的接口进入待充气物内,以达到手动灌充气体的效果;一个第二风嘴头,设于该气缸组的第二直线滑移组件上,该第二风嘴头具有一个高压进气口与一个高压出气口,所述的高压进气口与高压出气口相连通,该高压进气口与高压出气口都未与该气缸组的内空间相连通,该高压进气口能够承接高压钢瓶,该高压出气口能够衔接待充气物,高压钢瓶内的高压气体能够经由该第二风嘴头的高压出气口直接进入待充气物内,该第二风嘴头包括有一个座体、一个穿刺装置和一个安全出气装置,该第二风嘴头的座体具有一个封闭端与一个自由端,所述的封闭端连接于该第二直线滑移组件的结合端,该座体的自由端设有一个具内螺纹的第一空间,所述的第一空间与该第二风嘴头的高压进气口相连通,该座体的第一空间能够容纳高压钢瓶的颈部使高压钢瓶的外螺纹螺合于该第一空间的内螺纹,该穿刺装置设于该座体自由端的第一空间内,所述的穿刺装置能够用以刺破高压钢瓶的瓶口,该座体的一侧设有一个第二空间,该第二空间与该第二风嘴头的高压出气口相连通,该座体的第二空间与该第一空间之间通过一个通道相连通,高压钢瓶的气体能够从该高压进气口依序经由该第一空间、该通道、该第二空间与该高压出气口而进入待充气物内,而且所述的高压进气口、该第一空间、该通道、该第二空间与该高压出气口都未与该气缸组的内空间相连通,该安全出气装置设于该座体的第二空间内,所述的安全出气装置能够衔接待充气物,并经由控制该第二风嘴头与待充气物之间的距离而使该安全出气装置产生气体流通或封闭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空间纵向的设于该座体的自由端,所述的第二空间横向的设于该座体的一侧,所述的穿刺装置纵向的设于该座体自由端的第一空间内,所述的安全出气装置横向的设于该座体的第二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空间横向的设于该座体自由端的一侧,所述的第二空间横向的设于该座体自由端相反于第一空间的一侧,所述的穿刺装置横向的设于该座体自由端的第一空间内,所述的安全出气装置横向的设于该座体的第二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该安全出气装置包括有一个固设于该座体第二空间内的阀座、一个常态与该阀座形成气密状态的阀杆、一个将该阀杆顶推靠向该阀座的第一弹簧和一个能够于该座体第二空间内产生相对滑移与相对旋转关系的衔接嘴,该衔接嘴能够衔接待充气物形成固定状态,而该第二风嘴头能够朝向待充气物推动而使该阀杆与该阀座之间形成气体导通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该安全出气装置的阀座中心开设有一圆孔以供该阀杆穿设于内,该阀杆具有一大径部能够封闭该阀座的圆孔,所述的第一弹簧顶推于该阀杆的大径部使该阀杆常态封闭于该阀座,该安全出气装置的衔接嘴具有彼此相反的一个内端与一个外端,该衔接嘴的内端设于该座体的第二空间内且能够产生相对的滑移与相对的旋转关系,该衔接嘴的内端能够选择性的顶推该阀杆,使该阀杆的大径部离开该阀座而让气体流通,该衔接嘴的外端裸露于该座体的第二空间外,该衔接嘴内设有一个气密环,该衔接嘴衔接待充气物时,所述的气密环能够与待充气物形成该第二风嘴头的高压出气口的气密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该衔接嘴的内端与该阀座之间设有一个第二弹簧,该第二弹簧顶推于该衔接嘴与该阀座之间,使该衔接嘴产生远离于该阀座的力,该衔接嘴的内端与外端之间的外周围形成有一个环凹槽,该座体相对于该第二空间的两侧则分别开设有一个贯孔,一对限位销分别贯穿所述该座体的贯孔和该衔接嘴的环凹槽,使该衔接嘴能够于该座体的第二空间内产生有限距离的限位滑移关系,并且防止该衔接嘴脱离该座体的第二空间,该安全出气装置的阀座与该阀杆之间还设有一个橡胶环,该衔接嘴的内端外周围设有一个0型环而能够与该座体的第二空间形成气密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该穿刺装置包括有一个设于该座体第一空间中心处的穿刺件与一个环设于该座体第一空间内的密封环,该穿刺件具有一中心孔供气体流通,所述密封环位于该穿刺件与该座体自由端的内螺纹之间,该密封环凭借该内螺纹的限制而防止该穿刺件脱离该座体的第一空间,该密封环能够与螺合在该内螺纹的高压钢瓶紧密接触以形成该第二风嘴头的高压进气口的气密状态,达到防止高压气体泄漏的效果。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闭端以螺接的方式连接于该第二直线滑移组件的结合端,且所述的高压进气口、该第一空间、该通道、该第二空间与该高压出气口都未与该气缸组的内空间相连通,该第二风嘴头能够选择性的从该气缸组的第二直线滑移单元卸下。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呈圆管状,该第二直线滑移组件呈圆管状,该第二直线滑移组件的连接端穿设于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内,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的末端套设于该第二直线滑移组件外,该活塞设于该第二直线滑移组件的连接端,该活塞与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内壁面形成单向气密关系,所述第一直线滑移组件的头端与该活塞之间形成所述气缸组的内空间, 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与该第二直线滑移组件进行相对的直线往复运动时,该气缸组内空间的气体能够流向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的头端,该第一风嘴头包括有一个连接于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头端的本体、一个滑设于该本体内的顶推座、一个枢设于该本体一端且能够推动该顶推座的凸轮扳杆、一个设于该本体远离于该凸轮扳杆的一端的衔接盖和一个设于该顶推座与该衔接盖之间的挤压密封套,该第一风嘴头的本体内具有一个横向延伸的容置空间和一个纵向延伸的气道,所述的容置空间与该接口相连通,所述的气道连通于该气缸组的内空间与该第一风嘴头的本体的容置空间之间,该气缸组内空间的气体能够经由该气道进入该容置空间再从该第一风嘴头的接口进入待充气物内,该第一风嘴头的本体连接于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的头端,一个单向阀设于该本体与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的头端之间,该顶推座滑动的设于该本体横向延伸的容置空间内,该凸轮扳杆能够相对于该第一风嘴头枢转以推动位于该容置空间内的顶推座,使该顶推座挤压所述的挤压密封套而让该挤压密封套朝内径方向迫紧待充气物,形成该第一风嘴头的接口与待充气物之间的气密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呈圆管状,该第二直线滑移组件呈圆管状,该第二直线滑移组件的连接端套设于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外,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的末端穿设于该第二直线滑移组件内,该活塞设于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的末端,该活塞与该第二直线滑移组件内壁面形成单向气密关系,所述第一直线滑移组件的头端与该活塞之间形成所述气缸组的内空间, 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与该第二直线滑移组件进行相对的直线往复运动时,该气缸组内空间的气体能够流向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的头端,该第一风嘴头包括有一个衔接待充气物的衔接管、一个滑设于该衔接管内的顶心管、一个滑设于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内的滑座和一个设于该顶心管及该滑座之间的软管,所述的滑座具有一个通孔,该通孔连通该气缸组的内空间与该软管,使该气缸组内空间的气体得以由该通孔依序经过该软管、该顶心管和该衔接管进入待充气物内,所述的衔接管设有一个止泄环,该止泄环能够衔接待充气物以形成该第一风嘴头的接口与待充气物之间的气密关系,该顶心管能够于该衔接管内轴向移动, 而该滑座靠近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的末端时,该软管能够收纳于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内, 该滑座靠近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的头端时,该软管裸露于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之外,一个单向阀设于该第一直线滑移组件的末端与该活塞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可手动充气与高压充气的打气筒,其包括有一个能够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气缸组、一个设于气缸组一端的第一风嘴头、一个设于气缸组另一端的第二风嘴头,第一风嘴头能够衔接待充气物以进行手动充气作业,第二风嘴头能够衔接待充气物以进行高压钢瓶充气作业,第二风嘴头内部气体流道未与气缸组的内空间相连通,所以第二风嘴头在进行高压钢瓶充气作业时,完全不会影响到气缸组或是第一风嘴头内部的零件,因此不容易发生气缸组零件损坏或是第一风嘴头零件损坏的问题。
文档编号F04B39/00GK202250708SQ20112041849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0日
发明者庄士文 申请人:极点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