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提灌站真空引水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弓I水装置。
技术背景我国从60年代开始使用抽水机以来,提灌站引水装置基本没有变化, 一直 沿用至今,主要有以下两种引水方式 一种是用底阀灌装引水,这种引水方式 的不足之处是水头损失大,引水效率低,能源消耗大。另一种引水方式是无底 阀真空泵机器抽取真空引水,这种引水方式的不足之处是每次在抽水时需要机 械真空泵先抽真空,同时真空泵还要有一套电器控制装置,真空泵及其电器控 制装置投资较大, 一般2. 5—5KW的抽水机的真空泵及其控制装置大约要1万元左 右,另一方面,这种引水方式在较频繁起动的情况下,由于每次在抽水时需要 真空泵先抽真空,因此消耗了大量的能源。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代替底阀灌装引水,或机械式真空泵抽取 真空的提灌站真空引水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罐体,在罐体上设有进水管、 出水管和注水孔,注水孔上有堵,注水孔设于罐体的上部或顶部,进水管的位 置高于出水管。所述的进水管位于罐体的上部,所述的出水管位于罐体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支架,且支架位于罐体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在利用大气压自然现象,气、水置 换原理,使用时,进水管与引水管相连,并经引水管使罐体与水源相连通,出 水管与水泵相连。初次使用时,经注水孔向罐体内注满水,用堵头堵住注水孔。 起动水泵,罐体内的水经水泵抽出,在罐体内形成部分真空,依靠大气的压力, 将水源的水源源不断地压入罐体内,达到提灌站引水目的。本实用新型在初次 使用后,因进水管的位置高于出水管,配合水泵单向阀的作用,停止抽水后, 罐体内仍然充满了水,再次抽水时不需要向罐体内注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抽水时可代替真空泵和底阀,与真空泵相比较,结构简单,所需的费用低,减少设备的投资,利用本实用新型 抽水时,水头损失小,效率高,节约能源,特别适合于频繁提水的场合。本实 用新型的罐体的容积应根据水泵的型号及吸水管路进行换算,如水泵型号为IS80 —50_3158,罐体容积为0.5立方米,使用效果较好;水泵型号为IS150 — 125—315A,罐体容积为IO. 5立方米,使用效果较好;水泵型号为IS50—32—200, 罐体容积为0.3立方米,使用效果较好。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l为罐体,2为进水管,3为注水孔,4为堵,5为出水管, 6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实施例h本实用新型包括罐体l,在罐体1上设有进水管2、出水管5和注水 孔3,注水孔3上有堵4,注水孔3设于罐体1的上部或顶部,进水管2的位置高于 出水管5。本实用新型制作时,最好选择厚度大于3毫米的热轧钢板,设计制作 为柱体状真空引水罐,焊接点无缺陷、漏焊、假焊,在进水管和出水管配上适 当的法兰盘及橡胶密封垫。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的进水管2位于罐体1的上部,出水管位5于罐体1的下部。实施例3:根据不同的场合,本实用新型还可设置支架6,且支架6位于罐体 l的下方。
权利要求1.一种提灌站真空引水装置,包括罐体(1),在罐体(1)上设有进水管(2)、出水管(5)和注水孔(3),注水孔(3)上有堵(4),注水孔(3)设于罐体(1)的上部或顶部,进水管(2)的位置高于出水管(5)。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提灌站真空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 管(2)位于罐体(1)的上部,所述的出水管位(5)于罐体(1)的下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灌站真空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 型还包括支架(6),且支架(6)位于罐体(1)的下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灌站真空引水装置,包括罐体,在罐体上设有进水管、出水管和注水孔,注水孔上有堵,注水孔设于罐体的上部或顶部,进水管的位置高于出水管。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进水管与引水管相连,并经引水管使罐体与水源相连通,出水管与水泵相连。初次使用时,经注水孔向罐体内注满水,用堵堵住注水孔。起动水泵,罐体内的水经水泵抽出,在罐体内形成部分真空,依靠大气的压力,将水源的水源源不断地压入罐体内。本实用新型在抽水时可代替真空泵,与真空泵相比较,结构简单,所需的费用低,利用本实用新型抽水时,水头损失小,效率高,节约能源,特别适合于频繁提水的场合。
文档编号F04D9/00GK201096097SQ20072008170
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31日
发明者仕 王 申请人:仕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