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散热风扇的扇叶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扇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风扇的 扇叶装置。
背景技术:
散热风扇的应用范围领域广泛,举凡电子仪器,工业产品,甚至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CPU,都可以见到散热风扇的延伸应用。 一般而言,散热风扇可由气流出风的方向而大致 区分为轴流式与离心式两种态样,其中,轴流式风扇的气流 走向为沿该风扇的扇轴方向流动,也就是垂直该叶片旋转面 的方向出风,离心式风扇的气流走向是沿该叶片旋转面的径 向出风。如图1、 2所示, 一般轴流式散热风扇l包含有一中空 状壳座11、 一轮毂12,及多数片相间隔地设置于该轮毂12 外周面上的叶片13。该壳座ll具有一形成于顶面111的入 风口 113,及一形成于底面112的出风口 114,该轮毂12是 置于该壳座11的内部而可绕其自身轴线旋转。每一叶片13 具有一凸面朝向该入风口 113的导流面130。当一般的轴流式散热风扇l进行运转时,空气会由该壳座11的入风口 113被吸引进入,再经由所述叶片13将气流 往该壳座11的出风口 114排出,以达轴向送风的作用。然而, 一般的轴流式散热风扇l于运转时,由于每一叶 片13的导流面130是呈凸面而朝向该入风口 U3,因此当气 流由该入风口 113轴向进入时,部份气流会受到该导流面 130的反弹阻挡而无法顺势流入该壳座11内部,而造成入风 量及风压的损耗;再者,当气流沿该导流面130进入吋,由 于每一叶片13的凸状导流面130的设计,使得气流沿该导 流面130下沉的趋势较缓,并由于前述受到该导流面130的 阻挡而反射的非轴向气流影响下,使得沿该导流面130进入 的气流在尚未完全沉入每一叶片13与该轮毂12之间时,就 因为入风口 113附近的扰流而减损其风压。如上所述, 一般轴流式散热风扇1由于入风量与风压的 减损,使得气流下沉力道减弱,造成其散热效果大幅降低。 一般而言,若因为叶片13的结构而导致风压较低,进而影 响散热效能时,可以借由增加转速以提升其风压,但是相对 地,由于所述叶片13快速转动,同时也会造成叶片13的外 缘与该壳座11间因空气乱流而产生较大的风切声。因此,如何能够一方面增加入风量与风压以增进散热效 率,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少运作时的噪音,便成为风扇制造相 关业者所亟需努力研究发展的目标。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风扇的扇叶装置,该 散热风扇借由该扇叶装置的设计,不但可以提升散热效率, 而且也可以减少运作时的噪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散热风扇的扇叶装置,该散热 风扇包括一中空状壳体,以供该扇叶装置可转动地设置于其 中,该壳体具有分别位于相反位置的一入风口与一出风口。该扇叶装置包含一轮毂,及多数片间隔环设于该轮毂上 的扇叶。该轮毂具有一邻近该入风口的环壁,及一由该环壁 周缘向该出风口方向延伸且供所述扇叶间隔环设于其上的 周壁,每一片扇叶具有一邻近该周壁的内侧部、 一相反于该 内侧部的外侧部、 一连接该内、外侧部且邻近该入风口的入 口侧缘、 一连接该内、外侧部且邻近该出风口的出口侧缘, 及一连接该内侧部、外侧部、入口侧缘、出口侧缘四者的本 体部,该本体部、内侧部、外侧部三者所构成的截面是呈向 下凹陷状并由该入口侧缘向出口侧缘方向延伸,且逐渐地减 少凹陷幅度,直到截面概呈平面状,接着又逐渐增加突出幅 度,以使上述截面于该出口侧缘是呈向上突出状。本发明的功效在于,当气流经由该入风口流入时,首先 会遇上该本体部、内侧部、外侧部三者所构成的向下凹陷状 截面,因此可以顺势沉入而被包围,进而减少逸散、避免空 气乱流、减少噪音,然后,当气流逐渐流向该出风口时,会因为截面形状逐渐改变呈向上突出状,因此可以顺势迅速地 经由该出风口流出。
图1是 一 俯视图,说明 一 般轴流式散热风扇。图2是一侧视剖视图,辅助说明图1所示的轴流式散热 风扇。图3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发明散热风扇的扇叶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图4是一侧视剖视图,辅助说明图3所示的较佳实施例。 图5是 一 俯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扇叶的俯视态样。 图6是一剖视图,辅助说明图5所示的扇叶沿6—6线的剖视态样。图7是一剖视图,辅助说明图5所示的扇叶沿7—7线 的剖视态样。图8是一剖视图,辅助说明图5所示的扇叶沿8—8线 的剖视态样。图9是一实验曲线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与一般轴流式 散热风扇的实验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散热风扇的扇叶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3、 4,本发明散热风扇2的扇叶装置3的较佳实 施例,该散热风扇2包括一中空状壳体21,以供该扇叶装置 3可转动地设置于其中,该壳体21具有分别位于相反位置的 一入风口 211与一出风口 212。该扇叶装置3包含一轮毂31,及多数片间隔环设于该轮 毂31上的扇叶32。该轮毂31具有一邻近该入风口 211的环 壁311,及一由该环壁311周缘向该出风口 212方向延伸且 供所述扇叶32间隔环设于其上的周壁312。每一片扇叶32具有一邻近该周壁312的内侧部321、 一 相反于该内侧部321的外侧部322、一连接该内、外侧部321、 322且邻近该入风口 211的入口侧缘323、 一连接该内、外 侧部321、 322且邻近该出风口 212的出口侧缘324,及一连 接该内侧部321、外侧部322、入口侧缘323、出口侧缘324 四者的本体部325,其中,每一片扇叶32的入口侧缘323 皆是位于该轮毂31的环壁311上方,每一片扇叶32还具有 一上叶片部326,是由该环壁311向上延伸连接至其内侧部 321。一并参阅图5 8,每一片扇叶32的本体部325、内侧 部321、外侧部322三者所构成的截面是呈向下凹陷状(如图 6所示),并由该入口侧缘323向出口侧缘324方向延伸,且 逐渐地减少凹陷幅度,直到截面概呈平面状(如图7所示),接着又逐渐增加突出幅度,以使上述截面于该出口侧缘324 是呈向上突出状(如图8所示)。借由上述设计,本发明散热风扇2的扇叶装置3于实际 运作时,具有以下所述的优点(l)风量大、风压高、散热效果较佳当气流经由该入风口 211流入时,首先会遇上该 本体部325、内侧部321、外侧部322三者所构成的向 下凹陷状截面,因此可以顺势沉入而被包围,进而减 少逸散、避免空气乱流;再者,当气流逐渐流向该出 风口 212时,会因为截面形状逐渐改变呈向上突出状, 因此气流便不再被包围而可以顺势迅速地经由该出风 口 212流出;借此设计,本发明于实际运作时可以同 时兼具减少气流逸散与加快气流速度的优点,有效提 升散热效率。以下借由本发明与一般轴流式散热风扇1的实验 数据,更能清楚展现本发明具有风量大、风压高、散 热效果较佳的优势。如图9所示,图中横向坐标(m 7 ra i n) 与纵向坐标(mm~H20),分别代表的是每分钟的风量, 以及毫米水柱的压力值(也就是风压)。根据实验结果 显示,当在尺寸比例相同且使用相同的壳体21的前提 下,例如当风量约为0. 287立方公尺/每分钟时,现有 技术的风压约为23. 0毫米水柱,而本发明的风压约为37.1毫米水柱;当风压约为23.0毫米水柱时,现有 技术的风量约为0.287立方公尺/每分钟,而本发明的 风量约为0. 465立方公尺/每分钟。由此可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显然具有 较大的风量、较高的风压,所以能够增加其散热效果。(2) 减少噪音产生由于气流由该入风口 211流入时,会被所述扇叶 32集中包围,产生较具方向性的流动,不易四处逸散 乱流,所以扇叶32与壳体21间便不易因为空气乱流 而产生许多噪音与风切声。(3) 借由上叶片部326的设计,可以使气流更为集中本发明同时又借由所述上叶片部326是阻设于扇 叶32的内侧部321顶部与轮毂31的环壁311之间, 便可使气流不致于从此处逸散,风力可以更为集中, 进而提高其散热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散热风扇2的扇叶装置3,借由气流 一开始经由该入风口 211流入时,首先会被该本体部325、 内侧部321、外侧部322三者所构成的向下凹陷状截面包围, 然后再借由上述截面形状逐渐改变为突出状,进而迅速地经 由该出风口212流出,借此能够减少气流逸散,加快气流速 度;另一方面,每一片扇叶32的内侧部321以及轮毂31的 环壁311之间的空隙都会被封闭,所以也可以使气流更为集中,借此有效提升散热效率;再者,扇叶32与壳体21间也不易因为空气乱流而产生许多噪音与风切声,有助于提高该散热风扇2的商品实用性,所以确实能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散热风扇的扇叶装置,该散热风扇包括一中空状壳体,以供该扇叶装置可转动地设置于其中,该壳体具有分别位于相反位置的一入风口与一出风口,该扇叶装置包含一轮毂,及多数片扇叶,该轮毂具有一邻近该入风口的环壁,及一由该环壁周缘向该出风口方向延伸且供所述扇叶间隔环设于其上的周壁,其特征在于每一片扇叶具有一邻近该周壁的内侧部、一相反于该内侧部的外侧部、一连接该内、外侧部且邻近该入风口的入口侧缘、一连接该内、外侧部且邻近该出风口的出口侧缘,及一连接该内侧部、外侧部、入口侧缘、出口侧缘四者的本体部,该本体部、内侧部、外侧部三者所构成的截面是呈向下凹陷状并由该入口侧缘向出口侧缘方向延伸,且逐渐地减少凹陷幅度,直到截面概呈平面状,接着又逐渐增加突出幅度,以使上述截面于该出口侧缘是呈向上突出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散热风扇的扇叶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一片扇叶的入口侧缘是位于该轮毂的环壁上方,每一片扇叶还具有一上叶片部,是由该环壁向上延伸连接至其内 侧部。
全文摘要
一种散热风扇的扇叶装置,包含一轮毂,及多数片间隔环设于该轮毂上的扇叶。每一片扇叶的本体部、内侧部、外侧部三者所构成的截面是呈向下凹陷状并由其入口侧缘向出口侧缘方向延伸,且逐渐地减少凹陷幅度,直到截面概呈平面状,接着又逐渐增加突出幅度,以使上述截面于出口侧缘是呈向上突出状。借此设计,当气流流入时,首先会被呈向下凹陷状的截面所包围,然后再借由截面形状逐渐改变为突出状,进而迅速地流出,借此减少气流逸散,加快气流速度,提升散热效率,而且也可以避免空气乱流,减少运作时的噪音。
文档编号F04D29/38GK101307777SQ200710103298
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5日
发明者林信宏, 郑瑞鸿, 陈建荣 申请人:元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